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唐宣宗为什么会被赞誉为“小太宗”?

唐宣宗为什么会被赞誉为“小太宗”?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做你的英雄 访问量:2275 更新时间:2024/1/17 7:32:24

唐宣宗为什么会被赞誉为“小太宗”?感兴趣的读者和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提起唐高祖、唐太宗、唐高宗和唐玄宗,恐怕是人尽皆知。然而明清两朝在祭祀唐朝皇帝时,一直坚持的却只有三人,其中两人分别是唐高祖和唐太宗,另外一个正是我们今天要说的唐宣宗。唐高祖和唐太宗的功绩暂且不说,开创“永徽之治”的唐高宗和将大唐王朝推向顶峰的唐玄宗竟然会“落榜”,倒是让一个知名度不高的唐宣宗“上榜”了。

唐宣宗是唐朝后期的一位皇帝,他去世后,不到半个世纪,大唐就覆亡了。他在史书中的形象是相当不错的,后世多把他和唐太宗相提并论,赞他为“小太宗”。然而,真实的唐宣宗到底是什么样的呢?

1、收复河湟之地

对于古代皇帝来说,要想成为“大有为之君”,必然需要在疆域方面下点功夫,或收复失土,或开疆拓土。唐宣宗最为人称道的一点就是他收复了河湟之地。安史之乱期间,朝廷为了尽快平定动乱,从安西、陇右抽调了大量兵马,使得西北空虚,进而让吐蕃占了大便宜,朝廷由此失去了对河西走廊的控制。

安史之乱平定后,朝廷上下一直想收复西北失地,可国力衰退过于严重,始终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如果从公元758年开始算起,一直到唐宣宗收复河湟,这些地方脱离了唐朝近百年。公元844年,雄踞西北的回纥已走向衰落,吐蕃也发生内乱。

大唐之“大”

当时在位的唐武宗得知消息后,迅速召集朝臣,意图趁机收复河湟地区的十八州之地。可惜唐武宗突然离世,这个机遇被新皇帝唐宣宗给捡到了。唐宣宗初登大宝,正是意气风发的时候,他决心以武力来让自己斩获这个不世之功。要说老天真的是待唐宣宗不薄,公元848年,沙州一位名叫张议潮的豪强逮着机会起事了,他一口气收复了西北十一州。

公元851年,他派人将十一州的相关资料都送到了长安,并表示效忠唐朝,他后来被唐宣宗封为归义军节度使。唐宣宗等于是不费一兵一卒就收复了西北十一州,不仅他自己认为这是天命许之,后世也将这份大功归到了他的身上。然而,如果没有吐蕃内乱和张议潮的起事,以唐宣宗的本事,恐怕会是另外一番结局。

2、善于制造佳话

唐宣宗能够以一皇叔的身份在复杂的政治环境中熬了三朝,最后还成功登顶,可见他的权术之高!他继位之后,处处以唐太宗为榜样,制造出了不少历史“佳话”。有一次,他出宫打猎,期间碰到一群砍柴的樵夫,他就问了一下当地县令的情况,结果樵夫们对县令交口称赞。

待他回宫后,他就把这个县令的名字给记了下来,没两年,这个县令就被提拔为刺史。按制,县令需要入宫向皇帝谢恩,君臣相见后,唐宣宗异常欢喜,不仅重赏了县令,还把个中缘由告诉了县令。唐宣宗做过不少类似的事情,可见他在吏治方面还是有一套的。

难怪有些有识之士说唐宣宗不称职,才能上只能胜任县令一职。唐太宗以知人善任著称于世,一心效仿他的唐宣宗不可能不知道知人善任的重要性。

可唐宣宗的效仿简直是让人发笑,为了让天下臣民能够把他捧到唐太宗的高度,他提拔一些太宗朝名臣的子孙进入朝廷中枢,比如魏征的后代魏谟等。在他看来,他所重用的大臣和太宗朝的大臣关联在一起,他也就可以和太宗关联到一起。这种行为有没有一点邯郸学步的味道?

