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刘邦从痞子变成一国之君 治国能力从何而来

刘邦从痞子变成一国之君 治国能力从何而来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异世邪君 访问量:2154 更新时间:2024/2/10 23:43:50

首先呢,要纠正一个概念,那就是不能以现代的行为去定义一个古人,现在的人看刘邦起事之前,那是无所事事,也不喜欢下地劳动,整天瞎逛,吊儿郎当,现在看起来就是个问题青年或者是个二流子、小混混,但是在当时这是一种存在的身份,好听一点就是游侠,虽然刘邦没有出去,所以刘邦其实并不是我们现代概念里的地痞流氓。

刘邦一生经历了三个时代:一个是战国时代、一个是秦国帝国时代、还有大汉帝国时代。前两个个时代截然不同,战国时代,大家相互征伐,并不安稳,但是统一以后,车同轨

书同文。我们常常会选择性忘记一件事情,那就是刘邦(生于公元前256年)只比秦始皇嬴政(生于公元前259年)小三岁,他们是同龄人,而我们常常把他两当成不同时代的人。关于这件事情,要怪我们的历史课本,总是孤立的去写秦始皇统一中国和刘邦建立汉朝。直到刘邦32岁时,沛县才被秦军占领,此时的刘邦,才从战国时代进入帝国时代。要想弄清楚刘邦为什么有治国能力,就必须要把早年刘邦放到战国时代的背景下去了解。

网络配图

刘邦出身农家,但是在沛县来讲还是一个相对比较富裕的平民家庭,这从刘邦的两个哥哥刘伯刘仲(后改名刘喜)的家境可以推断,刘邦能够“学书”且常年“不事家人生产作业”,刘邦的(异母)弟弟刘交能在大学者浮丘伯(荀子门人)门下学习,并精于《诗经》之学,说明刘家的家境还算殷实。

刘邦少年时期受过良好的基础教育,这在《史记高祖本纪》和《汉书高帝纪》中都没有写明,但卢绾的传中有记载:

卢绾者,丰人也,与高祖同里。卢绾亲与高祖太上皇相爱,及生男,高祖、卢绾同日生,里中持羊酒贺两家。及高祖、卢绾壮,俱学书,又相爱也。里中嘉两家亲相爱,生子同日,壮又相爱,复贺两家羊酒。

刘邦少慕魏公子信陵君无忌的为,很想投入信陵君门下。于是西行至大梁,但信陵君已死,而故信陵君门客张耳亦召纳门客,于是至外黄投入到张耳门下,两人结成知己。及魏国灭亡,张耳成为秦廷通缉犯,门客皆散去。刘邦回到家乡沛县。

网络配图

张耳者,大梁人也。其少时,及魏公子毋忌为客。张耳尝亡命游外黄。外黄富人女甚美,嫁庸奴,亡其夫,去抵父客。父客素知张耳,乃谓女曰:“必欲求贤夫,从张耳。”女听,乃卒为请决,嫁之张耳。张耳是时脱身游,女家厚奉给张耳,张耳以故致千里客,乃宦魏为外黄令,名由此益贤...秦之灭大梁也,张耳家外黄。高祖为布衣时,尝数从张耳游,客数月。

沛县处在楚魏两国的边界区,当时外黄距离沛县有数百里之遥,而刘邦数次爬山涉水去拜会张耳(后来他们二人还成了儿女亲家),不计旅途风霜,可见其意志之坚定。

同时,刘邦在沛县还有一个上线,那就是后来成为西汉丞相的王陵

王陵者,故沛人,始为县豪,高祖微时,兄事陵。陵少文,任气,好直言。

按照当时的情形推断,刘邦可能算是一个比较低级的游侠,大概能算作丰邑一代的“带头大哥”,卢绾、樊哙、周勃等人可能算是他的下线,而到了沛县城里,刘邦就要拜大哥王陵的码头了。

网络配图

到刘邦32岁时,沛县入秦,秦国推行商鞅制定的“秦法”,使得刘邦不能再继续他的游侠生涯,为了适应新的形势,刘邦只有走另一条道路——胥吏之路。

刘邦做了沛县泗水的亭长(亭长是管十里以内的小官),时间长了,和沛县的官吏们混得很熟,在当地也小有名气。刘邦的心胸很大,在一次送服役的人去咸阳的路上,碰到秦始皇大队人马出巡,远远看去,秦始皇坐在装饰精美华丽的车上威风八面,羡慕得他脱口而出“大丈夫就应该像这样啊!”

