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苏轼的感人大度:宦海风波恶 文心两相知

苏轼的感人大度:宦海风波恶 文心两相知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元气少女 访问量:187 更新时间:2024/3/15 23:13:29

说及苏轼,世人无不高山仰止。

后世推崇苏轼,盖其手创之不朽文化功业。他的诗词、散文、书法,堪称“三绝”,立极宗师;而他的性情之淡泊,性格之洒脱,累处逆境却不改忠君爱民,甘为苍生造福的高古风范,也引得历代文人士大夫竞相折腰。集道德文章于一身的苏轼,其后世影响当不在屈子、李杜、韩柳之下!而他的大度,尤为我所叹服。

网络配图

宋元符三年五月,苏轼遇赦,结束七年流放从海南北归。时传闻,他将入朝拜相。曾在哲宗朝为相的章惇之子章援,因害怕其父对苏轼的迫害甚多而受打击报复,特意写了一封长信给苏轼,请求他的宽宥。对官场恩怨早视作过眼烟云的苏轼即作覆书,坦诚相告:“伏读来教,感叹不已。某与丞相定交四十余年,虽中间出处稍异,交情固无增损也。闻其高年,寄迹海隅,此怀可知。但以往者,更说何益,惟论其未然者而已。”这种不咎既往,珍惜情谊,以德报怨的胸怀,端的令人击节赞赏。

应予补书一笔的是,苏轼与章惇确有“同年”之谊。仁宗嘉佑二年,苏轼、苏辙兄弟俩和章惇均为同榜进士,并做了颇有情谊的好友。但在哲宗亲政,章惇、蔡卞当权之后,因为政见的分歧,以“讥刺先朝”的罪名将苏轼降职免官,贬置惠州。绍圣四年,再贬为琼州别驾,发配儋县。身为宰相的章惇还特别下了一道命令:不准苏氏兄弟在官舍居住。也就是说,章惇不但在政治上对苏轼排斥、打击,而且在生活上也对苏轼加以设障、留难。

双重迫害之下,苏轼只得租用民房栖身。可谓凄风苦雨,备受摧残!两千多个苦熬的日日夜夜,苏轼身心备受伤害。这样的政治恩怨和生活逼迫,无论放在哪个人身上,都是难以释怀,刻骨铭心的!但落到苏轼头上,既不想翻历史的旧账,也不计较个人的恩怨,反而用“更说何益”一笔带过。这种宽宏大量,实属罕见。

网络配图

让人特别感动的还在,不念旧恶的苏轼非常怀念与章惇的“同年”之谊,并为其遭贬后的生活、健康而牵挂。在给章援的覆信中,苏轼叮嘱他好好照顾年迈的父亲,多备些“家常用药”,“切不可服外物”。苏轼还给病中的章惇寄去一些药方,嘱其多多保重自己。苏轼对迫害过自己的章惇,仍像对老朋友那样,关爱有加,不计前嫌。他的宽容大度,到了把苦难、冤屈、创伤留给自己,把友谊、关爱、真情都付于别人的境界。不求利己,唯为助人,如此博爱、宽厚的胸襟,即使放在当世,又有几人能及?

都说文人器量狭窄、小鸡肚肠,那就看看苏轼这位大文豪吧!自然,苏轼的宽容大度,并不意味着是非不分,没有原则。恰恰相反,他所持的政见、立场,异常坚定;也正为此,他既得罪于变法的王安石,又不苟同于尽废新法的司马光,才遭致数度受贬,外放流浪。

但是,苏轼从来不把政见分歧、仕途沉浮与朋友情谊拴在一起,像现今的某些人那样,一切以政治正确为转移,以至翻脸无情,落井下石。在苏轼而言,你我政见虽异、不相为谋,但私交尚在、情谊尚存,仍可以做生活中的朋友。他与王安石、司马光,包括章惇在内,都长期保持朋友关系,而不受宦海迁谪之左右,不为恩恩怨怨所影响,正凸显其人格的高标。宦海风波恶,文心两相知。他与王安石之间的交往,堪称文坛佳话。

网络配图

苏轼是浪漫、幽默的,苏轼又是兀傲、坚韧的。二十余年的颠沛流离,苦痛磨难,终不改其人性本善的信念。他说:“吾上可以陪玉皇大帝,下可以陪卑田院乞儿。眼前见天下无一个不是好人。”

大度的苏轼,屹立于对大写的“人”的挚爱与坚信的盘石之上!这种人类情怀、人文情愫,如电光火石般划过千年夜空,照亮华夏!大度东坡奇伟男,绝代风华千古传。苏轼的博爱大度,与豪放的苏词、隽永的苏文、飘逸的苏字交相辉映,成为国人永久注目的一道亮丽历史风景。

标签: 苏轼

更多文章

  • 司马光:不贪财不好色 一生就撒过一次谎的宰相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司马光

    从娘胎里一落地就是个老头子,他一辈子就撒过一次谎,他与王安石互为政敌,私下却是好友,他贵为宰相,家里却非常贫寒,他年逾古稀却令举国敬仰,连敌国皇帝都尊敬他。要是说有人从娘胎里一落地就是个老头子,那第一个大概是传说中的老子,第二个就是司马光老先生了。这个人好像压根儿没年轻过,一辈子不讲究吃穿,也不爱钱

