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张飞无疑是一员勇猛的战将,为何还说他擅画美人与草书?

张飞无疑是一员勇猛的战将,为何还说他擅画美人与草书?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卖萌天才 访问量:2573 更新时间:2024/1/17 17:48:58

张飞无疑是一员勇猛的战将。不过,张飞的能耐不只如此。据《三国志集解》等一些史料记载,他还能写诗,擅画美人,擅草书。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三国演义》中说,张飞是一个靠杀猪卖猪肉为生的屠户。然而,根据涿州当地的传说,张飞出身于书香门第,从小性情刚烈,脾气暴躁,他父亲给他请了几位老师,都被他气走了。后来他舅舅特地推荐了一个叫王养年的先生来教他。王老先生做过朝廷将官,兼有文武之才,因朝政腐败弃官回乡,以教书为生。张飞对这位先生十分敬佩,在其指点下习文练武,十三岁时就练就一身好武艺,同时遍览群书,对当时的乱世极为不满,立志要荡平天下救百姓。王先生担心张飞惹出祸来,于是想出一个办法:教张飞练书法、画美人,来缓和他的刚烈性格。三年下来,张飞的书画果然大有长进,特别是他的书法别具一格,大受称赞。著名学者邓拓先生曾专门著文《由张飞的书画说起》的文章,其中谈到张飞的书画。

元代吴镇有一首题为《张益德祠》的诗中写道:“关侯讽左氏,车骑更工书。文武趣虽别,古人尝有余。横矛思腕力,繇像恐难如。”车骑便是张飞,他于章武元年(221年)拜车骑将军。照吴镇的说法,张飞的书法造诣极高,连三国时著名书法家——魏的钟繇、吴的皇像恐怕也比不上。这个评价实在很高。

明代文献学家、曾任四川右参政的曹学佺在他的《蜀中名胜记》第二十八卷中记载,顺庆府渠县(即三国时的宕渠县)有一座八濛山,山下有一石,石上题有“汉将张飞率精卒万人大破贼首张郃,立马勒石”两行隶书大字。这段题字是张飞以少胜多,大败名将张郃后,以石代纸,以矛代笔所书。后人也认为这句话是张飞亲笔题写的。今陕西岐山县博物馆就收藏有一幅张飞“立马铭”手书碑石原拓,碑刻共二十二个文字,其字体、大小均与史载吻合。题字丰满遒劲,气势刚健凝重,不失为一篇难得的书法作品。

《三国演义》中许多关于张飞鲁莽的事件,其实都是杜撰。鞭打督邮就是一例。按照《三国演义》中的说法,刘备率关、张等人起兵不久就屡立战功,但始终不见朝廷委派官职。有一次,虽然他们救了董卓的性命,就因刘备等人无官无衔,董卓不但不表示感谢,还甚为无礼,气得张飞差点杀了他。后来在宛城一战中,刘备等人再立战功,好不容易被赏了个定州中山府安喜县尉的小官。哪知才干了四个月,就被朝廷免了职。不仅如此,朝廷派来的督邮还对其进行辱骂和陷害。张飞闯进后堂,见督邮坐于厅上,将县吏绑倒在地,大喝:“害民贼!认得我么?”督邮急起,唤左右把张飞捉下。但却被张飞用手揪住头发,一直扯出馆驿,掀到县前系马的柳树上缚住,用柳条鞭打督邮的腿。在前厅的玄德正纳闷间,听得县前鼎沸,慌问左右,答曰:“张将军绑一人在县前痛打。”玄德慌去观之,见张飞大骂不止,而被绑缚的人是督邮,玄德惊问其故,张飞答曰:“此等害民贼,不打死等甚!”督邮告曰:“玄德公救性命!”玄德终是仁慈的人,急喝张飞住手。

但据《三国志》记载,真实的情况却是这样的:刘备当了安喜县尉后,督邮以公事到县。刘备去拜见他,结果碰了钉子。刘备大怒,冲进了他的住所,将这位督邮捆绑起来,用腰带套着他的脖子像马一样绑在拴马桩上,自己弃官而逃。对这件事还有另一种说法,据《典略》称:督邮到了该县,准备解除刘备的官职。刘备听说督邮在传舍,便去求见督邮,督邮称病不肯相见。刘备气愤之极,便冲入传舍。将其捆绑在树下,“鞭杖百余下,欲杀之。督邮求哀,乃释去之。”不管哪种说法属实,都说明鞭打督邮的是刘备而不是张飞。

