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明末清初时期顺字有什么魔力存在 李自成,张献忠和顺治为何都用顺字

明末清初时期顺字有什么魔力存在 李自成,张献忠和顺治为何都用顺字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野性稳江山 访问量:3586 更新时间:2023/12/13 14:32:07

还不知道:明末清初的读者,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

翻开明末清初的历史,就会发现一个奇怪的地方,即:李自成的政权叫大顺,张献忠的年号叫大顺,满清第一个皇帝福临年号叫顺治,这就不免让人惊奇,为何大家都用“顺”字呢?难道“顺”字有什么神奇的魔力?

第一,1643年,李自成改襄阳为襄京,称新顺王!1644年正月,李自成称帝,改西安为长安,建立大顺政权,即:国号大顺!

第二,1643年,张献忠攻克武昌,自称大西王。1644年,张献忠称帝于成都,没抢到大顺的国号,于是就抢注了大顺的年号!

第三,1644年,皇太极最小的儿子福临,年仅六岁,犹如捡彩票一样,捡到了皇位。但在选择年号时,也很奇怪的使用了“顺治”。

历史真有这么巧合的事情吗?三方意图争霸中国的势力,不约而同的使用“顺”字,显然没有那么简单!那么,大家为何都这么做呢?或许,这和明初刘伯温的一个预言有关!甚至夸张一点说,刘伯温的一个预言,折腾了明朝人200多年,直到明末才真相大白!

明朝建立之后,朱元璋要刘伯温预测一下明朝的寿命,于是刘伯温占卜出了四个字,即:遇顺则止!朱元璋没看懂,就问刘伯温,究竟能享国多少年?刘伯温笑而不语,称天机不可泄露!后来,朱元璋也没有强迫,就自己将“顺”字,拆成“川”“百”“八”三字,认为明朝能享国308年!

刘伯温预言的“遇顺则止”,最早出自正德朝进士梁亿《遵闻录》:高庙尝命伯温卜历数之长短,伯温卜之曰:“遇顺则止。”高庙遂以书手空,良久曰:“三百单八亦足矣。”

需要说明的是,这一说法在历史上是不是真的,已经不重要了,重要的是从正德年间,一直到明末,“遇顺则止”的预言,经过100多年的流传,在民间肯定形成了较大的影响力!越是这种的预言,就越是让人觉得神秘!

所以,到了明末群雄并起之时,大家纷纷选择“顺”字,以让自己的政权,符合民间流传的谶纬之说,由此增强自身合法性,削弱民间的抵抗意志,让大家不用抵抗,顺从的投降!

或许,别把历史想得太严肃太聪明,很多我们看来很了不起的东西,其实可能起源于一些玩笑,一些故事!上述梁亿《遵闻录》中的这一故事,很可能就是一个民间玩笑,当不得真,然而在明末却被三个势力高度重视!

标签: 李自成顺治张献忠

更多文章

  • 李隆基抢走自己的儿媳后 李瑁就没有反抗吗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李隆基,杨玉环

    很多人都不了解杨玉环和李瑁的事情,接下来跟着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欣赏。历史上关于唐玄宗抢了寿王李瑁媳妇杨玉环之后是否反抗过,并没有相关记载,但是历史上关于唐玄宗和寿王李瑁有这样的传闻。据说在安史之乱平定后不久,唐玄宗想要传圣旨给李亨商议关于皇权交接的问题当时送圣旨的恰好就是李瑁本人。至于唐玄宗到底

  • 曹操扫灭群雄的时候 曹操为什么都是亲自指挥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曹操,东汉

    很多人都不了解曹操亲征的事情,接下来跟着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欣赏。曹操扫灭的群雄无数,几乎每场重大战事,他都亲自指挥。他是喜欢打仗,还是有不得不如此的理由呢?下面我就来分析一下。第一,曹操麾下缺乏帅才我们读三国史会有个印象,曹操麾下能战善战的将领虽然多,但是几乎没有一个可称为帅才。我们说说几个重要