1、尽反武宗之政

唐武宗在位期间,着实为天下做了不少大事,尤其是灭佛。唐朝对宗教发展一直持以比较开放和包容的态度,结果到唐朝中期,佛门子弟满天下,佛家寺庙随处可见,大量的人口和土地都成为佛家的了,导致国库收入减少,百姓负担加重。唐武宗能够下令灭佛,绝对是有大功于社稷。

表面上看,唐宣宗只是废掉了灭佛这项政策,实际上,他的所作所为让朝廷的财政更是捉襟见肘。

只要是受到唐武宗重用的能臣、贤臣,唐宣宗是一概不重用。当然,这只能算是一朝天子一朝臣的范畴,可是唐武宗明明是为了精简官吏才裁撤的官员,唐宣宗却也反其道而行之,不仅让大家伙官复原职,还额外增加了很多官员。总之,只要是武宗朝的政策,他都要反对,完全是一种为了反对而反对的态度。

至于他为什么要这么做?有人说是因为他和武宗关系不好,其实这只是很小的一方面,主要原因是他想把自己的“光辉”形象给树立起来。他一边不断给自己的父亲唐宪宗戴“高帽子”,一边想把自唐穆宗始的四朝定义为“伪朝”,好向朝野宣示自己继承的是唐宪宗的皇位,是妥妥的“正统”皇帝,同时给自己来一个“拨乱反正”的大功。

2、晚唐三大主要问题皆未解决

北宋亡在了“冗官、冗兵和冗费”这三大问题上,唐朝灭亡主要也是因为三个问题,分别是,藩镇、宦官和党争。唐宣宗在把武宗手下堪比张九龄、宋璟的贤相李德裕给贬谪后,竟然又让早已退出朝廷核心的牛党诸人回到了朝堂上。如果说“牛李党争”中的李党是锐意进取的改革派,那么牛党就是抱残守缺的保守派。

晚期的唐朝如同一位重病缠身的老人,需要的不是无为,而是改变,相信任何一个有进取心的皇帝都能明白这个道理。然而,唐宣宗却把有心“改变”的李党上下悉数贬谪,简直是脑里长了个包。一些历史学家把唐宣宗贬谪李德裕视为“自毁长城”不是没有道理的。

牛李党争

由于唐宣宗在用人方面完全没有领会到唐太宗的精髓,导致他拿“三大问题”是一点办法也没有。针对宦官专权,他曾经也想过去解决,也曾向自己所重用的那些个臣子问计,可他得到的答案不是“以宦制宦”这种老生常谈的策略,就是无计可施。“以宦制宦”根本就无法解决问题,实属下策中的下下策。对于这点,唐宣宗倒是看得明白,所以他并未采纳。

随着时间的发展,他认为只有“以力证道”一途可行,斩草除根。可惜的是,他迟迟下不了决心,还把这种要命的事情拿去和朝臣商量。天下哪里有不透风的墙?待权宦们收到消息后,不断兴风作浪,让朝堂局势变得更加错综复杂。在他去世后不久,“三大问题”集体爆发,唐朝也快速滑向深渊。

密密麻麻的藩镇

唐宣宗临终前向自己信任的几位大臣明确提出皇位继承人是夔王李滋,可是掌握宫廷禁军的权宦王宗实却不买唐宣宗和大臣们的账,他强势地把郓王李温给推上了皇位,也就是唐懿宗。很多有识之士当时都觉得大唐时日无多,究其根源,问题还是在唐宣宗身上。若不是他过于热衷权力,迟迟不立太子,也不会给王宗实等人留下机会。

早前,不少大臣建议唐宣宗早立太子,可他竟然说出了这样一句话,“若建太子,则朕遂为闲人。”天下和个人,孰重孰轻?唐宣宗选择了个人,他的所作所为和“小太宗”这三个字之间的距离简直是十万八千里。

标签: 唐宣宗唐朝

更多文章

  • 建立明朝后朱元璋分封了藩王,他为何要这么做?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朱元璋,明朝

    藩王又称蕃王:是介于地方官吏与天子之间的统治者,有自己的藩王国。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在中国古代历史上,藩王分封制一再作乱。比如在西汉时期,吴王刘濞就联合楚王刘戊、赵王刘遂、济南王刘辟光、淄川王刘贤、胶西王刘昂、胶东王刘雄渠等刘姓宗室诸侯王,汉景帝年间发起了“七

