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将秦国推向了深渊,胡亥登基之后都做了什么事情?

将秦国推向了深渊,胡亥登基之后都做了什么事情?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胖次 访问量:2073 更新时间:2024/1/21 13:48:40

胡亥秦始皇第十八子,公子扶苏之弟,秦朝第二位皇帝,即秦二世,亦称二世皇帝,公元前210年―公元前207年在位。以上问题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将在下文为大家一一揭晓。

秦始皇三十七年(前210年),秦始皇于沙丘病逝,胡亥继承帝位,是为秦二世。此时的秦国其实并算不上一手好牌,秦国的内部矛盾仍然极为严重,统治其实并不稳固,但也决算不上一手烂牌,如果他好好治理国家,并非不能扭转秦国的局面。然而,正是由于其胡作非为,直接导致了秦国的迅速灭亡。那么在秦国灭亡的过程中,胡亥都犯下了哪些罪行呢?

罪行之一:乱杀无辜,亲手摧毁大厦之基

胡亥继位之后,一手将其扶上帝位的赵高自然得以重用,被封为了郎中令,开始执掌朝政大权。而丞相李斯,在沙丘政变中毕竟有被迫的成分在,虽说仍然担任丞相一职,但却并不如赵高那般得宠,到了最后甚至连见胡亥一面都极为困难。

胡亥继位后,曾对赵高说“大臣不服,官吏尚彊,及诸公子必与我争,为之柰何?”为了稳固统治,在赵高的建议下,胡亥开始对朝廷重臣和诸公子们下手了。

为了防止诸公子与自己争位,其继位后的第一件事便是假传遗诏赐死了扶苏,然后又残忍的清除了全部有资格与自己争夺皇位的宗族。在咸阳商业区处死了十二个兄弟,又在杜邮碾死了六个兄弟和十个姐妹,又迫使将闾等三人引剑自刎。而公子高眼看兄弟姐妹们相继被害,自知难逃一死,为了不连累家人,只好上书说愿意为始皇帝殉葬。

在大臣之中,对胡亥和赵高威胁最大的毫无疑问便是蒙恬、蒙毅兄弟,早在赐死扶苏之时,两人便要求蒙恬一同自尽,蒙恬因拒绝而被关押,而蒙毅随后也被囚禁在代郡。为了清除威胁,胡亥先后派使者逼迫两人自尽。此后,在赵高的唆使下,右丞相冯去疾、将军冯劫也被迫自尽,其他大臣,包括地方官员也多有惨死者。李斯在进谏无望之后,虽然绞尽脑汁的设法保命,最后也是难逃一死。

在处死诸公子和重臣的同时,赵高却将自己的亲信见缝插针的安插进了朝堂之中。如此作为,导致朝堂之上顿时人心惶惶,两人虽然巩固了权力,却也导致秦始皇精心打造的官僚体系彻底崩溃,支撑秦国这座大厦的基石就这么被两人彻底摧毁了。

题外话:蒙恬之死应该也是间接促使王离在巨鹿之战投降的原因,王离率领的上郡边军本就是蒙恬旧部,而王离也曾在蒙恬麾下效力。章邯此后的投降,则直接与赵高处死李斯有关。

罪行之二:滥用民力,闹得天下怨声载道

秦始皇时期,虽然开了皇陵、秦直道、长城等多项大工程,但在抽调民力方面,却仍然有所保留,最典型的例子就是秦始皇从来不抽调“闾左”之人(也就是穷苦人、无产者。秦以25户为一闾,有产者居右,无产者居左),然而到了胡亥手中,他对于民力却从来不加珍惜,最终导致全天下怨声载道。

胡亥将秦始皇安葬之后,先是命令秦始皇后宫中没有子女的嫔妃全部殉葬,之后又听说很多工匠参与了制造机械,且对墓中所藏的宝物也一清二楚,为了防止泄密,于是又将所有工匠全部闷死在了皇陵之中。

