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赵充国为什么要放弃封侯的机会?原因是什么

赵充国为什么要放弃封侯的机会?原因是什么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卖萌天才 访问量:3584 更新时间:2024/1/16 22:54:54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赵充国为什么要放弃封侯的机会?希望对你们能有所帮助。

汉昭帝时期,北方的匈奴终于踏上了分崩离析的完蛋大道,兔子尾巴越来越短。

本来,在汉武末期,匈奴对汉朝三战三胜,甚至全歼了汉军李广利兵团,狐鹿姑单于得意洋洋,竟自称天之骄子,写国书羞辱汉武帝。然而战争频发对于一个民族来说其实并非好事,战败如此,战胜也是如此。关键是匈奴久居漠北苦寒之地,虽然打了几次胜仗,但均属被动作战,而非主动抢掠,所以无法以战养战,战败则亡族灭种,战胜也是苦苦消耗,再加上当时漠北遭遇数年风雪灾害,就像我们现在天气预报里常说的那样,西伯利亚寒强势流南下,匈奴人民牲畜冻饿死者无数,国势益弱。这种局面到狐鹿姑晚年愈演愈烈,最终催化了匈奴的内乱与分裂。

昭帝始元元年(公元前86年),匈奴大阏氏派人暗杀狐鹿姑异母弟左大都尉,激发民怨,导致左大都尉部落脱离匈奴汗国。同年,狐鹿姑病重,因太子左贤王年幼,便欲立自己的弟弟右谷蠡王为单于。然而狐鹿姑死后,狐鹿姑的次妻颛渠阏氏就与卫律合谋,伪造单于遗命,竟立其幼子左谷蠡王壶衍鞮为单于,再次激发匈奴统治集团内部分裂,左贤王与右谷蠡王心怀怨恨,竟也率部脱离匈奴,不再去参加龙城祭天大会。按匈奴习惯,每年各王侯贵人,会龙城三次,有些像西汉的大臣朝见一样,不肯会龙城,显是公然分裂了。

自此,匈奴内乱频仍,年幼的壶衍鞮威信全无,根本镇不住场子,昔日奴役百蛮的强大匈奴被天灾人祸打趴下了。

眼见着日子越来越难过,匈奴人又打起了汉朝的主意,他们释放了扣留了十余年的苏武等人以示友好,并用重金贿赂汉朝使者,乞求恢复和亲,而赚取丰厚嫁妆;不料霍光察知匈奴已势衰,掀不起啥风浪,便按下和亲之事绝口不提。匈奴求亲不得,日子又愈发难过,只得屡次以小部队骚扰汉朝边郡,欲借兵威以胁和,同时抢些钱粮好过冬。

当时汉朝的军届最高领导人、大将军霍光是行政事务出身,没有带兵打过仗,并不精通戎事,所以防备匈奴的具体事务就落在了大将军护军都尉赵充国的身上。而自昭帝以来匈奴降汉者日众,因而每次其军事行动都早已为汉军所侦知,汉军乃秉承赵充国坚壁清野诱敌深入袭其身后之策略,屡次大破匈奴。

元凤元年(公元前80年),匈奴发左、右部二万骑分四队入边为寇,大败,损兵九千,其首领瓯脱王也被俘。

三年(公元前78年),匈奴右贤王、犁汗王四千骑分三队入侵河西重地张掖郡,复大败,仅数百人逃脱,就连犁汗王本人也被汉军一名义渠骑士射死。

几次入侵,匈奴都损兵折将,一无所获,看来抢汉朝是行不通了,但他们又饿的难受,咋办呢?匈奴人又想了个好办法,既然汉朝太硬,那就捡个软柿子来捏,比如,乌桓。

我们在霍去病一章就讲过,乌桓是东胡的一支,原本为匈奴的属国,漠北之战后归顺了汉朝,经过几十年的和平发展,乌桓日渐壮大,于是叛汉独立,频频引兵侵扰汉朝边郡,同时也经常攻击匈奴,这下子汉朝与匈奴当然都不答应了。

然而还没等汉朝出手,匈奴就先出手了,是年冬,匈奴发兵两万,欲击乌桓,表面理由是说乌桓曾侵入匈奴盗掘了匈奴单于的祖坟,所以要打击这个盗墓贼以示报复,其实呢就是饿坏了想抢它一票,汉朝咱打不过,小小乌桓那还不是手到擒来。若能进一步收复漠东故地,那么以后的日子就要好过些了。

霍光收到消息,便召赵充国前来商量,意思也想去趁火打劫干它一仗。

毕竟乌桓所处辽东重地,是上谷、右北平等郡的北方屏障,汉朝必须展示威力,对此地加强控制。

霍光的另外一层意思,就是想让赵充国杀敌立功,也封个侯来当当,这不仅是上司之情,也是朋友之义,他想赵充国应该不会拒绝的吧!

然而令霍光没想到的是,赵充国竟然拒绝了他的好意,表示:“乌桓近来数犯塞,今匈奴击之,于汉有利。大将军不如隔岸观火,任由蛮夷自相攻击。若出兵干预故人内战,招寇生事,即便得胜,也不足喜!”