  • 乾隆的真面目 大兴文字狱培养了史上第一贪官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乾隆

    乾隆一心捍卫国家,他对当时已经叩响中国大门的西方殖民主义者怀有很大的警惕心。当时清朝开四口与外通商,但许多外国商人与中国奸商勾结干一些违法牟利的事,乾隆便封了厦门、泉州、宁波三个通口,只留下广州给外商交易。他还命臣下制定了《防范外夷规条》,禁止外商在广州过冬;外商必须接受中国行商管束稽查;禁止外商雇

  • 揭秘三国名相诸葛亮为什么不能统一天下?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诸葛亮

    在三国中后期,曹操、刘备等枭雄,还有各国的猛将、名将基本上死的差不多了,而最聪明,最睿智,神乎其神的诸葛亮还活着。可以说是最有可能完成全国统一的人。但是,后来的结果大家也知道,6次北伐都失败了,那么这里面深层次的原因到底是什么?有何内幕?网络配图“天下不再是那个天下”我们知道秦国、汉高祖刘邦统一天下

  • 大汉秘史:揭秘汉景帝皇后薄皇后凄惨的一生!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薄姬

    薄皇后,这个称号中就带着一股凉薄的气息,她的命运就像她的名字一样凉薄。听着她的命运,任谁都会不由自主的感叹唏嘘。薄皇后本名就叫薄氏,因为被汉景帝的祖母指定,在汉景帝还是太子的时候就内定好成为太子妃。网络配图后来汉景帝即位,她也顺理成章的成了汉景帝的皇后。虽然,他与景帝做了20多年的夫妻,但是景帝一直

  • 秦庄公的一个失误 间接导致了西周的灭亡!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秦庄公

    前面我们讲过,在西周周孝王的时候,秦人的祖先因为养马有功而被周孝王分封在秦地,成为了第一位秦君。虽然地盘不大,但毕竟是有了自己的属地。在“道路以目”的周厉王时期,诸侯纷纷叛变,远在周王朝西部边陲的西戎国不仅加入了其中,而且还把靠近自己的秦人另外一个支系给灭了。周宣王继位之后,命令当时的秦君秦仲率军前

  • 他借三千阴兵当上了皇帝 竟遭阎王梦中索命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刘彧

    时局动荡的南北朝时期,常常爆发战争,其中最具神奇色彩的就是那场宋明帝刘彧借助冥府阴兵平定叛乱的战争,这个传奇故事在民间广为传颂。《南北朝·宋史》中也对此事做了记载:这支由刘彧召出的"鬼魂"军队个个骁勇善战,手持利斧的小兵凶神恶煞,令人后脊发凉。手握兵权的刘裕废除了东晋的最后一个皇帝后,于公元460年

  • 宋仁宗赵祯之死举国同悲而敌国皇帝竟也大哭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赵祯

    赵祯在位期间,经济繁荣,科学技术和文化也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宋史》赞曰:“《传》曰:‘为人君,止于仁。’帝诚无愧焉。”史家将其在位及亲政治理国家的时期概括为“仁宗盛治”。网络配图宋仁宗嘉佑八年(1063年)农历三月二十九日,宋朝第四任君主赵祯病逝。赵祯驾崩的消息传出后,“京师罢市巷哭,数日不绝,虽乞

  • 揭秘雍正赐死功臣年羹尧原因:狡兔死走狗烹?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雍正赐死功臣年羹尧原因

    年羹尧,字亮工,号双峰,汉军镶黄旗人,生年不详(一说生于康熙十八年,即1679年)。其父年遐龄官至工部侍郎、湖北巡抚,其兄年希尧亦曾任工部侍郎。他的妹妹是胤禛的侧福晋,雍正即位后封为贵妃。年羹尧的妻子是宗室辅国公苏燕之女。所以,年家可谓是地位显贵的皇亲国戚、官宦之家。虽然年羹尧后来建功沙场,以武功着

  • 揭秘武则天风流野史:武则天与她的那些男宠们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武则天

    中国历史上唯一的一位女皇帝:武则天。而有关于武则天野史,更是数不胜数,其中,关于她的后宫生活的野史也是最多的。究竟武则天有多少个男宠呢?无从考据,不过,武则天野史有记载的,就有以下几位。据史书记载,同男性皇帝拥有后宫三千佳丽一样,武则天的男宠也多至三千。然而是否真有那么多,我们不得而知。但是在武则天

  • 解密:让慈禧晚年常常为其痛哭落泪的人是谁?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慈禧

    许多人都认为慈禧作为“天下第一女人”,执掌的是整个国家的命运,过的是锦衣玉食的生活,身边又有那么多伺候奉承的人,生活也一定非常满足。还有什么比作为“天下第一女人”更幸福的事情呢?但是慈禧觉得自己并不快乐,而这些不快乐也不能对别人说。到了晚年,也许是压抑得太久,她开始跟一些她认为亲近的人唠叨自己的过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