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刘邦大杀开国功臣,刘秀为什么就没杀?

刘邦大杀开国功臣,刘秀为什么就没杀?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不惹红尘 访问量:1425 更新时间:2024/2/20 13:51:29

《论语》中有句话叫做,“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

这句话的意思是,不怕少就怕不公平,不怕穷就怕心里不舒服。

有一个例子,很生动的解释了这句话的内涵:

街边的乞丐王二不会嫉恨马爸爸拥有巨大的财富,却会因为旁边的乞丐张三今天比他多讨了10块钱而耿耿于怀一整天;

同样,王伯父不管是首富还是二富,你也只会当做笑谈而不会在意;但如果你的闺蜜或兄弟拥有比你多得多的财富,不管他怎样对你好,你也会从心里觉得不舒服。

这不是学富五车或者力能扛鼎就能改变的,这是亘古不变的人性。

忠臣也好、功臣也好,所有人都不例外。唯一的区别在于,他是直接不爽拿刀砍你,还是埋在心里等哪天爆发。

那么,这和皇帝杀功臣有什么关系呢?

当然有,有很大的关系。

因为皇帝杀不杀功臣,在于臣子们满不满意皇帝的利益分配方案,会不会跳出来激烈对抗。

而在帝制王朝的家天下时代,打天下的时候尚能够同甘共苦。但当帝国建立起来的时候,为了保证皇权的传承和稳固,皇帝家族肯定是要得到大多数蛋糕的,而属于功臣们的只能是其中的少数,还要看皇帝的心情和胸襟。

那么,有人说了,既然注定是少数,那肯定会遭致不满和对抗啊?

未必。

即使是相同的分配方案,由马爸爸提出来和旁边的乞丐张三提出来,那也会死截然不同的结果。

马爸爸的分配方案

官僚世家出身的帝王,就相当于马爸爸和王岳父。

大多数功臣从跟随他开始,地位本就比他低,加之,开国帝王其能力和个人魅力本身就比较强,功臣们一直都是仰望他们。

换句话说,功臣们一直处于并且习惯皇帝拿大头、而自己拿小头的状态。

陛下英明神武,地位崇高,能带着我们玩就不错了,咱还能计较那些吗?

因此,他们不用杀人立威,部下们就会比较听话和服从。

况且,他们出身比较高贵,见惯了富贵荣华分配。

因此在分配利益的时候,一来不会斤斤计较,只要不影响核心利益,他们都会分配给功臣们;二来从小耳濡满染了很多利益分配的手腕和策略,运用起来得心应手。

所以,这样的开国皇帝,这样的利益分配方案,本身就能得到大多数人的满意,即使有少数人不满和对抗,一般也不用杀人或者杀很少的人,就能够圆满解决。

比如东汉开国皇帝刘秀,本就是汉室宗亲,到哪都是金字招牌,受人尊敬。而且刘秀情智双高,胸襟宽阔,对功臣们大多比较信任,分出去的利益很多。

因此,东汉开国过程中,他与功臣们的矛盾,那都不是事,随随便便就让臣子们服服帖帖。

而唐朝开国皇帝李世民父子,本身在隋朝就地位崇高,又雄才大略,臣子们基本就一直在仰望他们,不敢说什么。

而李世民手腕也很熟练,加之累世威望和能力,很快就把他们摆平了。

但对于穷人地痞爬上来的帝王,可就不是那么回事了。

你凭什么高高在上?

