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康熙皇帝生前两度废立太子 他到底做错了什么事情

康熙皇帝生前两度废立太子 他到底做错了什么事情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人生初见 访问量:4875 更新时间:2024/2/13 13:09:51

还不了解:康熙废太子的读者,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太子到底做错了什么事情?康熙皇帝为什么要两次废太子?问题出在什么地方?

当了36年太子终被废,掀起历史上最惊心的储位之争,至今悬念未解

康熙皇帝是历史上一位很有作为的皇帝,虽然有瑕疵,但不能否认他为历史做出的贡献。康熙皇帝在位时削三藩,平定噶尔丹,一统台湾,这些功勋都是响当当的。但康熙皇帝在位最大败笔就是他两度废立太子,造成了储位之争,使王朝出现内耗。

康熙皇帝废立太子的事,是历史上老生常谈的话题了。很多人不明白,最初立的太子胤礽为什么当了33年太子被废,后来康熙又重新恢复他的储位,然后没多久再度被废呢?关于这个话题,清史专家研究很多,但康熙作为一代英主,他废立太子自有打算,并不是无缘无故被废,太子胤礽的确存在问题。

第一,结党营私

胤礽是康熙第二个儿子,也是嫡生子,从小就被孝庄太后指定为太子。而且康熙为了培养这个接班人,倾注了大量心血。胤礽才能也不错,他善骑射,文化功底很深,从小就跟随康熙四次巡幸。康熙为了培养胤礽,特意为他制定特有的制度,礼仪着装及政事上,都注重锻炼胤礽。

胤礽也正是在这种严格的培养体制下,度过了33年储位,康熙四十八年突然被废,震动了整个清代。但半年后又重新立为储君。但康熙五十一年,胤礽再次被废。关于胤礽被废的一个主要原因就是结党谋私,这是康熙皇帝绝对不能容忍的。

但作为储君的胤礽根本无法躲过结党这一环节。因为储君太子就是未来的皇帝,朝廷官员必然要巴结太子,于是很自然在太子身边形成了一强大的太子集团,而这一集团虽然对康熙忠诚,但势力过大,难免与康熙的皇权发生冲突。

但胤礽这个太子集团实力太强大了,其中为首的就是索额图,他是胤礽生母的亲叔。索额图称得上清代枭雄,他曾帮助康熙灭掉鳌拜集团,使康熙皇权巩固。如果此时康熙皇帝是一个软弱皇帝,索额图是一个能成大事之人。

索额图作为朝廷重臣,他当然向着自己的外孙。但索额图再厉害,他不该让胤礽做出一些逾越礼制的事。当太子仪卫超出康熙皇帝时,索额图没有制止,反而纵容。最大败笔就是索额图甚至想让外孙早早当上皇帝,这是康熙绝对不能容忍的事,康熙必定要出手。

康熙皇帝除掉索额图后,并没有把事态扩大,如果放在明代朱元璋手里,恐怕就要大开杀戒了。

胤礽复立太子七年后,在康熙一次木兰场围猎,康熙发现胤礽每天晚上都在他的帐篷外面活动,“从缝隙中窥测乃父行动”,这就引起康熙警惕,他认为太子要谋害他,使康熙再次做出废太子的决心。

太子是国之根本,康熙皇帝当然明白太子位置的重要性,但结党谋私甚至阴谋谋朝篡位这是康熙皇帝不能容忍的。为了杜绝结党营私的集团产生,康熙皇帝曾告诫过大臣及满清贵族,不要与太子及诸皇之间结成团伙。但康熙怎么能禁止这种情况发生呢。

胤礽被废除后,康熙四十八年时,大臣马齐、佟国维上奏建议康熙及早再立一个储君。这次把康熙惹急眼了,他惩处了马齐、佟国维。为什么康熙这样做?还是康熙害怕结党营私。如果再次立太子,那么大臣又要围绕太子形成势力,将来太子继位,就会出现大臣要挟皇帝的事情,必定要威胁的皇权。为了清代的长治久安,康熙吸取以前王朝在立储的教训,因此他决定再恢复太子之位。但复立胤礽后,胤礽做法让他再度伤心。

