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关羽过五关斩六将为什么那么轻松 曹操是不是让人放水了

关羽过五关斩六将为什么那么轻松 曹操是不是让人放水了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下一个明天 访问量:3202 更新时间:2024/2/20 6:01:57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关羽过关斩将,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关羽过五关斩六将,排除万难也要回到大哥刘备的身边,关羽的实力有那么强吗?关羽为什么能如此轻松?曹操是不是放水了?

一、先来看看关羽“过五关斩六将”

1.东岭关斩孔秀关羽听说刘备在袁绍军中,就带着刘备的二位夫人一行十余骑从曹操的许都出发,一路向北往洛阳的方向走,路过东岭关时,把关的名叫孔秀,孔秀知道关羽是自己人,就问关羽要过关文凭,关羽没有,两个人便打了起来。原文是:

关公约退车仗,纵马提刀,竟不打话,直取孔秀。秀挺枪来迎。两马相交,只一合,钢刀起处,孔秀尸横马下。

孔秀敢与关羽一战,可见他也是自恃武功不弱,否则便如后面的洛阳关韩福、汜水关卞喜、荥阳关王植一样考虑智取了。可惜的是,仅一个回合就死在关羽的刀下了。

2.洛阳关杀牙将孟坦,斩太守韩福到了洛阳关时,太守韩福自知不是关羽的对手,他的牙将孟坦就想了一计,即:自己去引诱关羽,等关羽追时,太守韩福用暗箭射之。

计划永远也赶不上变化。孟坦忽略了关羽骑的是赤兔宝马,就在他拨马想跑时,关羽的赤兔马追上了孟坦,“只一刀,砍为两段”。韩福倒是放了一箭,只是射中了关羽的左臂,最后也被关羽追上,“手起刀落,带头连肩,斩于马下”。

3.汜水关斩卞喜通过洛阳关后,到了汜水关。汜水关其实就是“三英战吕布”的虎牢关,直到唐朝以后虎牢关才称为汜水关的。就算老罗文学造诣深,他也不可能把三国中涉及的所有地名都跑上一遍吧。

话题扯远了,单说汜水关守将卞喜听说关羽来了,也是想了一计。他假装迎接关羽到关前的镇国寺中休息,暗中埋伏了二百刀斧手。不料寺中有一僧人法名普净,是关羽的老乡,借与关羽叙旧时向关羽暗示有情况,关羽于是做好了防身准备。原文为:

左右方欲动手,皆被关公拔剑砍之。卞喜下堂绕廊而走,关公弃剑执大刀来赶。卞喜暗取飞锤掷打关公。关公用刀隔开锤,赶将入去,一刀劈卞喜为两段。

关于普净在演义的后文中又提到过,那就是关羽死后,心有不甘,魂魄游至玉泉山,普净僧人指点说:“一切是非皆有因果,将军为吕蒙所害,大呼还头,那么颜良文丑、武关六将的头又该向谁索要呢?”关羽恍然大悟,稽首皈依离去,自此于玉泉山显圣护民。这是后话,暂且不提。

4.荥阳斩太守王植

关羽到了荥阳后,荥阳太守王植与韩福是亲家,这个关羽自然不知,否则怎会轻易相信了王植。

王植也是当面一套背后一套,假装迎接关羽到驿馆休息,却派从事胡班引一千人到半夜三更时放火烧驿馆。

正好关羽给胡班带有封家书,胡班就将实情告诉了关羽。关羽立马出城,王植带兵追来,被关公拦腰一刀,砍为两段。

5.黄河渡口杀秦琪

关羽到达黄河渡口后,遇到了夏侯惇的部下秦琪。这秦琪是和孔秀一样的自命不凡,直接就和关羽干开了,“二马相交,只一合,关公刀起,秦琪头落。”

不能不说,这五关六将死得也太轻松了,都是一招毙命,这是否和曹操的放水有关呢?

二、迟来的过关公文

关羽在黄河渡口杀了秦琪后,遇到了赶来的孙乾。孙乾是刘备的谋士,他们原本在徐州时就都认识,刘备兄弟被曹操打散后,就和孙乾一起投靠了袁绍,此次孙乾就是刘备派来寻找关羽的。

孙乾告诉关羽,刘备已经离开袁绍去了汝南,关羽只好折回往汝南走,这时遇到了追赶来的夏侯惇。

两人正准备打斗时,曹操派人送来了放行关羽的公文。那夏侯惇只怨关羽斩杀了六员关将,两人又打起来。这时又派人送来了不得阻挡关羽的公文,说话间,曹操再派张辽前来特意放行关羽。夏侯惇这才住手,放行了关羽。

看来,曹操这水放得也太迟了,而且是在关羽“过五关斩六将”后才下令放行公文的,这五关六将死的是不是也太冤了?

从五关六将的武力值来说,充其量也不过是三流水平,这种水平的人在曹操那简直就是多如蝼蚁,命比纸薄。像曹操那“五子良将”、夏侯惇、夏侯渊以及本姓曹家的将领等一般是带在身边的。

最后有个疑问来了:五个关卡的守将为什么不守住关卡不让关羽通过,而都要与关羽决一死战或置关羽于死地呢?

