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刘备临死前想杀诸葛亮吗 真相到底是什么样的

刘备临死前想杀诸葛亮吗 真相到底是什么样的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红楼梦魇 访问量:1292 更新时间:2024/1/26 10:39:33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刘备诸葛亮,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刘备,为了给关羽张飞报仇,悍然发动了夷陵之战,率领七十万大军,浩浩荡荡地向东吴进发。没想到,陆逊是个厉害的角色,一个了不起的军事家和谋略家,他火烧八百里连营,将刘备大军几乎全部烧死。

刘备悲痛欲绝,带着残兵败将逃到了白帝城,在永安宫住了下来。刘备真的没有脸面回到成都,去见蜀国的老百姓,想当初,要不是他不听任何人的劝阻,一定要举全国的兵力,讨伐东吴了,会遭此惨败吗?这下败了,刘备没有脸面见任何人!

自从兵败后,刘备是心力交瘁,以至于一病不起。他知道自己不久就要离开人世,这个时候,蜀汉政权交给谁,成了他的当务之急。毫无疑问,刘备肯定要将皇位传给刘禅,他也确实是这么做的。

然而,刘禅当初毕竟才十七岁,是个未成年人,也没有多少才能,肯定镇不住蜀汉那些大臣和将军。所以,刘备想起了诸葛亮,他想让诸葛亮辅佐刘禅,北伐中原,兴复汉室,完成他未完的愿望。不久,刘备将成都的诸葛亮召到了永安宫,把刘禅托付给了他。

很久以来,很多人都说,刘备召诸葛亮到永安宫,是想考验他有没有不臣之心,如果他有的话,就直接将他给杀了。

那么,刘备临死前,真的怀疑诸葛亮,有想过要杀他吗?

对此,答案毫不意外:刘备肯定想过要杀死诸葛亮。下面我将根据正史及演义的记载,分析如下。

首先,刘备并没有完全信任诸葛亮,他让李严为副就是证据。

据《先主传》和《诸葛亮传》记载,刘备死前,将刘禅托付给了诸葛亮,并让尚书令李严为副。刘备还对诸葛亮说:“你的才能胜于曹丕十倍,一定可以治理好蜀国,完成我没有完成的遗命。我那个孩子呀,有用你就辅佐,如果没有用,你就取而代之。”诸葛亮听到后,立刻哭得一塌糊涂,并对刘备发誓:“臣一定竭尽全力,辅佐好幼主,就算天崩地裂,肝脑涂地,也绝不敢生非分之想。”正史中相关描述如下:

章武三年春,先主於永安病笃,召亮于成都,属以后事,谓亮曰“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国,终定大事。若嗣子可辅,辅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亮涕泣曰“臣敢竭股肱之力,效忠贞之节,继之以死。

尚书令是有军权的。也就是说,刘备死前,将蜀汉的军权交给了李严。诸葛亮只是宰相,管理蜀汉的具体事务。刘备的那一安排具有深刻用意,他是在暗示诸葛亮,不要动歪脑筋,否则李严会收拾他。与此同时,刘备也是在逼诸葛亮表态,要他誓死效忠刘禅。

其次,刘备毕竟是一个帝王,他有帝王心思,不可能做到传位给诸葛亮。

我们仔细站在刘备的角度想问题:刘备凭借自己几十年的努力,才终于建立了蜀汉,是有多么地不容易,其中的心酸和艰辛,只有他知道。刘备说的那句“如其不才,君可自取”,可能是真心话吗?刘禅可是他的亲生儿子,不将皇位传给他,难道还传给诸葛亮一个外人吗?

不管怎么说,我都不相信刘备说的是真心话。我认为,刘备对诸葛亮说的话,是言不由衷,也是不得已的。原因很简单。其一,刘备不那样说,不能逼诸葛亮表态,发誓效忠刘禅;其二,刘禅只有十七岁,还是一个未成年人,不能独当一面,压不住那些蜀汉旧臣,也没有能力将蜀汉的事业发扬光大。因此,必须要得到诸葛亮的辅佐。

易中天先生,在谈到刘备永安托孤一事时,这样说道:

无论刘备之的秦皇汉武,还是刘备之后的唐宗宋祖,从来就没有一个皇帝会因为自己的儿子不中用,就把江山社稷让给别人的。他们日之所思夜之所想

,都是如何保证自己家族的统治,子孙万代绵延不绝。

最后,就连力挺刘备的罗贯中,也怀疑刘备对诸葛亮说的那番话,居心不良。

大家都知道,罗贯中写的《三国演义》明显表露出“尊刘抑曹”的思想倾向,在他看来,刘备是汉室之胄,是“英雄”,是“汉臣”,曹操是“奸雄”、“汉贼”。刘备始终代表着正义,曹操则始终代表着表邪恶。可是我们会发现,罗贯中在记叙刘备永安托孤一事时,有多处语言在暗示我们,刘备对诸葛亮说的那番话,居心不良。

罗贯中记叙,诸葛亮在听到刘备的遗命时,汗流浃背,手足无措。紧接着,他发誓会永远效忠后主。说完,连头都磕出血了。演义中相关描述如下:

孔明听毕,汗流遍体,手足失措,泣拜于地曰:“臣安敢不竭股肱之力,尽忠贞之节,继之以死乎!”言讫,叩头流血。

总结

种种迹象表明,刘备是在试探诸葛亮,看看他有没有异心。如果有,埋伏在暗中的刀斧手,会立刻冲出来杀死诸葛亮。

那么,大家认为刘备想过要杀死诸葛亮吗?

