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蜀汉灭亡前一年姜维为什么突然北伐 蜀汉内部到底发生了什么

蜀汉灭亡前一年姜维为什么突然北伐 蜀汉内部到底发生了什么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做你的英雄 访问量:2594 更新时间:2024/1/8 14:10:56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姜维北伐,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

提到姜维这个人物,很多人会想到他是一个非常积极的北伐派。但是实际上在最后期,姜维已经放缓了北伐的频率,好几年都没有进行北伐。因为“段谷之战”的失败和诸葛瞻黄皓等人的排挤。不过就在蜀汉灭亡前一年,姜维打破五年的沉寂,又一次发动北伐。这是为什么呢?或许与蜀汉内部的政治环境有关。

姜维的困境

在蜀汉的鸽派费祎被刺杀,姜维失去限制之后,他进行了非常频繁的北伐,也获取一些胜利,尤其是“洮西之战”的大捷,差点让曹魏放弃陇右。这是诸葛亮都没有取得过的胜利。结果第二年姜维就把原先的声望丢了出去,在“段谷之战”中大败于邓艾

这一年是在蜀汉延熙十九年(即公元256年)。在次年的时候,姜维虽然也进行了北伐,但当时正是因为曹魏内部的动乱,诸葛诞在扬州兵变,机会实在难得,所以姜维才出兵。等到这次北伐结束之后,姜维就表现得非常沉寂,不再敢轻易北伐。

尽管姜维已经努力克制北伐的欲望,但是他还是没有得到充分信任。这个时候蜀汉内部的反战的声音很高,最有力的是诸葛瞻、董厥、樊建等人,让姜维感到十分忌惮。另外刘禅身边的宠宦黄皓也与姜维不合,这两派人总是想剥夺姜维的兵权。姜维的处境如履薄冰,干脆到沓中屯田避祸。

姜维发动“侯和之战”

在这种危险的情况下,姜维本来是应该越低调越好,他也是这么做的。不过反常的是在景耀五年(即公元262年),姜维又一次进行北伐,率领军队进攻侯和。结果还是被邓艾击败。但是不同于“段谷之战”的大败,姜维安稳地从侯和撤退,并没有和邓艾进行高强度的战斗。

虽然距离“段谷之战”已经过去六年,但是姜维显然还是没有摆脱困境,政权还是被反战派把持,黄皓也仍然得宠。姜维非常憋屈地躲在沓中。这一年曹魏的局势风和日丽,没有发生“淮南三叛”这种大规模的兵变,远谈不上北伐的好机会。那么姜维为什么要在这个时候进行北伐,进攻侯和呢?

而姜维出兵之后,虽然和邓艾有过交兵,但是和姜维一贯的作风并不符合。姜维用兵非常大胆,高风险高收益。“段谷之战”的失败的原因之一就是姜维不顾后勤孤军深入导致的结果。但是在这次“侯和之战”中,姜维就相当谨慎,看到作战不利就赶紧撤退脱身。

“侯和之战”的动机的猜测

那么姜维为什么进行这样一场比较奇怪的战争呢?他有什么目的呢?史料中没有给出具体原因,所以只能进行猜测。有一种说法认为,姜维进行“侯和之战”,很大程度上是缘于蜀汉内部的政治环境。一言以蔽之,“侯和之战”的目的可能并不在外部,而是姜维为了摆脱困局的一次尝试。

在“侯和之战”之前的一年,也就是景耀四年(即公元261年),诸葛瞻成为卫将军,董厥成为辅国大将军,两个人一起平尚书事。虽然次于姜维的录尚书事,但是姜维压根不在朝中,对政治的影响力几乎是忽略不计。而樊建也从侍中升任为尚书令。

姜维不在朝中,诸葛瞻、董厥、樊建这三个姜维的政敌掌握了尚书台。这种人事迁升是否会让姜维感到惊恐呢?我想可能是会的。所以姜维打算尝试一次北伐,如果获得胜利就能够提升威望与诸葛瞻等人抗衡,改变刘禅的倾向。这也许就是“侯和之战”发生的原因了。

参考文献:《三国志》、《华阳国志》

标签: 姜维蜀汉

更多文章

  • 诸葛亮到底是因为什么原因过世的?死因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诸葛亮,三国

    每当一提起诸葛亮总会想起电视里面的那位,那么小编就不得不给大家详细的说一下了诸葛亮前后五次北伐中原,多以粮尽无功。终因积劳成疾,于蜀建兴十二年(234年)病逝于五丈原(今陕西省宝鸡市岐山境内),享年五十四岁 。诸葛亮是三国“三绝中的“智绝”,在整个三国历史中是智力前几的角色,有些人说假如诸葛亮多活两

