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崇祯皇帝死前为什么要下密旨厚葬魏忠贤?

崇祯皇帝死前为什么要下密旨厚葬魏忠贤?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轻描淡写 访问量:968 更新时间:2024/4/1 13:57:49

如果说起勤政,明朝的皇帝崇祯,绝对是榜上有名的。然而这么一个勤政的帝王,却还是亡了国。崇祯在位17年,一直兢兢业业,据史书记载,他二十多岁头发已白,眼长鱼尾纹,可以说是宵衣旰食,夕惕朝乾。史志称其“鸡鸣而起,夜分不寐,往往焦劳成疾,宫中从无宴乐之事”。崇祯帝如此勤政,无非是希望在自己的治理下,国家能够恢复往日的强盛,达到中兴之景象。

然而,让崇祯帝失望的是,自从继位后,虽然自己勤政从不敢偷懒,国家的天灾人祸却从来没有少过,大旱不断、瘟疫爆发、农民起义、外敌入侵,都让国家风雨飘摇。崇祯十七年,李自成率领的义军,打入皇宫,崇祯皇帝先是让皇后贵妃等人自尽,还砍掉了长平公主的手臂,杀死了昭仁公主,自己在景山歪脖树上自缢身亡,死时光着左脚,右脚穿着一只红鞋。时年33岁。身边仅有提督太监王承恩陪同。

网络配图

而在崇祯当政时期,刚开始最为自豪的阿,估计就是诛杀了魏忠贤一党了。当初,崇祯上位第一件事,就是打击惩治阉党,治魏忠贤十大罪,命逮捕法办,自缢而亡,其余党亦被肃清。此举在给当时黑暗政坛带来些许新鲜空气的同时,也让他赢得了圣明之君的欢呼颂扬。而崇祯本人,亦是一直以此自豪,引为生平之得意之作。

而其实,在明熹宗朱由校死之前,就曾经告诫自己的弟弟朱由检:魏忠贤“恪谨忠贞,可计大事”。意思是让朱由检留着魏忠贤,且可加以重用。当然,朱由检没听。他上位第一件事,就是办了魏忠贤。

网络配图

但是,十七年以后,亡国前夕,崇祯却下旨厚葬魏忠贤。《明史》记载,在李自成攻破北京城前夕,崇祯却下密旨收葬魏忠贤的遗骸,墓址就选在了魏忠贤生前早已看好的香山碧云寺。

崇祯为何在国破家亡之际,想起了多年前被他处死的魏忠贤,并加以厚葬呢?原来,当时李自成攻入京城,崇祯焦头烂额,将大臣们聚在一起想办法时,这些国之栋梁,却只会说一些似是而非的话,如南迁有三利三弊,死守也有三利三弊,说来说去等于没说。崇祯一筹莫展。

而此时,身边的太监曹化淳对他说:忠贤若在,时事必不至此。这句话犹如晴天霹雳,将崇祯拉回十七年前,想起兄长死前的话,史书记载:上恻然,传谕收葬忠贤骸首,他终究,还是后悔了。

网络配图

崇祯为什么后悔?或许更多的原因时他认识到,魏忠贤虽然算不得忠臣,会结党营私,至少还会办实事。而自己养的这帮朝廷栋梁,却只会干拿俸禄,一道发生什么事情的时候,什么也指望不上。

明熹宗虽然为帝不够称职,经常沉迷木匠之事,将很多事情都交给魏忠贤。然而,他同样有很深的观察能力,在多年的放手朝政中,认识到了魏忠贤的能力,魏忠贤此人算不得贤臣,但却是能臣。对于有能力的臣子,君主应该善加利用,而不是赶尽杀绝。所以他在死前,告诉崇祯可以善用魏忠贤。

可是对于崇祯来说,他眼里容不得沙子,魏忠贤的结党营私,贪赃枉法,对他来说,都是不可原谅的。其实,若是朝臣不是只会推诿,退缩,不干实事又没有能力,崇祯也不至于要去怀念魏忠贤。

标签: 崇祯

更多文章

  • 第一女皇武则天晚年:权力是最好的春药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武则天

    大周(大唐)久视元年(700年),一则关于大周皇帝武则天(624-705年)要“选美”的消息,很快就骚动了整个洛阳城和大周帝国。这一年,叱咤风云的大周皇帝武则天,已经76岁了。于是,一时间,整个洛阳城和大周帝国到处是要给皇帝武则天进献“男色”的奏折,帝国,又掀起了一场桃色风雨。▲76岁的武则天“选美