标签: 刘备诸葛亮

更多文章

  • 楼缓本是赵国大臣,他是在什么情况是投入秦国的?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楼缓,赵国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来说说楼缓的故事。楼缓是战国时期赵国大臣,曾侍奉赵武灵王。不过楼缓后来选择投靠秦国,并且多次损害赵国,将赵王显得一无是处。楼缓在赵国是胡服骑射坚定的支持者,而且他还主张要同秦国、楚国联合,等楼缓入秦后他成为秦国丞相,负责联盟一事。《

  • 徐达为什么能在朱元璋麾下的武将中排第一?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徐达,明朝

    明朝洪武三年十一月,朱元璋大封功臣,徐达获封魏国公,在六位公爵中位列第二,仅次于韩国公李善长,食禄五千石,在所有功臣中最多。洪武十八年二月,徐达病逝,享年五十四岁,“帝为辍朝,临丧悲恸不已”(《明史·徐达列传》)。朱元璋追封徐达为中山王,赐葬钟山之阴,“配享太庙,肖像功臣庙,位皆第一”(《明史·徐达

  • 狄仁杰作为当朝宰相,为何只是个三品内史?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狄仁杰,唐朝

    随着《神探狄仁杰》这部优秀剧作的播出,狄仁杰成为了在当代也混得风生水起的古代宰相。在剧中,狄仁杰的官位被多次提及。然而他作为一朝宰相,居然只是三品内史,让人震惊。但如果对唐代官制稍作了解,我们就能明白其中的原因。《通典·秩品五》记载:"大唐官品:开元二十五年制定。正一品:太师、太傅、太保、太尉、司徒

  • 历史上谢世济和田文镜是何关系?他们有何恩怨?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谢世济,清朝

    历史上谢世济和田文镜是何关系?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清朝雍正四年,雍正帝收到了一本奏折。这本奏折是监察御史谢世济亲笔所写,弹劾河南巡抚田文镜。谢世济列举了田文镜“袒护官员、草菅人命、蒙蔽君主”等十大罪状。雍正看完奏折后,直接拍案而起,命人火速将谢世济抓来,严加审

  • 冯保曾权倾一时,为什么会失势败亡?他为何会成为皇权的牺牲品?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冯保,明朝

    对冯保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冯保,深州(今河北省深县)人。明代嘉庆、隆庆时期,太监冯保是司礼监秉笔太监,至隆庆六年(公元1572年),神宗即位,冯保凭借李太后势力夺得司礼监掌印职位并“又矫遗诏令与阁臣同受顾命”。从此,冯保内侍李太后,外与张居正联盟,兼总内外

  • 如何评价唐中宗李显的一生:哀其不幸怒其不争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李显,唐朝

    从史料不难看出,武则天的儿女结局都不好,其中以唐中宗李显最为明显。李显的一生可以用“哀其不幸怒其不争”来概括,那么他到底有多窝囊呢?最后又是怎么死的?感兴趣的读者和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李显的人生可以分为三段,第一段是极其幸福的。那时太子是他的大哥李弘,这是一个很有能力的太子,唐高宗李治对

  • 历史上最厉害的权臣 先后杀了三位皇帝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宇文护,北周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权臣杀皇帝,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敢拉皇帝下马就得舍得一身剐,拉皇帝下马都是凌迟的大罪,更何况说是杀皇帝, 敢杀皇帝已经是惊天动地的大事。更别说杀的皇帝不止一个人。宇文护(513年~572年),鲜卑族,中国南北朝时期北周权臣,一名萨保。代郡武川(今内蒙古武川西)人。

  • 掷骰子挑选状元郎的辽道宗耶律洪基,使辽朝走向衰弱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耶律洪基,辽朝

    在中国五千年历史长河中,从第一个皇帝至最后一个皇帝,共经历2132年,共计490余位帝王,然而用掷骰子代替殿试确定状元郎的皇帝,只有辽道宗耶律洪基一个人。他执政时间较长,虽然在位46年但他却不关心国家大事,主要精力放在打猎、钓鱼、游玩上。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 南汉开国皇帝刘䶮,他创造的“䶮”字是什么意思?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刘岩,南汉

    天佑四年(907年),唐哀帝被迫禅位朱温后被杀,朱温代唐称帝,建立后梁,大唐王朝正式谢幕,我国正式进入混乱不堪的五代十国时期。960年,赵匡胤建立宋朝,此时距离唐朝灭亡只有短短的53年,在此期间多个割据政权交替出现。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在这各个割据政权中,南汉

  • 张嶷被称为蜀汉后期的名将 张嶷最后的下场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蜀汉,名将

    你真的了解蜀汉张嶷吗?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张嶷作为蜀汉后期的名将,张嶷的实力如何,张嶷都有哪些贡献?张嶷最后的结局是什么张嶷(nì)(?~254年),字伯岐,巴西郡南充国县(今四川省南部县)人。三国时期蜀汉名将。相对于关羽、张飞、赵云、马超、黄忠等人,张嶷可以称之为蜀汉后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