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曾国藩一生多病却能高寿 揭其养生治心之道

曾国藩一生多病却能高寿 揭其养生治心之道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下一个明天 访问量:818 更新时间:2024/3/6 23:30:34

一生多病的曾国藩,历尽惊涛骇浪,终于在同治十一年(1872)走完人生的最后一程,享年62岁。这个寿数,在今天看来也许并不算高,但在一百多年前,这已经超过了当时国人的平均寿命。正是因为这个原因,曾国藩的养生治心之道也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尤其是在健康问题越来越成为人们的关注点的今天,他的养生治心之道有哪些值得我们借鉴或思考的呢?

一治身与治心并重

“治心以广大二字为药,治身以不药二字为药。”在养生问题上,曾国藩有这样一句经典的总结。他力图做到身心并治、口体兼防,要旨是养生以治心为主,以不药二字为准。他曾在家书中指出了具体的治心与治身之法,“治心之道,先去其毒,阳恶曰忿,阴恶曰欲。治身之道,必防其患,刚恶曰暴,柔恶曰慢。治口之道,二才交惕,曰慎言语,曰节饮食。凡此数端,其药维?”“不药”二字始终贯穿他的一生。治心的关键在去忿去欲,治身关键在去暴去慢,治口之道在慎言节食。

网络配图

曾国藩本人患有牛皮癣、耳鸣、失眠、眼疾等多种常见慢性病,但他不到万不得已不会去吃药。他的两个儿子曾纪泽、曾纪鸿体弱多病,然而,他仍然告诫他们不要随便吃药。同治五年四月十日,曾国藩给两个儿子写信,“尔虽体弱多病,然只宜清静调养,不宜宾施攻治。庄生云:‘闻在宥天下,不闻治天下也。’东坡取此二语,以为养生之法。尔熟于小学,试取‘在宥’二字之训诂体味一番,则知庄、苏皆有顺其自然之意。”又说,“养生亦然,治天下亦然。若服药而日更数方,无故而终年峻补,疾轻而妄施攻伐,强求发汗,则如商君治秦、荆公治宋,全失自然之妙。”

所谓“在宥”,是指自在宽容。这是庄子无为而化的思想,曾国藩以此来教育孩子养生在养心,养心在于自在宽容,即他所说的“广大”。相反,随意吃药则是违背了自然规律,是“妄施攻伐”,从外部干预身体内部。他又用苏东坡的诗来进一步阐明其理:“东坡《游罗浮》诗云,‘小儿少年有奇志,中宵起坐存黄庭。’下一‘存’字,正合庄子‘在宥’二字之意。盖苏氏兄弟父子皆讲养生,窃取黄老微旨,故称其子为有奇志。以尔之聪明,岂不能窥透此旨?教尔从眠食二端用功,看似粗浅,却得自然之妙。尔以后不轻服药,自然日就壮健矣。”

苏东坡一生历尽曲折,然而,他却能笑对这一切,故而得养生之道。曾国藩亦希望孩子们以苏东坡为榜样,不要轻易吃药,只要心存自在宽裕,自然就能健壮。

网络配图

同样,他对几个弟弟也是以“不药”二字相劝。同治元年七月二十日,曾国藩对季弟曾国葆容易发病,而又喜欢随意服药表示了深深的忧虑,他说:“吾在外日久,阅事日多,每劝人以不服药为上策。”还说,“余所虑不在于病,而在于服药,兹谆谆以不服药为戒。”

九弟曾国荃处南京前线,一度“肝病已深,痛疾已成,逢人辄怒,遇事辄忧”。同治三年四月十三日,曾国藩写信对他说,“此病非药饵所能为力,必须将万事看空,毋恼毋怒,乃可渐渐减轻。蝮蛇螫手,则壮士断其手,所以全生也。吾兄弟欲全其生,亦当视恼怒如蝮蛇,去之不可不勇,至嘱至嘱!”曾国藩认为,肝火上窜,血不养肝,此断非药所能为,必须放心静养,不可怀忿怄气,不可提心吊胆,总以能睡觉安稳为主。就是说此病来自心理上的隐忧与畏惧,心病还需心药医。

俗话说,药到病除,然而,曾国藩始终相信,良药难治该死的病,许多时候,病在心间,不去除心病,再好的药也无济于事。失眠是困扰曾国藩的一个长期病症,他认为失眠主要是因为心气不平和的原因,很严重,应当引起足够的重视,但重视之表现是用调养心气平和的方法来治疗。

网络配图

二养生与为学并进

曾国藩养生治心之二法,是养生与为学并进。同治十年十二月五日,曾国藩正式提出“养生六事”,他说:“吾见家中后辈,体皆虚弱,读书不甚长进,曾以养生六事励儿辈:一曰饭后千步,一曰将睡洗脚,一曰胸无恼怒,一曰静坐有常时,一曰习射有常时,一曰黎明吃白饭一碗,不沾点菜。此皆闻诸老人,累试毫无流弊者,今亦望家中诸侄试行之。”又说,“养生与为学,二者兼营并进,则志强而身不弱,或是家中振兴之象。”