虽然鞭打督邮是假,但也颇符合张飞疾恶如仇、不恤小人的性格。

张飞对有学问的人礼遇有加,如荆州零陵郡人刘巴初降,张飞立即登门拜访,不想刘巴根本不理他。张飞虽然气愤,但没有抱怨一句。再比如他很敬重片刻断决百日积案的奇才庞统,当发现诸葛亮才能出众后,也是立刻“纳头便拜”。张飞还惜英雄重英雄,如捉到严颜时,严颜宁死不屈,张飞敬重其为人放了他,严颜最终被感动而归降。这些事例都说明张飞具有爱敬君子、能人的好品格。

只可惜,张飞脾气暴躁,对士兵过于严苛。刘备时常劝张飞:“你治军刑罚太重,每天都要鞭打手下的将士,又不防备他们,任他们待在你左右,这是为自己埋下祸患啊。”张飞不听,果然就是死在其部下之手。

史书记载,221年,刘备在成都称帝,张飞迁为车骑将军,领司隶校尉,进封西乡侯。同年,刘备为了给死于东吴之手的关羽报仇,发兵征东吴,张飞也在阆中准备出兵与刘备会师江州。由于过于心痛,张飞暴饮,而后鞭打士兵,结果在出发前夕,被其部将张达﹑范强(《三国演义》中作范疆)谋杀。远在成都的刘备闻得张飞都督有表来到,未卜先知,大呼:“噫!飞死矣。”所以,后主刘禅时追谥他为桓侯。

张飞死于阆中,自然葬在阆中。阆中人仰慕张飞的忠勇,在墓前还修建了张飞庙,现存的墓是明清时重建的。

民间有句话,说张飞“身葬阆中、头葬云阳”又是怎么回事呢?

据说范强、张达趁张飞醉卧之机,将其斩杀,并割下他的头颅前往东吴,准备到孙权那里去邀功请赏。走到云阳时,听到吴蜀讲和的消息,慌乱中把张飞的头颅丢入长江之中。张飞头颅顺水漂流,被一位老渔翁捞了起来。张飞托梦给渔翁,叫渔翁背他的头走,到了走不动的那个地方就给他安葬建庙,于是就有了今天的云阳张飞庙。据史料记载,这座张飞庙又名张桓侯庙,始建于蜀汉末年,后经宋、元、明、清历代扩建。原址位于长江南岸飞凤山麓,依山傍水,与云阳县城隔江相望。这里的老百姓将张飞奉为神明,每当张飞生日、祭日以及逢年过节都要焚香供奉。

标签: 张飞草书

更多文章

  • 乾隆临终前告诉嘉庆不要杀和珅,背后有何深意?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和珅,乾隆

    和珅是历史上有名的大贪官,说起他来大家都不陌生,虽然是个大贪官,贪污的家产数以亿计,但是乾隆皇帝,却非常的信赖这个人,可见和珅还是有本事的,当初乾隆临终之前,告诉嘉庆别杀和珅,嘉庆当时厌恶贪污,所以和珅没能逃过,过了十五年他才明白,自己这个行为太失误了。感兴趣的读者和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 唐朝公主李裹儿生平经历如何?李裹儿有怎样的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唐朝,李裹儿

    李裹儿生平经历如何?李裹儿有怎样的历史评价?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李裹儿简介李裹儿(685年-710年7月21日),即安乐公主。唐中宗李显之女,韦氏所生,有唐朝第一美人之称。出生时正值李显被武则天贬于庐陵,与韦氏赴房州时韦氏在途中分娩。因当时情况窘迫,匆忙中解下

