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从三国志中看刘禅,大智若愚还是愚不可及?

从三国志中看刘禅,大智若愚还是愚不可及?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等你回来 访问量:4142 更新时间:2023/12/8 12:01:38

蜀汉后主刘禅(shan4)并不是一个很会来事的人。

《三国志》后主传本是他的传记,但作者陈寿作为一个在蜀国当过官的人,在后主传里大部分篇幅是这么写的:“XX年,(诸葛)亮怎么怎么样”“XX年,姜维怎么怎么样”。在皇帝的传记里,他写的大部分是大臣们做的事情,而且不详细,比流水账还流水账。

这个皇帝,很没有存在感。

这样的人,本应只是一个普普通通的、被人忽略的皇帝。但是,他投降了,而且是中国封建时期的历史上第一个投降的皇帝,还乐不思蜀了。于是,他有故事了。

他就这样成了汉末三国时期除曹操外争议最大的人物。

我们开始争了,他到底是明君还是昏君?

刘禅是明君?

讲讲“刘禅是明君”的依据。

先讲讲喜闻乐见的“乐不思蜀”吧。

故事大家都熟悉就不细讲了,然后有人说刘禅表现出的乐不思蜀说明他大智若愚、聪明贤能,极具政治智慧。

大家可以以普通人的角度想像一下,当时身在魏国,已无力回天,司马昭问你:“安乐公思蜀否?”思蜀?思蜀就是想念当皇帝的日子咯,就是谋划着造反复国咯,杀了!好,没办法,为了自保,只能违心说话:“此间乐,不思蜀。”

单纯的急中生智而已,这样的事情能说到他什么大智若愚、实际上很聪明、是个明君之类的,那是很扯淡的。普通人的逻辑,仅此而已。

然后是夏侯霸的事情。

魏国的夏侯霸走投无路投降蜀国,本来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情,问题就在于,他跟蜀国是有世仇的——其父夏侯渊黄忠的军队杀死的。于是:

及霸入蜀,禅与相见,释之曰:“卿父自遇害於行间耳,非我先人之手刃也。”指其兒子以示之曰:“此夏侯氏之甥也。”厚加爵宠。

有人说:“刘禅情商高啊,懂得稳定人心,拉拢降将。”

讲道理,是个有脑子的正常人都知道这时候应该说这些话,作为一国之君,面对一个降将要拉拢一下那是常识。

所以,但凡拿这个当论据的人,不是证明了刘禅是明君,只是证明了他是长脑子的,而且没进水,仅此而已。

接下来就是先主刘备的遗诏了,里面有这样一句话。

射君到,说丞相叹卿智量,甚大增修,过于所望,审能如此,吾复何忧!勉之,勉之!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惟贤惟德,能服於人。

可以看出丞相诸葛亮对刘禅是持赞许态度的。

问题是当时的刘禅,也就十来岁。

要知道费祎被刺杀后,刘禅开始亲政,那一年,他四十六岁了,在那个年代,已经是一个中老年人了。对他少年时期的评语,没有太大价值,谁年轻时没被长辈夸奖过?但老了会是什么样子谁也不知道,拿他十来岁时的评价去议论他四十来岁时的执政时期是很有问题的。

九年后,邓艾打到了成都,刘禅出城投降,蜀汉灭亡。

最后,是说刘禅投降是因为爱民如子,为了避免川中百姓受战乱之苦才那么做的。

这个不对,很不对。

首先,在司马昭刚开始南征蜀汉的时候,刘禅是积极应战的,已经战乱了。直到邓艾快打到成都了,才考虑投降,而且刚开始是考虑依附南蛮,到时候司马昭打到那里,照样得生灵涂炭。

蜀汉灭亡战

后来考虑到南蛮本来就经常搞事情不怎么听话,怕对方不愿接纳,就考虑投奔东吴,后来又担心蜀汉没了,东吴早晚也会被灭,还是得向魏国投降,投降这种耻辱一次肯定比两次好,才直接向魏将邓艾请降。

一国之君在亡国战争中这样的表现,说他是为了百姓而不是因为贪生怕死,实在是太扯。

综上所述,“刘禅是明君”这一理论的拥护派,拿出来的证据都很牵强,没有什么说服力。用一句很恰当的话形容,就是为了证明而证明,特别是最后一个观点,没有任何证据,纯粹是臆想。

刘禅是昏君?