此后,胡亥又继续大量征发徒役修造阿房宫(存疑)、骊山墓地、驰道等,同时抽调五万士族来戍卫咸阳安危,后因咸阳粮草不足,于是命令让全国各地向咸阳供给粮草。为了不浪费粮食,还命令押运粮草的人员必须自己准备干粮,不得动用押运的粮草,甚至不允许吃咸阳周围三百里以内的粮食。

与秦始皇不同的是,为了工程进度,胡亥根本毫不珍惜民力,不仅导致天下怨声载道,更是抽调了“闾左”之人。秦始皇当年不抽调这些人,就是因为其一穷二白,没有后顾之忧,造反可能性太大,而胡亥却并未顾及这些,而揭开秦末农民起义的陈胜、吴广,便正是“闾左”之人。

最行之三:秦法变质,秦国统治根基被彻底掏空

都说秦法残忍,实际上秦始皇时期的秦法不仅不严酷,反而极为完善和平等。秦法真正变成“残暴”的代名词,正是从秦二世手中开始的,正是他全面导致了秦法的“变质”。

李斯其实并不像看到自己和秦始皇的努力付诸东流,对于胡亥的胡作非为,他也曾想过进谏,然而不仅没能取得效果,反而换来了胡亥的责备,并要求李斯想办法做到“长享天下而无害”。此时正值陈胜吴广起义之际,时任三川郡守的李斯之子李由对当地叛乱无能为力,于是又有人弹劾李斯说天下叛乱从事,就是李斯作为丞相的失职。

李斯为了保住权势,不得不想办法重新获取胡亥的认可,于是便上了一封极为出名的《上书对二世》,其中大意是说,如果想让臣子都严格履职,那么就应该加强督查,使臣子不得不竭尽全力为君主效命,这封上书奏对令胡亥极为高兴。

这原本只是针对官员的一种考核制度,本是有益无害的,然而到了胡亥手中,却将其变成了绩效考核制(极为相似)。按照这种制度,只要一个官吏收到的税越多,那么他就是一个尽心尽力的官员;如果一个官员抓到、处死的犯人越多,那么他就是一个严格履职的官吏。这种制度的施行,硬生生将各级官员变成了一群酷吏。

除了以上之外,秦二世胡亥更是耽于享乐,甚至连大臣们也不接见,就在陈胜吴广起义风起云涌之际,当使者冒着生命危险将各地叛乱的消息送达咸阳之际,秦二世一气之下竟然直接将使者给法办了,此后的使者哪敢再说真话,直接导致陈胜吴广几十万大军杀到戏水(今陕西临潼)时,胡亥才意识情况的严峻性。

胡亥和赵高如此作为,秦国岂有不亡之理?

标签: 胡亥秦朝

更多文章

  • 西汉窦太后的弟弟,窦广国如何走上巅峰的?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窦广国,汉朝

    汉朝有个叫窦广国的人,一天睡觉时,山上发生泥石流,上百人被压死,他却安然无恙。感兴趣的读者和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有个相士算了一卦,惊讶地说:“你小子命不错啊,过几天就会成为皇亲国戚,有享不尽的荣华富贵。”窦广国当时不太信,但又抱着期望,万一走狗屎运呢。窦广国在四五岁的时候就被人拐卖,从小

  • 刘备对诸葛亮不信任吗 刘备临死前托孤为什么选择两个人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刘备.诸葛亮,托孤

    还不了解:刘备托孤的读者,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刘备临终托孤为什么选了两个托孤重臣?刘备是对诸葛亮不信任吗?真相是什么样的?在《三国演义》中,因为诸葛亮早就在鱼腹浦留下了一个八卦阵,挡住了陆逊的追击,刘备才能平安退守白帝城,在那里从容不迫地安排了他的后事,同时也把

  • 吕雉成为太后掌权后都做了哪些事情?刘邦的后代是何结局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吕雉,汉朝