  • 刘封为何会被刘备杀掉?死后还受尽污蔑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刘封,三国

    刘封本是罗侯寇氏之子、长沙郡刘姓人家的外甥。刘备到了荆州投靠刺史刘表后,安居于荆州。刘备为站稳脚跟,又未有子嗣的他,于是收刘封为养子。建安十六年(211年),刘璋邀请刘备入蜀来抵御张鲁,后来刘备于刘璋决裂,于是诸葛亮也接连入蜀。刘封虽然年纪尚小,但已武力过人,即使是刘禅出生之后,刘封因为深得刘备喜爱

  • 周瑜的军事能力如何 周瑜在正史中是一流的吗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周瑜,东汉

    对周瑜的能力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瑜亲跨马櫟陈,会流矢中右胁,疮甚,便还。后仁闻瑜卧未起,勒兵就陈。瑜乃自兴,案行军营,激扬吏士,仁由是遂退。——三国志南郡之战赤壁之战以后,曹操虽然败北,却依然占据荆州地区,孙刘联军准备乘胜夺取荆州,曹操命令曹仁、徐晃等留守

  • 既生瑜,何生亮 小说和正史中的诸葛亮差距有多大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周瑜,东吴

    很多人都不了解周瑜为人,接下来跟着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欣赏。我们都知道在三国演义里面,周瑜有一句非常著名的话。出自于《三国演义》第五十七回,周瑜与诸葛亮共事几次之后,大叹:”既生瑜,何生亮。”意思就是既然老天有我周瑜,为什么还要有你诸葛亮?这一句话背后的心态所呈现出来的就是,周瑜是一个非常心胸狭隘

  • 三国时吴国重臣吕岱的故事是怎样的?后世该如何评价吕岱?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三国,吕岱

    三国人物吕岱生平简介:吕岱的故事是怎样的?吕岱是怎么死的?如何评价吕岱?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吕岱生平简介吕岱(161年-256年),字定公,广陵海陵(今江苏如皋)人。三国时期吴国重臣、将领。吕岱本为郡县吏,因避乱而南渡。受孙权赏识,遂仕于孙氏政权。建安十六年(

  • 说说康熙和鳌拜之间的恩怨 康熙上任第一件事为什么就是除掉鳌拜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康熙,鳌拜

    你真的了解康熙和鳌拜吗?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康熙作为历史上一个十分有名的皇帝,可以说有很多的功德,而他在成为皇帝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除掉了鳌拜,这到底是为什么而他为何如此,面对这样一个大臣,皇帝为何这么忌惮,今天就让我们来看一看,鳌拜和康熙之间的一些恩怨情仇,看一看到底是谁更有

  • 乾隆死后,宠臣纪晓岚是什么下场?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纪晓岚,清朝

    乾隆死后13天后嘉庆就杀了和珅,同为宠臣的纪晓岚,结局如何?接下来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你追寻最真实的历史人物,探索发生在他们身上的历史故事。想当年一部《铁齿铜牙纪晓岚》曾经风靡整个大江南北,王刚饰演的和珅,张国立饰演的纪晓岚以及张铁林饰演的乾隆其形象都那么深入人心,所以人们现在一提起纪晓岚或者和珅的

  • 揭秘:历史上的宋太祖赵匡胤很抠门吗?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赵匡胤,宋朝

    泱泱中华,朗朗乾坤。在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历史上,很多朝代都崇尚奢靡之风。然而,有一个朝代,虽然经济繁荣昌盛,但上至皇帝,下至官员、百姓,都以崇尚节俭为己任,这就是宋朝。宋朝从宋太祖赵匡胤开始便有了崇尚节俭的基调,很多人甚至开玩笑说他节俭到有些“抠门”了。当时,皇宫里的窗帘用的都是最廉价的布料。赵匡胤

  • 为大唐平定安史之乱的重要功臣,仆固怀恩怎么结局那么惨?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仆固怀恩,唐朝

    仆固怀恩是为大唐平定安史之乱的重要功臣,一度被封为郡王,后来却带兵造反,落得个凄惨下场。感兴趣的读者和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事实上,造反并不是仆固怀恩唯一的出路。当初唐代宗在陕州蒙难时,如果仆固怀恩主动率军救援,其实是可以化解双方矛盾的。因为这是皇帝最需要人帮助的时候,而且看起来,似乎这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