第二,不忠不孝

康熙皇帝作为清代入关后的第二任皇帝,他深受汉文化影响,很多体制都与中原传统接轨。而胤礽的很多做法,让康熙皇帝认为胤礽的人品不足以继承皇位。胤礽当太子后,狂妄自大,甚至奢靡纵欲,贪财好色,这些都不是康熙心中皇帝的形象。

胤礽对于康熙的反感,并没有在意,反而更加放肆,甚至把蒙古进贡的良马都据为己有,当着康熙的面责骂大臣,还把官员一脚踹在水里。这就与康熙心中宽容仁慈的皇帝相差很远。

康熙皇帝深受儒家传统的影响,他让最好的老师教授胤礽,在康熙皇帝的心里,当皇帝的要以“孝”治天,“父慈子孝、兄友弟恭”是康熙所倡导的伦理道德,而胤礽都不具备。康熙对待太皇太后和皇太后很尊崇,便胤礽从小生母死得早,根本就不了解孝顺。康熙皇帝认为胤礽“绝无忠爱君父之念”。康熙四十七年,他带胤礽及几个小皇子外出狩猎,但中途中皇十八子病重,作为大哥胤礽不管不问,康熙当即以兄友之义责骂了他。胤礽又未当回事。

康熙认为胤礽连兄弟之情都不讲,怎么能做一个仁君呢?康熙立太子时有三个条件:一是忠,忠于父皇不结党营私,二是仁,要仁义治国。三是孝,要讲究孝道。而胤礽性格暴躁,长时间的储君经历,让他始终在康熙压制下生活,因此胤礽把这种压抑平时发泄在属下身上,除了打骂,还用鞭抽。连郡王纳尔素、贝勒海善等人也“遭其殴挞”。胤礽变态的个性,使康熙再度想废他。

第三,暴虐性格

其实,胤礽这种暴虐性格与康熙也有关,康熙从小只注重培养胤礽的能力,却忽视了对胤礽心理培养。古代皇权社会不会想到心理。胤礽从小失去母亲,来自母爱的东西很少,而且又在康熙的威权之下学习工作,不免让他产生压抑感,时间久了胤礽就厌烦,也形成了他的性格。

胤礽过早的被立太子并不是好事,因为随着康熙其他皇子的长大,康熙皇帝也注重培养他们,让皇子都各自发挥自己的能力。随着诸皇子的长大,胤礽就感觉到了储位不保的压力。因为从当时的情况看,胤礽在学识上不如三阿哥胤祉,在韬略上不如四阿哥胤稹,而军事指挥能力还比不了十四阿哥。这种能力上的悬殊,也让胤礽产生危机感,继而把怒火发泄到下人身上,但每次发泄都会使康熙对他失望一次,最终让康熙想抛弃他。

胤礽是一个不会掩饰自己弱点人,特别是索额图死后,再无高人在其身边帮助其策划,也没有人敢于在他身边。这就使胤礽越来越走向康熙的对立面。

康熙皇帝经过两次废太子后,他已经无意再立太子。虽然有时大臣们提醒过他,但康熙都以各种理由拖延下去。甚至对建议他立太子的大臣进行打压,因此没人敢提立太子之事。不过康熙曾给大臣们一个承诺:“即使朕躬如有不讳,朕宁敢不慎祖宗弘业,轩之磐石之安乎?待到那时,尔等自知有所依赖敢。朕万看后,必择一坚因可托之人与尔等做主、必令尔等倾心悦服,断不至赔累尔诸臣也。”

那康熙心中的接班人是谁呢?没人猜得出来,大臣们一头雾水。不过胤礽两度被废,有一双眼睛始终在注视着他,此人就是雍正皇帝,他从胤礽被废已经揣摩透了康熙的心思,因此行事低调谨慎,为他继位奠定了基础。

标签: 康熙太子

更多文章

  • 郑春华作为康熙的妃子 太子胤礽真的和郑春华有染吗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康熙,胤礽

    对太子与康熙妃子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太子与康熙妃子有染是不是真的?如果是几乎人人皆知,康熙为什么不了解?郑春华是康熙的妃子,太子与郑春华有染,这事可不一般,但是为何他俩的事情很多人都了解,但是唯独康熙不了解呢?首先这个提问略显夸张了一些,几乎"人人皆知",

