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大清初年如何从“四大贝勒并坐”转变成皇太极“南面而尊”的?

大清初年如何从“四大贝勒并坐”转变成皇太极“南面而尊”的?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卖萌天才 访问量:3648 更新时间:2024/1/16 9:15:15

天命十一年(1626年)正月,努尔哈赤率军攻打宁远城,伤亡惨重而一无所获,只得铩羽而归。这是他平生第一次大惨败,闷闷不乐,生了痈疽。当年七月,他前往清河温泉疗养,过了13天病危,在返回沈阳的路上死在了叆鸡堡。

努尔哈赤死后,由大贝勒代善领头,诸贝勒推举四贝勒皇太极为新汗。这个过程虽然在清代史料中有记载,但多有粉饰溢美之词,仿佛舜揖让,实际上充满了各种明争暗斗。在努尔哈赤诸子侄当中,大贝勒代善虽然曾经被立为太子,并且手握两个旗,但他在天命五年被废之后向父亲哭泣请罪,哀求宽恕,甚至斩杀爱妻谢罪,虽然保住了旗主贝勒头衔,但也因此出尽了丑,在诸弟心目中的政治威望大减。二贝勒阿敏是努尔哈赤的侄子,对汗位根本就不抱什么希望(因此他在1636年打下朝鲜之后,贪图汉城宫殿巍峨壮丽,曾希望带着自己的部众留驻在朝鲜,为半岛之主)。三贝勒莽古尔泰的生母因为过失被休,他为讨好父亲竟犯下弑母大罪,这在女真人看来也是天理难容的行为,莽古尔泰因此身败名裂,遭到努尔哈赤和诸兄弟的厌弃。这么看来,四大贝勒中只有皇太极的威望最高。

但是挡在皇太极与汗位之间的,还有大福晋阿巴亥所生的三位嫡子。努尔哈赤去世时,阿巴亥在其身边,据说她向闻讯赶来的诸贝勒传达了“老罕王”的遗嘱:“多尔衮继位,代善辅政。”如果此说属实,那等于阿巴亥亲口说出了自己的死刑判决书。当时多尔衮只有15岁(实际年龄14岁),而皇太极已经34岁,从能力、威望、军功、谋略等方面来看都远胜过努尔哈赤其余诸子。当时皇太极领有正白旗,与德格类(正蓝旗)、济尔哈朗(镶蓝旗)和岳托三位“和硕额真”的关系十分密切,岳托又游说父亲代善(正红旗和镶红旗)支持皇太极。这样八旗当中已经有五个旗站在了皇太极一方。皇太极当机立断,在努尔哈赤去世当天假传父亲遗命,令阿巴亥殉葬,从而消灭了阿济格、多尔衮等人即位的可能。

皇太极继位初期,按照努尔哈赤定下的“祖制”,与代善、阿敏、莽古尔泰三人共同主持朝政,称为“四大贝勒时期”。在举行朝会和各种重大典礼时,四人并肩而坐,共同接受大家的叩拜。元旦时,皇太极还要率领子侄,向年长的三位哥哥行拜贺大礼。但是几年之后,皇太极开始设法削弱三大贝勒的权力。他首先拿过错最多的二贝勒阿敏下手。天聪四年(1630年)后金入侵关内,阿敏驻守永平,在明将孙承宗来攻时弃城而逃。皇太极大怒,令诸贝勒共议阿敏之罪。最终一共公布了阿敏的十六条罪状,包括心怀异志、在朝鲜图谋自立、屠杀明朝降民等等。最终诸贝勒认为阿敏之罪当诛,皇太极命令改为圈禁,除保留少量牛羊庄田外,其余财产全部转给阿敏之弟济尔哈朗。10年之后,阿敏死在盛京的幽禁之所。

除掉阿敏的翌年,即天聪五年,后金军围攻大凌河,莽古尔泰向皇太极索要自己的部下精兵,两人争执中,莽古尔泰手握腰刀的刀柄,对皇太极说:“我一切顺着你,你却这么不知足,难道是要杀掉我吗?”莽古尔泰的同母弟德格类见状阻拦,打了莽古尔泰一拳,说:“你这是大逆不道啊。”莽古尔泰怒骂道:“蠢东西,竟敢打我!”并将腰刀抽出了半尺。大凌河战役结束后,皇太极召集诸贝勒共议莽古尔泰之罪,以“御前露刃”构成“大不敬罪”,削去和硕贝勒爵位,降为多罗贝勒(多罗意为“礼、道、理”,将其放在爵位前面有“守礼、守道”的意思),并罚银一万两,夺走所辖的五个牛录。之后又过了一年,莽古尔泰在领兵攻打大同、宣府时病死。之后又过了3年,德格类病死,有人举报说他与莽古尔泰、莽古济格格兄妹三人曾合谋危害皇太极,随后抄家发现了十六块刻着“大金国皇帝之印”的金牌,遂以“大逆”之罪削除了莽古尔泰的宗籍,其儿子额必伦也被处死。

