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咸丰临死前留下顾命八大臣辅佐统治 他们最后的结局是什么

咸丰临死前留下顾命八大臣辅佐统治 他们最后的结局是什么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活在梦里 访问量:1781 更新时间:2024/1/16 21:07:26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咸丰顾命八大臣文章,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辛酉政变是改变晚清政治格局的一件大事,在辛酉政变中,慈禧联合慈安奕訢扳倒了咸丰任命的“顾命八大臣”,这让她开始走上晚清的政治舞台,成了晚清的实际掌舵人,但人们将目光放在了慈禧、慈安、奕訢身上,却忽视了咸丰给同治安排的“顾命八大臣”,他们各自的结局如何?

“顾命八大臣”阵容非常强大,他们是和硕郑亲王步军统领爱新觉罗·端华、和硕怡亲王领侍卫内大臣爱新觉罗·载垣、协办大学士爱新觉罗·肃顺、道光皇帝第六女寿恩固伦公主额驸富察·景寿、兵部尚书托和络·穆荫、军机大臣匡源、工部侍郎杜翰,太常寺少卿焦祐瀛,这些人有亲王、有汉臣、有内臣、有外臣,身兼要职,且掌握兵权,所以他们实际权力很大,班子搭配也合理。

咸丰害怕“顾命八大臣”中出现多尔衮鳌拜那样的大臣,所以给了慈安和慈禧“御赏”和“同道堂”两枚印章,希望两宫太后和“顾命八大臣”互相牵制,既帮助同治治理好国家,还能稳固他的皇位。

可问题在于,人的贪欲是无止尽的,大家都想大权独揽,这就导致,咸丰刚死,两宫太后和“顾命八大臣”之间的争权就开始了。“顾命八大臣”告知全国军政要员、督抚等衙门,给皇帝的奏折先要交给“顾命八大臣”,他们“缮写”后,交给两宫太后盖章就行,“顾命八大臣”觉得,咸丰将朝政大事托付给了他们,他们就理应肩负起处理朝政事务的责任,皇帝孤儿寡母深居后宫即可。

但两宫太后不这么认为,她们觉得皇位是她们的儿子小皇帝同治的,也就是她们家的,自然她们就觉得朝政事务应该由她们来决定。朝堂中大部分官员,经过“顾命八大臣”的拉拢,成了他们的党羽,但还有些大臣,由于咸丰将他们排除在了“顾命八大臣”之外,他们不是利益既得者,所以他们对这个安排并不满意,自然想通过支持两宫太后,从而获得更多的利益。

首先是钦差大臣、督办直隶山东军务的胜保给皇帝上书,希望去拜见皇帝和两宫太后,胜保的这种违反规定、私自上书行为遭到了“顾命八大臣”的驳斥,随后僧格林沁也被“顾命八大臣”以同样的理由,阻止他和两宫太后见面。“顾命八大臣”以这种方法,阻断了两宫太后和外臣的联系。

大臣的上书拉开了两宫太后和“顾命八大臣”斗争的序幕,随后监察御史董元醇也向嗣皇帝上奏,请求两宫太后权理朝政和简亲王辅政。对于监察御史董元醇的上奏,“顾命八大臣”以清朝没有后宫垂帘听政的先例,辅政大臣中已经有了2位亲王,再无需增加一位辅政亲王,驳斥了董元醇胆大妄为的奏折。

前面的交锋“顾命八大臣”占据了上峰,但随即“顾命八大臣“自身犯错,被两宫太后抓住机会,致命一击。

首先,载垣、端华、肃顺为了体现自身的重要性,让皇帝明白没有他们两宫太后和小皇帝处理不好朝政事务,所以以事务繁忙为由,上书请求小皇帝将自身职务减少一些,他们以退为进,让两宫太后明白处理朝政的不易,能知难而退,不再和他们争夺权力,但这却给了两宫太后反击的机会。

两宫太后顺势解除了载垣的銮仪卫、上备时处、端华的步军统领和肃顺的管理理藩院事务的职务,这是三人没预料到的,但由于是他们自己主动提出的,所以吃了亏的他们,只能自吞苦果。

慈禧解除了载垣的銮仪卫、端华的步军统领等职务后,她就可以顺理成章的将支持自己的人安排在步军统领等重要位置上,这样两宫太后的安全也就有了保障。同时,也让她们手中拥有了兵权。

其次,在送咸丰梓宫回京途中,载垣以皇帝年幼,若一路陪着咸丰皇帝梓宫要风餐露宿,可能身体吃不消,所以先奏请皇帝和两宫太后抄近道回北京,等他们护送咸丰灵柩到达京城时,同治小皇帝再出城迎接。

对“顾命八大臣”而言,将小皇帝和两宫太后支开,可以减少很多麻烦,但这种做法也无异于放虎归山,因为两宫太后先到京城后,她们就可以提前和恭亲王奕等朝臣接触,这极不利于“顾命八大臣”。

先回京的两宫太后,在奕等大臣的支持下,下发了解除“赞襄政务王、大臣任,并派奕等会议皇太后垂帘听政事宜”的谕旨,这拉响了两宫太后向“顾命八大臣”反击的号角。两宫太后做好了准备,但“顾命八大臣”毫无察觉,他们护送咸丰灵柩到达京城时,醇郡王奕譞带领着善朴营士兵,迅速将他们拿下。

“顾命八大臣”被捉拿入狱后,阶下囚的他们失去了反抗能力,最终他们成了任由慈禧宰割的鱼肉。奕联合宗人府、大学士、六部、九卿等共同联合审理了此案,他们给载垣、端华、肃顺定了谋逆罪,判他们死刑,其他5人为从犯,被判“杖一百,流三千里,发往新疆效力赎罪”。

