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李隆基继位之后,他与太平公主的关系有何变化?

李隆基继位之后,他与太平公主的关系有何变化?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荼靡花事了 访问量:480 更新时间:2024/1/22 3:13:35

大家好,说起李隆基的话,各位一定都有所耳闻吧。

太平公主与李隆基的矛盾激化其实是必然,从武则天被逼退的“神龙政变”到李隆基与太平公主争权的“先天政变”,可以说是唐朝中前期最为混乱的一个时期。而在武则天和唐中宗李显复位前后,由于武氏集团和韦氏集团的先后崛起,李隆基和太平公主作为李唐宗室,自然形成了同盟关系,而在外部威胁消除之后,已经壮大的两人自然也就成为了对立关系,李隆基继位之后,太平公主实际上已经成为了他最大的威胁。

武则天时期太平公主开始参与朝政,一度成为李唐宗室的希望

作为唐高宗李治和武则天的小女儿,太平公主自幼便深受两人喜爱。成年之后,经过太平公主的挑选和唐高宗李治的默许,她嫁给了唐高宗的嫡亲外甥、城阳公主的儿子薛绍,第一次婚姻期间,太平公主极为安分守己。

然而好景不长,垂拱四年(688年),薛绍的兄长薛顗因参与李唐宗室李冲的起兵叛乱获罪,薛绍虽然并未参加,但由于武则天长期反对太平公主与他的婚事,薛绍最终被杖责一百、饿死狱中,而此时太平公主的幼子才刚刚满月。之后,武则天又在载初元年(690年)将太平公主嫁给了武攸暨

正是这次婚变,导致太平公主性情大变,为了掌握自己的命运,太平公主开始积极攫取权力。她先是通过进献男宠的方式,通过武则天的宠幸开始插手朝政。由于当时李唐宗室式微,太平公主成为了李唐宗室中唯一有能力参预朝政者,迅速成为李唐宗室的旗帜。

神龙元年(705年),由于张宗昌、张易之乱政,太平公主和宰相张柬之等人发动神龙政变,“二张”及其羽翼被剪除,武则天也被迫退位,唐中宗得以复位。而太平公主因为诛灭二张有功,被唐中宗李显加封为“镇国太平公主”,开始从幕后走到台前。

韦氏集团与武氏集团的联手,李隆基和太平公主一度成为盟友

神龙政变之后,武氏集团由于武则天的退位去世而迅速式微,皇后韦氏和安乐公主虽然野心勃勃,凭借唐中宗的宠信频频插手朝政,但尚无法对太平公主集团形成威胁,这一时期的太平公主在朝中可以说是一家独大。

由于畏惧太平公主,韦氏母女一方面拉拢內相上官婉儿,另一方面则积极与已经势弱的武氏集团联手,从而势力得以迅速壮大。这一时期虽然双方明争暗斗,但表面还算相安无事,直到景龙元年(707年),太子李重俊发动“景龙政变”失败之后,安乐公主和宗楚客趁机诬陷太平公主和相王李旦,这才使得双方之间矛盾开始加剧。

在太平公主和韦氏集团斗争逐渐白热化的同时(武氏集团在“景龙政变”中被彻底铲除),李隆基也在暗中发展势力。李隆基比较聪明的一点是,他并没有光明正大的在朝臣中培养势力,而是将触手伸向了并不引人注意,但职位却极为关键的万骑(皇帝亲军)和羽林军。

景龙四年(710年),唐中宗李显突然驾崩(另说被韦皇后和安乐公主毒死),韦皇后于是便想成为第二个武则天,然而还没等其动手,李隆基和姑姑太平公主以及太平公主的儿子薛崇简等人便迅速发动政变,韦氏集团迅速被铲除,史称“唐隆政变”。

唐隆政变之后,相王李旦继位为帝,而太平公主则再度成为了功臣,再加上武氏集团和韦氏集团相继被诛灭,而李隆基的势力又不在朝堂,太平公主在朝中的影响力顿时达到巅峰,即使皇帝李旦在决定朝廷大事时也不得不常常征求她的意见,甚至主动派宰相到其家中征求意见,她的儿子薛崇行、薛崇敏、薛崇简更是全部被封王。

李隆基虽然在朝中根基不深,但由于在唐隆政变中的贡献,以及在万骑和羽林军中的影响力,他不仅得以成为太子,而且被加封为平王,兼殿中监,同中书门下三品、兼押左右万骑。可以说掌握了极为重要的一支力量,且在被立为太子之后势力迅速增长。

在外部威胁消除之后,李隆基和太平公主之间的矛盾便不可避免的爆发了,曾经作为李唐宗室旗帜的太平公主,此时再出现在朝中显然已经不合时宜。但此时的太平公主想要退出政治漩涡也已经不太可能,即使她有这个心思,她麾下的朝中大臣又怎能心甘情愿。

为了巩固势力,消除李隆基的威胁,她一方面散布“太子并非皇帝的嫡长子,因此不应当被立为太子”的言论,另一方面则刻意挑拨李隆基与李成器、李守礼、李隆范、李隆业等李唐宗族的关系,意图迫使李旦废除李隆基的太子之位。

然而,太平公主没有想到的是,唐睿宗李旦由于多次经历政变,不愿再看到李唐宗室之间争斗,始终在太平公主和李隆基之间摇摆。而当年那些朝中大臣为了李唐江山而投靠自己,如今为了李唐江山的他们,却已经不再愿意自己再干涉朝政。