赵充国认为,匈奴最近屡次抢掠不成,已经变得很老实了,现在帝国北边难得安定,咱们又何必为了蛮夷间的黑吃黑去劳师糜饷、招惹是非,这不值当啊!

看来,赵充国是个彻彻底底的稳定至上者,帝国百废待兴,稳定压倒一切,霍光已经够稳重了,赵充国比他还要持重,甚至为了持重,竟连升官封侯的机会都愿意舍弃。

这就是赵充国,中国武人中的独特异类。别人打仗是为了立功封侯,他打仗的目的是为了不打,而且要打就要一次性解决问题,打得敌人还不了手,而且长时间不敢再来。

霍光也没想到赵充国境界这么高,既然如此,那就不好意思了,只能把这大好的封侯机会让给自己的女婿中郎将范明友。同时心中一声长叹:“将军不爱名利者,充国为甚。”

赵充国平叛回朝后,论功行赏,霍光和昭帝却感觉很头疼,因为老将军功劳虽高,却对氐人杀伤不大,而汉军功爵制讲究数字化管理,封侯必须靠斩首虏数,也就是斩首数与俘虏数,可赵充国斩首数不够,俘虏又全给他放了,这可叫朝廷如何给他封侯呢?

赵充国笑道:封侯非我意,但愿海内平,老夫年纪一大把了,哪还有那么多争强好利之心,如果能够天下太平不用打仗,老夫求之不得。

这就是赵充国,讨厌打仗,要打也要一次性解决问题,否则如范明友打乌桓,杀人不少,可乌桓不服,仍是屡屡叛乱,那杀人再多又有啥用。

大家被赵充国深深的感动了,老将军不爱名利,劳苦功高,实在令百官汗颜,于是昭帝下令,调赵充国为中郎将,代替范明友屯兵上谷郡,防备乌桓。

赵充国到任上谷后,坚守城池,数次挫败乌桓入侵。乌桓见讨不着便宜,只得又退回漠东,与匈奴争利。

而经过长期考察,昭帝发现,赵充国在打仗过程中非常注重后勤与理财,擅长用最少的钱,打最漂亮的仗,这样的经济人才放在边疆太可惜了,左右现在北边无事,不如让他回朝来搞财政工作。赵充国为官清廉,忠厚老实,让他来管钱,昭帝放心。

于是不久,赵充国又被调回长安,升任水衡都尉,秩两千石,终于名列公卿。

所谓水衡都尉,汉武帝时开始设立,为帝国三大财政官(大司农、少府、水衡都尉)之一,其主要工作有三项:

第一,掌管宫廷园林上林苑,里面的什么花草啊,园木啊,禽兽啊,马厩啊,田地啊,粮仓啊,厨房啊,水利局啊,造船厂啊,手工作坊啊……大大小小几十个部门,都归水衡都尉管。

第二:保管皇宫财物,皇帝是天下珍宝最多的人,数都数不清,没人管可不行。

赵充国平叛回朝后,论功行赏,霍光和昭帝却感觉很头疼,因为老将军功劳虽高,却对氐人杀伤不大,而汉军功爵制讲究数字化管理,封侯必须靠斩首虏数,也就是斩首数与俘虏数,可赵充国斩首数不够,俘虏又全给他放了,这可叫朝廷如何给他封侯呢?

赵充国笑道:封侯非我意,但愿海内平,老夫年纪一大把了,哪还有那么多争强好利之心,如果能够天下太平不用打仗,老夫求之不得。

这就是赵充国,讨厌打仗,要打也要一次性解决问题,否则如范明友打乌桓,杀人不少,可乌桓不服,仍是屡屡叛乱,那杀人再多又有啥用。

大家被赵充国深深的感动了,老将军不爱名利,劳苦功高,实在令百官汗颜,于是昭帝下令,调赵充国为中郎将,代替范明友屯兵上谷郡,防备乌桓。

赵充国到任上谷后,坚守城池,数次挫败乌桓入侵。乌桓见讨不着便宜,只得又退回漠东,与匈奴争利。

而经过长期考察,昭帝发现,赵充国在打仗过程中非常注重后勤与理财,擅长用最少的钱,打最漂亮的仗,这样的经济人才放在边疆太可惜了,左右现在北边无事,不如让他回朝来搞财政工作。赵充国为官清廉,忠厚老实,让他来管钱,昭帝放心。

于是不久,赵充国又被调回长安,升任水衡都尉,秩两千石,终于名列公卿。

所谓水衡都尉,汉武帝时开始设立,为帝国三大财政官(大司农、少府、水衡都尉)之一,其主要工作有三项:

第一,掌管宫廷园林上林苑,里面的什么花草啊,园木啊,禽兽啊,马厩啊,田地啊,粮仓啊,厨房啊,水利局啊,造船厂啊,手工作坊啊……大大小小几十个部门,都归水衡都尉管。

第二:保管皇宫财物,皇帝是天下珍宝最多的人,数都数不清,没人管可不行。

标签: 赵充国汉朝

更多文章

  • 历史上“孝宣中兴”的缔造者:揭秘刘询的苦难童年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汉宣帝刘询,汉朝