事实就摆在那里,后腿是他拖的,黄皓是他宠信的,姜维是他打压的,降是他投的,国是他亡的,“不思蜀”是他说的。

刘备东征战败了,在白帝城抑郁而死;

诸葛亮多次北伐没效果,最后自己给累死了;

姜维在刘禅投降后,还在为了复国暗中活动,最终失败被杀;

刘禅的儿子、北地王刘湛阻止父皇投降未成,与家中妻儿一起自杀殉国;

……

跟他们相比,刘禅真的很不是个东西。

但尽管如此,他还算不上昏君。

昏君,是指昏聩不明、荒淫无道,对国家人民犯下了诸多滔天罪行的君主。

刘禅,是没有的。

刘备

而且,刘禅真没拖诸葛亮后腿。诸葛亮北伐他是相当支持的,也没怎么阻挠过。对诸葛亮来说,这是一个帮不了什么忙但至少不添乱的皇上。诸葛亮北伐不成功,真不是刘禅的罪过。

有人问过:“为什么都是从巴蜀地区往外打,刘邦成功了而刘备却失败了?”

因为刘邦面对的,是一个个小诸侯国,而刘备面对的,是两个强大且稳定的大国。团结就是力量,是1+1>2的力量。

楚汉相争与三国时期的对比

所以诸葛亮的北伐,其实并不太现实,多次北伐由于种种原因失败(多数是运粮不济)。退一万步讲,就算打到了长安,离消灭魏国简直还差十万八千里。

所以,说北伐不成功是刘禅在拖后腿那是很冤枉的。

关于打压姜维,姜维穷兵黩武,不仅是刘禅,很多大臣也不待见他。

诸葛亮

乐不思蜀就不多说了,完全是为了自保,没什么好称颂也没什么好责备的。

刘禅最大的过错莫过于宠信黄皓以及在尚有回转余地的情况下投降了。

总结

刘禅,一生没有大的作为,没有大的过错,却因为是亡国之君,引发争议。

他丢了国家,还丢了尊严,确实该骂。但是当时的情况,北伐成功不了,荆州也拿不回来,只能偏安一隅,然后遇到个搞事的司马昭和一个不要命的邓艾,无论当初投不投降,基本上都是要亡国的了。

刘禅,是一个再平庸不过的人,一个彻彻底底的庸主。

给大家提提神

陈寿,是一个在蜀国做过官后来又为了编纂《三国志》而四处收集史料的人;而我们是生活在近两千年后的现代且依靠远古的史料来了解三国的人。所以陈寿对刘禅的评价比我们的客观得多也真实得多。

后主任贤相则为循理之君,惑阉坚则为昏暗之后,传曰"素丝无常,唯所染之",信矣哉!

就是这样,他是一个普通人,一个容易受到他人影响的普通人,不像刘备一样不屈不挠。他懂得任用诸葛亮是明智之举,却又会宠信宦官黄皓;想要保家卫国,却又贪生怕死,这不正是普通人的表现么?

所以我们不走极端,用人之常情去打量他,就会发现,其实他身上,没什么好争议的。

标签: 三国蜀国

更多文章

  • 历史上的高湛是个怎样的人呢,他和陆贞有什么关系呢?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高湛

    随着电视剧《陆贞传奇》的热播,剧中的人物也都成为大家讨论的焦点,特别是在历史上曾经出现过的南北朝时期北齐的第四位皇帝成武皇帝高湛。高湛的深情和潇洒更让人想要了解真实的高湛是一个怎样的人,那么历史上是怎么记载高湛的,对高湛又有什么评价,而在剧中用情至深的高湛和陆贞在历史上是否真实存在呢,他们的关系又是

  • 真实的“刘罗锅”身高1米9也不驼背,被清宫戏骗了这么久!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刘墉

    当下清宫戏盛行,刘墉也因此为人所知。不过,清宫戏向来有胡编乱造的成分,刘墉其人,早已被刻画得面目全非了。比如,关于“刘罗锅”的说法,便取自民间传说,似乎没有什么历史依据。我们知道,古人选贤为官,向来以“身言书判”为四要素,五官端正,且仪表堂堂,是选择的重要标准之一。后人在发掘刘墉墓时,发现其身高大约

  • 纪晓岚小时候上厕所时曾遇见鬼,不仅不怕还...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纪晓岚

