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颇具争议的屠夫天子冉闵真是民族英雄吗

颇具争议的屠夫天子冉闵真是民族英雄吗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君莫笑 访问量:1684 更新时间:2024/2/14 17:37:36

公元350年,一代暴君冉闵登上了帝宝座,成为中国历史上一位颇有争议的皇帝。冉闵登基后,首先消灭了羯赵,塞外游牧民族在战火中遭到灭顶之灾。

作为中原地区汉人起义的领袖,冉闵于血泊中建立了魏国,史称冉魏王朝,从此,影响中原大地长达135年之久的五胡乱华时代,逐渐走了日薄西山的归途。

众所周知,五胡乱华无异于神州大地上一场空前的浩劫。在这一黑暗的历史背景下,匈奴、鲜卑、羯、羌、氐等五个塞外游牧民族趁中原西晋八王之乱,国力衰弱之际大举南下入侵,致使中原大地生灵涂炭,百姓饱受战乱之苦。据史料记载,早在公元299年时,中原大地上的汉人总数约有1939万人,然而历经一个多世纪之久的战乱,至冉闵灭羯赵之时,中原汉人仅剩下400万,近两千万汉人中的四分之三被外族势力屠杀殆尽,悠久灿烂的华夏明险些毁于一旦。

久经战乱的中原大地千疮百孔,此时,冉魏政权的建立,不仅给中原汉人一次休养生息再度繁荣的机会,也为华夏后裔保住了最后一条命脉。虽然,冉闵本人在历史上饱受争议,后人对他大肆屠杀胡人的做法也诸多非议,然而以历史的眼光来看,这位以勇猛果敢著称的君王用他的雷霆手段终结了中原大地上的百年战乱,以暴制暴的方式令侵略者闻风丧胆,对汉人来说,他依然称得上是一位于水深火热中拯救万民的民族英雄。

冉闵杀胡令

“闵知胡之不为己用也,班令内外赵人,斩一胡首送凤阳门者,文官进位三等,武职悉拜牙门。”这就是震惊内外的闵冉杀胡令。关于这件事情的史料记载有很多,众说纷纭,看法、评价不一。要想真正了解整个故事的发生始末,就必须完全还原当时事情发生的背景。但是,历史是不可复制的,我们只能靠史料记载的细碎字句,来推敲故事发展的细枝末节。

或许是应了“赢者为王,败者为寇”的道理,关于“杀胡令”事件的记载,无一不在批判冉闵的凶狠残暴,酷无情。诚然,不论男女老幼,斩杀二十余万胡人,血洗城池这样的做法确实心狠手辣了点,但是在这血腥的故事背后是否还有什么值得我们深思的问题呢?

生为汉人,却长于胡人间的冉闵,其实一直在胡和汉之间游走,心思飘忽不定,左右摇摆。一则石虎曾宠爱于他,待他不薄;再则自己是汉人,身体里流着的是汉族血统。就在他摇摆不定之际,胡人对他心生猜忌,意欲除之。孙伏都率兵三千于殿中,他感觉自己的性命受到了威胁,决定先采取行动。原本并未打算全城屠杀,但是,当“与官同心者住,不同心者各任所之”的命令下传之后,胡人竞相逃出城去,他才在冲动之下颁布“杀胡令”。当然也有人评价说,这不是他的莽撞之举,而是为了巩固之后的地位的计谋。

不管怎么说,这种毫无道德毫无仁心的种族屠杀,都无法逃脱历史的制裁。

冉闵真的是汉族英雄吗

五胡乱华时代,中原大地上曾出过不少反抗异族侵略的勇士,被称为“屠夫天子”的冉闵便是其中赫赫有名的一位。冉闵作为军人出身的皇帝,以雷霆手段沉重打击了塞外入侵中原之游牧民族的嚣张气焰,在百年战乱中挽救了数百万汉族百姓的生命,保护了悠久灿烂的华夏文明,对汉人来说,他是毋庸置疑的民族英雄。

后世有人评价冉闵为暴君,在他与异族交战的过程中,数度发动大规模屠杀,每攻陷一座城池即下令屠尽城中胡人军民,手段未免太过残忍,然而不容忽视的是,这世上还有一个放诸四海皆通用的关键词,叫作“立场”,这就好比日本人至今还在为二战时降临到自己国土上的两颗原子弹耿耿于怀,每每以“受害者”自居,而对于曾经饱受日本军国主义铁蹄蹂躏的中国百姓来说,日本遭受这样的天罚,简直是罪有应得!

同样道理,站在氐、羌,或鲜卑族人的立场来说,他们的族人百姓遭到屠杀流亡的悲惨命运固然值得同情,然而作为侵略者,这些塞外游牧民族在中原大地上也曾疯狂屠杀汉族军民,犯下滔天罪恶,致使近两千万汉人被屠杀得所剩无几!面对异族侵略,中原军民除了奋起反抗,以暴力手段将侵略者赶出家园之外,别无他途,而以暴制暴,虽然不值得提倡,但无可否认,它一直是人类有史以来的战争中最能有效地震慑敌人的手段!