刘邦在称帝后,功臣们都聚在一起,争论自己的功劳,公开讨论自己能得到什么样的爵位和地位,甚至面红耳赤。

刘邦一看局面快要控制不住了,赶紧问张良,才算勉强把这个事按下去。即使如此,历来不服的诸侯王还是被刘邦铲除了个干净。

刘邦年龄大了,精力有限,不想对功臣们大开杀戒,功臣问题一直到汉文帝才恩威并用解决下去。

但同样出身底层的朱元璋,可就没有那么仁慈了。

朱元璋称帝后,还面对北元的巨大军事压力,因此还需要功臣们发光发热,然而功臣们却开始对自己得到的爵位和地位不满了。

面对这样的情况,朱元璋最早在洪武十三年就杀了一批功臣,而剩下的功臣宿将仍旧骄横,而恰好朱元璋的太子又死了,因此为了自己的江山稳固,朱元璋顾不得北部军事压力,对功臣宿将大开杀戒,几乎将之铲除殆尽。

那么,一个类似的分配方案,为何刘邦和朱元璋的功臣们,就不像东汉和唐朝的开国功臣们那么容易接受,反而都要不满呢?

很简单,起事之前的刘邦、朱元璋和他们一样,就是旁边的那个乞丐张三、兄弟和闺蜜,而不是马爸爸和王伯父。

大家本来处于同一起跑线上,现在创业成功了,凭什么你一个人拿90%的股份,而兄弟们合起来才10%的股份呢?

而功臣们的不满,只会让皇帝更加不信任:现在对我都敢如此不满,那等到我儿子上位了,你们还不拿刀砍他?

于是,君臣之间的信任变得越来越稀薄,渐渐只剩下了利益和权衡。

家天下的政治形态决定了,皇帝家族必须保持绝对的地位和利益优势,否则政权难以延续。

所以,脾气好的皇帝会和功臣们谈判:分给你们15%怎么样?你看大家也都不容易,但你们要拿多了,我怎么保证我儿子顺利即位呢?

但如果像朱元璋这种:全天下都是我的,没给你1%都不错了,怎么,还敢不满?不想活了是不是?

如果功臣们收敛了,或者接受了皇帝的谈判,那么皇帝也不会大杀功臣,比如北宋。

但如果还是不满,那么信任已经没有了,但问题还没解决。这样下去只会有两种结果,要么功臣们联合起来把皇帝颠覆了,比如五代时期;要么皇帝把功臣杀的七零八落,比如明朝。

所以,杀不杀功臣,在于功臣是否满意皇帝的利益分配方案,满不满意自己手中拿到的1%的蛋糕。

而往往,相同或类似的方案,地痞流氓出身的皇帝提出来,功臣们不会满意;而官僚世家出身的皇帝提出来,功臣们却不会或不敢表示不满。

当然,这个事并不是绝对的,因此,这种现象并不能上升到规律,只是说出身低微的皇帝杀功臣的概率更大一些。

标签: 朱元璋明朝

更多文章

  • 汉文帝刘恒的政治手腕有多厉害?刚仁兼备方成就一代明君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汉文帝刘恒,汉朝

    大家好,说起汉文帝刘恒的话,各位一定都有所耳闻吧。他的孝顺,名留史册,他为母“亲尝汤药”被列入“中国二十四孝”。他的宽仁,彪炳千秋,广施仁政开启“文景之治”,倍受后世推崇。他就是汉文帝刘恒。提起他,人们总能想到他的孝顺宽仁,但作为一代明君,除了仁孝,更有你想象不到的手腕。先看史书中记载的这样一件事:

  • 赵飞燕费尽心机成为皇后,妹妹却成了最大情敌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赵飞燕,汉朝

    后月余,乃封婕妤为皇后。皇后既立,后宽少衰,而弟绝幸,为昭仪。居昭阳舍,其中庭彤朱,而殿上髤漆,切皆铜沓黄金涂,白玉阶,壁带往往为黄金釭,函蓝田璧,明珠、翠羽饰之,自后宫未尝有焉。——《汉书·卷九十七下·外戚传第六十七下》赵飞燕是中国历史上有名的美女,因为体态轻盈能做掌上舞更是在很多诗歌中都对她的美

  • 三国人物庞统生平简介:庞统所葬之处为何名为落凤坡?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三国,庞统