    在民间,纪晓岚是一位才华四溢、忠直正义的人物,有关他的故事广为流传。他31岁中进士,入翰林院做庶吉士,继授编修,因为擅长词对而被乾隆留在身边,升为侍学士。但纪晓岚一生并未做过一天大学士,只是在临终前勉强做了一个月的协办大学士。纪晓岚一生著述甚丰,既有以官方身份主持编纂的《四库全书》、《四库全书总目提

  • 中国有哪些悲剧的军事天才?战国时期这三位军事天才竟因政治而死!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王翦

    在中国历史上,能够在将政治和军事方面同样出色的人物并不多见,当一些军事天才与政治联系到一起时往往会产生悲剧,让我们看看在战国时期的这三位军事天才是怎样因政治而死的吧!一,人屠白起:白起是秦昭襄王时期头号名将,先后消灭六国百万大军。尤其是伊阙之战、长平之战名扬天下,被誉为战国后期四大名将之首。这位天才

  • 究竟是什么耻辱让孙权一生不能释怀?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孙权

    赤壁之战中,孙权的实力远不及曹操,但他并没有退缩,任命周瑜为大都督,并于刘备组成了孙刘联盟,最终大败曹军,使得江东进入了较长的和平时期。夷陵之战中,刘备几乎举全国之力伐吴,为关羽报仇只是借口,一举灭掉东吴才是刘备最终目的。结果,孙权重用名将陆逊,一把火把蜀汉大军烧光,刘备本人仓皇逃往白帝城,江东局势

  • 中国最丑陋可恶的三位皇后,除了赵飞燕还有...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赵飞燕

    中国几千年历史经历了太多太多的皇后,如果非要说谁最丑陋可恶还真的无法就定准了是谁。下面我们就给喜欢的历史的朋友推荐几位比较丑陋可恶的皇后。第一位:晋惠帝的皇后贾南风贾南风是西晋时期晋惠帝司马衷的皇后,是西晋时期“八王之乱”的始作俑者之一。贾南风貌丑而性妒,因惠帝懦弱而一度专权后死于赵王司马伦之手。历

  • 大清王朝为何自嘉庆后开始衰败,嘉庆帝只是平庸的好人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乾隆

    清仁宗爱新觉罗·颙琰(1760年11月13日—1820年9月2日),原名永琰,清朝第七位皇帝,清军入关后的第五位皇帝,乾隆帝的第十五子。年号嘉庆,在位二十五年。嘉庆皇帝的二十多年统治,就在这一日日抱怨、迷惑、痛苦、尴尬中过去了。二十多年间,虽然经常心灰意懒,但是他从来没有放松过权柄,一直到去世前一天

  • 皇室都是自家亲戚,偏偏弟弟爱上了哥哥的老婆。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

    果郡王去世后,舒太妃为何表现的如此平静?难道她早已知晓结局舒太妃,有着一个至关重要的身份,那便是果郡王的亲生母亲。而果郡王又与皇上是亲兄弟,但却没想到的是,偏偏弟弟爱上了哥哥的老婆。果郡王虽然与甄嬛是真爱,但在皇上看来,这却是大逆不道。在大逆不道面前,这兄弟情分就显的不值一提。而且,就算果郡王是皇上

  • 刘禅宠信的宦官黄皓那么骄横无比,却唯独怕一大臣?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刘禅

    最近电视剧《虎啸龙吟》的热播,使得人们对三国的历史又产生了兴趣。围绕在蜀汉后主刘禅身边的一个宦官黄皓,其奸恶的嘴脸使得我们咬牙切齿,由于蜀汉后主刘禅宠信他,所以他骄横无比,甚至于姜维都因为害怕他的迫害而选择到沓中屯田,远离成都。然而令人想不到的是这样的人也有非常害怕的人,当然这人不是诸葛亮,因为诸葛

  • 汉有赵家双飞燕,这个皇帝却是坐拥五姐妹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唐德宗,唐朝

    唐朝皇帝不愧是一个又一个的风流啊,虽然这位一起将五位姐妹纳入后宫并不是为了美色和玩乐,更多的是为了推行自己的政策,但是这乍一听起来其实还是很让人怀疑的。在中国历史上,将姐妹花纳入后宫的皇帝不在少数,然而能够像唐德宗李适那样,将五姐妹全都纳入后宫的帝王怕是只有他一个了。唐德宗李适是唐朝的第十个皇帝,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