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张郃之死到底是什么样的 究竟是司马懿失算还是为了铲除异己

张郃之死到底是什么样的 究竟是司马懿失算还是为了铲除异己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女王范儿 访问量:2328 更新时间:2024/1/18 19:29:12

很多人都不了解张郃之死的事情,接下来跟着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欣赏。

诸葛亮苦心筹谋的前两次北伐都无功而果,第三次北伐取得了汉中之西的武都和阴平两郡,这是诸葛亮北伐过程中首次取得的巨大战果,此次的收获也令蜀军士气大振。蜀建兴九年(公元231年),诸葛亮在经过了一系列的休整与布置之后,开了第四次北伐的征程。然而,此次北征的过程中,却留下了一个至今未解的谜团。

首战告捷;

与前几次北伐相比,诸葛亮此次的战略意图并没有太大的新意,目标还是陇右战场上的天水地区。不过,在此次出征中,诸葛亮根据特殊地形需要,设计改进的运粮车“木牛流马”,首次映入大众的眼帘,这也算是蜀军后勤保障中的一大亮点。

得知蜀军再出祁山的消息后,曹魏朝廷非常震惊,大将军曹真重病在身,无法统兵御敌。于是,魏帝曹叡紧急下诏,命还在荆州的司马懿迅速赶往西北地区,统领三军抵御诸葛亮的北伐大军。而这一任命,也为名将张郃的陨落埋下了伏笔。

司马懿命魏将费耀、戴陵等将率领四千精锐严守上邽,以此来吸引蜀军的主力,自己统领各部继续西进。诸葛亮根据魏军的动向也做出了相应的调整部署,命蜀将王平率部按原计划继续率兵攻伐祁山地区的魏军,自己亲率主力北上迎击司马懿的主力。

司马懿与蜀军相遇之后改变了战术,竟然以身体不适为由,命诸军屯驻险地坚守不出。司马懿认为,蜀军长途奔袭,兵疲力乏且军粮准备的又不充足,此次来袭必然想速战速决,与其跟蜀军直面硬战,不如对峙消耗,等诸葛亮军粮耗尽,蜀军必然不战自败。司马懿的分析没错,蜀军的军粮确实不算太充足。所以,诸葛亮看到魏军据守不出非常焦急,终日命将士们在敌营门前叫阵,各种方法用尽也不见任何效果。

诸葛亮眼看僵持日久,军粮几乎消耗殆尽,不得不一面派人回汉中崔粮,一面率部奇袭上邽,不仅打败了上邽的守军,还趁势收割了上邽地区的小麦暂时应急。司马懿一看上邽失守,蜀军还补充了军粮,再也坐不住了,随即命张郃率部进攻在南围的蜀将王平,命魏将贾嗣、魏平等将率部进攻蜀军的主力。

据《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注引《汉晋春秋》载,诸葛亮命大将魏延、吴班、高翔等将分三路迎击魏军,大获全胜,斩敌三千,缴获军械、盔甲等战利品八千余件。另据《三国志·蜀书·王平传》载,王平见张郃率部来攻,也收缩兵力据城坚守。结果,张郃使尽浑身解数,仍然久久没能攻克。这次战役的初期,可以说诸葛亮首战告捷,取得了不小的战果。

张郃之死;

时间进入六月之后,关陇地区连降大雨,各地的通道泥泞不堪,魏、蜀两军只得罢兵休战。此时,诸葛亮还收到了一份蜀汉朝廷的诏书。诏书称,连日大雨使军粮的筹措与运输出现了极大的困难,因担心前方将士缺粮,急命诸葛亮退兵。诸葛亮当时对此份诏书深表怀疑,但是,又不敢违抗皇命,只得无奈地冒雨退兵。

然而,向来用兵谨慎、工于心计的司马懿,得知诸葛亮退兵的消息后,却做出了反常的决定:命车骑将军张郃率部追击。

据《三国志·魏书·张郃传》注引《魏略》载,张郃接到司马懿的命令之后,当场提出了异议("军法,围城必开出路,归军勿追。")。张郃认为,诸葛亮此时撤兵甚是蹊跷,蜀军刚刚得胜,不可能无缘无故的退兵,其中必然有诈,不宜追击。但是,司马懿却坚持认为,诸葛亮既然冒雨撤兵,又走得如此匆忙,必然是内部或者蜀汉朝廷发生了重大变故,此时的蜀军必然是惊惧不安,正是追击歼灭的大好时刻。

