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朝鲜废妃尹氏是怎么死的?引起了怎样的腥风血雨?

朝鲜废妃尹氏是怎么死的?引起了怎样的腥风血雨?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红楼梦魇 访问量:4137 更新时间:2023/12/29 7:59:07

废妃尹氏(폐비윤씨,1445年-1482年),朝鲜成宗的第一继妃,本籍咸安尹氏,尹起畎之女。

尹氏出身於贫穷的两班家庭,父亲死后被母亲申氏送进宫中参加「后宫捡择」,因为容姿美丽而得到成宗宠爱,封为淑仪。1474年成宗元配恭惠后死,在1476年生下长子燕山君后,淑仪尹氏在多人包括成宗生母仁粹大妃的反对下成为继妃。

尹氏本来颇得成宗宠爱,但因个性极为善妒,杀害了不少被成宗宠幸的宫女、女官,且与成宗之生母仁粹大妃不而遭排斥,被成宗疏远并被废,降为嫔。1479年因尹氏生辰时成宗到别位嫔妃处所,尹氏竟冲入处所与成宗起了极大的冲突并抓伤成宗的脸,这是被视为大逆之罪的,成宗宠妃严淑仪(后来升格为「贵人」)、郑淑容(后来升格为「贵人」)为了争宠乘机仁粹大妃告状,仁粹大妃要求成宗处罚尹氏,尹氏终於在1482年以「骄肆忌妒」之罪被赐毒药而死。

尹氏之子燕山君继承王位,於1504年让母亲复位,追尊为齐献王后。1506年中宗反正之后又再取消她的复位。

15世纪末,朝的政治腐败,党争不绝。在朝的功臣勋旧官僚集团称「勋旧派」,在书院接受儒家教育的两班子弟和靠科举入仕的新官僚称「士林两班」或「士林派」,两派相互斗争不已。成宗不满勋旧派的飞扬跋扈,利用士林派加以遏制,士林派势力膨胀。

成宗的皇后尹氏即燕山君的生母,因宫廷斗争被废为庶人,后被赐毒药而死。她的儿子燕山君因为受到祖母仁粹大妃的庇护而没有受到影响,并在其母死后一年被立为世子。1494年成宗去世,本来正室贞显王后有机会扶正自己的儿子晋城大君,但因为仁粹大妃的权威,按照长幼顺序立燕山君为国王。1494年继位的燕山君因要为生母废后尹氏立庙并举行隆重的佛教招魂安葬仪式,从而与士林派发生矛盾,转而依靠勋旧派清洗士林派。

1498年,因士林派名臣金宗直的一名学生在编写《成宗实录》时将金宗直的稿《吊义帝文》收入,被金宗直得罪的勋旧派有名人物柳子光、李克墩指责该文影射世祖篡位。勋旧派大臣利用国王的愤怒,怂恿燕山君把士林派全部驱逐出政府,并诛杀相关者三十多人,酿成「戊午士祸」。六年之后又发生了「甲子士祸」。燕山君生母尹氏因嫉妒太甚而在1479年被成宗废位,1482年赐死。燕山君一直想了解其内幕及参与人,以寻机报复。他命令春秋馆上奏尹氏赐死的详细过程和有关人员名单,春秋馆被迫如实报告,燕山君从中选出26名「奸臣」,逐一处决。其中成宗恭惠王后的父亲韩明浍等已故者8人被剖棺戮尸,「碎骨飘风」。被认为当年诬告的淑仪严氏、郑氏,以及郑氏所育两子——安阳君和凤安君也被赐死。根据李朝实录中《光海君日记》及《中宗实录》的说法,指责其暴行的仁粹大妃(燕山君祖母)亦被燕山君下令药杀于昌庆宫景春殿。

燕山君除了迫害士林派之外,又因为有大臣用训民正音文字写招贴批判其暴政,所以燕山君下令禁止使用正音。刚创建不久的朝鲜民族文字发展因此陷入了停顿。李朝实录称燕山君还将成均馆改为游宴场所。在宗教方面,李朝太祖、世祖崇佛,而太宗、世宗废佛。燕山君原本随顺祖母仁粹大王大妃崇信佛教,仁粹大妃去世后,态度一转,开始和太宗、世宗一样对佛教加以破坏。他撤去三角山藏义寺佛像,赶走寺内僧侣,将教宗首刹兴德寺的佛像废去,寺院改为官用。1504年,他还废掉朝鲜禅宗首刹兴王寺,移佛像至桧岩寺,改圆觉寺为妓院;自高丽以来所举行的僧科制度也被迫废止。不久,兴天、兴德寺相继被焚,禅、教二宗本寺俱毁,宗务转移他处。

1506年,燕山君再度掀起丙寅士祸,试图将戊午士祸及甲子士祸中遗漏的士林再度查找处理,掀起了全国的恐怖气氛。燕山君的种种悖离传统的做法让朝臣们感到恐慌,终于在1506年九月决定举事。九月一日(阴历),吏曹判书柳顺汀、知中枢府事朴元宗、副司勇成希颜等人发动政变,组织军队扑杀外戚慎守勤和任士洪,随后包围昌德宫,驱散宫中卫队后迫使燕山君退位,并以慈顺王大妃(成宗王后,晋城大君生母)的名义命令燕山君交出国王印玺。燕山君先是百般抵赖,但最后不得不于九月二日清晨交出玉玺。政变发起者随即赴晋城大君私宅,将其迎入景福宫,在勤政殿即位,是为中宗。