标签: 屠夫天子冉闵

更多文章

  • 刘禅如何成为三国时期在位最长的皇帝?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刘禅

    一句“此间乐,不思蜀”,不仅让蜀汉后主刘禅成为名人,也让他成为“扶不起来”的典型。其实,真正的刘禅并不完全是这样的。一、很有智慧公元223年,刘备命丧白帝城,太子刘禅继蜀汉皇帝位,史称后主。应该说,刘禅接手的是一个十足的烂摊子。外部,宿敌魏国一直虎视眈眈;盟友东吴成了势不两立的仇人。内部,精兵良将已

  • 大清提督民族英雄左宝贵为什么只有衣冠冢?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民族英雄左宝贵

    大清提督左宝贵是我国的一位民族英雄,在我国的清朝时期有总督提督两类官职,总督是文官提督是武官,左宝贵就是提督中的一名,他出生在一八七三年的山东平邑,是个地地道道的回族人,曾经参加过镇压太平军的运动以及东北伐木工人和东荒教民起义等事件,在这些事件中积累了大量的实战经验,也在这些实战中得到了皇上的认可和

  • 洪秀全是怎么死的?史书上可没说被剁成肉酱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洪秀全

    洪秀全领导的太平天国起义,是十九世纪最大的一场反抗清王朝同治帝运动。同时也是中国有史以来,持续时间最长,规模最大的一场农民起义运动。历史十四年,涉及了十七个城市,对清王朝的统治造成了造成了巨大的影响。网络配图不止如此,此次运动在加速封建统治瓦解的同时,一定程度上也阻止了中国半殖民主义半封建化进程。而

  • 清末皇帝溥仪秘闻:曾光膀子勤练武功为了报复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溥仪

    爱新觉罗·溥仪(1906年2月7日—1967年10月17日),字耀之,号浩然。清朝末代皇帝,也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皇帝。也称清废帝或宣统帝。醇亲王奕譞之孙,载沣长子,母亲苏完瓜尔佳·幼兰。1909年到1912年、1917年7月1日到1917年7月12日两次在位。在一般人的眼中,溥仪清瘦、羸弱,完全是

  • 中国古代喜欢旅游并死在巡游路上的三个皇帝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

    皇家有自己的美丽园林,可以观花赏景;有自己的后宫佳丽无数。帝王一般是徜徉于宫苑之间,威仪于殿堂之上,自得其乐美日苦短了。但也有一些帝王不甘心拘囿于宫殿,想去看看名山大川,体验游乐。其中有三位喜欢旅游,还是在巡游的路上驾崩的。一、舜帝南游网络配图《史记·五帝本记》口:舜南巡狩,崩于苍梧之野,葬于江南九

  • 揭秘十全老人乾隆微服为何多次微服出巡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乾隆

    现在很多电视剧,本应该在皇宫大院的皇帝总是喜欢微服出巡,说是体验民情。微服出巡的皇帝又总会认识一些奇人异事,发展出一段段奇妙的故事。说起这个微服出巡,就不得不提《还珠格格》了,里面的乾隆皇帝前前后后总共微服出巡 了五次,其中一次是故事的开端,遇上了大明湖畔的夏雨荷,第二次是第一部的时候带着一大帮少爷

  • 崇祯皇帝煤山自杀后为什么受到清兵厚葬?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崇祯

    崇祯,明朝最后一位皇帝,世称明思宗,名朱由检(公元1611年~1644年),明光宗朱常洛第5子,明熹宗朱由校弟。熹宗于公元1627年8月死后,由于没有子嗣,因此受遗命于同月丁巳日继承皇位。可以说在某些方面他是一位好皇帝,在位期间,他勤于政务,事必躬亲,面对危机四伏的政局,朱由检殷殷求治。网络配图每逢

  • 武圣关云长的真实面目:原来只是好色的一介武夫?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关羽

    导读:世人皆知关羽,从“温酒斩华雄”的英迈到“千里走单骑”的忠义,从遍布世界的关帝庙到香港影视剧里警察局供奉的香案,不知不觉中,我们已经把关羽当成神去看待。关羽的尊号一封再封,从关公、关二爷到关帝,直至清朝取代岳飞成为与孔子并列的“武圣”,他终于走上神坛,名垂千古。网络配图因《三国志》作者陈寿“尊曹

  • 揭秘:努尔哈赤为什么会笑万历皇帝不堪一击?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努尔哈赤

    核心提示:我们为什么会被称为汉人?这要得益于中国历史上一个伟大的朝代——汉朝。“犯我强汉者,虽远必诛。”称为那个时代的最强音,奠定了汉人的名字,树立了中国前所未有的尊严。虽远必诛汉朝建立的初期,国家一穷二白,人口数量稀少,田地荒芜。北方的匈奴(逃到欧洲,下落不明)偏偏选择这个时候南下,汉高祖刘邦在处

  • “闯王”李自成的名号是承继第一代闯王的威名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李自成

    各位看官应该都知道明末农民起义领袖闯王李自成吧?,他世居陕西榆林米脂李继迁寨。童年时给地主牧羊,曾为银川驿卒。崇祯二年(1629年)起义,后成为高迎祥部下的闯将,勇猛有识略。荥阳大会时,提出分兵定向、四路攻战的方案,受到各部首领的赞同。而他的BOSS高迎祥才是第一代闯王的事情大家都不曾得知吧?下边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