司马懿既是骠骑将军,又是此战中的统帅,张郃虽然是副统帅,但也不能违抗统帅的军令,只得率部追击。结果,张郃追击至木门道时,中了蜀军的埋伏,最终葬身于木门道中。此事从表面上看,似乎非常简单,张郃中了诸葛亮的埋伏,中流矢身亡。但是,司马懿的反常举动却令人百思不得其解。

“司马懿”与“张郃”;

据《晋书·宣帝纪》载,司马懿是河南省焦作市温县人。司马懿年轻的时候在家乡很有名气,曹操当时征召他出仕的时候,下了不小的功夫。起初,司马懿称病不去就职,曹操经过多次征召之后怒火冲天,最后一次派人再去征召的时候,直接下了一条死命令,再不出仕就直接定罪下狱。这等于说,是曹操硬逼着司马懿到自己的帐下任职。

司马懿任职期间,曹操通过细心的观察与验证,对他做出了评价,总结起来有十三个字:“有雄豪志,有狼顾相,必预汝家事。”这一评价短小精湛且非常到位。

“雄豪志”很好理解,胸中有大志向,不会屈居于人下;“狼顾相”,这是一个生动的比喻,狼的本性谨慎、狡诈、多疑,在走路的时候总是不停的四面观察,一方面是在寻找食物,另一方面则是观察周围的环境,搜寻未知的危险;“必预汝家事”,则是曹操的担忧和明断,他认为,将来司马懿必然是曹氏家族的一大祸患。

曹操是整个三国时期,出了名的能识人、善用人的一位枭雄霸主。司马懿自从到了曹操的身边之后,曹操是既利用他的长处,又无时不刻地加以提防,还时不时地进行一番敲打。所以,曹操在世期间,司马懿始终是谨慎小心、兢兢业业,没有做出过一点出格的事情。但是,后来的结果,这就是众所周知的事情了。曹操病逝之后,司马懿原形毕露,逐渐架空了曹魏朝廷,建立了西晋帝国的雏形。

据《三国志·魏书·张郃传》载,张郃是河北省沧州市任丘市人。张郃自从官渡之战投靠了曹操之后,在早期四处征战的过程屡有战功,尤其是在西北地区与蜀军作战多年,有勇有谋、经验丰富,是蜀军颇为忌惮的一位曹魏名将。张郃能够与张辽徐晃等人被合称为“五子良将”,这也足见张郃绝非浪得虚名。

在史料之中,未见张郃与司马懿之间有什么过节。然而,司马懿一次错误的命令,却让这位骁勇善战的名将陨落在西北战场。究竟是司马懿头脑发热判断失误?还有另有图谋,假借诸葛亮之手铲除异己呢?这件事,也成了至今未解的一个谜团。

参考书籍:《三国志》、《晋书》

标签: 张郃司马懿

更多文章

  • 刘禅真的只图安逸,不思进取吗 刘禅是不是扶不起的阿斗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刘禅,蜀汉

    对阿斗刘禅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三国时期是我国历史上一个多事之秋,这个时期是大变革的时代,出了很多风云人物,诸如曹操、刘备、孙权这样的枭雄人物,也有像诸葛亮、郭嘉、荀彧这样的谋士政客。可谓是诸侯并起,人才辈出的年代。同时这个时代也出现了很多富二代,刘备的儿子

  • 他是三国时期的传奇老将,最后结局让人心酸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廖化,三国

    对于《三国演义》,我们了解的都是一些传奇人物的事迹,例如曹操、关羽、诸葛亮等人。当然这只是三国前期的厉害角色,随着时间的流逝,这些耀眼的存在逐步退去,只留下了那些默默无名的小人物来撑起这个舞台。因此在三国后期就流传出了一句话,即 “蜀中无大将,廖化做先锋”,大概意思就是蜀汉没有什么能打的武将了,而作