  • 明朝三朝元老的刘珝是什么人?他是怎么当上宰相的?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刘珝,明朝

    跟着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探寻历史上真实的明朝三朝元老刘珝。众所周知,明清之前的封建王朝,丞相位高权重,辅佐帝王、统率群臣,拥有仅次于君主的权势,可谓显赫至极。明朝初年,明太祖朱元璋借着丞相胡惟庸案与前朝丞相权势过大的教训,趁机废除丞相一职以加强皇权,并立下祖训,要求后世子孙不得复立丞相。丞相职务废

  • 张士诚是什么人?元顺帝为什么要让脱脱率百万大军攻打他?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张士诚,元朝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张士诚的文章,欢迎阅读哦~张士诚是元末泰州人,泰州在当时属于江浙行省。张士诚有三个弟弟,分别是士义、士德和士信,他们兄弟四人都是以撑船运盐谋生,但是为官府运盐收入非常低,所以他们也常常夹带私盐贩卖给富户。盐税是元朝除农业税之外最重要的财政收入来源,贩卖私盐是

  • 被刘备夺取益州后,刘璋与他的儿子们是什么下场?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刘璋,三国

    刘璋的故事大家喜欢吗?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详细解读一下~事件发生在公元214年,那时候刘备围攻了成都,刘璋不愿自己的百姓再遭受战火的苦难,选择出城投降。由于刘璋对待自己的百姓很好,深得民心,刘备也为了自己能够更快的统领这个地方,并没有除掉刘璋,还需要收复民心。后来百姓听说刘璋因他们的安危选

  • 嫪毐的特异功能是什么 宣太后为何会如此喜欢嫪毐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嫪毐,宣太后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嫪毐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看一看。嫪毐为何会得到秦太后的喜欢?还不是因为嫪毐能力惊人,能够满足其如狼似虎的欲望。秦太后就是赵姬。说起赵姬,不得不说吕不韦。吕不韦是史上最为成功的风投专家,他通过积极运作,成功将投资风险最高的异人扶持成为秦国君

  • 朱元璋说过元朝失天下,失在太宽 朱元璋为何有这种认识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朱元璋,元朝

    对朱元璋和元朝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今元朝失之于宽,故朕济之以猛”。看清楚,朱元璋可没说元朝以宽仁失天下,而是说“失在太宽”,是宽而不是宽仁。语出《皇明宝训》,原文摘录如下:朕观元朝之失天下,失在太宽。昔秦失于暴,汉兴济之以宽,以宽济猛,是为得之。今元朝失

  • 唐宣宗李忱造就唐朝盛世?为何有人说他是傻子?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唐宣宗李忱,唐朝

    李世民是大唐第二位皇帝,他在唐朝是一个不容忽视的存在。李世民曾开创了贞观之治,将大唐带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在很多电视题材中,我们经常听到一句话,那就是太宗子孙。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往下看。可以说在一定程度上,李世民的影响,远不是开国皇帝李渊可比。然而,在唐朝后期,有一位皇帝被称为

  • 嘉庆帝继位以后,怎么清朝就开始慢慢衰弱了?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嘉庆,清朝

    嘉庆帝也就是颙琰是大清的第七位皇帝了,他在位期间被认为是清朝由盛转衰的时期,这是怎么回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往下看。很多人觉得奇怪,嘉庆继位后,除掉了大贪官和珅,对贪污更是深恶痛绝,他自己还打出了“咸与维新”的旗号,整饬内政,其手段不可谓不严厉。可是清朝没有回到盛世,反而由盛

  • 汉武帝为何会听命于窦太后?原因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汉武帝,汉朝

    汉武帝为何会听命于窦太后?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西汉第一位太后是吕后,第二位太后是汉文帝的母亲薄太后,第三位太后就是窦太后,她是汉文帝的皇后,汉景帝的母亲,汉武帝的奶奶,窦太后一生经历了汉惠帝、汉文帝、汉景帝、汉武帝四个朝代,是标准的四朝元老。汉朝建立之后,就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