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太子李承乾原本可以继承皇位 李承乾为什么还要造反

太子李承乾原本可以继承皇位 李承乾为什么还要造反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笑红尘 访问量:3322 更新时间:2024/2/8 14:28:43

李承乾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李承乾年幼被立为太子,继承皇位,为何还要冒险谋反?

皇室内部的争权夺利从来没有停止过,历代皇族之间的争权夺利不了解有几个王子会因为争权夺利而自相残杀,这也可以说是因为他们无法抗拒庞大的利益。可是他现在是太子,居然还想要造反,这种行为实在是让人难以理解

唐太宗有十四个儿子,在这个时代,嫡系的长子有着极好的地位,但李治作为皇九子,却被封为太子,并且成为了皇帝。李承乾是李世民最宠爱的儿子,是最有可能成为下一任皇帝的人,惋惜,他错过了

有史料说:「太宗长子,承乾,字高明。恒山三年为皇帝,七年徙为中山。太宗登基为皇储。年仅八岁,特敏惠为太宗,为天下之事,有大局观,每次都是以礼。

李承乾八岁就被封为皇储,十二岁就开始主持朝政,李世民还请来一批良师益友,例如魏征、张玄素。可以说,李世民既然表明了要将王位交给他,那么李承乾为何还要图谋不

一、患有下肢疾病的信心不足

六十九年(武德二),长孙氏为李世民生下了李承乾。“承乾”,指的是“继承帝位,统御天下”。

然而,作为一代皇帝,他的气质必然非同一般,更何况,李唐的江山都是在马上打下的,所以,他并没有太多的推崇,可是,这些王爷,却都是自幼便开始练习

但李承乾却是一条病怏怏的,这对他的名声影响很大,而且他对自己的性格也越来越缺乏信心,生怕自己的名声会受到影响。李世民的几个孩子都很出色,而且相貌也很普通,李承乾有一种被他

正是由于缺乏信心,让他感觉自己在大厅里的形象受到了影响,害怕自己以后会不会成为一国之君,但他更害怕自己会被别人取而代之

但李世民却认为,李承乾就算不能健康,也会成为未来的皇帝。因此,李世民不但要他与自己的弟弟们和睦相处,同时也要有一颗大度的心,经常教育李承乾不可与自己的弟弟发生争执,这样的行为,让李承乾更加的反感。

二、与老师之间的矛盾越来越多,叛逆行为肆无忌惮

李世民为了让李承乾的行为更加得体,甚至还从杜正伦房玄龄,孔颖达等十多个大臣中,找来了一批文武百官。

但是,这些官员们并不明白李承乾的苦衷,他们一直在劝说,说着一些难听的话,结果惹来了李承乾的反感,起到了相反的效果。

和自己的导师作对,让他的性格更加的骜不驯,做事都是为了享受而不顾后果。他和李世民之间的感情,也因此而变的脆弱而又敏感。

那时候,李承乾有一位“称心”的好友,和他同床共枕,嬉戏打闹。由于容貌出众,又会唱歌,因此,李承乾很喜欢她。

但李世民得知此事后,认为此人“妖言惑众”,便将秦英和称新一起斩杀。他对自己的亲生儿子李承乾,也是破口大骂。但李承乾依然和自己的父皇“对着干”,在皇宫里建了一间茅草屋,供自己的爱妾们日夜祭

但事后,李承乾以为是自己的哥哥李泰,因此,他对自己的哥哥和自己的父亲,都充满了仇恨。同时,他也有了除掉别人的想法。

李世民见自己的孩子这么固执,就让几个教习都在监视着他。一旦他有任何不爽之处,都会被导师上报。最后,李承乾还派出了杀手,想要刺杀自己的

三、李世民的宠溺

李世民和长孙皇后恩重如山,最疼爱的就是长子李承乾。李承乾自幼身体孱弱,一向不相信佛教的李世民特意找来一位大和尚,让他早日康复,甚至还修建了好几个寺院,以求积累。直到李承乾的儿子出生,李世民才颁布

李承乾自从叛乱后,就一直在胡作非为,胡作非为,李世民却从来没有动过要把他赶走的念头。他曾经不止一次地对身边的大臣说过,就算李承乾身负双腿,他也绝不会废除他的皇位。

李世民还指望着自己的亲生骨肉能回到自己的身边,他会尽力的原谅他,但却从来没有惩罚他,也没有废除他的意思。但是李世民的宠溺非但没有让李承乾清醒过来,他的脾气也越来越

如果李世民把自己的一切都交给别人,那么李承乾就会羡慕得发狂。那个时候,李承乾的亲哥哥李泰,也很得李世民的欢心,但因为李泰比他多了一点,所以李承乾很生气,生怕李世民会把太子换

无可奈何之下,他决定先发制人,用最激烈的手段。

四、受人之托

当年,侯君集是开国皇帝,他在进攻高昌期间,不但将平民流放,还将高昌国的财宝全部据为己有。侯君集在回朝的时候就被关进了衙门,幸亏中书郎岑给他说情,而且他自己也立下了汗马功劳,李世民也不想再

不过这让侯君集很是恼火,他觉得自己明明是个大官,居然还被关在牢里,显然是被人利用了,心里充满了愤懑,甚至生出了造反的念头。他看着自己的儿子怕自己被人给弄成残废,正好自己的姑爷贺兰楚石也在朝中当差

侯君集见李承乾不成器,便劝他放弃了继承帝位的想法,学着李世民的样子,刺死了李泰,逼着李世民下台。在侯君集的怂恿下,李承乾决定一不做二不休,直接叛变,从此不再惧怕被人

