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宋理宗赵昀:南宋第五位皇帝,他有着怎样的经历?

宋理宗赵昀:南宋第五位皇帝,他有着怎样的经历?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一个人精彩 访问量:4106 更新时间:2024/1/10 17:44:03

赵昀,即宋理宗,初名赵与莒,后改名赵贵诚,宋太祖赵匡胤十世孙,荣王赵希瓐之子,宋宁宗赵扩养子,宋朝第十四位皇帝,南宋第五位皇帝,在位共41年。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嘉定十五年(1222年),被立为宋宁宗弟沂王嗣子,赐名贵诚。嘉定十七年(1224年),立为宁宗皇子,赐名昀。宋宁宗死后,赵昀被权臣史弥远拥立为帝。继位前十年在权相史弥远挟制之下,完全不过问政务。绍定六年(1233年),史弥远死后,赵昀才开始亲政。晚年沉湎于醉生梦死的荒淫生活中。景定五年(1264年),赵昀在临安去世,享年六十岁,谥号建道备德大功复兴烈文仁武圣明安孝皇帝,庙号理宗,葬于永穆陵。

人物生平

早年经历

宋理宗赵昀,初名赵与莒(后改名赵贵诚),开禧元年正月癸亥日(1205年1月26日)出生于绍兴府山阴县虹桥家中。赵与莒原来不是皇子,而只是宋宁宗赵扩的远房堂侄。他是赵匡胤十世孙,赵德昭九世孙,但宋帝位一向并非由赵德昭这一脉后人继承,至赵与莒父亲赵希瓐这一代已与皇室血缘十分疏远。赵希瓐在世时并没有任何封爵,只当过山阴县当地的小官,生活与平民无异。

赵与莒七岁时,父赵希瓐逝世,生母全氏(慈宪夫人)带着他及弟赵与芮返回娘家,三母子在全氏在绍兴当保长的兄长(全保长)家寄居,一直到赵与莒十六岁。

赵扩因八名亲生子皆幼年夭,命宰相史弥远找寻品行端正的宗室继承沂王王位,而史弥远将此任务交了其幕僚余天锡。余天锡途经绍兴遇着大雨,在全保长家中避雨,于是认识了赵与莒兄弟。余天锡知他们为赵氏宗族,也觉得兄弟二人行为得体,认为是合适人选继承沂王,故向史弥远推荐。史弥远接两兄弟往临安亲自考量,也认为兄长赵与莒为继承沂王的合适人选,故于嘉定十四年(1221年)将赵与莒选入宫内,改名赵贵诚,继承沂王王位。

嘉定十七年(1224年),宁宗驾崩,史弥远联同杨皇后假传宁宗遗诏,废太子赵竑为济王,立赵贵诚为新帝,改名赵昀,是为宋理宗。

联蒙灭金

南宋中后期,蒙古在北方地区迅速崛起,成为继辽、西夏、金之后又一对宋朝构成巨大威胁的少数民族政权。面对急剧变化的局势,宋朝内部就对外政策产生了争议。一些人出于仇视金朝的情绪,主张联蒙灭金,恢复中原;另一部分人则相对理性,援引当年联金灭辽的教训,强调唇亡齿寒的道理,希望以金为藩屏,不能重蹈覆辙。无休止的争论使宋朝在这两种意见之间摇摆不定,既不联金抗蒙,也未联蒙灭金。然而,随着蒙古与金朝之间战事的推进,金朝败局已定的情况下,赵昀最终还是作出了决策。

绍定五年(1232年)十二月,蒙古遣王檝来到京湖,商议宋蒙合作,夹击金朝。京湖制置使史嵩之上报中央,当朝大臣大多表示赞同,认为此举可以报靖康之耻,只有赵范不同意,主张应借鉴徽宗海上之盟的教训。一直胸怀中兴大志的理宗把这看作是建不朽功业的天赐良机,让史嵩之遣使答应了蒙古的要求。蒙古则答应灭金以后,将河南归还给宋朝,但双方并没有就河南的归属达成书面协议,只是口头约定,这为后来留下了巨大的后患。

金哀宗得知宋蒙达成了联合协议,也派使者前来争取南宋的支持,竭力陈述唇齿相依的道理,说:“大元灭国四十,以及西夏,夏亡及于我,我亡必及于宋。唇亡齿寒,自然之理。若与我连和,所以为我者,亦为彼也。”意思是支援金朝实际上也是帮助宋朝自己保家卫国。理宗拒绝了金哀宗的请求。

理宗任命史嵩之为京湖制置使兼知襄阳府,主持灭金事宜。绍定六年(1233年),宋军出兵攻占邓州等地,于马蹬山大破金军武仙所部,又攻克唐州,切断了金哀宗逃跑的退路。十月,史嵩之命京湖兵马钤辖孟珙统兵二万,与蒙军联合围攻蔡州。

