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二龙山大寨主是谁?是鲁智深还是杨志

二龙山大寨主是谁?是鲁智深还是杨志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冷默言语 访问量:2406 更新时间:2024/1/21 5:01:31

二龙山大寨主是谁你知道吗?不知道没关系,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告诉你。

连环马被破后,在去青州的路上,呼延灼路过桃花山,找了个地方吃饭。因为劳累,加上多喝了两杯酒,呼延灼就此睡去。醒来时,他的坐骑,也就是宋徽宗赏赐的踢雪乌骓马被盗了。盗马者,正是桃花山的李忠周通

后来,呼延灼调集青州兵马,攻打桃花山,李忠和周通抵挡不住,求救二龙山的鲁智深等人。正因如此,引出了三山合力打青州之事。

不过,当小喽啰来求救,鲁智深说起昔日痛扁周通,上桃花山喝酒李忠不肯给他盘缠等事时,杨志做了决定。

杨志道:“俺们各守山寨,保护山头,本不去救应的是。洒家一者怕坏了江湖上豪杰;二者恐那厮得了桃花山,便小觑了洒家这里。可留下张青孙二娘施恩曹正看守寨栅,俺三个亲自走一遭。”

后面,孔明孔亮哥儿俩要救被慕容知府捉去的叔叔,攻打青州。结果,呼延灼捉了孔明,孔亮只得求救二龙山武松。这时,杨志再次说出,需要靠梁山大队人马来,然后二龙山、桃花山和白虎山三山攻打青州。

可以发现,这个过程,都是杨志在“做决定”。于是有人提出了问题:为何二龙山上做决定的人,是杨志拍板,而不是鲁智深?

是啊,大寨主明明是鲁智深,为何每次做决定的都是杨志呢?

实际上,这个问题并不严谨,与其说是杨志在做决定,不如说是杨志在献策。

比如桃花山喽啰求救时,虽然杨志说了那段话,但最后并不是杨志拍板决定,决定者应该还是鲁智深。因为后来下山迎战呼延灼的,除了杨志,还有鲁智深,且鲁智深率先出战呼延灼。后来,鲁智深还找杨志商议,说初来乍到,不如退二十里,明日再厮杀。

还有三山围攻青州,其实是武松的主意,鲁智深的决定。

不过,后来杨志又说,除了三山围攻青州,还应该派人求援梁山,因为三山人马太少,必须得请梁山宋江带着大部队来才行。说完之后,鲁智深说了一句“正是如此”,做了决定后,这才有孔亮求救梁山,鲁智深带兵与呼延灼对阵之事。

当然,即便退一步来说,真的是杨志做了决定,其实也没有什么不妥。

占据一方的势力中,如果有几个亲如兄弟的头领,那么,尽管名义上分大寨主、二寨主、三寨主等,但实际上,彼此之前不会有严格的上下级之分。大寨主固然可以做决定,二寨主也可以,三寨主也行,只是分量可能会轻一些,尤其是对后上山的头领来说。

如果遇到同时落草且脾气暴躁的二寨主,甚至敢不听大寨主的话。

比如少华山势力中,虽然大寨主是朱武,但是作为二寨主的陈达,在去借粮时,根本不听老大和老三的劝告,直接下山,还带走了约三分之一的小喽啰。

陈达叫将起来,说道:“你两个闭了鸟嘴!长别人志气,灭自己威风……朱武杨春再三谏劝,陈达那里肯听!——《水浒传》

还有桃花山的李忠和周通,其实李忠是大寨主,而且是周通让给他的。但二寨主周通下山抢亲时,李忠也没管住他。

从这些例子都可以看出来,在山寨之中,如果有多位头领,那么大寨主固然可以做决定,但二寨主也不是不可以做决定。甚至,二寨主可以违逆大寨主的意思,私自做出决定。

这其实和水浒的主题有关,因为施耐庵写108将,就是让他们如同亲兄弟一样,或许还有些等级之分,但不会很明显。这在七十一回的赋文中说过,即“八方共域,异姓一家”。可见,好汉们就是亲如兄弟的一家人。

从这一点来看,即便杨志做了决定,那也没有什么不妥。毕竟,当初夺下二龙山,也不是只靠鲁智深,杨志也参与了。

由此再发散来看,宋江哪里架空晁盖了呢?