  • 康熙皇帝一天打死三百多只兔子 他是怎么做到的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康熙

    康熙晚年有一次在围场打猎时,和大臣们谈及自己一生围猎的战绩。康熙骄傲的说:朕从年幼到现在,共打死了53只老虎,12只熊,25只豹,96只狼,133只野猪,几百只鹿,其他普通的野兽更是数不胜数。朕还曾在一天之内就打死了318只野兔,恐怕普通人一辈子打兔子的数量,都不及朕的一天之数。网络配图这段记载出自

  • 多尔衮实施的清初六大弊政究竟是哪六大?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多尔衮

    明朝末年,国内一片动乱不堪,趁着这个时机多尔衮攻入了京城,明朝灭亡了。多尔衮带领着满清众人入住了中原,自封自己为摄政王,为了巩固王位他颁布了一系列的法令,著名的六大弊政就是他颁布的,那么清初六大弊政是哪六大呢?多尔衮实施的这六大法令,第一法令就是圈地令,分别实行了有三次,经历了这三次圈地运动后清朝当

  • 五千年悬案:刘备与诸葛亮的关系犹如鱼水?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刘备

    刘备于207年“三顾茅庐”,请出智者诸葛亮为其效力。据史料记载,此二人一见如故,刘备曾说过:“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后人自然认为此君臣二人是“鱼水”关系。据《三国演义》中的描写,刘备对于雄才大略的诸葛亮是十分信任的,遇到军政大事无不请他出谋划策,刘备对其简直就是言听计从。那么,历史上,此二人这

  • 隋文帝因为什么冷落三千宫黛而独宠皇后?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隋文帝

    独孤后,独孤信之女。四岁时嫁给杨坚。武帝死后,杨坚即位,是为周宣帝。独孤氏被册封为皇后。隋文帝的妻子独孤氏,是北周卫公独孤信的女儿。杨坚取北周而代之,建立隋朝,改元开皇。独孤氏为皇后,长子杨勇为皇太子,其余四子都封了王:杨广为晋王、杨俊为独孤后,独孤信之女。四岁时嫁给杨坚。武帝死后,杨坚即位,是为周

  • 韩嫣是刘彻最宠爱的男人 因与宫女有染竟被赐死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韩嫣

    司马迁的《史记》中有这样的记载:“上(汉武帝)即位,欲事伐匈奴,而嫣先习胡兵,以故益尊贵,官至上大夫,赏赐拟於邓通。时嫣常与上卧起。”其中这个备受皇上恩宠、与上同卧起的人叫韩嫣,是汉武帝的男宠,对,你没看错,英明伟大的汉武帝也是同性恋。网络配图也许你会觉得奇怪,这种事情,怎么会被记录在正史之中?其实

  • 明明有灭祖杀父之仇 上官婉儿为什么不恨武则天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上官婉儿

    上官婉儿作为中国古代享有盛名的女子,头衔颇多,是女官,是诗人,也是皇妃;是名门之女,是罪臣之后,也是“巾帼宰相”。从参与政务,到权倾朝野;从封为皇妃,到淫乱后宫;从结党营私,到引发政变;发生在上官婉儿身上的精彩故事不胜枚举。而这一切的一切都绕不开一个人,那就是武则天。上官婉儿的祖父是唐高宗时的宰相上

  • 朱元璋在世时定下奇葩规定 令子孙后代头疼无比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朱元璋

    朱元璋原名朱重八,本是不识几个大字的放牛郎。称帝后为摆脱“乡巴佬”的帽子,便为26个儿子每人定下一个辈分表,每个表上又分别有20个字。他还留下祖训规定从他的孙子辈开始,每一个名字的第一个字都必须使用辈分表中的字,如太子朱标家的辈分表是允文遵祖训、钦武大君胜、顺道宜逢吉、师良善用晟。而且第二个字必须以

  • 亡国之君都是庸碌之辈?这四位竟笑而不语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亡国之君

    在很长的一段历史时期里,世界各地都建立了许多的君主制国家,也出现了几个强盛的大帝国和伟大的君王。但没有一个王朝可以长盛不衰,一个王朝灭亡时候在位的那些君主我们通常称之为“亡国之君”。在大家普遍的印象里,但凡是亡国之君其才能绝对是非常平庸的,甚至还会有些荒淫无道。那么历史真的是如此吗?当然不是。历史上

  • 溥仪无嗣历史之谜:因年少时与宫女纵欲过度?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溥仪

    溥仪有过5次婚姻,婚姻生活非常不幸福,对此,外界多有揣测。贾英华先生费尽周折,终于找到了一本厚厚的溥仪在医院就诊的病例。网络配图 这份上世纪六十年代初的医院诊断书上,清楚地写着:患者溥仪,曾于1962年7月21日,在此作过检查诊断。患者于三十年前任皇帝时,就有阳痿,一直在求治,疗效欠佳……曾三次结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