端平元年(1234年)正月,蔡州城被攻破,金哀宗自缢而死。末帝完颜承麟为乱兵所杀,金国灭亡。

端平入洛

端平元年(1234年)三月,理宗派人前往河南拜谒北宋皇陵,并给予了一定程度的修复。不久,赵昀将金哀宗的遗骨奉于太庙,告慰徽、钦二帝在天之灵。

宋蒙联手灭金时,并未就灭金后河南的归属作出明确规定。金亡以后,蒙军北撤,河南空虚。端平元年(1234年)五月,理宗任命赵葵为主帅,全子才为先锋,赵范节制江淮军马以为策应,正式下诏出兵河南。不久,全子才收复南京归德府。随后向开封进发,七月五日,宋军进驻开封。全子才占领开封后,后方没有及时运来粮草,以至全子才无法继续进军,贻误了战机。半个月后,赵葵又兵分两路,在粮饷不继的情况下继续向洛阳进军。宋军到达洛阳,遭到蒙军伏击,损失惨重,狼狈撤回。留守东京的赵葵、全子才看到战机已失,加上粮饷不继,率军南归。其他地区的宋军也全线败退,南宋君臣恢复故土的希望又一次落空了。

“端平入洛”的失败,使南宋损失惨重,数万精兵死于战火,投入的大量物资付诸流水,南宋国力受到严重的削弱。更重要的是,“端平入洛”使蒙古找到了进攻南宋的借口,宋蒙战争自此全面爆发。朝野上下对于出兵河南的失败及由此带来的严重后果议论纷纷,而对这种局面,理宗也不得不下罪己诏,检讨自己的过失,以安定人心。

群奸乱政

理宗执政后期,厌倦朝政,追逐声色,先是听任丁大全、马天骥、董宋臣乱政,后来又把朝政交给贾似道。他完全没有了端平更化时那种励精图治的精神,每日沉湎在诗酒之中,同时开始追求奢侈豪华,在临安大兴土木,造佛寺道观祈祝长寿,建楼榭亭阁专供游幸。

阎贵妃是理宗晚年最宠爱的妃子,姿色妖媚,初封婉容。淳祐九年(1249年)九月,理宗封阎氏为妃并对她赏赐无数。阎贵妃想修建一座功德寺,理宗不惜动用国库,派遣吏卒到各州县搜集木材,为其修功德寺,闹得百姓不得安宁。这座功德寺前后花了三年才建成,耗费极大,修得比自家祖宗的功德寺还要富丽堂皇。

就在这些人擅权用事之际,有人在朝门上大书八字:“阎马丁当,国势将亡”,暗指阎贵妃、马天骥、丁大全、董宋臣四人弄权乱政。这一标语是对理宗的当头棒喝,警告他如再宠用奸佞,国家命运将不堪设想。

理宗恼火地指示临安府追查,但一无所获。他也感受到朝野对自己放纵奸佞的强烈不满,采取了一些措施。宝祐五年(1257年),马天骥执政仅八个月,就被理宗罢免。次年,蒙古全面侵宋,丁大全隐匿军情不报,致使边防全线吃紧。开庆元年(1259年),有人再次上书指斥丁大全与董宋臣祸国殃民,理宗将丁大全罢相,并于景定三年(1262年),改流海岛途中,丁大全被押解的将官挤落水中溺死。阎贵妃则在景定元年(1260年)病死。惟独对董宋臣,理宗百般回护,先将其调离閤门,藉以平息舆论,不久就让他官复原职。其后,董宋臣一直在理宗的庇护下,他比理宗早死几个月,理宗特赠节度使,表达对这个奴才的宠爱。

病重去世

赵昀病重时,曾下诏征求全国名医为自己治病,但无人应征。景定五年(1264年)11月16日,赵昀病逝,在位四十年,享年六十岁。遗诏太子赵禥即皇帝位。咸淳元年(1265年)三月,葬于会稽府永穆陵。

咸淳二年(1266年),上谥号为建道备德大功复兴烈文仁武圣明安孝皇帝,庙号理宗。

根据周密《齐东野语》的记载,朝臣最初曾拟定“景”、“淳”、“成”、“允”、“礼”五字为备选庙号,最后定位“礼宗”,但有人说“礼宗”与金哀宗拟的谥号相同,便更名为“理宗”。后世认为根据理宗崇尚理学的实际出发,如此谐音也是名实相符。

赵昀只有一个儿子赵维,但其在出生数月后就去世了,后来就再也没有生下儿子,只得立他的侄子赵禥为太子,是为宋度宗。

标签: 赵昀南宋

更多文章

  • 袁绍当初也是一个霸主 袁绍一手好牌是怎么打烂的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袁绍,东汉

