位置:首页历史人物>郭英:他才是真正善终的功臣

郭英:他才是真正善终的功臣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高傲的气质花 访问量:2277 更新时间:2024/2/13 13:07:59

此人是朱元璋的保镖,手握重兵而不被怀疑,他才是真正善终的功臣,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

公元1370年,明太祖朱元璋见外患以平,天下以定,于是决定大封文武百官,让这些劳苦功高的文臣武将得到他们该有的封号和赏赐。其中,在明朝开国众官员中,品阶最高的是“六公二十八侯”,我们一直说的明朝开国功臣,指的就是这三十四人。

这三十四位文臣武将,为大明立下赫赫战功,是大明王朝的擎天之柱、肱股之臣,可是令人感到可惜的是,他们之中的很多人,都没有逃过“狡兔死,走狗烹”的命运,而真正得到善终的,只有那么寥寥几人。

在幸存的几位开国功臣中,除了朱元璋的发小汤和以外,还有一个更值得一提的幸存者,他就是“武定侯”郭英。

郭英是朱元璋的老乡,他们都来自是濠州。元末天下大乱之际,郭英与兄长郭兴在老家也是吃不上饭,他们听闻老乡朱元璋现在已经是大将军后,就一起投奔了朱元璋。郭英因为武艺高强,所以由他负责朱元璋的安保工作。

无论是以前还是现在,凡是领导人,身边都必须配备保镖,以保证其人身安全,领导人一旦被刺杀那无论是对军队还是国家来说,都是毁灭性的打击。所以,郭英堪称朱元璋“第一保镖”。

当然,郭英的武艺和计谋不可能只做朱元璋的保镖,那样就过于屈才了,所以他还替朱元璋统帅大军,南征北战,并且立功无数。据史料记载,郭英身手敏捷,有勇有谋,更善于骑射,是朱元璋争夺天下路上不可缺少的左膀右臂。

鄱阳湖大战中,郭英虽然身受重伤的情况下,但依然不下火线,继续带兵勇猛冲杀,最终终于以少胜多击败了陈友谅,为朱元璋消灭陈友谅势力,为一统天下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大明王朝建立后,郭英仍然常年带兵打仗,先后替朱元璋平定了云南、曲靖、邓川等地。晚年的郭英仍然镇守辽东,守备陕西,以此来拱卫大明江山。从郭英一生的经历来看,他在朱元璋身边几十年,一直恩宠不断,颇受朱元璋的重用。

公元1397年,这一年是朱元璋死的前一年,同时也是朱元璋大开杀戒的一年。在那一年,无论是任何人,只要犯一点错误都会落得个满门抄斩的下场,很多的开国功臣都死在了那一年。当时也有人弹劾郭英,这个人就是御史裴承祖,他说郭英私养家奴150多人,并且还滥杀无辜。

众所周知,凭朱元璋多疑、弑杀的性格,通常遇到这种事,不管是真是假,当事人必定会被满门抄斩。可是朱元璋对裴承祖弹劾郭英之事却没有处理,直接就将郭英赦免了,这就说明朱元璋对郭英绝对信任,所以有人弹劾郭英他也不相信。

朱元璋死后,郭英又帮助朱允炆对抗燕王朱棣,可最终还是失败了,燕王朱棣赶跑了朱允炆,自己登基当了皇帝。朱棣上位以后也是清理前朝臣子,但他念及郭英是朱元璋时期的老臣,且劳苦功高,就没有杀他,只是将他罢官,命其回家安享晚年。公元1403年,郭英老死于家中,终年六十七岁。

纵观明朝所有的开国功臣,就连徐达、汤和等人都遭到了朱元璋的怀疑,而汤和之所以能得到善终,完全是因为他知道朱元璋要杀这些功臣,所以提前交出所有权利,告老还乡了,这才保住了性命。但郭英和汤和的情况是不同的,他不但没有交出兵权,反而一生都在领兵,最终还可以得到善终,这又是为何呢?在笔者看来大概有两个原因!

原因一、郭英妹妹的庇护

朱元璋立国大明以后,为了拉拢众功臣,先后与众多文武百官都结成了姻亲关系。其中,除了让自己的儿子们分别娶了徐达、冯胜、蓝玉的女儿,又将自己女儿们分别嫁给了李善长、傅友德的儿子。在这之外他自己还娶了郭英的妹妹郭宁莲。朱元璋称帝后,郭氏被封为宁妃,备受朱元璋的宠爱。

朱元璋的原配夫人马皇后死了以后,朱元璋从此再也没有立过皇后,而统领后宫的正是郭英的妹妹宁妃,虽然宁妃并没有皇后的头衔但实际上她已经是后宫之主了。所以,在宁妃的庇护之下,朱元璋是不会对郭英下手的。

原因二、郭英的性格与战功

郭英一生经历大小战争数百次,浑身上下伤痕累累,可谓是劳苦功高,但他从不居自傲,对朱元璋是忠心耿耿,绝无二心。朱元璋曾评价郭英特别像大唐战神尉迟恭,也就是说在朱元璋心中,郭英不仅能力和战功堪比唐朝的尉迟恭,而且论忠诚朴实,他也是可以和尉迟恭相提并论的。

郭英之所以能成为为数不多的善终者,很大程度上就是取决于朱元璋对他的信任,而这种信任就是源于他的忠诚和朴实。

而且郭英本人相当低调,为人小心谨慎,在侍奉朱元璋40多年,他竟然做到了从未犯错,生活也是相当简朴。就当其他功臣广置田产、生活铺张浪费之时,郭英还依然保持着朴实无华的生活作风。对此,朱元璋曾多次公开赞赏于他。

