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士兵已经饥肠辘辘了 为什么霍去病宁愿丢掉肉也不给士兵吃呢

士兵已经饥肠辘辘了 为什么霍去病宁愿丢掉肉也不给士兵吃呢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女王范儿 访问量:4590 更新时间:2024/2/12 5:46:29

霍去病为什么不给士兵肉吃,是很多人要的问题?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解答。

身为将领,自然是要对自己手下的士兵好一些,因为士兵上了战场,是不是能活着回来都说不准,那是真的把脑袋拴在裤腰带上了。而且将士都是保家卫国,他们也是为国家牺牲自己的性命。但是为什么在史书上有记载,说霍去病明明得到了有很多酒肉,但是把它们都扔掉,也不给饥肠辘辘的士兵吃,这是为什么呢?

提起西汉时期的名将,很多人都会想起李广卫青和霍去病,在这些名将之中,最具有传奇色彩的恐怕就是骠骑将军霍去病了。霍去病十七岁时便跟随舅舅卫青前往河西征讨匈奴人,在这场战役中,霍去病屡立奇功,回师后便被汉武帝任命为骠骑将军,可谓是少年得志,成为骠骑将军的霍去病从此便开始了自己辉煌的军旅生涯。

在古代历史上,但凡那些骁勇善战的名将,大多都有着视部下为手足的性格,其中比较典型的便是战国时期的名将吴起和抗金名将岳飞。而同样身为名将的霍去病却并不拥有这种性格,起码在史书中,史学家记载的霍去病并不是一个爱兵如子的将领。

而在汉朝史学家司马迁的《史记·卫将军骠骑列传》中,曾记载过这样一件事情:“其从军,天子为遣太官赍数十乘,既还,重车余弃粱肉,而士有饥者。其在塞外,卒乏粮,或不能自振,而骠骑尚穿域蹋鞠。”

而这段话的大概意思是说,在霍去病出征之前,汉武帝会赏赐给他几十车的酒肉,以便在行军打仗时享用。可是当霍去病率军回师的时候,这些酒肉却还剩下了一大半,后来只能被霍去病扔掉,可是当时霍去病麾下的士兵都还在忍饥挨饿,霍去病并没有将这些食物分给挨饿的士兵。霍去病在塞北打仗的时候,由于当地缺少粮食,有很多士兵都饿的站不起来了,而酒足饭饱的霍去病居然还跑去踢球玩耍。

如果司马迁记载的这件事是真实的,很多看完这段话的读者都会觉得霍去病是一个不爱惜士兵的将领。熟悉一些历史的朋友都知道,司马迁虽然对霍去病和卫青等外戚都非常不待见,但是《史记》之所以被推崇至今,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因为司马迁真实的记录了历史。而且《史记》成书的时候汉武帝仍然健在,如果司马迁故意在史书中抹黑霍去病,那么汉武帝是肯定不愿意的。

因此司马迁所记载的这件事可信度还是极高的。曾很多人认为是因为霍去病少年时过惯了锦衣玉食的生活,并不会在乎底层士兵的艰苦,再加上他带兵打仗时正值年轻气盛的年龄,在和部下相处时常常会暴露出一些缺点。而这种观点却遭到了一些历史学者的反驳,这些学者认为通过这件事就能看出霍去病是一个聪明人,有自己的带兵之道。

而这些学者给出的观点也比较中肯,他们以霍去病少年时经历的一件事来解释了霍去病为何会这么做。据说在霍去病少年时,汉武帝曾想要教授他名将孙武和吴起的兵法,但是霍去病却拒绝了汉武帝的好意,他认为战争只需要战术和策略就够了,没必要刻意去模仿古人的兵法。

从这一点就能看出,霍去病是一个很有自己想法的人物。但是霍去病未必就没看过战国时期的兵法,或许他也曾了解过战国名将吴起的故事。根据史书的记载,吴起是一个非常爱惜士兵的将领,据说他用嘴帮助伤兵吸出脓血,可是这位伤兵的母亲见状后却嚎啕大哭。

这位伤兵的母亲告诉吴起,说吴起曾帮助过她的丈夫吸脓血,让她的丈夫十分感激,为了报答吴起的恩情,她的丈夫便在战场上奋勇杀敌,结果不久后便阵亡了。然后这位母亲认为吴起现在给自己的儿子吸脓血,那么自己的儿子也会对吴起感激不已,不久后也会因为奋勇杀敌而阵亡。

或许正是因为这个故事,才让霍去病明白慈不掌兵的道理,并且悟出了属于自己的带兵之道。而在当时的汉军之中,是非常赏罚分明的,一个士兵如果立下了战功,不但有大量的酒肉享用,还能在军旅生涯中步步高升。霍去病之所以把酒肉放坏了都不给士兵吃,可能只是想激励士兵奋勇作战,告诉他们只有当上了将军,才能享用着无尽的酒肉。

而霍去病少年得志,可能军中有很多年长的将士都对他不服气,因此霍去病必须要保持自己的威严,刻意的和士兵们保持距离。而霍去病带兵打仗多年,手下的士兵几乎没有发生过哗变,从这一点也能看出霍去病对待士兵的分寸把握的非常好,也深知士兵们的心理,明白能够激励他们奋勇杀敌的并不是一顿酒肉,而是加官进爵后的荣华富贵。

