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蜀汉灭亡的原因是什么 仅仅是因为刘禅扶不起吗

蜀汉灭亡的原因是什么 仅仅是因为刘禅扶不起吗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不惹红尘 访问量:3916 更新时间:2024/1/24 23:25:08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刘禅和蜀汉,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刘禅(shàn)小名阿斗。昭烈帝刘备之子,三国时期蜀汉第二位皇帝。幼年时多遭难,幸得大将赵云两次相救,刘备定益州后入蜀,蜀汉建立后被立为太子。于公元223年继位为帝,在位四十二年。期间拜诸葛亮为相父,并支持姜维北伐,在位后期宠信黄皓,致使蜀汉逐渐走向衰弱。

三国的后期,经过夷陵之战后,东吴和蜀国结成了联盟,取团保暖,也再无实力和强大的魏国一较高下。而魏国内部争斗也终于告一段落,司马家族分别杀死了大将曹爽,同时废除了皇帝曹芳,完全控制了魏国政权。

公元265年,司马昭终于按耐不住,力争一统三国,于是发动了伐蜀的战争,面对奄奄一息的蜀国,魏国派出了近20万军队,由邓艾、诸葛诸和钟会兵分三路向蜀国浩浩荡荡地进发。

瘦死的骆驼比马大,蜀国大将姜维自然不肯未战先降,主动迎击,原本姜维想依靠蜀国剑阁的天然屏障,组织起多股防御势力,以此来抵挡魏国来犯。

但事与愿违,邓艾巧妙地避开了姜维所设置的防御工事,从小路一路杀到了绵竹,突然出现在成都附近。面对来势汹汹的魏军,蜀国的皇帝刘禅举手无措。

在蜀汉光禄大夫谯周的劝导下,刘禅主动臣服,魏国也将其分封为安乐县王,光听这名字,就能想到当时魏国对蜀国的刘禅是多么地不屑一顾。

蜀汉自此从三国的版图上逐渐消失,而后世之人看到的皆是因为这位扶不起的阿斗将蜀汉的江山拱手相让给了魏国,刘禅也成了蜀汉活脱脱的罪人。

三国鼎立,蜀国成了最先一个被灭的国家,刘禅主动投降,究竟是其自身原因还是当时的蜀国压根就没有和魏国相抗衡的能力呢?

君主是一个国家的象征,国家灭亡,君主自然有不可推卸的主要责任,蜀国的灭亡,刘禅投降,表面看起来是刘禅的懦弱无能,但事实上,刘禅保全的不仅是自己,同时也是蜀国的百姓。

对于刘禅来说,邓艾所率领的大军就在家门口,只有三种选择,要么战,要么跑,要么降。战,肯定不是首选,因为压根就不是对手,硬着头皮上只能是被屠城的后果。

跑,只能往东吴跑,难道和他父亲刘备一样,投靠东吴,东山再起?这也绝无可能,毕竟历史上的赤壁之战是集合了诸葛孔明和周瑜这样的两位天才级的人物才促成的。

而现在的蜀国早已没有这样的实力,而东吴也绝不会接手,毕竟这个烫手的山芋会直接加速东吴自身的灭亡。

降,也许是唯一的可选之路,投降不仅是保命,至少也能让蜀国的百姓免受战争之苦。刘禅作为三国鼎立时期首位臣服的君主,魏国必定不会加害于他,毕竟要给东吴做一个榜样,厚待蜀国君主也可以展现魏国的风范。

几经相比,也许刘禅投降是当时最好的选择。可能有人说如果蜀国力战,可能还有一线的希望,说不定能力挽狂澜。

那我们来看一下双方的实力对比,蜀国在夷陵之战后,元气大伤,举国的百姓也就一百万左右,而将士也就十余万,且分布在蜀国的各地。

魏国的人口数量是蜀国的六倍之多,高达六百多万,而单单来伐蜀的将士就达到了20万左右,国内还有40余万的部队,这样的实力悬殊对比,蜀国即使搏命一击,也绝无希望,何况姜维在前线,比他更能打的将领也不复存在,蜀国拿什么打?

但无论如何,不战而降,的确是窝囊,毕竟蜀国的前一辈个个都是骁勇善战。三国后期,蜀国其实已经大势已去,除了在地理位置上占据了优势,其他也毫无可言,要将无将,姜维算是一个吧,要谋臣没有谋臣。

而魏国之所以迟迟不动手,并不是因为吴蜀联盟,而是魏国窝里斗得不可开交,压根顾不上伐蜀而已。

在夷陵之战后,虽然诸葛亮依旧北伐中原,姜维继而九伐中原,但均无大的建树,而且连年征战所消耗的粮草已经将蜀国完全拖累。

老百姓已经是苦不堪言,十分疲惫,就算魏国不伐蜀,其实蜀国自己也不知道还能支撑多久。

毕竟诸葛之才再无后人,何况是这扶不起的阿斗呢。蜀国的内部其实也不太平,刘禅重用黄皓,此人无才无德更是无能之辈,为了满足一己私欲,打压朝臣,欺上瞒下。而且当魏军伐蜀之时,朝中的投降派压倒性地占据了上风,刘禅平时沉迷玩乐,也毫无信心与蜀国一战。

刘禅自小丧母,父亲不久后离世,中年又丧妻。虽然刘备从小对他的精心培养从没断过,但无奈的是赵云拼着命救出来的这位君王文武不全,无才无能。要不是有诸葛亮这位旷世之才硬顶着,估计蜀国的命运会更加坎坷。