  • 主动让出皇位去做太上皇的五位皇帝,他们分别是谁?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古代,唐朝

    皇位是一个终身制的职位,即当上皇帝之后,理论上就可以做一辈子皇帝,我国历史上的大多数皇帝,的确做了一生的皇帝,但是有些皇帝,由于昏庸无能,被别人夺了皇位,或者是傀儡,被权臣废黜,但是我国历史上这5位皇帝,他们身体健康,手握大权,为何要主动让位给太子?一、李渊李渊是唐朝的开国皇帝,大唐的权力也控制在他

  • 曹操为何杀吕布?真是因为刘备说的那番话吗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曹操,汉朝

    曹操是听了刘备的话才杀了吕布吗?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公元199年,吕布在曹操的围攻下再也坚持不住,于是他出城投降了曹操,当时吕布虽然明白自己已经没机会成为割据一方的诸侯了,但他并不愿意就此去世,于是吕布希望能够辅佐曹操,他称只要曹操重用自己,将来由他率领骑兵,曹操率领步兵

  • 房彦谦在隋朝时曾任监察御史,因何而被评为“天下第一”?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房彦谦,隋朝

    房彦谦是谁?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房玄龄的父亲,隋朝时曾任监察御史,因清正廉洁被评为"天下第一"。唐代著名宰相房玄龄,家喻户晓。贞观元年,唐太宗李世民论功行赏,称他为天下第一功臣,任中书令,封魏国公,监督国史。唐代史官柳芳称房玄龄“天下号贤相”。可见此人非常厉害

  • 沈万三和朱元璋关系如何 两人之间是不是兄弟关系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朱元璋,沈万三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朱元璋和沈万三,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沈万三,是元朝时期的人物。当时元朝对待商人的态度十分开放,并且积极鼓励商人发展。史书上曾这样记载:“大街上的来来往往的人,大多都是商贾或是袋中装有钱财之物的人。”并且,这些商人在元朝的待遇极好,他们有特定的客栈以供居住,这些客栈

  • 宇文成都从现实战绩与心理落差上来看,他为何都是悲剧的?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宇文成都,悲剧

    中国历史故事网今天跟大家聊聊隋唐系列小说中的一位著名猛将,宇文成都。此人贵为书中公认的隋唐第二杰,无论在哪个版本中,他的名次都不会有争议,因为在李元霸出世以前,宇文成都就是标准的天下第一名将,而在遭到了李元霸挑战后,他这个昔日的王者毫无悬念脆败,但在其他人面前也是毫无悬念的依旧保持着优势,所以不管怎

  • 盘点曹魏的三位“抚军大将军”,他们分别是谁呢?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古代,曹魏

    三国时期,武将官职的基本框架来自于东汉,在东汉的将军制度里,以大将军(大司马)为首,之后依次是骠骑将军、车骑将军、卫将军,再之后则是前后左右四方将军,这些将军的名号是常置的。曹魏建立后,曹丕又设置了新的官职,这便是名号大将军。根据《三国志》等史料的记载,曹丕在位时,设置了上军大将军(后迁为中军大将军

  • 赵翼的一生是怎样的?他在诗与史方面的成就如何?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赵翼,清朝

    你知道赵翼吗?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详细介绍。你们知道诗人元好问吗?就是那位写出“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许”的遗山先生,生在金末元初,一生动荡,却成一代文宗,我们很容易便联想到,有一句诗可以评价元好问的一生,即“国家不幸诗家幸,赋到沧桑句便工”,也许很多人都知道,这句诗便来自于

  • 邓芝:他是蜀汉重臣,同时也见证了蜀国的灭亡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古代,蜀汉

    宗预(?-264年),字德艳,荆州南阳郡安众县(今河南省南阳市)人。三国时期蜀汉大臣、将领。东汉末年,宗预曾随张飞入蜀助平益州,又受辟为丞相诸葛亮手下主簿。在诸葛亮的器重下,宗预得以升任参军、右中郎将。诸葛亮病逝后,宗预受命出使孙吴,得到孙权的赞赏。迁后将军,镇守永安,又升任征西大将军,并受封关内侯

  • 郭开为秦国做了什么?为什么郭开是秦国的功臣?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郭开,战国

    你知道郭开吗?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详细介绍。郭开这个人物,在《大秦赋》当中,一直都是赵国人,而且从小伴随赵偃长大,但很多人将他称为是秦国在赵国的卧底,是秦国的大功臣,这又是为什么呢?郭开在历史上可以说也是一个小人,但就是这样的小人,更容易使坏,那郭开究竟做了些什么,让秦国得以灭掉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