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汉明帝为何要求取佛经?汉明帝自己相信佛教吗

汉明帝为何要求取佛经?汉明帝自己相信佛教吗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异世邪君 访问量:2528 更新时间:2023/12/27 15:05:11

汉光武帝到了六十三岁,害病死去。太子刘庄即位,就是汉明帝。

有一次,汉明帝做了个梦,梦里看见有个金人,头顶上有一道白光,绕着殿飞行,忽然 升到天空,往西去了。

第二天,他把这个梦告诉大臣们,许多大臣说不出那个头顶发光的金人是谁。

有个博士傅毅说:“天竺有神名叫佛。陛下梦见的金人准是天竺的佛。”

傅毅所说的天竺,也叫身毒(音yuán-dú),是佛教创始人释迦牟尼出生的地方

(天竺是古代印度的别称,释迦牟尼出生在古印度北部迦毗罗卫国,在今尼泊尔境内)。释

迦牟尼约出生在公元前565年),原是个子。传说他在二十九岁那年,抛弃了王族的舒 适生活,出家修道。他创立了一个宗教,叫做佛教。

释迦牟尼到处宣传佛教的道理。他传教四十多年,收了不少信徒,大家尊称他“佛

陀”。他死了以后,他的弟子把他生前的学说记载下来,编成了经,这就是佛经。

傅毅的话,引起了汉明帝的好奇心。他就派蔡愔(音yǐn)和秦景两名官员到天竺去 求佛经。

蔡愔和秦景经过千山万水,终于到达了天竺国。天竺人听到中国派使者来求佛经,表示

欢迎。天竺有两个沙门(就是高级僧人),一个名叫摄摩腾,一个叫竺法兰,帮助蔡愔和秦 景懂得了一些佛教的道理。蔡愔和秦景就邀请他们到中国来。

公元67年,蔡愔、秦景带着两个沙门,用白马驮着一幅佛像和四十二章佛经,经过西 域,回到了洛阳。

汉明帝并不懂佛经,对佛教的道理也不清楚,但是对送经前来的两位沙门倒很尊敬。第

二年,他命令在洛阳城的西面按照天竺的式样,造一座佛寺,把送经的白马也供养在那儿, 这座寺就叫白马寺(在今洛阳市东)。

汉明帝并不懂佛经,王公大臣也不相信佛教,到白马寺里去烧香的人不多。只有楚王刘

英倒十分重视,专门派使者到洛阳,两位沙门请教。两个沙门就画了一幅佛像,抄了一章 佛经交给使者。

使者回到楚王的封国,楚王刘英真的在宫里供起佛像来,早晚礼拜。

楚王刘英是个有野心的人,他借着信佛的名义,结交一批方士,还用各种迷信的手法欺 骗人。

公元70年,有人向汉明帝告发,说楚王刘英纠集党徒,自己设置官员,想造反。汉明

帝派人一调查,认为刘英确实有谋反的情节,就把楚王的王位革了,把他送到丹阳。刘英到 了那儿,自己觉得罪行严重,就自杀了。

汉明帝还派人专门查办跟刘英有往来的人。楚王刘英曾经把全国有名的人编在一本名册

里。这个名册被搜查出来后,官府就按照名册一个个逮了来,受到牵连的人很多。这样搞了 一年多,逼死了不少人。

后来,有个大臣劝说汉明帝,认为被逮的大多是受冤屈的人。汉明帝亲自查问一下,果

然发现洛阳监狱关着一千多无辜受累的人。他才下了一道诏书,把他们赦免。

汉明帝虽然派人求经取佛像,但他其实并不相信佛教,倒是提倡儒家学说的。他还亲自

到太学(我国古代的大学)去讲过经(这里指儒家的经典书)。据说去听讲的和观看的,竟 有十万人之多。

标签: 汉明帝汉朝佛教

更多文章

  • 汉光武帝刘秀早年有哪些经历?刘秀生平简介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光武帝,刘秀,汉朝

    刘秀属西汉皇族,文史典籍有翔实记载。《东观汉记·帝纪一》说:“世祖光武皇帝,高祖九世孙,承文景之统。”《后汉书·光武帝纪》说:“世祖光武皇帝讳秀,字文叔,南阳蔡阳人,高祖九世之孙也。”刘秀既然是汉高祖、文帝、景帝之后,又是怎么与枣阳渊源至深呢?《后汉书》作了解释,“……元帝初元四年,徙封南阳之白水乡

  • 王莽是怎样建立新王朝的?王莽最后是怎么死的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王莽,汉朝