    跟着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探寻历史上真实的汉宣帝刘询。历史上有一个皇帝,虽然不是开国皇帝,却经历了很多生活的艰辛和不易,仅仅出生几个月就父母双亡,沦为了囚犯,依靠女囚的哺乳和狱吏的抚养才长大成人。这个皇帝就是历史上“孝宣中兴”的缔造者——汉宣帝刘询。刘询,原名刘病已,是西汉因为“巫蛊之祸”自杀的戾太

  • 东汉第一位皇后郭圣通,最后结局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郭圣通,东汉

    你真的了解郭圣通吗?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喜欢历史的人想必对汉世祖光武皇帝刘秀并不陌生,他从一名匹夫经过长达12年之久的统一战争建立了东汉王朝,他在为期间所建立的东汉王朝,被后世历史学家推崇为中国儒家文化最鼎盛的时代。他也因此被称为千古一帝。从一名光武匹夫夺得江山不仅仅是他一个

  • 穆罕默德二世是什么结局?他是怎么被儿子毒死的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穆罕默德二世,土耳其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奥斯曼帝国最厉害的皇帝的文章,欢迎阅读哦~介绍完奥斯曼帝国开国皇帝,接下来介绍奥斯曼帝国最厉害的皇帝,就是第七代皇帝穆罕默德二世。实际上,奥斯曼帝国君主的称号一直都不是皇帝,而是苏丹,但是奥斯曼帝国苏丹偏向于皇帝多于国王,所以跟皇帝没有太大差别,可以认为奥斯

  • 朱元璋的经历怎么样?父母离世无钱安葬,出家化缘遭尽白眼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朱元璋,明朝

    朱元璋到底有多惨,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公元1328年,朱元璋出世了。一般史书都会记载,一个王朝的开国皇帝天上都会有怪现象。朱元璋也不例外,据史料记载,农民朱五四的第四个儿子诞生时,整个屋子红光满室,邻居都说老朱家着火了,热心的邻居们还跑到朱家来

  • 蒙古和南宋交战 为什么会选择襄阳城作为决战的地方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蒙古,南宋

    很多人都不了解南宋襄阳城的事情,接下来跟着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欣赏。蒙古政权统一中国建立了元朝,其中对南宋之战最为持久,前前后后共持续了45年的时间。前后历经窝阔台、蒙哥、忽必烈等几代蒙古君主。事实上的战场并不仅仅在襄阳。襄阳之战最有名还要得益于金庸老爷子的名著《神雕侠侣》。金庸的小说特点就是以历

  • 清朝三大贪官相比 和珅才是最大的一个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清朝,贪官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清朝贪官的文章,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纳兰明珠为康熙一朝权臣,满清第一词人纳兰容若的父亲,为满洲正黄旗人。虽然叫纳兰明珠,但是他其实为叶赫那拉氏族人,祖父叶赫那拉。明珠成为朝廷重臣后独揽朝纲,表面上为人谦和,实际上则利用康熙的信任结党营私,甚至贪污纳贿。他和索额图是

  • 于禁是获得曹操最高封赏的降将吗?并非是他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于禁,三国

    于禁是获得曹操最高封赏的降将吗?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三国时期的曹操是一个很会看人并且能够做到知人善任的君主,所以很多人前来投靠他并且为其效力。曹操在用人方面唯才是举,不看出身和品行,这种宽宏大量的胸襟使其麾下人才济济。曹操手下的能人中不少人都有很多小毛病,他对此并不在意,

  • 郭威没有亲生儿子吗?他为何传位给义子呢?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郭威,五代十国

    大家好,这里是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今天给大家说说郭威的故事,欢迎关注哦。后周是五代十国时期最后一个朝代,后周太祖叫郭威,后周世宗叫柴荣,这里很多人不明白了,为何郭威不把皇位给他的儿子呢,而是给他的义子柴荣了呢。后周前一个朝代是后汉,后汉开国皇帝为刘知远,郭威跟着这位大哥混,这位大哥也挺器重他,后汉建

  • 历史上那些悲惨的武将,为何总是被怀疑?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郭子仪,唐朝

    你们知道郭子仪的故事吗?接下来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您讲解。武将这个职业在古代说危险应该没有人反对吧?毕竟从史料来看,凡是出名的武将就没有几个能善终的。乱世时可能战死沙场或被仇敌剿灭,盛世时可能被君王猜疑死于非命。总之就是一句话,你牛会出事儿,你不牛还会出事儿!但事无绝对,就比如说唐朝的郭子仪,这位武

  • 秦始皇为什么没有册立皇后?原因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秦始皇,秦朝

    秦始皇为什么没有册立皇后,是很多人要的问题?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解答。立后和立太子是中国古代后宫制度,乃至君主政治的重要组成部分。自战国时期秦孝公开始立后之事便已制度化,到秦始皇统一中国后更明确规定,皇帝的正妻为皇后,皇帝的母亲为皇太后,但是历史却跟人们开了一个玩笑,秦始皇自己却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