姜维虽有大将之才,和魏国钟会也曾妄图举兵谋反,但事还未成,就被斩杀了。蜀国灭亡后,刘禅更是留下了“乐不思蜀”的名句,也成了蜀国的千古罪人,即使有诸葛亮这样的相父,烂泥始终还是扶不上墙。

标签: 刘禅蜀汉

更多文章

  • 李光弼:作战指挥艺术尤为卓著,曾三次打败史思明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李光弼,唐朝

    对李光弼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郭子仪和李光弼都是唐代中期的名将。一场腥风血雨的“安史之乱”最后得以平定,唐朝的国运得以再延续百年,关键因素就在于两人能够力挽狂澜、扭转乾坤。现在很多人熟知郭子仪,却不知有李光弼,《新唐书》里推崇李光弼:“战功推为中兴第一”。他

  • 诸葛亮每天吃吃三四升米 司马懿为何断定诸葛亮命不久矣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诸葛亮,三国,司马懿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诸葛亮活不久,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导语:《风华录》是小编最近一直在单曲循坏的一首歌,里面收录了隋唐风流人物无数,这不禁让小编联想到最喜欢的三国。三国时期,英雄枭雄涌现不少,不管他们忠于谁,为利或者为名,都给三国这段历史增加了色彩。如果将来有三国风华录,那诸葛亮和司

  • 历史上宋江和方腊有没有起义 两人最后的结局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宋江,方腊

    很多人都不了解宋江和方腊,接下来跟着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欣赏。历史上,方腊和宋江都确有其人,但实际上宋江并不算太厉害,他的起义规模较小,跟方腊声势浩大的起义相比要差很多。不过,宋江后来被宋朝将领张叔夜招安,成为朝廷征讨方腊的马前卒,这倒是跟演义中所讲有些许相似。那么历史上真实的方腊结局如何,他与宋

  • 骁果军是什么来历?在弑君北伐后为何会遭受各路人马的合力攻击呢?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骁果军,隋朝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骁果军是什么来历?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纵观我国漫长的封建历史王朝,为了稳固自己的皇权统治,各个王朝都是有着属于自己的精锐部队,其中说道隋朝想必很多人都是听说过大隋“骁果军”的威名,在史料《资治通鉴》的记载中“炀帝大业九年,始募民为骁果”这便是骁果军的来

  • 她是刘邦宠妃,也是西汉著名的歌舞家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刘邦,汉朝

    刘邦在打天下的过程中,有两个女人一直紧紧跟随着她。一个是他的结发妻子吕雉,一个是逃难中遇到的戚夫人。吕雉与戚夫人虽为女流,却都有过人之处。吕雉为人有谋,作风果决,富有政治头脑,是刘邦打天下、定天下的得力助手,可以说是刘邦背后的女人;戚夫人是歌舞名家,能歌善舞,还长于鼓瑟,是一个多才多艺的女子。两个非

  • 如果光绪皇帝没有死的话 清朝又会是什么样的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光绪,清朝

    很多人都不了解光绪和清朝,接下来跟着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欣赏。光绪皇帝不死清王朝也还是会灭亡的,只不过灭亡的故事与我们现在所知道的故事会有很大的不同。由于光绪皇帝有慈禧的衬托,所以在大多数人看来,光绪皇帝是一个好皇帝,比不过日本明治维新的天皇,自身的条件也不会太差,尤其是光绪皇帝主张变法改革。如果

  • 宋真宗的皇后刘娥有吕武之才,为何说她却无吕武之恶?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宋真宗,刘娥

    在封建社会,受男尊女卑的思想的影响,很少有女子能够掌握朝堂大权。但是,这并不代表完全没有,像吕后和武则天就是例外。她们虽然是女子,但是却有治世之才,权倾朝野,手握大权。而除了她们之外,历史上还有一位传奇的女子,她权倾朝野,有吕武之才,却无吕武之恶。而这位传奇的女子就是宋真宗赵恒的皇后刘娥。下面中国历

  • 秦桧敢陷害岳飞 秦桧为什么不敢动韩世忠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秦桧,韩世忠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秦桧和韩世忠,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我们都知道韩世忠是南宋有名的将领,他和岳飞可以说是并驾齐驱,他在18岁的时候从军,打起仗来勇不可当,他的妻子梁红玉是一位女中豪杰,十八版武艺样样精通,她是韩世忠的贤内助,帮助成为将领的韩世忠训练军队。韩世忠指挥的最为出色的

  • 胡道安为刘裕生有刘义隆,为何却受到刘裕谴责而死?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胡道安,刘裕

    胡道安(368年~409年),淮南寿阳(今安徽省寿县)人。南朝宋时期太后(追封),宋武帝刘裕的妃子,宋文帝刘义隆的母亲。义熙初年(405年),嫁给宋武帝刘裕,生有一子刘义隆,不得宠爱。义熙五年(409年),受到刘裕谴责而死,终年四十二岁。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刘

  • 东汉末年最强的三位名将分别是谁?军功卓绝也难扶大厦之将倾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朱儁,汉朝

    东汉末年三名将的故事大家喜欢吗?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详细解读一下~汉灵帝光和七年(184),因为朝廷腐败和天灾不断,以张角为首的贫苦农民揭竿而起,他们头扎黄巾,高喊“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岁在甲子,天下大吉”的口号,七州二十八郡,三十六方数十万人,掀起了浩浩荡荡的起义大潮。天下动乱之时,也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