    王莽(前45年—23年10月6日),字巨君,受汉朝的刘氏禅让,中国历史上新朝的建立者,即新始祖,公元8年-公元23年在位。历史学家一般都认为是王莽篡汉立新朝,同时也有史学家认为他是一个有远见而无私的社会改革者,胡适指他是1900年前的社会主义皇帝。王莽是魏郡元城人(河北大名县东),汉元帝皇后王政君之

  • 秦穆公是什么样的君主?他为何会任用百里奚为相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百里奚,秦穆公,羊皮,秦国

    中国古历史悠久长远,朝代也很多,秦朝是中国古历史的发展初期,接续战国时期。秦朝的皇帝,细细数来居然有40个之多,虽然有的在位时间很短,仅仅1年不到,但放眼来看,秦朝统治时间居然有将近700年的历史,可说是古代统治时间最长的国家之一。秦朝的皇帝大多是碌碌无为的,仅有几位皇帝给秦国带来了政治上的新格局,

  • 岳飞生平事迹介绍:岳飞的一生是怎样度过的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岳飞,宋朝

    岳飞(1103~1142),字鹏举,南宋军事家、战略家,中国历史上着名的民族英雄,他精通韬略,并长于诗词、书法,其高尚品格和爱国主义精神为历代的人民群众所敬仰、爱戴,千百年来一直激励着无数中华儿女不畏艰难困苦,自强不息的精忠报国情怀。岳飞的义举,已经化为了我们中华民族的一种可贵精神。这种精神集中表现

  • 努尔哈赤的“七大恨”是什么?努尔哈赤为何要恨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努尔哈赤,清朝

    努尔哈赤也许正如其父所想的那样,的确有着过人之处。他二十五岁时在祖居起兵,随后便统一女真各部。对于作战,他不仅勇猛无双,而且擅长谋略,多次打败明王朝的军队,后在关外建立后金,割据辽东,建元天命。迁都沈阳后更是迅速席卷辽东,攻下明朝在辽七十余城。虽然1626年,在宁远城之役中败给明将袁崇焕,败给袁崇焕

  • 萧绎一生最大的爱好是什么?萧绎最后怎么死的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萧绎,后梁,南北朝

    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再辉煌再成功的人生终究抵不住时间的流逝。萧绎曾经的光辉岁月,风流人生早就随着一个帝国的灭亡而消散了 。只是夏始春余,叶嫩花初的时节,我们还会忆起萧绎“棹将移而藻挂,船欲动而萍开”的旖旎风光。梁元帝萧绎(508年9月16日―555年1月27日),字世诚,小字七符,自号金楼

  • 萧绎没有当皇帝之前是怎样的人?萧绎生平简介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萧绎,后梁,南北朝

    南北朝的时候,国家大事再大也阻挡不了文人吟诗作赋的情趣。舞文弄墨的才子们,在感慨着国家动荡山河日下的同时,无能为力又只有耽于酒色 ,过着放荡不羁的生活。与这些文人有相同兴趣的萧绎,因为所处高位,因而他的放荡与闲适,多被后人冠以不务正业。“妖童媛女,荡舟心话:鹢首徐回,兼传羽杯;棹将移而藻挂,船欲动而

  • “千古第一杀神”是白起吗?白起一生杀了多少人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白起,秦国,春秋战国

    白起的身上透着一股狠劲,这种心狠手辣造就了他杀敌百万的辉煌功绩,也使他成为了战国四大名将之一。综观白起的一生,他低调内敛,却有着惊人的毅力和创造力,同时他冷酷铁血,杀人如麻,这样一个有血有肉的战国名将,他的一生就像是一出春秋大戏。白起被称为“人屠”,他就像是个屠夫双手沾满了鲜血,“一将功成万骨枯”,

  • 蒙古名将世候董俊:曾参与攻占金朝汴京的战争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蒙古,名将,董俊,

    董俊 (1186—1233)字用章,金真定藁城(今属河北)人,元朝大将。董俊少年时种田,成年后浏览书史,擅长骑射。蒙古代金后,河北大乱,藁城令立靶募兵,董俊挽强弓一发中的,受募领兵。1215年,木华黎帅兵南下,他率军投降,此后成为一位著名的世侯。 1219年,董俊升任中山府(治今河北定县)事,佩金虎

  • 元朝名将阿里海牙:作为攻打南宋政权的急先锋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元朝,南宋,阿里海牙,

    阿里海牙(AriqQaya1227—1286),畏兀儿人。父阿散合彻,业农。阿里海牙聪敏善辩,立志建功立业,遂弃耕就学,习畏兀儿书。后投蒙古大将不怜吉带麾下,不怜吉带使教其子忽鲁不花畏兀儿字,又推荐给宗王忽必烈,成为王府宿卫士(怯薛)。1258年,从忽必烈攻宋,在进攻鄂州时奋勇先登,为流矢所伤,因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