于是,当李旦将皇位内禅给李隆基后,太平公主成为了李隆基皇位的最大威胁,而李隆基则成为太平公主势力急需铲除的对象。先天二年(713年),太平公主意图发动政变废掉李隆基,却因消息泄露而被李隆基迅速铲除,骨干成员纷纷被杀或被抓,太平公主则被赐死家中,她的儿子以及党羽被处死的达数十人,只有薛崇简因为屡次规劝太平公主而得以幸免。

标签: 李隆基唐朝

更多文章

  • 历史上的吕后是什么样的 吕后真的有那么狠毒吗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吕后,汉朝

    很多人都不了解刘邦和吕后,接下来跟着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欣赏。都说最毒妇人心,刘邦死后,吕后不仅对刘邦的儿子下手,甚是还戚姬剁去双手双脚,做成人彘。俗话说人初本善,吕后为什么会变得如此狠毒?后人对吕雉是不是有什么误会?吕雉出身并不低,准确地说,当时的吕雉,是年过半百一事无成地小小亭长地刘邦不能企及

  • 娄昭君有四个儿子都成为了皇帝?他们分别是谁?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高澄,北齐

    娄昭君出身名门世家,她从小独立自主,拥有自己的想法,在挑选另一半时,也有独到的见解。娄昭君的出身高贵且才貌双全,前来提亲的人,都快把娄家的门槛踏破。然而娄昭君并不喜欢他们,反而对一个守卫城楼的小兵一见钟情,这个士兵就是高欢。娄昭君让丫鬟把自己的珠宝首饰赠予落魄子高欢,让他用这些来上门提亲,二人最终结

  • 颜良和文丑到底是怎么死的 正史和演义之间有哪里不同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颜良,文丑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颜良和文丑,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历史上的颜良和文丑是什么样的?两人到底是怎么死的?正史和演义之间有什么不同的地方?说起颜良、文丑,很多人可能会想起《三国演义》中关羽为报答曹操厚待之恩,先后斩杀了袁绍手下颜良、文丑两员大将,之后才封金挂印,离开曹操去寻找刘备的故事。

  • 赵孟頫:楷书四大家之一,揭秘其生平经历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赵孟頫,元朝

    赵孟頫(fǔ)所创的“赵体”书,与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并称为“楷书四大家”。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赵孟的人生经历。一.宋室之后,南宋灭亡后居家苦读赵孟頫于宋理宗宝祐二年九月十日(1254年10月20日),出生在吴兴(今浙江省湖州市),为宋太祖子秦王赵德芳之后。他的五世祖为宋

  • 曹丕命令曹植写《死牛诗》,揭秘背后故事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曹操,三国

    曹操一共生了25个儿子,今天咱们来说说曹丕和曹植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和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曹冲病死后,曹植就成了曹丕上位的最大阻力。曹植因为才华横溢,尤其是擅作诗歌,令曹操很是欣赏。为了搬倒三弟曹植,曹丕煞费苦心。而这时的曹植却过于恃才放旷和放荡不羁,因醉酒私自乘坐王室车擅闯王宫大门司马

  • 李渊儿子那么多 最后为何争夺皇位的人为何只有三人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唐朝,李渊

    大家好,这里是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今天给大家说说李渊儿子的故事,欢迎关注哦。李渊的儿子那么多,皇位争夺战中为什么是三兄弟斗争最凶?其他儿子在做什么?他们就没有一点想法吗?因为这三兄弟有资格竞争太子之位,以及未来的大唐皇位,而且手握重权。李渊的皇后是窦氏,她是北周文帝宇文泰的外孙女。她和李渊一共生下四

  • 夏侯渊的真实水平如何?他的死对曹魏有何影响?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夏侯渊,汉朝

    夏侯氏是三国时期的一大姓氏,他们一直跟随曹操,为曹魏立下了赫赫战功,对曹魏忠心耿耿,是三国的名将家族。夏侯渊(?-219年),字妙才,沛国谯县(今安徽亳州市谯城区)人。东汉末年名将,太仆夏侯婴后代。 他的夫人是曹操妻室丁夫人的妹妹,作为曹操的宗亲夏侯渊在曹操起兵的时候就跟随曹操了。建安五年(200年

  • 她一生诞下三个孩子,最后为何被赶出皇宫?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祥妃,清朝

    清朝有这么一个妃子,她13岁得到皇帝的恩宠,之后生下了三个孩子,最后却被抛弃宫外。感兴趣的读者和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清朝的时候选秀制度很严格,只要是在十三四岁的八旗女子都要参加选秀。假如说能够被皇帝给看中的话,那么就能够成为皇帝的妃子,并且一生都有着数不尽的荣华富贵。但是不幸落选了的话,

  • 草船借箭诸曹操为什么不放火箭 诸葛亮都做了什么准备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诸葛亮,草船借箭

    还不了解:诸葛亮草船借箭的读者,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诸葛亮草船借箭的时候,曹操放箭为什么不敢放火箭?诸葛亮到底做了什么准备?再厉害的人,往往都是会存在一些缺陷的,比如曹操,虽然一世英名,但是在赤壁之战中,还是失败得一塌糊涂,正史中的赤壁之战虽然没有《三国演义》中

  • 接班人的话题,为何成了赵构几十年的心病?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宋高宗赵构,南宋

    宋高宗赵构的前半生和后半生命运因为靖康之变的发生,变得截然不同。而南宋官员最不敢向赵构提的问题究竟是什么?感兴趣的读者和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赵构是宋徽宗赵佶的第九个儿子,而且是庶出。宋徽宗确立了赵构的哥哥赵桓为皇太子,也就断了赵构进军皇位的道路。内心之中,赵构对命运的如此安排是接受的。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