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魏延能力不俗诸葛亮为何始终就不喜欢他

魏延能力不俗诸葛亮为何始终就不喜欢他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心作祟 访问量:1613 更新时间:2024/2/7 11:41:27

魏延一开始虽然是跟随这刘表,但是他后来是自愿追随刘备的,并不是像有的将领一样投降而来,他靠着军功的积累一步步走到刘备的身边成为他的得力干将,在魏延镇守汉中之前他在刘备身边的地位就已经很高了。他在镇守汉中的过程中,表现的几乎完美,守备的才能实在是难能可贵,而几次独立出征也都是大获全胜,这些方面都能看出,魏延其实是个很有实力并且非常厉害的人物。

魏延字文长是河南义阳人。在《三国演义》中魏延是个天生具有反骨、英勇善战但是却不太安分的人,他的结局给人们的最后的印象就是因为反叛而被斩首的负面形象。历史上所记载的魏延确实是被马岱所斩杀,但是他到底有没有反叛的心思,其实历史上并没有准确而肯定的记载。而和他有关的最著名的时间一个则是魏延斩了门吏想要把襄阳给刘备,但是最后因为文聘的阻拦没有成功,第二件事则是斩了韩玄又救了黄忠,将长沙的大门给刘备打开,虽然他让刘备几乎不费吹灰之力就进了长沙,并且成功的掩护住了关羽运送水兵的行为,理论上他应该是立了大功的,可是到底是抵不过那时候已经在蜀汉将领中建立好群众基础的诸葛亮,诸葛亮的一句“天生具有反骨”,为他以后的结局埋下了隐患。

魏延一路上追随刘备南征北战,并且想出了奇险之计“子午谷奇谋”,可惜因为诸葛亮太过谨慎小心而弃之不用,实在是可悲可叹。

魏延为什么不是五虎将

五虎将,是三国中让人赞叹的五位大将,其智勇双全被世人感叹。而魏延精通兵法,其勇武超过常人。那么,魏延为什么不是五虎将,反而是一个普通的大将军呢?

首先,我们要明确五虎将其实只是个封号,其赞颂名誉方面的倾向更加多一点,当然也代表着蜀汉最高首领刘备更加重视也会重用五虎将军。不过根据三国相关典籍我们可以看出刘备册封五虎将有着很多政治方面的考虑。五虎将的册封标准并不仅仅只是关系到行军打仗方面的才华。更重要的是册封谁为五虎将才能够使刘备手中的权利更加的稳固甚至更加的大。细究五虎将的人物,关羽张飞便不用说,刘备最坚实的后盾,是他最放心也是最大的依仗,且关羽张飞的才华众人有目共睹,可谓是实至名归。再看马超,他原是凉州马腾之子,拥有一半羌人的血统,在凉州归为刘备之后,马超便成为新一任安抚羌族,镇守边关的最佳人选。

如此,马超的家世、才能以及手中的兵权都是他赢得五虎将名号的资本,也是刘备安抚马超这样降军的手段之一。而五虎将的第四位黄忠更不用说,他是代表贵族势力的老将,刘备将其奉为五虎将,也是想要拉拢他身后的贵族势力,其最终目的也是为了壮大刘备手中的权利。

至于五虎将中的赵云,其实一开始并没有被算在五虎将的范畴中,但因为百姓对赵云的喜爱崇拜,赵云也就被算为五虎将中的一员。由此可见,五虎将的政治意义更加浓厚一些,魏延的出身并不是很高,不能够为刘备增加更多的资本,同时他的勇武蜀汉名将也有。所以魏延的竞争优势并不明显,最后遗憾的没有被列为五虎将之一。大家是不是已经了解了魏延为什么不是五虎将呢?

诸葛亮为什么不喜欢魏延

东汉末年,三国鼎立,作为三大势力之一的蜀国,有数不尽的忠臣良将,奇人异士。蜀国除了有五虎上将这一强大战力之外,还有一名军事才能十分卓越的将军,那就是魏延。但是诸葛亮却一直都不喜欢魏延,这到底是为什么呢?

在我国的四大名著当中,《三国演义》讲述的就是东汉末年的事情,而在《三国演义》当中,诸葛亮不喜欢魏延的原因被作者写了出来。

魏延是在刘备征讨张鲁的时候,率领部队向刘备投诚。但是,诸葛亮在看魏延之后,便当场否决了魏延想要加入刘备军队的请求,并且还叫军士将魏延拖出去斩了。刘备快速的阻止了诸葛亮的这一决策,而诸葛亮也向刘备说明了直接这么做的原因。

诸葛亮发现魏延的脑后有反骨,认为魏延在日后必定会起兵造反。而且,魏延一直都是张鲁的手下,本应食君之禄,担君之忧。但是魏延却拿着张鲁的俸禄,背叛了张鲁,这是魏延不忠的表现,而这也正是诸葛亮为什么不喜欢魏延的原因。但是刘备出于仁慈之心,还是魏延给留了下来,只是警告魏延将来不许造反。

诸葛亮为了蜀国一统天下的大计,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在数次征讨魏国之后,在五丈原病逝。在病逝之前,诸葛亮对自己的属下说道,魏延一定会在自己死后起兵谋反。并且还留下了计策,帮助了蜀国军队在最后时刻将魏延斩杀,结束了魏延造反所带来的叛乱。