燕山君退位后与其妻、子一同被流放到江华岛的乔桐,当年十二月被赐死,终年三十岁。

标签: 废妃尹氏朝鲜

更多文章

  • 出身没落的皇上生母尹氏,为什么因为宫斗惨遭废妃还留下千古骂名?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废妃尹氏,朝鲜

    废妃尹氏( )出身于贫穷的两班家庭,是判封常寺事尹起畝的女儿,母亲是高灵申氏,父亲死后被母亲申氏送进宫中参加“后宫拣择”。在1473年3月19日被册封为从2品的淑仪。根据《朝鲜王朝实录》记载,尹氏入宫后因朴素温和的性情得到了成宗的宠爱。当时王室之中有三位大妃(),即贞熹王后、安顺王后和昭惠王后,当时

  • 沈惟敬是如何忽悠小西行长?为什么要忽悠小西行长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小西行长,日本

    沈惟敬是明朝嘉靖年间生人,做过当时平倭的总督胡宗宪的幕僚,和当代著名狂生才子徐渭徐文长是同事,后来万历年间就开始跟人一起炼金制丹,忽悠人玩。虽然是游手好闲,不务正业,但胜在见多识广,胆大包天。诸君切记,身为忽悠,不在乎学识高低,不在于思维高度,就在上述八个字,见多识广,胆大包天。日本刚刚经历战国,丰

  •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帐下十大猛将 征服世界的大业离不开他们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元朝,成吉思汗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的伟业,除了与自身的原因外,更重要的是他手下的10大将领。一、成吉思汗孛儿只斤·铁木真(1162年5月31日—1227年8月25日),蒙古帝国可汗,尊号“成吉思汗”(Genghis Khan),意为“拥有海洋四方“。世界史上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1162年(宋高宗绍兴三十二年,金世宗

  • 太田道灌:被少年怼到无言以对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太田道灌,日本

    创建日本东京的太田道灌,被一个二十岁的少年怼到无言以对一提到日本战国,最热门的就是战国三杰,也就是织田信长,丰臣秀吉和德川家康。这三个人都曾经是战国时期呼风唤雨的人物,相关的故事也很多,也最为人津津乐道。其实,在战国三杰还没出生之前,乱世天下就已经很热闹了,而且喜欢日本战国历史的人也都知道,能力远远

  • 十河一存:日本大名,绰号“鬼十河”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十河一存,日本

    十河一存(天文元年(1532年)—永禄4年3月18日(1561年4月2日)?),日本战国时代武将,三好氏一门众,又名长正、之虎,官称左卫门尉、民部大辅、赞岐守。阿波国领主三好元长的第四个儿子,三好长庆、三好义贤、安宅冬康的弟弟,野口冬长之兄。幼名又四郎,初名长正。正室是公卿九条稙通之女。奉长兄长庆之

  • 十河一存参加了哪些战役?有着怎样的成就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十河一存,日本

    赞岐的传统守护代集团对于因十河家的飞跃而被夺去既得利益的现实心怀怨恨,但长尾之战后的几次失利,又使他们认识到光靠自己的力量是不行的,必须将政策的重心偏向对外寻求援助。当然,这也不是什么新花样,早在永正年间大内义兴拥戴足利义稙上洛时,赞岐豪族们就竞相献媚以求取支持,确实对十河氏造成了一定影响。而今毛利

  • 明朝只有皇后才可佩戴凤冠,为何含山公主是个特例?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含山公主,明朝

    古代皇帝后妃的冠饰,其上饰有凤凰样珠宝。明朝凤冠是皇后受册、谒庙、朝会时戴用的礼冠,其形制承宋之制而又加以发展和完善,因之更显雍容华贵之美。 明清时一般女子盛饰所用彩冠也叫凤冠,多用于婚礼时。史料中提到的博鬓冠,是成祖之朝以后只有皇后才有资格戴的凤冠,亲王妃、公主不得违制僭越,含山公主该年获此殊荣,

  • 含山公主是朱元璋爱女,临终前为什么可以享受皇后级别待遇?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含山公主,明朝

    含山公主是明太祖朱元璋的十四女,生于洪武十三年(公元1380年),薨于明英宗天顺六年(工作1463年),享年83岁。含山公主并非汉人妃嫔所生,其生母乃是高丽妃韩氏。那时由于大明国力强盛,所以在后宫中外邦妃嫔的地位相对于汉妃要低得多,韩氏在入宫之后就备受其他妃嫔欺凌,生下含山公主后更是如此。再加

  • 关于上杉谦信的评价如何?上杉谦信是个怎么样的人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上杉谦信,日本

    由于卓越的军事才能而被后世称为“军神”或“越后之龙”。主要体现在出兵迅速及退兵的时机把握恰当使得生涯大多数战争多以胜利告终。而在天正4年甲斐的僧侣教贺给长福寺的空陀的信中提到,就算是宿敌的武田信玄也常常评价谦信为“日本无双的名将”。其天才的统率能力可见一斑。另一宿敌北条 氏康死前对其子氏政言:“晴信

  • 明朝灭亡之后,李来亨为什么还在坚持反清复明?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李来亨,明朝

    清朝康熙三年的春天,湖北兴山县茅麓山周边从来没有这么热闹过,满清王朝即将完成征服天下的最后一块拼图。图海领军从湖广,李国英领军从四川,东西两面将茅麓山围得水泄不通,接近十万大军布下的营帐连山遍野,即使是春寒料峭的时节,为军队提供补给的数十万民夫则在山路上川流不息地,体力不支者则被监工就地射杀,险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