    "外戚干政",这个中国封建社会几乎从未断绝的局面,始于吕后。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整理了相关内容,不知能否帮助大家拓展一些知识?老话常说:“每一个成功男人的背后,都有一个伟大的女人。”这句话的意思是说,一般事业有成的男性,家中都会有一个默默为其分担生活压力,推动他不断奋进的贤内助。如今,随着

  • 历代皇帝简介以及历史评价:南朝宋后废帝刘昱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南朝,宋后废帝刘昱

    在中国历史上,秦始皇创建了皇帝制度,自己成为第一个皇帝,称“始皇帝”。自此,中国开始了长达两千多年的专制制度。皇帝是中国中央政权的突出代表,是政府和社会的核心,享有最高的权力和荣誉。皇帝自称“朕”,其他人当面直接称皇帝为“陛下”、“圣上”、“万岁”等,私下敬称皇帝为“圣人”、“大家”、“官家”、“至

  • 历代皇帝简介以及历史评价:南朝宋明帝刘彧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南朝,宋明帝刘彧

    在中国历史上,秦始皇创建了皇帝制度,自己成为第一个皇帝,称“始皇帝”。自此,中国开始了长达两千多年的专制制度。皇帝是中国中央政权的突出代表,是政府和社会的核心,享有最高的权力和荣誉。皇帝自称“朕”,其他人当面直接称皇帝为“陛下”、“圣上”、“万岁”等,私下敬称皇帝为“圣人”、“大家”、“官家”、“至

  • 孙膑最后到底是什么结局?为何会毫无踪迹?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孙膑,战国

    孙膑,山东鄄城人,生卒年不详,中国战国初期军事家,兵家代表人物。接下来听听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讲一讲他的一些故事。三家分晋和田氏代齐后,战国七雄的格局正式形成,这七个诸侯国分别是:秦国、魏国、韩国、赵国、楚国、燕国、齐国。其中,就魏国来说,无疑是战国七雄中率先崛起的诸侯国。早在魏文侯在位时,通过李悝变

  • 巴寡妇清是什么人?秦始皇对她行上宾之礼是为何?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巴寡妇清,秦朝

    前221年秦始皇嬴政兼并了六国,结束了战国割据的局面,统一了中国。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详细介绍。秦始皇统一六国、奠定我国两千多年的政治制度基本格局,他是我国第一个称皇帝的君主,也是第一次完成大一统的人物,建立了一个中央集权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秦朝。其功过是非自有定论,这里也不多说。但

  • 鱼俱罗的一生都有何战绩?最后的结局如何?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鱼俱罗,隋朝

    鱼俱罗,冯翊下邽人,隋朝名将。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各位读者就和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来了解吧!在我国历史上,“重瞳”是一种具有特殊意义的现象。所谓重瞳,顾名思义就是一个眼睛里长了两个瞳孔。如果放在今天,现代医学会表示重瞳其实就是瞳孔发生了粘连畸变,属于早期白内障的一种症状。不过,在古

  • 朱元璋为何要啥郭子兴第三子郭天爵?他犯了什么错?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郭天爵,明朝

    郭子兴元末群雄之一,是后来使明太祖朱元璋后来能崛起的关键人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郭子兴的长子,名字不祥,出生去世日期也不祥,后来战死沙场。郭子兴的次子郭天叙,他曾对付过朱元璋,但朱元璋并没有杀死他。他是于1356年,在一次和元军作战的时候,被叛徒出卖而战

  • 万历三大征之一的宁夏之役,打的究竟是谁?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宁夏之役,明朝

    万历三大征之一的宁夏之役打的是谁?感兴趣的读者和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宁夏之役即镇压哱拜之乱,是万历三大征之一。哱拜于万历二十年(1592年)二月十八日纠合其子承恩、义子哱云及土文秀等叛乱。三月四日,副总兵李昫奉总督魏学曾檄,摄总兵事进剿,但叛军甚强。此后,明朝调麻贵驰援。四月,又调李如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