  • 珍妃作为光绪最宠爱的妃子 珍妃为何会被慈禧推入井中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光绪,珍妃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光绪和珍妃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看一看。光绪最宠爱的珍妃,她究竟做了什么,为什么被慈禧推入井中?去故宫参观的时候,有一个景点很惹人关注:珍妃井。这是什么地方?珍妃又是谁呢?这就与一宗皇家命案有关了。珍妃是光绪皇帝的妃子,在八国联军侵华之前,

  • 南宋度宗全皇后简介:余生在大都的正智寺出家为尼而终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南宋,全皇后

    南宋(1127年6月12日—1279年3月19日)是宋朝第二个时期,因以临安(今浙江杭州)为都城,史称南宋,历九帝,享国152年。南宋虽然外患深重,统治者偏安一隅,但其经济上外贸高度发达 ,重心完成了历史性南移,思想学术和文化艺术高度发展,理学成型确立正统地位,并向海外传播,形成了东亚“儒学文化圈”

  • 李文忠是什么人?他是如何多次逃过朱元璋的屠杀的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李文忠,明朝

    朱元璋在历史上是位杰出的皇帝,是他带领着手下灭了元朝,建立了明朝。接下来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相关的文章李文忠是明朝著名的开国功臣,同时他也是朱元璋的养子,并赐姓朱,所以也可以叫作朱文忠!他自小就跟从父亲李贞四处东奔西跑,辗转于乱军之中,多次濒临死亡,直到十四岁的时候方才在滁州见到了自己的舅舅

  • 杨艳:晋武帝司马炎第一任皇后,她有着怎样的遭遇经历?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杨艳,西晋

    杨艳,晋武帝司马炎第一任皇后,曹魏通事郎杨炳之女,晋惠帝司马衷的生母。接下来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杨艳自幼父母双亡,为舅舅赵俊所养,跟随继母段氏生活。聪明贤慧,善于书法,天生丽质,娴熟女红,嫁给了世子司马炎。泰始元年(265年),晋武帝即位,建立西晋。泰始二年

  • 历史上朱元璋能脱颖而出建立明朝,与他的用人有何关系?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朱元璋,明朝

    明太祖朱元璋明朝开国皇帝。于公元1368年登基,国号“明”,建元“洪武”。还不知道的读者,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在元末时期,朱元璋之所以能够在一众强敌中杀出重围来,靠的就是他更加的精通这看似简单的用人之道。所以的用人之道,具体可以分为以下两个部分,一个是如何去发现

  • 赵匡胤明明有自己的儿子 赵匡胤为何不传位给自己的儿子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赵匡胤,北宋

    还不了解:赵匡胤传位的读者,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赵匡胤为什么不把位置传给儿子?赵匡胤在历史上有诸多头衔:他是宋代的开国皇帝,是一个懂得“杯酒释兵权”的仁慈帝王,是能包容其他亡国之君的仁厚长者,是为弟弟亲身试药的友爱兄长,是五代末年到宋初的无敌战将,还是精通棍术和

  • 赵匡胤在黄袍加身的时候 期间为何没有什么人站出来反对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赵匡胤,北宋

    对黄袍加身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赵匡胤黄袍加身时,为何几乎没有人反对他?赵匡胤通过黄袍加身建立宋代,这是我国历史上一个十分经典的时刻,也是被后人津津乐道的一大事件。赵匡胤本是后周大将,受幼主之命北上抵御北汉、契丹的联军,但行至陈桥时,将士们纷纷拥立他为皇帝,

  • 在古代公主是什么意思?这一叫法是怎么来的?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公主,唐朝

    公主,是中国古代对皇女、王女、宗女封号。对此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在中国古代,公主的身份受人尊敬和爱戴,是十分高贵的。我们一直公主公主地叫,但有人知道“公主”一词的来源吗?首先,需要注意的是,不是单单只有皇帝的女儿才被称为公主。如果皇帝所生的女儿,在刚出生的

  • 卫青如何从奴隶逆袭成大将军的?他经历了哪些战役?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卫青,西汉

    卫青,西汉时期将领、外戚,杰出的军事家、民族英雄,他幼年时受尽苦楚,长大后成为大司马大将军,与霍去病同掌军政。接下来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他的亲生父亲郑季是平阳郡的郡侯曹寿部下中的一个小小吏官。他的母亲是曹寿女儿的奴隶。卫青从小就是一个给别人养羊的奴隶少年。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