标签: 魏延

更多文章

  • 揭秘姜子牙的真实历史 身世背景令人心惊!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姜子牙

    说起姜子牙,姜太公,必然想起《封神榜》,姜太公斩将封神。留下“太公在此,诸神退位”的伟大神话。对于姜子牙的了解,相信百分之九十的中国人都是通过《封神榜》或者《封神演义》的描述,姜子牙辅佐武王伐纣,奠定大周朝800年的江山。神话和演义中的姜子牙是昆仑山玉虚宫元始天尊的徒弟,这是多么显赫的出身?三清的嫡

  • 康熙是被毒死的吗?读书曾累到咳血竟是真的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康熙

    清代皇家教育到康熙“平定三藩”后才确立正规制度,据《养吉斋丛录》记载:“我朝家法,皇子、皇孙六岁,即就外傅读书。”意思是皇子虚岁满6岁便开始读书,早5点到下午3点,共10小时。一年只能休息5天,即元旦、端午、中秋、皇帝生日、自己生日,此外连除夕都不能放假。虽然是凌晨5点开始上课,但皇子需凌晨4点到书

  • 谜团:为什么40万人竟都挖不动武则天的墓?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武则天

    如果问世界上那个皇帝的陵墓最难挖,那么毫无疑问是武则天的“万年寿域”——乾陵。她的陵墓被冷兵器时代的刀剑劈过,被热兵器时代的机枪、大炮轰过,1200多年之中,有名有姓的盗乾陵者就有17人之多,其中规模最大的一次出动人数40万之多,乾陵所在的梁山几乎被挖走了一半。然而时至今日,乾陵依然不抛弃、不放弃,

  • 揭秘南明的弘光帝朱由崧亲生母亲到底是谁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弘光帝朱由崧

    福王朱由崧是万历皇帝的孙子,明光宗的侄子,崇祯皇帝的堂弟。在崇祯皇帝殉国之后,明朝的遗老遗少希望在皇室的血脉中找到一位适合做皇帝的人,在南京重新建立政权,福王朱由崧于是成为了第一顺位继承人。然而东林党人却持相反意见,希望立万历皇帝的侄子潞王朱常淓。福王朱由崧向军队求援,成功成为了南明的弘光帝。福王朱

  • 明太祖朱元璋管的宽?规定了百姓如何穿衣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朱元璋

    在《剑桥中国史》中关于朱元璋的治国有一个很有意思的形容词:小国寡民。这个来源于老子的统治思想得到了朱元璋的极大喜爱。他崇尚一种民众老死不相往来的治国境界。他认为这样社会就会安定,国家就会富强。但这种境界是可望而不可即的。为此,他从小处着手,处处树立规范。网络配图大明太祖高皇帝朱元璋(1328年—13

  • 吴用为什么叫智多星?吴用与宋江的关系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吴用

    施耐庵所写的《水浒传》被称为四大名著之一,这是一本长篇的章回体小说。《水浒传》主要描写的是里面的一百零八将,他们各有各的特点。其中,位列梁山泊好汉第三位的是被称为智多星的吴用。那么,吴用为什么叫智多星呢?网络配图根据《水浒传》中的说法,吴用被称为智多星主要是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方面,吴用出生于书香门第

  • 揭秘:乾隆皇帝为什么尝尽了中年丧子之痛?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乾隆

    乾隆皇帝有17个儿子,成年的有10个。乾隆的长寿跟他的皇爷爷康熙一样,但他的那些个儿子却比不了他皇爷爷的儿子们。乾隆一生都是幸运的,一位好运天子,享尽了天下的荣华富贵。可他在子女寿命问题上却是悲剧,一个个的儿子去世,让他尝尽了中年丧子之痛。网络配图乾隆帝的儿子分别是:皇长子,永璜,乾隆十五年三月薨;

  • 才高八斗的诸葛亮藏于箱底的战争细节大揭秘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诸葛亮藏于箱底的战争细节大揭秘

    诸葛亮怎么死的?相信很多三国迷都非常关注。诸葛亮作为一个才高八斗的蜀国丞相,他才智过人的形象一直为后人所赞赏。然而,这位完美的男人,是不是真的像历史所说,那样完美充满智慧呢?关于诸葛亮怎么死的这个话题,今天,小编搜集了相关史料,和大家一起分享诸葛亮怎么死的细节和故事。诸葛亮怎么死的?《三国演义》和《

  • 以仁孝著称的宋襄公筑台望母千古流传的故事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宋襄公筑台望母千古流传的故事

    宋襄公以仁孝而著称,因为思念母亲而筑高台望母,他这一行孝的故事被百姓所知并千古流传,已经成为人间佳话,后人借用他的故事来教育子孙要行孝的道理。那么宋襄公筑台望母的故事内容到底是怎样的呢?一起来看看吧!宋襄公筑高台望母,那么肯定是因为见不到母亲才会修建望母台来以表思念之情,到底他的母亲为什么不在身边呢

  • 终身被压制的光绪皇帝到底是怎样一个人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光绪皇帝到底是怎样一个人

    身为一代君主,光绪皇帝竟然被囚禁,这让后人觉得光绪是一个软弱无能的皇帝,事实真的如此吗?如果真的是这样为什么还有很多名人对他有很高的评价呢?那么光绪皇帝是怎样的一个人呢?对于一个古代的君王,我们应该给予他怎样正确的评价呢?光绪皇帝到底是怎样一个人光绪在中国的历史上是一位不幸的皇帝,因为他身为一国之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