宋江本来就是二寨主,和晁盖也是心腹兄弟,他替晁盖下山攻克其他势力,这不是很正常吗?合着陈达下山,不是架空朱武;周通下山,不是架空李忠;偏偏宋江下山,就是架空晁盖?这没有道理。再说了,宋江能下山,晁盖是同意的。

标签: 鲁智深宋朝

更多文章

  • 乾隆不杀和珅是留给嘉庆的话 其实根本不是那回事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嘉庆,乾隆,和珅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嘉庆和乾隆的文章,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许多人认为,和珅是乾隆故意留给嘉庆杀的,两个目的,一个让嘉庆立威,二是缓解财政负担。其实根本不是那回事。乾隆不杀和珅是因为离不开。乾隆晚年,岁数大了,体力跟不上,而他又是一个控制欲极强的人,当了太上皇还不放手权力。控制

  • 韩世忠也是名族英雄、南宋名将,为什么知名度没有岳飞高?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韩世忠,南宋

    历史朝代的兴衰与更替,一个个鲜活的历史人物,在历史长河中留下了深深的印记,接下来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您走进韩世忠的故事。我们常常说“北宋无将、南宋无相”,偏安一隅的南宋有两位抗金名将,其一就是大家都熟知的、“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的岳飞,另外一位就是韩世忠。韩世忠能征善战、足智多谋,曾多次

  • 弘曕跟雍正是什么关系?真相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弘曕,清朝

    弘曕跟雍正是什么关系,是很多人要的问题?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解答。雍正帝是清朝入关后的第三位皇帝,在清朝的国势发展中起到了承前启后的关键作用。作为一国之君,拥有一定数量的妃嫔是必不可少的,据相关统计,雍正帝一共有31位后妃。其中,有三位是比较宠爱的,前期是后来封为齐妃的李氏,中期是

  • 隆科多和年羹尧都被雍正除掉了 雍正为什么还留下张廷玉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雍正,张廷玉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雍正和张廷玉,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雍正能顺利即位,也是有几个大臣稳住了局势。外有年羹尧牵制十四爷,内有职位居高的隆科多稳定大局。可以说,雍正能顺利继位,他们可是立下了汗马功劳。但是隆科多,年羹尧都被雍正除掉,只有留下张廷玉这文官大臣,这是为什么呢?一、

  • 刘禅的小名“阿斗”是谁给他取的?这个称呼是怎么来的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刘禅,三国

    时间长河不停的流淌,历史在不停的发展,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大家拨开历史的迷雾,回到那刀光剑影的年代,看看刘禅的故事。历史上,众所众知刘备的儿子刘禅的小名叫阿斗。大家之所以熟知刘禅这一小名,无非就是因为“扶不起的阿斗”这句话。那么,刘禅的小名从何而来,难道真的就是取“扶不起的阿斗”之意吗?作为父母都

  • 同治帝才19岁为什么就就驾崩了?死亡的原因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同治帝,清朝

    “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遥望历史的河流,感受历史的沧桑,和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走进了解同治帝的故事。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一个国家的建立并不是靠一人的力量,而是依靠大家的力量,而在这其中,我们最需要的是皇帝的引领,一个国家的好坏,方向的把握皆来自于皇帝掌舵。如果皇帝不能肩负责任,担起重任,

  • 战场上令敌人闻风丧胆的戚继光,是个怕老婆的人吗?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戚继光,明朝

    戚继光的故事大家真的了解吗?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你们带来全新的解读~在现代社会,女人的地位变得非常高,怕老婆已经成为了广大已婚男同胞的共性,以至于很多男性同胞们都非常怀念回到封建社会,因为在古代封建社会里女人的地位很低,男人不仅可以三妻四妾,而且女人还要对自己的丈夫言听计从。但凡事无绝对,其实在

  • 同治帝死后他的嫔妃是什么下场?连皇后被迫自杀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同治帝,清朝

    你们知道同治帝死后他的嫔妃是什么下场,接下来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您讲解1875年1月12日黄昏时分,十几位王公重臣接到诏命,匆匆入宫,来到养心殿西暖阁候旨。原来清朝的第十位皇帝爱新觉罗·载淳,即同治帝,已经走到了人生的尽头。当晚酉时(17~19时),同治皇帝咽下最后一气,死于养心殿东暖阁,终年19岁

  • 耶律宗真:辽国第七位皇帝,其统治后辽国由盛转衰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耶律宗真,辽国

    耶律宗真(1016年4月3日-1055年8月28日),契丹名只骨,字夷不堇,辽圣宗耶律隆绪长子,母钦哀皇后萧耨斤,辽国第七位皇帝,1031年-1055年在位。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耶律宗真,契丹名只骨,字夷不堇,是辽圣宗耶律隆绪的长子,母为宫女萧耨斤。开泰五年(

  • 天启不死,大明不灭的说法是怎么来的?一个被严重低估的木匠皇帝朱由校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朱由校,明朝

    对朱由校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大家或多或少都听说过,在明朝的历史上面有一个"木匠皇帝",整体来说,在现在历史界人气还是比较高的,他就是朱由校,当然大家对于他当皇帝的事情可能不太感兴趣,比较古代当皇帝的人有很多,但是对于一个皇帝当木匠,大家的兴趣还是非常的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