秦始皇成为了刘邦的新偶像,这在我们现在看来似乎是顺利成章的,但在那个大变革的时代却不如我们想象的那么自然。秦始皇开天辟地地创立了皇帝制度,在历史上第一次建立了一个中央高度集权的大帝国,这在当时是一件破天荒的事,当时的人是很难理解这次变革的历史意义。秦帝国的轰然倒塌使得全社会对秦始皇的这个变革都持否定态度,项羽分封诸王,重新回到“战国时代”(也可称之为“后战国时代”)就是这一时代思潮的体现。刘邦虽然也被迫妥协,“帝国郡县制”与“封建制”并行,在实行郡县制的同时也分封了一批诸侯,但他自己一直是坚持继承秦始皇开创的帝国制度,就从这一点看,他就比他的对手项羽要有眼光得多。

刘邦能够迅速适应当时的时代大变局,短期内顺利地从“游侠”完成角色转化,变成一个(起码是合格的)“胥吏”,最后又转变为“帝王”,紧紧抓住了时代的脉搏,同时知人善任、能屈能伸、从善如流,这些都是需要非凡的能力的。

网络配图

当然,刘邦身上也有很多痞子气,比如逃难时不顾儿女的死活,几次将他们推下车只顾自己,但也不能因此完全把他看做一个痞子。话说他的后裔昭烈皇帝刘备也经常把家眷丢给对手,还宣称“兄弟如手足,妻子如衣服”,怎么就没人说刘备是痞子,可见我们对很多历史人物的认识是很脸谱化的。

刘邦在战国时代是一个知行合一的人,他自己也学习,也出游,也就是我们所谓的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理论与实际相结合,这样才会对社会产生深刻的认识,并且迅速做出判断,我们了解的刘邦往往都是从亭长开始的,,误以为刘邦一直在做亭长,刘邦出生在战国时代是何其幸运,见识了各国之间的战争,并且结识了名士。这为他以后的治国积累了知识和阅历,所以其实刘邦年轻的时候只是做了游侠,而不是痞子流氓哦。

标签: 刘邦

更多文章

  • 史上第一位忠臣关龙逄被夏桀以炮烙之刑处死?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关龙逄,夏桀

    关龙逄(前1713年~前1620年),生于廑19年,卒于桀32年,中国历史上第一位明相,因为进谏忠言而被杀,享年93岁,做了发,桀两代夏王的相。故里在今恼里镇龙相村。据档案馆文献史料记载关龙逢也称豢龙,是古代豢龙部族的后代。网络配图夏王朝从公元前21世纪建国,到了公元前16世纪,最后一个君王夏桀。夏

  • 如何评判刘彻卫子夫之间的婚姻幸不幸福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刘彻卫子夫

    汉武帝刘彻有过两位皇后,一位是他愿意金屋藏娇的陈阿娇,另一位就是麻雀变凤凰的卫子夫了。卫子夫当年作为一名歌女被进献给刘彻,刘彻在惊艳过后就忘了卫子夫。直到两年后,卫子夫哭着要离宫时,又被刘彻注意到了,这次她得到了刘彻的喜爱,一步一步走上了皇后的位置。我想刘彻和卫子夫是真正爱过的,不过刘彻身为帝王,后

  • 卫子夫为何能成为中国第一位有独立谥号的皇后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卫子夫

    我们很多人可能都知道汉武帝有个皇后叫卫子夫,但是可能很少人会知道,卫子夫还是中国第一位有独立谥号的皇后。那么,这个谥号是什么?卫子夫又为什么会成为中国第一位有独立谥号的皇后呢?这就要从中国帝后的谥号说起。“谥号”是什么“谥号”即是帝王及其后妃、诸侯、臣僚等具有一定地位的人死后,内务府根据其生前事迹与