标签: 曾国藩

更多文章

  • 孙权称帝前为何要屈身忍辱曹魏近十年?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孙权

    公元220年,刘备失荆州,天下三分成定局。在一个正常人看来,孙权应当张灯结彩,赶紧缝制龙袍忙着称帝啊。然而,让人瞠目结舌的是,一直到229年,孙权才正式登基,随后迁都建业。其实这种屈身忍辱才是孙权高超的政治计谋!在《三国演义》的主要人物中,罗老对孙权这个人物的塑造不是很成功,不如曹操、刘备有鲜明的个

  • 揭秘为什么把努尔哈赤叫做通古斯野猪皮?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努尔哈赤

    在谈到大清历史的时候,很多人都把努尔哈赤叫做通古斯野猪皮,后来范围扩大了,泛指努尔哈赤及后代建立的清朝皇室。为什么这么说呢?通古斯,一般是西方人对操满-通古斯语诸族的泛称。那么,通古斯是哪?一般是指分布在西伯利亚叶尼塞河以东至库页岛的族民,主要生活在广大的森林和草原,从事渔猎。通常将操通古斯语群的民

  • 她三嫁帝王 出家为尼 本想与青灯为伴却被杀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尔朱英娥

    放眼中国历史,嫁过两位帝王的女子有之,如西晋惠帝皇后羊献容,如隋炀帝之皇后萧氏(她虽六嫁,其中四位不是自封为帝的草头王就是草原可汗,只有两个是真正帝王),可是正史记载嫁过三位帝王的仅仅一位,这位传奇女子就是尔朱英娥。尔朱英娥是北魏权臣尔朱荣之女。尔朱荣平定了六镇叛乱,孝明帝元诩为了拉拢尔朱荣,在赏赐

  • 一个有夫之妇逆袭成为皇后?她是怎么做到的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王娡

    皇后,是古代女子的最高追求,能当上皇后的,那要求是非常之高的,不仅要家世清白,甚至还得有一定的靠山,或者是出自名门,即便是小户人家的女子,至少身子得是清白的。可是历史上却有一位伟大的皇后,她在嫁给皇帝前已经有了丈夫还生了个女儿,嫁给皇帝后,不仅做了皇后,儿子还当上了皇帝,而且儿子还成为了千古一帝,她

  • 刘禅阿斗的身世之谜:揭秘阿斗究竟是谁生的?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刘禅阿斗

    刘禅(shàn)(207年-271年),即蜀汉后主,字公嗣,小名阿斗。刘备之子,母亲是昭烈皇后甘氏,三国时期蜀汉第二位皇帝。后主刘禅,刘备的儿子,223年即位,在位41年,时年17岁。刘禅虽然无能,但在诸葛亮的辅佐下,蜀汉的经济得到了一定的发展。诸葛亮吸取了刘备的失败教训,采取联吴攻魏的方针,但诸葛

  • 刘邦手下配合最默契的两位能人 居然是他们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刘邦

    说起汉高祖刘邦手下的人才,很多人最先想起来的应该是汉初三杰,张良、韩信和萧何。那哥仨的名号确实是最响亮的,可要说刘邦手下配合时间最长,配合最好的那还要说是陈平和周勃。陈平跟随刘邦之前,是在项羽手下的,当时和陈平一起投奔刚到汉军的有七个人,刘邦并没有对他另眼相待,管了一顿饭之后就让他们休息了。这会陈平

  • 他屠城吃人是家常便饭 最终被李世民斩杀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李世民

    人吃人,极其野蛮的行径,是天理不容的。当今社会,人吃人的现象没有了。可在古代,人吃人还是经常见到的。古代出现人吃人的现象,有很多原因。有因为饥饿出现人吃人的现象,因为仇恨出现人吃人的现象,因为生性残暴出现人吃人的现象,因为好奇出现人吃人的现象等等。隋末唐初,有那么一个人,他生性残暴,攻下一个城池,抢

  • 韩信胯下之辱是胆小懦弱还是明哲保身?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韩信

    韩信,西汉的开国功臣。是中国历史上杰出的军事家、战术家。他为后世留下了大量的战术典故:明修栈道,暗渡陈仓、临晋设疑、夏阳偷渡、木罂渡军、背水为营、拔帜易帜、传檄而定、沈沙决水、半渡而击、四面楚歌、十面埋伏等战术都是他所发明和在战争中发挥了很大的作用。其用兵之道和战术,为历代兵家所推崇和模仿。与萧何、

  • 帝王也有痴情种: 哪位皇帝娶妓女为妻并恩爱一生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皇帝

    唐武宗生于元和九年(814)六月十一日,原来的名字叫李瀍。27岁之前,他一直兢兢业业作王爷,任凭皇位在父亲穆宗、哥哥敬宗和文宗几个手里转来转去,而他只是尽情的骑马游乐、求仙炼丹,过着极为小资的生活。一次外出游乐时,他在邯郸结识了一位王姓妓女,此女不仅艳惊四座,而且歌舞俱佳,让这位王爷喜欢得不得了。李

  • 末代皇后:一代才女为何沦落到这种地步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婉容

    郭布罗·婉容,清朝末代皇帝爱新觉罗·溥仪的正室妻子。满洲正白旗人,达斡尔族。她是清朝也是中国最后一位皇后,后为伪满洲国皇后。婉容的父亲郭布罗·荣源,是时任内务府大臣,婉容的生母爱新觉罗氏是定郡王溥煦的孙女、毓长的第四女,人称“四格格”。婉容作为一个达斡尔族旗人家的小姐,拥有优裕富足的生活环境、显赫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