    三国人物庞统生平简介:庞统的故事是怎样的?庞统是怎么死的?如何评价庞统?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庞统生平简介庞统(179年-214年),字士元,号凤雏,汉时荆州襄阳(治今湖北襄阳)人。东汉末年刘备帐下重要谋士,与诸葛亮同拜为军师中郎将。与刘备一同入川,于刘备与刘璋

  • 多尔衮死后被顺治掘坟鞭尸 顺治为何如此恨这位皇叔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多尔衮,顺治

    对多尔衮被掘坟鞭尸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要问自古以来封建王朝权力最大的人是谁,所有人都会认为是皇帝。毕竟封建社会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但是历史上却出现过权力大过皇帝的臣子,这位便是我们下边要介绍的大清王朝的摄政王多尔衮。多尔衮与顺治皇帝的关系对

  • 朱元璋在位期间,为何会有大臣在上朝前提前交代好后事?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朱元璋,明朝

    朱元璋的故事大家真的了解吗?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你们带来全新的解读~1368年,明朝的历史开启了,朱元璋作为明朝的开国皇帝自然万分欢喜,对于自己的开国功臣们也是一一进行赏赐,但是赏赐之人只有郭德成一人侥幸逃脱一死,朱元璋在位后期性情大变,曾经的开国功臣几乎一一被斩杀殆尽!而他在位期间,更是杀人超

  • 清太祖努尔哈赤经历了哪些事件?他又是怎么统一女真族的?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清太祖,努尔哈赤

    清太祖努尔哈赤生平经历了哪些事件?努尔哈赤是怎么建立大金统一女真族的?努尔哈赤最后是怎么死的?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努尔哈赤简介:清太祖爱新觉罗·努尔哈赤(1559年2月21日-1626年9月30日),清王朝的奠基者,通满语和汉语,喜读《三国演义》。二十五岁时起

  • 历史上最奇葩的王朝,妃子都想生女儿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古代,北魏

    “母凭子贵”在中国古代并不少见,皇帝后宫佳丽众多,谁能生出好儿子继承皇位,谁就是这一届的宫斗冠军,笑傲群雄。所以后妃们往往一边争宠,一边盼着儿子能被立为太子。然而,历史上有一个朝代的后宫女人却想尽办法,让别人儿子被立,这是为何?感兴趣的读者和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这个朝代,就是鲜卑族在中原

  • 本该继承皇位的皇子,结果他的后代下场都十分惨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褚英,清朝

    在清朝的众多宗室中,有一个支系堪称是最倒霉的了!原本皇位就该由他们这一脉来继承,结果非但没能成为皇帝,反而成为清朝最倒霉的宗室。这一脉的宗室遭到迫害的时间,从后金时期一直持续到清朝中期,他们不是被杀,就是惨遭流放,而且是被流放到了伊犁,永远不得返还。那么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感兴趣的读者和中国历史故

  • 宋金和议后,韦贤妃回来了,宋钦宗怎么没回来?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赵桓,宋朝

    1141年,南宋与金朝订立和议,史称“绍兴和议”。南宋以向金朝称臣、割地、纳贡为条件,结束了双方长达十四年的战争状态。和议达成后,金朝方面将宋高宗的生母韦贤妃释放,同时还将宋徽宗的棺椁也交给了南宋方面。当年的靖康之变中,与宋徽宗一起被俘的还有宋钦宗,但是他却没能回到南方,这到底是为什么呢?感兴趣的读

  • 刘襄有哪些功绩?他为什么没能称帝?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刘襄,西汉

    刘襄的故事大家真的了解吗?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你们带来全新的解读~吕禄和吕产,都是刘章杀掉的,也是刘章和刘兴居哥俩帮着周勃解决了诸吕之乱。刘襄在整个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就是一个野心家的样子,他哪来的什么功劳呢?虽说刘襄是刘章、刘兴居的大哥,但是这也不能把弟弟们的功劳,转嫁到哥哥头上吧?自始至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