标签: 汉朝霍去病

更多文章

  • 汉景帝一共有14个儿子 为什么窦太后会让他将皇位传给自己的弟弟呢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汉武帝,窦太后

    窦太后为什么让汉武帝传位给弟弟,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汉景帝是汉朝第六位皇帝,在位一共16年。汉景帝一共有14个儿子,但立储一事起先并不顺利,加上窦太后又希望汉景帝把皇位传给他的弟弟刘武,这件事差点改变了汉朝的历史。窦太后一直很宠爱刘武,而刘武又

  • 项羽战败天降异象!刘邦为何命将士们播鼓奏乐?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汉朝,刘邦,项羽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项羽战败之后项羽的表现,希望对你们能有所帮助。项羽战亡之际,天寒地冻,本是萧瑟季节;然而在垓下北郊,汉军大营内,却是一派喜庆。众将士经多年征战,皆劳顿不堪,此时忽然没了敌手,顿觉身心俱畅。儿部们在军帐内歇息数日,只觉得憋闷,都跑出军帐来,相互角力,比试挪石,以此嬉戏。

  • 五代十国的开国皇帝都有谁?亡国之君又是哪些人?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五代十国

    五代十国的开国皇帝都有谁?不清楚的读者可以和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看下去。五代十国,是中国历史上的一段大分裂时期。907年,宣武军节度使朱温通过禅让的方式从唐哀帝李柷帝王手中夺得帝位,代唐称帝,建国号梁,改年号为开平,史称“后梁”,而这就是五代十国的开始,自此华夏大地陷入了长达53年的大混乱时期。此

  • 当初韩信投奔在项羽手下 为什么项羽对他一点也没有重视呢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项羽,韩信

    还不知道:项羽为什么对韩信视而不见的读者,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站在一定高度的人,总是很容易对与自己同处一处的人产生好感,我们一般就叫做英雄相惜,即便处在敌对的阵营,对方对于自己来说,也会有一股莫名的吸引力。然而,用兵如神的韩信,却一直得不到军事才能十分出众的项羽

  • 甘夫人:蜀国第一美人,也是乱世中的悲情女子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甘夫人,三国

    对甘夫人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在当时的蜀国,有一个绝代风华的美女,为刘备生下了继承大统的儿子刘禅,却有四次被刘备抛下自逃,但她始终无怨无悔地爱着那个男人,没有丝毫怨言。可以说,她是一个至情至圣的女人,也是一个乱世中的悲情佳人。她就是蜀国第一美人甘夫人。真正的

  • 揭秘:曹操提出的“薄葬”是什么意思?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曹操,三国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曹操的故事,希望对你们能有所帮助。曹操在丧葬上有别于历代帝王,他对自己的身后事,提出了“薄葬”。他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提出“薄葬”的帝王。当时,曹操虽未称帝,但权力与地位不比帝王低,为什么他不但提倡“薄葬”,而且身体力行呢?据说,曹操一生提倡节俭,他对家人和官吏要求极严

  • 刘禅都投降了,罗宪为什么还死守白帝城?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罗宪,三国

    罗宪的故事大家真的了解吗?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你们带来全新的解读~在中国历史上,三国时期的许多事情一直备受争议,三国也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战乱时期,当时曹孙刘三人三分天下。后来刘备去世,将蜀国以及刘禅托付给了丞相诸葛亮,诸葛亮一直谨记刘备所托,尽心尽力的辅佐刘禅管理蜀汉。后来诸葛亮也去世,在他去世

  • 清朝一对姐妹花进后宫,后来都当上了皇后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顺治,清朝

    话说,努尔哈赤有一个英勇善战的儿子,即长子褚英。褚英是努尔哈赤嫡福晋佟佳氏所生,早年便跟随父亲东征西讨,立下了赫赫战功,原本很有希望继承汗位,但他却没处理好与其他兄弟之间的关系,最终被努尔哈赤幽禁致死。虽然褚英被父亲努尔哈赤处死了,但这并没有影响到他的子孙后代,褚英的儿子杜度便深受器重,曾经是镶白旗

  • 什么样的人算是“高人”?除了诸葛亮历史上的高人有哪些?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清朝,纪晓岚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古代“高人”的文章,欢迎阅读哦~说到高人,人们总爱拿诸葛亮举例子。其实,《三国演义》中的诸葛亮只是小说中的人物,作者想怎么写就怎么写。什么草船借箭、借东风、死诸葛亮气死活司马懿等,听起来玄之又玄。与其说是诸葛亮厉害,还不如说罗贯中厉害更恰当。他不仅巧妙地把别

  • 孝全成皇后:生下天子的继后,为何会被赐死?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孝全成皇后,清朝

    大家好,我是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说起孝全成皇后的话,各位一定都有所耳闻吧。清朝道光二年,道光帝已经是41岁的中年人了,但是放眼整个大清后宫,他只有一名皇子,这位皇子便是皇长子奕纬,而且,道光帝对这个儿子也不是很喜欢,甚至是有些厌恶。于是,这一年道光帝赶紧下旨举行了八旗选秀。在这次选秀中,有一名秀女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