不过李承乾终究是没有成功,李世民对自己的儿子宠坏到了极点,就算是李承乾想要造反,也没有下死手,所以才会被贬为庶人。最终,他选择了李治这个心地善良的人做了皇储,就是想让李承乾在自

李世民在贞观十七年的9月7日将李承乾发配至黔州。李承乾抵达黔州不久,突然暴毙。

归根结底,李承乾的叛逆归根结底就是一种心理上的变态,虽然李世民明确表示了自己绝对不会罢免,可是他心里却有一种自惭形秽的感觉。

李世民对李承乾的宠溺也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如果李世民不原谅他的错误,让他在失败中磨砺出坚强的意志,也许会改变整个世界。

标签: 唐朝李承乾

更多文章

  • 三国时期曹魏名将王双简介:在诸葛亮北伐期间,被魏延所斩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王双,三国

    三国(220年-280年)是中国历史上位于汉朝之后,晋朝之前的一段历史时期。这一个时期,先后出现了曹魏、蜀汉、东吴三个主要政权。那么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王双的详细介绍,一起来看看吧!王双(?-228年)又作王生,三国时期曹魏名将。蜀汉建兴六年(228年)冬,诸葛亮出散关,攻陈仓,后

  • 刘备托孤时诸葛亮为什么会在身边 刘备是真心托孤吗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刘备,三国

    对刘备托孤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刘备托孤时特地把诸葛亮调回身边,是真心托孤还是只是为?刘黄石叔叔和关羽之间的兄弟情谊很深。他们成了兄弟,并肩作战。不幸的是,当关羽守卫荆州时,后勤发生了火灾,他最终陷入了两难境地。为了复仇,刘备在公元222年率领大军入侵荆州。

  • 刘封作为刘备的义子 诸葛亮为什么要刘备赐死他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刘封,诸葛亮

    刘封为什么会因为诸葛亮被刘备赐死,诸葛亮到底是因为什么呢?是很多人要的问题?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解答。刘封其实是刘备的义子,但是刘封在30多岁的时候就被干爹刘备赐死了。因为刘封被刘备处死。其实表面上看到的是因为在荆州的战役的时候,关羽被东吴的大军围困他和孟达拒不发兵去进行搭救,所以

  • 单论武力值,吕布杀得了关羽和张飞吗?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吕布,关羽

    众所周知吕布是公认的三国第一猛将,那么单论武力值,吕布杀得了关羽和张飞吗?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解读,接着往下看吧~“三英战吕布”书中是这么描写的,十八路诸侯讨伐董卓,在两军阵前,吕布由于武艺高强,所以连杀几位诸侯联军将领,使得吕布得以耀武扬威,以及得意忘形。吕布的这个举动让脾气火爆

  • 后世对魏无忌的评价如何?后世是如何纪念他的?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魏无忌,魏国

    魏无忌(? - 前243年),即信陵君,战国时魏国大梁(今河南省开封市)人,魏安釐王弟。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魏无忌号信陵君,门下养食客三千。魏安釐王二十年(前257年),秦兵围赵都邯郸(今属河北省),赵向魏求救。魏遣将军晋鄙救赵,半途停留不进。他设法窃得兵符,

  • 刘备托孤的时候 刘备真的想对诸葛亮下手吗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刘备,诸葛亮

    还不了解:刘备和诸葛亮的读者,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刘备临终前,到底有没想过除掉诸葛亮呢?刘备,一个草根阶层出生的汉室宗亲,坚信“王侯将相宁有种乎”,从卖草鞋的一步步成长为蜀汉的开国之君。他为践行桃园结义同生共死的诺言,不顾蜀汉上下群臣的反对,率倾国之兵伐吴,为二

  • 有哪些与楚顷襄王相关的轶事典故?如何评价楚顷襄王?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楚顷襄王,楚国

    楚顷襄王,芈姓,熊氏,名横,楚怀王之子,战国时期楚国国君,在位共36年,在位时楚国已处于衰落状态。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历史评价唐代司马贞《史记索隐》:顷襄、考烈,祚衰南土。轶事典故亡羊补牢楚国大臣庄辛曾对楚顷襄王说:“君王左有州侯右有夏侯,车后又有鄢陵君和寿陵

  • 东汉中兴将领王霸简介:因杀王郎有功,被封王乡侯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王霸,东汉

    东汉(25年—220年),是中国历史上继西汉之后又一个大一统的中原王朝,传八世共十四帝,享国一百九十五年,与西汉统称两汉。那么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王霸的详细介绍,一起来看看吧!王霸(?—59年),字元伯,汉族,颍川颍阳(今河南许昌西南襄城县)人 ,东汉将领,云台二十八将之一。王霸生

  • 明朝的“况青天”为何能与“包青天”齐名?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古代,明朝

    明朝的“况青天”为何能与“包青天”齐名?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解读,接着往下看吧~在戏剧,说书和老百姓口口相传中,历史上有三大“青天”,一是大宋“包青天”包拯。二是明朝“海青天”海瑞,还有就是本文主人公,明朝“况青天”况钟。况钟“青天”之名主要是在苏州任十余年知府期间获得的,他都做了

  • 如果常遇春还活着,蓝玉的结局会有什么不同吗?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蓝玉,明朝

    蓝玉,南直隶定远人,与胡惟庸同乡,常遇春妻弟,明朝开国将领。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有胆有谋,勇猛善战,多次立下战功。最突出的战绩是,在捕鱼儿海中大破北元,名震天下。蓝玉功劳很大,然而,其人性格桀骜不驯,常常居功自傲,多次做出很出格的事情。有一次,蓝玉北征班师,夜里到达喜峰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