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明英宗御驾亲征全军覆没,回去后应该被处死吗?

明英宗御驾亲征全军覆没,回去后应该被处死吗?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莫笑少年梦 访问量:780 更新时间:2024/1/30 15:57:44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明英宗该不该死?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

朱元璋建立明朝之后,元朝并没有被彻底消灭。元顺帝北逃至蒙古高原,元朝变成了北元。明朝从建国那天开始,就一直面临蒙古的威胁。朱棣登基之后,将都城迁到了北京,号称“天子守国门”。朱棣亲自率领军队出征蒙古。蒙古在朱棣的打击之下,实力大大衰弱。但是朱棣始终没能给蒙古致命一击,蒙古对明朝的威胁始终存在。明英宗登基之后,蒙古的瓦剌部逐渐强大起来,成为明朝北疆最大的威胁。1449年,瓦剌太师也先率领大军入侵明朝边境。这本来就是一次平凡的边境事件,也先大军也就是两三万人,他没有一举灭掉明朝的野心。明朝只要派合适的将军抵御瓦剌军队即可,但是年轻的明英宗在太监王振的怂恿下决定御驾亲征。

1449年7月,明英宗亲自率领二十万大军出征,对外号称五十万大军。明英宗亲征,还带着一班文武大臣,比如兵部尚书邝埜、户部尚书王佐、内阁学士曹鼐、英国公张辅、成国公朱勇等人。明英宗本来想以绝对优势兵力轻松击败也先。没有想到的是,明英宗有“有多大脸现多大眼”。明英宗被包围在在土木堡,二十万大军伤亡过半,明英宗本人被俘虏,所带的文武大臣也大多战死。土木堡一战,明朝几十年的积蓄毁于一旦。瓦剌大军直逼北京。若不是明代宗和于谦打赢了北京保卫战,明朝有可能提前灭亡,或者变成南明。土木堡之变中,明英宗称为明朝历史上唯一一位被俘虏的皇帝。

明代宗打赢北京保卫战之后,明朝也有了新皇帝。瓦剌手中的明英宗变得可有可无,甚至有点鸡肋。瓦剌为了离间明朝,为明朝制造一些事端,所以放回了明英宗。明英宗被俘一年之后,被放回了明朝。史称:于时八月,上皇北狩且一年矣。也先见中国无衅,滋欲乞和,使者频至,请归上皇。明英宗被放回明朝之后,并没有当皇帝,而是被尊为太上皇。明代宗并没有惩罚明英宗,只是将其软禁在南宫。兵败被俘的明英宗被放回国之后应该被处死吗?答案是否定的。如果从情感上来说,明英宗应该战死沙场才对。如果从战争的实际损失上来说,军事主帅应该被处死以谢天下。

明英宗御驾亲征,结果没有打胜仗,反而全军覆没。明英宗应该跟随自己的军队一起灭亡,明英宗即使打不赢也不应该被俘虏。土木堡之变明朝几十年的积蓄毁于一旦,明成祖时期留下的名臣几乎损失殆尽。明朝最精锐的军队也在土木堡之变中全部损失殆尽。瓦剌大军一直打到了北京,如果不是于谦和明代宗,明朝的损失将会更大,甚至不复存在。从明英宗带来的损失来说,他应该被处死。即使不被处死,明英宗自己也应该引罪自裁才对。但是明英宗不是普通的军事主帅,他是一国之君。一国之君就不能被轻易处死,而且天下也没有人可以判皇帝死刑。明朝君臣也一直刻意掩盖明英宗被俘虏这一现实。

明朝君臣不说明英宗兵败被俘,而是“北狩”。“北狩”的字面意思是到北方狩猎,引申义则为皇帝被俘虏到北方。在明朝君臣看来,明英宗根本就没有被俘虏,而是到北方去狩猎。被俘虏可能有罪,但是“北狩”绝对无过。既然明英宗都没有什么罪过,只是到北方狩猎的时间长一点,又何来处死之说呢?古代社会讲究家国同构观念。皇帝既是一国之君,也是家长。父亲为家君,国君为国父,君父同伦,家国同构。作为君父的明英宗即使有过,也不应该被处死。君父有过错,作为臣下应该劝谏,而不是指责君父所犯的错误,甚至因为君父犯错而打倒君父。明英宗是皇帝,没有人敢判处明英宗死刑。

明代宗登基之后,明英宗也是太上皇,在级别上还是高于明代宗。明代宗也没有资格判明英宗死刑。从这个情感上说,明英宗是明代宗的哥哥,而且是一个皇帝哥哥。明代宗可以软禁明英宗,甚至可以偷偷害死他。但是明代宗不能公开定罪处死明英宗。如果明代宗公开处死明英宗,他就是失去法统上的支持,也会给世人留下话柄。明代宗也是一个比较仁义的君主,他并没有残害明英宗,只是将他软禁起来。从另外一个角度看,明英宗也不应该被处死。古代社会父权占据主导地位,母权也具有重要地位,尤其是太后的地位。明英宗被俘虏之后,孙太后的地位得以凸显出来。