    对袁绍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三国初期的霸主,袁绍是怎么把一手好牌打成稀巴烂的袁绍主要是靠杀宦官起家的。因为汉灵帝看到长子刘辩不稳重,想立次子刘协为太子,却因病去世还没来得及处理。自然宦官偏向于先帝意愿,准备立刘协为帝。这就引起了长子母亲何皇后及其娘家的不满。

  • 秦穆公嬴任好:春秋时期秦国第九位君主,他的一生是怎样的?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秦穆公,秦国

    赢任好,即秦穆公,秦德公少子,秦宣公、秦成公之弟,春秋时期秦国第九任君主,被《史记索隐》等书认定为“春秋五霸”之一。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前659年,秦穆公正式继位,继位后任用百里奚、蹇叔为谋臣,励精图治,击败晋国,俘获晋惠公,灭亡梁国、芮国、滑国等。前637年

  • 秦庄襄王嬴异人:秦国第三十位国君,他的一生经历了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秦庄襄王,秦国

    嬴异人,即秦庄襄王,嬴姓,秦氏或赵氏,名楚(一作子楚),秦孝文王嬴柱之子,秦王政之父,战国时期秦国第三十任国君,在位约3年。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子楚早年曾在赵国邯郸作质子,后在吕不韦的帮助下成为秦国国君。庄襄王三年(前247年)五月丙午病逝,享年三十五岁。秦庄

  • 孙夫人:左将军刘备的妻子,她嫁给刘备后经历了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孙夫人,蜀汉

    孙夫人,东汉末年讨虏将军孙权之妹,曾为左将军刘备之妻。史书《三国志》称之为孙夫人。民间戏剧称之为孙尚香。接下来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为巩固孙刘联盟,孙夫人嫁给刘备三年,后来大归回吴,夹在两国之间,有着与传统女性截然不同的桀骜不驯的个性,是有名的侠女,孙夫人在许

  • 刘邦作为西汉开国皇帝 最大功劳的人是韩信吗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刘邦,汉朝

    还不了解:刘邦和汉朝的读者,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刘邦能够建立汉朝,其中功劳最大的是韩信吗?西汉开国皇帝刘邦一统天下,主要原因是手下有能人。刘邦能容人,擅用人,所以投奔他的能人很多,突出的代表人物就是韩信。韩信原本在项羽手下,因郁郁不得志便转投刘邦,刘邦任命他为大

  • 卞夫人有哪些成就?关于她有哪些轶事典故?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卞夫人,曹魏

    卞夫人,即武宣卞皇后,魏武帝曹操第二任妻子,开阳敬侯卞远的女儿,魏文帝曹丕、任城威王曹彰、陈思王曹植、萧怀王曹熊的生母。接下来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原本是倡家,即汉代专门从事音乐歌舞的乐人家庭,后来与曹操成婚,建安初年丁夫人被废,卞(biàn)夫人成为曹操的正

  • 历史上武姜与郑庄公之间的关系如何?发生了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武姜,春秋

    作为孩子一生中最重要的人,母亲智慧的形象将点亮孩子生命的辉煌。接下来听听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讲一讲他的一些故事。母爱总是像母亲亲手缝制的毛衣一样,在我们最需要的时候,带给我们温暖。母爱总是无条件的付出,很少听到这个世界上有讨厌自己孩子的母亲。然而在春秋战国时期却有这样一位母亲,不仅讨厌自己的儿子,甚至

  • 汉朝时期刘邦分封的八位异姓王分别是谁?哪些人得以善终?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异姓王,汉朝

    异姓王,是指皇族以外的、因功而受封王爵的人。还不知道的读者,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白马之盟是汉高祖刘邦在位时与群臣以杀白马方式定立的盟约,此为古代盟誓的方式之一,其要杀牲取血,并用手指蘸血来涂在嘴上,以示恪守盟约。对于刘邦制定的“白马之盟”,内容就是要确保汉朝只有

  • 诚孝张皇后是什么身份?她在后宫的晋升之路如何?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诚孝张皇后,明朝

    俗话说的好,明朝多贤后。这是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说的故事,欢迎关注哦。土木堡之变,可以说是明朝国势的一个重大转折点之一,而酿造这一事变的两个主心骨人物,明英宗朱祁镇和宦官王振,也被彻底地钉在了历史的耻辱柱上。然而 如果当时朱祁镇的祖母,也就是大明的太皇太后张氏能够在多活长几年的话,有她在朝,

  • 刘备如果在夷陵之战打败东吴 刘备后续的发展又是什么样的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刘备,夷陵之战

    还不了解:刘备和夷陵之战的读者,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若刘备在夷陵打败陆逊,刘备敢消灭东吴吗?当刘备倾其主力攻打东吴的时候,孙权也派出了名将陆逊率军抵御。刘备与陆逊交战于夷陵,而这场战役的结果史书已经有所评判,刘备大败,蜀汉从此一蹶不振。那么,假如刘备在夷陵大败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