  • 同样都是御驾亲征 历史对两人的评价为什么不一样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宋真宗,明英宗

    对宋真宗和明英宗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宋真宗北伐和明英宗北伐最大的相同点,是他们俩都御驾亲征了。最大的区别,那是宋真宗破财消灾,而明英宗被敌人给抓了。宋真宗花点钱就签订了维持百年和平的条约,明英宗不仅打了败仗,而且自己还成为了俘虏,差点把明朝北方江山给搞丢了

  • 曹丕为什仫会被骂猪狗不如?原因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曹丕,三国

    你们知道曹丕为什仫会被骂猪狗不如吗,接下来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您讲解所谓“祸延子孙”,至少应该包括两层含义,一层是指真正祸延自己的子孙;另一层是指祸延天下后世。一般人造福或者为祸,其影响只在包括自家子孙的小范围之内,影响不了他人。凡能“祸延天下后世”者,必是个能量很大的风云人物。历史上有许多皇帝自己

  • 袁绍和袁术的是实力那么强 两人为什么不联合起来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袁绍,袁术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袁绍和袁术,希望对你们能有所帮助。提到三国,人们更愿意分析刘、曹、孙三家的势力与发展。不过在东汉末年那个大乱世,群雄并起的时代,曹操、刘备以及孙坚父子都还只是比较弱小的军阀,真正称得上一方诸侯还要属袁绍、袁术这对兄弟。袁绍跟袁术都是豪门子弟,也就是汝南袁氏,他们这个家

  • 诸葛乔是谁?他跟诸葛亮是什么关系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诸葛乔,三国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孔明接班人诸葛乔,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三国时期曹魏最强,东吴最富,蜀汉最弱。为何刘备的蜀汉最弱,这主要跟刘备的出身有关。曹操、孙权、刘备,属刘备的起点最低,一个卖草鞋的能建立蜀汉政权,着实不易。你想曹操好歹是官宦子弟,孙权更是江东世家,他俩谁的背后不是

  • 卫长公主:汉武帝最喜欢的女儿,两任丈夫都贵震天下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卫长公主,西汉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卫长公主的故事,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卫长公主(当利公主),是汉武帝和卫皇后卫子夫的长女、武帝的第一个孩子,号称大汉第一美女,也是汉武帝最喜欢的女儿。这样一位倍受宠爱的公主最后却落得受腰斩之刑。卫长公主简介卫长公主,生年不详,但根据《汉书》记载,卫子夫入宫一年

  • 冯太后:从婢女逆袭成皇后,24岁就成了太后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冯太后,北魏

    你真的了解冯太后吗?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原本是出身于北燕皇族,按说应该是非常尊贵的身份,享受尊荣的生活,可惜在她出生时,母国早已经落魄。令人心痛的是,即便母国已经灭亡,父亲还是没有能够逃脱被杀的命运。在她还没成年的时候,父亲就被牵扯到一桩大案,被北魏孝武帝下令杀死了。那时候她

  • 朱棣为什么要将自己的寡嫂活活烧死?原因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朱棣,明朝

    朱棣火烧寡嫂的故事大家真的了解吗?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你们带来全新的解读~朱元璋有很多个儿子,其中他最喜欢的就是自己的长子朱标。朱标是朱元璋和发妻马皇后的第一个儿子,既是嫡子也是长子。朱元璋打下江山之后,早早就把朱标册为太子,而无论是其他皇子还是大臣,对朱标都非常的敬服。但是可惜朱标英年早逝,寿

  • 康熙刚登基,为什么就要杀掉顺治的心腹太监?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康熙,清朝

    跟着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探寻历史上真实的康熙。清朝顺治十八年正月初七,清世祖顺治帝驾崩。在清史上,顺治是一位富有争议性的帝王,特别是关于顺治的“死”,目前仍有很多种说法。根据《清史稿·本纪五》记载:“丁巳,崩於养心殿,年二十四。”按照正史的说法,顺治是病逝,并非出家。顺治虽然没有出家,但顺治曾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