我认为:第一,当时关羽是曹操手下的降将兼爱将,曹操对关羽偏爱有加,引起众将的嫉妒和不满,所以但凡自命不凡的武将就想找关羽单挑一下,试试关羽的真正实力,如孔秀和秦琪就是自命不凡的下场;

第二,关羽离开曹操投奔刘备,明显是成为曹操阵营的对手,单纯的不放行,那关羽也可能绕道别处再走,这样的话,会被曹操责罚为不尽责而遭处罚。是故,不仅不能放行,还得想法擒杀住关羽才行;

第三,关羽斩华雄、诛颜良、杀文丑,威名远扬,如能擒杀住关羽则可使自己一战成名,从而加官进爵,名利双收。所以,韩福、卞喜、王植想尽阴招损招也要置关羽于死地,不想到最后死的却是自己。

标签: 关羽过关斩将

更多文章

  • 赵姬的一生是怎样的?与赵姬有染的嫪毐最后是什么结局?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赵姬,秦国

    赵姬是秦始皇嬴政的母亲,秦庄襄王的夫人,她的一生波澜壮阔,颇为精彩。赵姬与一般嫔妃一样,一生都被囚禁在偌大的深宫之中,不甘寂寞的她与吕不韦以及嫪毐有染。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赵姬的相关介绍,一起来看看吧!赵姬被封为太后之后,不仅和嫪毐私下里有着往来,甚至还同他生下了两个儿子,嫪毐也正是有

  • 萧淑妃真的是一个可怜之人吗 武则天将萧淑妃做成人彘是不是太狠毒了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萧淑妃,武则天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萧淑妃和武则天,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萧淑妃为什么会被武则天做成人彘,两人之间到底有什么样的过节,萧淑妃真的可怜吗?武则天是不是太狠毒了?在唐高宗迎武则天入宫之前,萧淑妃是高宗极为宠爱的妃子。萧淑妃有张狂的资本。因为她有良好的家世,漂亮的容貌,聪慧的头脑。凭着这些,

  • 你知道三国中最爱哭的男人是谁吗?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古代,三国

    “男儿有泪不轻弹”,那么你知道三国中最爱哭的人是谁吗?感兴趣的读者和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其实,早在富有神奇时代感的三国时期,男人掉泪也不是一件很丢人的事情。刀光剑影中,有时候适当地掉几滴眼泪甚至可以为自己的人生带来转折,荣华富贵平步青云。比如,我们要说的孟宗就是其中一位。孟宗,三国时江夏

  • 历史上真实的刘表,最后为何没有完成霸业?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刘表,汉朝

    在《三国演义》这本书里刘表一出场仿佛就给人一种昏庸无能的感觉。那正史中的刘表是什么样子呢?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详细解读一下~01.出身宗室且富有才华,却因“党锢之祸”耽误大好青春东汉汉安元年(142年),刘表出生于山阳郡,根据《后汉书·袁绍刘表列传》的记载,其先祖鲁恭王刘余乃是汉景帝刘启与

  • 武则天掌权后曾大开杀戒,程咬金又是如何逃过一劫的?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程咬金,唐朝

    程咬金原名咬金,骁勇善战,善用马槊,唐朝开国名将,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整理了相关内容,不知能否帮助大家拓展一些知识?在单田芳先生的《隋唐演义》中,让人印象最深的就是程咬金的三板斧,招式是:劈脑袋、掏耳朵、小鬼剔牙和捎带脚。起初很唬人,程咬金的招式如下山猛虎般将敌人打得抬

  • 南北朝著名书法家:揭秘王僧虔的生平经历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王僧虔,南北朝

    王僧虔(426年—485年),南北朝时期刘宋、南齐大臣 、书法家,他有什么代表作?感兴趣的读者和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王僧虔出身“琅邪王氏”,为东晋丞相王导玄孙、侍中王昙首之子。在刘宋历任武陵太守、太子舍人、吴郡太守等职。曾仕于豫章王刘子尚、新安王刘子鸾帐下,所在皆有官声,又因擅长书法而被

  • 揭秘:蜀汉谋臣秦宓的辩论才能有多强?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秦宓,蜀汉

    秦宓年轻时就很有才学,他是三国蜀汉的谋臣,最擅长舌辩,还被后世称为“外交家”。感兴趣的读者和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秦宓最厉害的就是辩才,年轻时就常常与别人辩论,每次别人都被他说的哑口无言,而且说话是有理有据,不是靠声音来辩论。举个例子,吴蜀联盟以后,东吴派张温前来修好,秦宓就跟张温在饯行酒

  • 诸葛亮北伐为什么会失败 其根本原因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诸葛亮,北伐

    很多人都不知道诸葛亮北伐,接下来跟着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赏识。诸葛亮北伐多次为什么都没有成功?诸葛亮到底失败在什么地方?正史和演义中的差别有多大?演义说的是不是真的?228-234年,诸葛亮对曹魏进行五次北伐。北伐期间,诸葛亮呕心沥血,每天起得比鸡还早,睡的比狗还晚,干得比驴还多,一门心思苦研兵法

  • 项羽为什么没有看出韩信的才能呢?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韩信,西汉

    古人常叹:“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那么项羽怎么就没看上韩信呢?感兴趣的读者和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韩信!我们都知道,被誉为“兵仙”的韩信,后期虽然牛奔哄哄,可前期是没有得到过重用的,很多人也都惋惜项羽错过了这么一个军事天才。可是,有时候细想起来,这事有点蹊跷啊!就算项羽没有识人之能,

  • 田文镜在乾隆时期是什么地位?为何会身败名裂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田文镜,清朝

    田文镜 (1662年—1733年),字抑光,原隶籍汉军正蓝旗,雍正五年(1727年)因功抬入汉军正黄旗。雍正帝即位后,深受宠待。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你们带来全新的解读~乾隆五年(公元1740年),清朝名臣田文镜已经去世8年,河南巡抚雅尔图上奏朝廷,建议将田文镜移出河南贤良祠。乾隆看完奏折,也犹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