  • 揭秘:李世民为何会向突厥称臣纳贡十二年?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唐太宗

    突厥是我国北方境内一个古老而又显赫的民族。早在南北朝时期,突厥族就逐渐发展壮大起来,建立了人数多达数十万的军队。到了隋朝初年,突厥族却因内讧和斗争,统治集团分裂为东西两部。西突厥在阿尔泰山以西,东突厥则控制着东起兴安岭西到阿尔泰山的广大地区。其中东突厥不久被隋朝军队打败,西突厥也因为内乱而一度衰落。

  • 独孤皇后因对爱情忠贞却背上了妒妇的骂名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独孤皇后

    独孤皇后作为隋文帝杨坚的皇后,她对隋朝的建立有着不可磨灭的功劳,后世对她也有诸多评价,有美誉,也有骂名,她有一颗聪明的头脑,巾帼不让须眉,时常为隋文帝出谋划策,分析利弊,而大多数时候,隋文帝也会采取她的建议,同时,她也是一个独立的女人,她十四岁便嫁给了隋文帝杨坚,她对爱情极为专一,新婚当天便要求杨坚

  • 一个皇帝怎么会抠门成这副样子?他是有多穷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道光

    爱新觉罗·旻宁(1782年9月16日—1850年2月25日),即清宣宗,通称道光帝,是清入关后的第六个皇帝。清仁宗(嘉庆帝)次子,生母为孝淑睿皇后喜塔拉氏。生于乾隆四十七年(1782年9月16日),卒于道光三十年正月十四日。在位30年,终年69岁。庙号宣宗,葬慕陵。重要事件:虎门销烟、公布《穿鼻草约

  • 曹操评赤壁之战:孤烧船自退 周瑜虚获此名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曹操

    《三国志·周瑜传》引《江表传》说:“曹公与孙权书曰:‘赤壁之役,值有疾病,孤烧船自退,横使周瑜虚获此名’。”赤壁水战的结束,不在乌林(长江北岸),而在湖南的巴丘湖。网络配图《三国志·周瑜传》引《江表传》说:“曹公与孙权书曰:‘赤壁之役,值有疾病,孤烧船自退·横使周瑜虚获此名’。”《三国志·郭嘉传》:

  • 乞丐皇帝朱元璋 如何从平民翻身到皇帝的?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朱元璋

    朱元璋是我国明朝的开国皇帝,一生为了统一中国付出了太多的努力。这样一位曾今给人放牛的平民出身的人,最后能够成为一个国家的开国皇帝显然是要比别人付出的太多太多。这一生收揽英雄,有很多的决胜策略,为当时的国家做出了很大的贡献,但是却在晚年犯糊涂,嗜杀成性。那么到底他是一个什么样的皇帝?网络配图乞丐皇帝朱

  • 武则天墓千古之谜 中国千年古墓之谜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武则天

    武则天墓千古之谜,中国千年古墓之谜。中国有很多的神秘事件也有很多的未解之谜一直都没有答案,千年古墓之谜就是其中一个,武则天墓是大家一直关注的问题,那武则天都存在哪些未解之谜,科学家又说是怎么回应的呢?下面科技讯小编带你看中国千年古墓之谜。网络配图武则天是一个善于用时间打败一切的人。她14岁入宫,先是

  • 解密:元文宗为什么能当上两次皇帝?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元文宗

    元文宗图帖睦尔,为元武宗海山次子,元泰定帝去世之后,在知枢密院事燕铁木儿以及其他武宗旧部的支持下,于大都称帝,是为元文宗。随后又在各部的支持下,击败上都政权派遣的军队,包围上都,迫使当时的上都政权携皇宝出城投降。一个月后,他处死上都政权宰相,上都的九岁皇帝也在战乱中去世,随后又接着发兵平定四川、贵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