两宫太后将肃顺由凌迟改为斩立决,载垣、端华由于是宗室亲王,命令两人在府中自尽,富察·景寿、托和络·穆荫、匡源、杜翰、焦祐瀛,或被革职,或被流放,他们的党羽也遭到了慈禧的清洗,这让权力都落在了慈禧之手,慈禧的人生迎来了高光时刻,但大清进入了至暗时期。

标签: 咸丰清朝

更多文章

  • 凤雏庞统是什么结局?死于万箭之下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庞统,三国

    很多人都不了解三国绝世军师凤雏庞统的事情,接下来跟着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欣赏。在历史上,谋士中,大家第一个想到的人肯定是诸葛亮,其实呢,诸葛亮这个人物已经被小说家罗贯中写神了,为何这么说呢?我们看过三国演义的人都知道,诸葛亮甚至可以呼风唤雨,甚至刘备在攻击东吴时,大败而归,东吴的陆逊追杀而至,结果

  • 朱棣夺位之后,朱标的妻儿是什么下场?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朱棣,明朝

    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知道读者都很感兴趣朱棣夺位之后,朱标的妻儿是什么下场,今天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朱元璋,是历史上非常有名又励志的皇帝,农民出身的他打下了明朝江山,实在令人佩服。而他的朱标从小跟在他的身边,南征北战,自然是最为受宠。朱元璋登基之后,就把朱标立为太子着重培养,无论是老师

  • 三国最有后台的武将是谁?皇后都是自己的侄女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夏侯霸,三国

    你们知道夏侯霸的故事吗?接下来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您讲解。民以食为天,不过除了食以外,天下之大,还有很多事情值得我们探究。就像三国诸葛亮一样,他的名声虽然很大,但是他却只活了54岁,要是在今天,孔明这个年龄,或许正是事业上升的关键期间。但是,由于他工作不当,导致身体虚空,过多消耗精力,各种烦心的公务

  • 宋江接受招安,为什么要拉上好兄弟垫背?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宋江,宋朝

    宋江招安的故事大家喜欢吗?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详细解读一下~宋江可以说是一个十分忠于朝廷的官员,他就像三国时期的徐庶那样,虽然被曹操给掳了去,但是心一直在刘备那里。宋江也是这个样子的,虽然他人在梁山上,但是他的心却是在大宋的朝廷里的,甚至于宋江为了忠于那个黑暗的朝廷黑暗的社会最终还把下了毒

  • 明朝安庆公主到底有多受宠 在三代帝王的庇护下走完了一生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明朝,安庆公主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明朝安庆公主,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宝庆公主是朱元璋的小女儿,受尽宠爱古代皇帝妃嫔成群,子嗣众多,许多皇子皇女终其一生也很难分的皇上的一份父爱。但是,我们所熟知的宝庆公主,虽是洪武大帝朱元璋的小女儿,却在众多公主中受到了最特别的宠爱。在等级森严的大明皇宫

  • 李世民逝世后,他后宫嫔妃是什么下场?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李世民,唐朝

    还不知道李世民逝世后,他后宫嫔妃是什么下场的读者,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古往今来,当人们遇到什么想不通的事情,或者是遇到什么,过不去的坎儿的时候。最先想到的往往就是去死,或者是想要逃离这世俗,找一个没有纷争的地方过一辈子。但是武则天却不是这样的。当她走投无路的时候

  • 曹操跟刘备相比到底谁更忠于汉室?真相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曹操,汉朝

    说到曹操跟刘备,大家都会想到什么呢公元220年,曹操还军于洛阳,并于当月在洛阳病逝,而在曹操去世时,他并没有废除汉献帝,可以说一生都是汉臣。其实自曹操一统北方后,就一直有人劝曹操称帝,特别是在孙权发动荆州奇袭战,截住关羽后路,并将关羽斩杀,夺得荆州后。当时曹操封孙权为荆州牧,随后孙权派使者入贡,并修

  • 陈平一生皆用奸计,他的后代结局怎么样?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陈平,汉朝

    你们知道陈平的故事吗?接下来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您讲解。汉代丞相陈平,出生在今河南原阳县的一个小村子里,是西汉王朝六大开国功臣之一。史记记载其为陈丞相。陈平一生充满传奇色彩,不过陈平其人,却后世评价分为两个极端,一说陈平一世计谋过人,刘邦没有了他不会顺利建立汉朝;又有说陈平一生皆用奸计,人品败坏。但

  • 冯妙莲是什么人?她是怎么当上皇后的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冯妙莲,南北朝

    冯妙莲为什么会背叛皇帝,不清楚的读者可以和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看下去。在古代的皇宫里,战争从未停止过,她们都想成为皇帝最爱的女人,包括一些有邪恶和不良意图的女人。下面介绍的女王,实际上是背着皇帝,在外面找到了一个男人。她的名字叫冯妙莲。她的生活经历很复杂,她甚至可以用一种新奇的方式来写作。她童年的

  • 都说虎父无犬子 作为张飞儿子的张苞实力如何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张飞,张苞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张飞之子张苞的文章,欢迎阅读哦~刘备创业早期,蜀国虽然渺小,却藏了很多大佛。不管是张飞还是关羽又或者是赵子龙,随便拉一个出来都可以吊打敌国将领。可是,随着时局的不断变化,原本人才济济的蜀国,竟然到了无人可用的程度。尤其是张飞和关羽去世以后,刘备在准备攻打东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