  • 她捡漏当上了太子妃,死后还被追封为皇后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古代,唐朝

    她捡漏当上了太子妃,死后还被追封为皇后,感兴趣的读者和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话说在唐高宗年间,有位名为裴居道的将军(时任左金吾将军,后来在唐睿宗时期当了宰相),他生有一女名为裴婉莹,史书上对于这位女子的描述少之又少,似乎并未对其容貌有过多的描述,小编推测此女应该只是普通女孩长相,并非倾国倾

  • 三国时期的曹魏诸将为何会害怕赵云张飞?原因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赵云,三国

    俗话说乱世出英雄,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三国时期蜀汉有五虎上将,曹魏有五子良将,东吴有江表十二虎臣,武庙七十二将中至少有十二位可以算后汉三国人物,这还不包括属于枭雄级别的将帅孙坚、孙策、吕布。在一般人看来,既然可以号称名将,那就应该是天不怕地不怕

  • 司马昭到底输在什么地方 司马懿为什么不把大权交给司马昭而是司马师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司马师,司马昭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司马师和司马昭,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司马师和司马昭相比,司马懿为什么不把大权交给司马昭?司马昭很差吗?司马懿将大权交给司马师并不是因为他是长子,而是因为他和自己很像,同时其能力比司马昭更强,这让司马懿觉得将守卫家族重任必须交予司马师,无可奈何的是司马师过早

  • 孙綝是什么人?能废立皇帝的他权力有多大?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孙綝,三国

    在中国古代,不乏一些权势滔天、手握朝中大权的权臣。接下来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你详细了解历史真相,一起看看吧!在三国时期,提到著名的权臣,很多人的第一反应就是董卓、曹操、司马懿等人。其中,就董卓来说,在东汉末年废少帝,立刘协即位(是为汉献帝),且不久就弑害了少帝及何太后,从而权倾朝野。在董卓之后,曹操

  • 李芳是个怎样的太监?他弹劾了哪些人?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李芳,明朝

    李芳,明穆宗时期内官监太监,曾因为忠言进谏而惹怒明穆宗,因此入狱。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隆庆四年四月,在监狱蹲了两年的内官监太监李芳,刑满出狱,随即被发配南京净军。李芳虽然是太监,但人品不坏,落到这步田地,多少让人唏嘘。其实,李芳这辈子,坏就坏在太过正直,眼里容

  • 历代皇帝简介以及历史评价:汉光武帝刘秀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汉光武帝,刘秀

    东汉(25年—220年),是中国历史上继西汉之后又一个大一统的中原王朝,传八世共十四帝,享国一百九十五年,与西汉统称两汉。那么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汉光武帝刘秀的详细介绍。刘秀是汉朝第十一位皇帝,也是东汉王朝的开国皇帝。字文叔,南阳郡蔡阳县人,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帝王档案

  • 和珅的党羽遍布朝廷上下 嘉庆最后为什么会放过他们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和珅,嘉庆

    和珅被嘉庆皇帝赐死之后,和珅的党羽那么多,嘉庆为什么会放过他们?嘉庆是怎么想的?话说,乾隆84岁时发生叛乱,朝廷好不容易平定之后,乾隆对朝廷之事逐渐倦怠,乾隆决定禅让,自己做太上皇享受清福。乾隆退位之后,无论朝廷中出现多少大事,都是归乾隆所管的,小事都是交给嘉庆,美其民曰经验不足,让嘉庆看着自己,好

  • 历代皇帝简介以及历史评价:宋端宗赵昰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宋端宗,赵昰

    在中国历史上,秦始皇创建了皇帝制度,自己成为第一个皇帝,称“始皇帝”。自此,中国开始了长达两千多年的专制制度。皇帝是中国中央政权的突出代表,是政府和社会的核心,享有最高的权力和荣誉。皇帝自称“朕”,其他人当面直接称皇帝为“陛下”、“圣上”、“万岁”等,私下敬称皇帝为“圣人”、“大家”、“官家”、“至

  • 历代皇帝简介以及历史评价:宋恭帝赵㬎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宋恭帝,赵㬎

    在中国历史上,秦始皇创建了皇帝制度,自己成为第一个皇帝,称“始皇帝”。自此,中国开始了长达两千多年的专制制度。皇帝是中国中央政权的突出代表,是政府和社会的核心,享有最高的权力和荣誉。皇帝自称“朕”,其他人当面直接称皇帝为“陛下”、“圣上”、“万岁”等,私下敬称皇帝为“圣人”、“大家”、“官家”、“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