孙太后以卓越的才华拥立朱祁钰为皇帝,反对迁都南京。明代宗虽然不是孙太后的亲生儿子,但是孙太后的影响力依然不容忽视。孙太后和明英宗的势力也是一股不可忽视的力量,为了维护朝廷的统一巩固,明英宗不应该被处死。明英宗打了败仗应该承担一定责任,但是明英宗肯定不应该被处死。

标签: 明朝明英宗

更多文章

  • 她是顺治的第二任皇后,康熙登基后成了太后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博尔济吉特氏,清朝

    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知道读者都很感兴趣博尔济吉特氏的故事,今天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说起顺治帝,很多人都会想到顺治帝和董鄂妃的爱情故事,确实如此,董鄂妃是顺治帝一生唯一的挚爱,但是董鄂妃在生前却不是皇后,董鄂妃的皇后之位也是死后追封的。清朝皇室很流行满蒙联姻,顺治帝的先后两位皇后都是来

  • 永璘:令妃最小的儿子,一生碌碌无为最后结局如何?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永璘,清朝

    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知道读者都很感兴趣永璘的故事,今天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乾隆时期是清朝的鼎盛时期,到了嘉庆的时期清朝由盛转衰,很多人说乾隆以天朝自居,故步自封,不接受新鲜事物,所以才会让清朝走下了神坛。乾隆在教育子女的问题上,到了后期也是出现了很严重的问题,乾隆对待自己最小的儿子永

  • 麒麟阁十一功臣之一的霍光,最后为何会被灭门?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霍光,西汉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霍光的故事,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霍光是谁?郭子仪又是谁?熟悉历史的朋友可能都知道,他们两个都是历史上赫赫有名的将领,甚至,可以说是功高震主。然而,尽管际遇相似,但是,两人的最终结局却完全不同。霍光被灭门,而郭子仪却安享了晚年。那么,这是为什么呢?历史上的二人,都是

  • 朱标为救老师跳河,侍卫下水救人为什么还被斩了?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朱标,明朝

    对朱标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了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明太祖朱元璋尽管一生拥有20多个儿子,但是对长子朱标却到了独宠的地步,从小便重点培养,在大明王朝成立之后毫无悬念地成了太子,是朱元璋指定的继承人。而朱标也没有令朱元璋失望,朱元璋当年还在外面打仗期间,身为世子的朱标多次监国时,能

  • 把年幼的女儿送入皇宫,上官安到底是个怎样的人?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上官安,西汉

    大家好,这里是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今天给大家说说上官安的故事,欢迎关注哦。古代的权臣们为了权利牺牲互相争斗,不顾骨肉亲情的事情屡屡发生,而能做出这种事情的人人品往往很卑劣,比如说汉昭帝的老丈人,也就是上官皇后的父亲上官安就是个人品很卑劣的人。上官安这个人功于心计,跟他的父亲上官桀一样,对钻营投机的事

  • 钩戈夫人怀胎14月才生下孩子,她的一生都是谜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钩戈夫人,汉朝

    大家好,这里是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今天给大家说说钩戈夫人的故事,欢迎关注哦。据记载,有一次汉武帝在狩猎,经过一个村庄时,发现天有异象,经过方士查探一番,说这个地方有一位奇女子,汉武帝就派人去寻找,果真找到了这位女子赵氏,只见她美若天仙,超凡脱俗,但是有一个奇怪的地方,就是赵氏的手始终都是紧握不能展开

  • 罪己诏是什么?历史上第一个颁布罪己诏的皇帝是谁?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古代,汉朝

    罪己诏是古代帝王向天下人表述自我反省、自我谴责,以求得百姓和上天谅解的诏书。罪己诏的起源比较早,后来逐渐变成一个固定“仪式”,当国家出现比较严重的天灾、政权受到严重威胁、帝王犯了重大失误等,一般都会发布罪己诏。第一个颁布罪己诏的帝王罪己诏的雏形出现很早,可以追溯到夏朝的大禹和商朝的商汤,《左传》:“

  • 兵仙韩信是怎么逆袭的?他背后的贵人是谁?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韩信,汉朝

    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知道读者都很感兴趣韩信的故事,今天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韩信,作为中国历史上有名的将领,被很多人称为“兵仙”,他在中国民间有着十分广泛的知名度,以至于当下最火爆的一款手游中,还专门虚拟了一个以韩信为原型的游戏人物。此外关于韩信还有许多典故和俗语如:韩信点兵多多益善,

  • 蜀国猛将马岱实力超群,他最后是怎么死的?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马岱,三国

    在历史长河中,马岱这个人可以说是很出名了,那么大家知道他的故事吗?接下来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您讲解。三国时期,蜀国虽然有五虎将这样的猛人组合,但二线勇将却有些缺乏。自从五虎将亡故以后,蜀国后期能拿得出手的大将也就魏延、姜维、王平、高翔、张翼等人。不过由于《三国演义》描写的人物众多,因此导致好多人出现

  • 朱尚孟金榜题名却被移出族谱,族长到底是怎么想的?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宋朝,朱尚孟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朱尚孟的文章,欢迎阅读哦~众所周知,我国古代职业按高低贵贱排为士农工商四大块。其中最受人尊敬的,无疑是考取功名,步入仕途了。所以,在古代封建社会里,当官无疑是一件光耀门楣的大事。通常宗族里有人金榜题名时,家族里人人都会前来巴结,名字不但会在族谱上着重标示,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