就是以上两个原因使得战功赫赫、手握大权的郭英,仍然可以得到善终的原因。郭英的经历也告诉我们一定要摆正自己的位置,不要恃宠而骄、居功自傲。

标签: 郭英明朝

更多文章

  • 李世民要杀武则天,李治给她出了个主意逃过一劫!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唐朝,武则天

    李世民要杀武则天,李治给她出了个主意逃过一劫!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唐朝有个著名的数术家,名叫李淳风,此人和袁天罡齐名,有著名的《推背图》存世。李世民在位时,李淳风是朝中太史,掌管推算历法。他曾算出李世民晚年的状元是狄仁杰,也预言唐三代之后,武代李兴,武氏掌天下。李世民信李淳风预言,要杀武则天,

  • 潘淑:从婢女成为首位吴国皇后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潘淑,三国

    比大乔小乔更美,因祸得福,从婢女成为首位吴国皇后。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大乔小乔的美,来自段子手诸葛亮的造谣,说曹操建铜雀台,就是为了这俩江南名媛。真实的大乔、小乔,其实挺惨。199年,孙策攻破皖城,得到大乔小乔二女。二乔,都是国色,孙策自纳大乔,周瑜纳小乔。二人都是“纳

  • 困扰宋仁宗半生的事情是什么?高僧四字道出玄机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宋仁宗,宋朝

    困扰皇帝半生的事情,高僧四字道出玄机,皇帝恍然大悟,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宋仁宗是宋朝数一数二的明君,可以说除了赵匡胤没有人可以和他相提并论。不过宋仁宗却一直被一件事情所困扰,甚至已经到了寝食难安的地步。那就是他到底该立谁为太子?这也是历代皇帝十分头疼的问题

  • 朱元璋派爱将出使南洋,想不到爱将竟然自己建立了一个国家!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明朝,黄元寿

    朱元璋派爱将出使南洋,想不到爱将竟然自己建立了一个国家!接下来跟着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欣赏。明朝时期的朱元璋无疑是历史上最厉害的皇帝,历朝历代的皇位来路都不正,可是偏偏朱元璋是个例外。朱元璋在历史上是非常厉害的存在。单单说他的出身就可以知道,能够从乞丐的位置,一步一步的走到开国皇帝的位置,这样的人

  • 汉武帝为什么废掉陈阿娇改立卫子夫?陈阿娇为什么会被卫子夫取代?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汉朝,陈阿娇

    汉武帝为什么废掉陈阿娇改立卫子夫?陈阿娇为什么会被卫子夫取代?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公元前140年,年仅16岁的刘彻登基,史称汉武帝。在刘彻的继位大典上,长公主刘嫖激动不已,在她看来,随着刘彻继位为君,自己和女儿必将走向更加灿烂辉煌的明天。汉武帝果然,刘彻继位后,立刻加封刘嫖为大长公主

  • 皇帝强纳太子妃,父子反目成仇太子弑君夺位!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宋朝,西夏,宁令哥

    皇帝强纳太子妃,父子反目成仇太子弑君夺位!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太子和皇帝,有的时候是一个很奇妙的关系,太子虽然是继承人,但是又经常被皇帝所防备,尤其是在皇帝年老的时候,而太子呢,又时时刻刻不得不小心翼翼地面对皇帝,怕废太子的情况出现。皇帝无子过继宗室子弟当太子的这种情况,太子

  • 李忱真的是个傻子皇帝吗?继位之后成为千古一帝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李忱,唐朝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皇帝病危,宦官密谋让那个“傻子”继位,却不想傻子成了千古一帝,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在我国历史上的封建王朝,皇帝是具有至高无上权力的独裁者。很多高官本来没有什么能力,却因为拥有一手拍马屁的功夫上位,往往这样的官员都是祸国殃民的大贪官,甚至整个江山社稷都有

  • 当初害死卫子夫的人怎么样了 他又是什么样的结局呢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汉朝,江充

    还不知道:害死卫子夫的江充怎么样了的读者,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从古至今,奸臣当道都会祸害天下的太平;致使朝中局势日渐混乱。而这一切若非皇帝在背后支持,屈居人下的奸臣如何有这般大的力量搅动风云。这些奸臣最会揣摩皇帝的心思,明白怎么做他才能得到想要的结果。若是皇帝心

  • 蒋门神为什么要花大价钱陷害武松?原因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蒋门神,宋朝

    水浒传这个商人,为何化大代价陷害武松,两个原因说明真相,是很多人要的问题?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解答。《水浒传》里的蒋门神是个有背景的奸商,他之所以能独霸孟州道,做生意收保护费,发横财,张团练是他有力的保护伞。他花大代价陷害武松,一方面是出口恶气,另一方面也想重新夺回自己的地盘。这两

  • 石崇到底多有钱?他是怎样和皇帝斗富的?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石崇,晋朝

    中国史上最能炫富的人——石崇,是怎样和皇帝斗富的?不清楚的读者可以和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看下去。以前读《红楼梦》的时候,其中关于四大家族富庶奢靡的描写片段,至今记忆犹新:“贾不假,白玉为堂金作马。阿房宫三百里,住不下金陵一个史。东海缺少白玉床,龙王请来金陵王。丰年好大雪,珍珠如土金如铁。”这主要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