莽古尔泰削爵后,曾经在金銮殿上南面同尊的“四大贝勒”只剩了皇太极和代善两人。代善非常识时务,主动提出不再与汗并肩齐坐,皇太极实现了“南面独尊”的心愿。天聪九年(1635年)后金远征察哈尔,从林丹汗那里夺得元朝传国玉玺,皇太极认为这是天命吉兆,登基称帝(之前的称号是“汗”),并把国号从“大金”改为“大清”。在诸贝勒中,代善带头立誓拥戴皇太极称帝,并且说“如果像莽古尔泰、德格类那样心怀不轨的话,将天地不容,遭殃而死”。皇太极也投桃报李,把代善封为“和硕礼亲王”。此后终清朝之世,凡是遇到朝会大典,历代礼亲王都排在诸亲王行列的首位。清朝八位因开国之功世袭罔替的“铁帽子王”当中,有三位出自代善一系,分别是礼亲王、克勤郡王(代善长子岳托后裔)和顺承郡王(代善第三子萨哈璘的次子勒克德浑后裔)。

标签: 皇太极清朝

更多文章

  • 汉兴: 王者田横之死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田横,汉朝

    秦二世元年(前209)九月到二年(前208)六月,田儋在位十个月。他主政期间吸取了战国末年孤立自保的亡国教训,积极参与诸侯各国联合灭秦的大业,派兵支援赵国,亲自领军救助魏国,最终战死于魏国首都临济城下。田儋死后,田荣拥立田儋的儿子田市为王,自己继续出任丞相,弟弟田横继续为大将,重建了齐国政权。不过,

  • 朝鲜妖妃金介屎:一个被史官以“屎”命名的妃子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金介屎,朝鲜

    不过这并不是她的本名,而是愤怒的朝鲜史官给她起的,“介屎”(/屎)在朝鲜语中意为狗屎。看到这里,就不得不表演下我国的史官了,褒姒、妲己、冯小怜都被认为是亡国之妃,但我国的史官秉着敬业爱岗、客观公正的精神,并没有给她们胡乱起个什么苏大便、冯狗屎的名字。金介屎被称为朝鲜历史上的四大妖女(其他三位是

  • 他是荒淫无度的昏君,被世人所唾弃,为何孔子为他翻案?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商纣王,商朝

    说起中国历史上最不缺的应该就是昏君了,但是在历史上也很多明君,但是却被一些人给洗成了昏君,比如,我们今天说的商纣王,提起商纣王我们首先想到了是暴君,荒淫无度的皇帝,据史书记载商纣王的罪名有:贪欲酒色,奢靡腐化,很残暴,可以说能想到了坏词都能在他身上得到结果。据一些人说他行炮烙之刑,用炭火把中空的铜柱

  • 诸葛亮为何明知打不赢还要北伐?若不北伐,蜀汉会亡于内斗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诸葛亮,三国

    蜀汉政权作为三国中最弱小的一方,自己除了要跟曹魏去争夺天下,暗中还要小心孙吴在背后捅刀子,更要命的是他们自己内部也有很深的矛盾。而这个矛盾几乎葬送了蜀汉政权,让这个政权毁为一旦。而这个矛盾也促使了诸葛亮必须得马不停蹄的北伐,即使知道自己要输,自己打不赢,也要咬着牙北伐。这个矛盾就是荆州与益州的矛盾。

  • 关于小西行长的评价如何?小西行长是一个怎么样的人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小西行长,日本

    1587年为秀吉征九州,次年平定肥后一揆,秀吉赐领肥后半国,成为禄米14万石之宇土城主。丰臣秀吉出兵侵略朝鲜,他与加藤清正同为先锋,他率日军于4月12日首陷釜山,继向京城推进,不过20余日即陷京城,2个月后推进至平壤。由于明朝出兵援朝,被迫撤退至庆尚南道沿海一带驻扎。同时被秀吉任命与明使沈惟敬和谈。

  • 片仓重长:日本战国天下第一美男子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片仓重长,日本

    片仓重长(1585—1659年),幼名佐门,原名重纲,后因避四代将军家纲名讳,改名重长。天正十三年(1585年)生于出羽;景纲长男。东北名将,更与立花宗茂并称为战国最后两大名将。重长出生不久,父亲景纲因主公伊达政宗未有嫡男而不敢过越,曾考虑杀死重长,但后被阻止而作罢。值得一提的是,片仓重长不仅武略兼

  • 慈禧下葬时会为何臭气熏天 周围臭味熏天的原因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清朝,慈禧,溥仪

    给慈禧送葬时为何臭气熏天?再奢华也难以掩盖,李莲英都毫无办法。末代的清朝谁最出名?我想大家想都不要想的就能够说出来是溥仪,因为他是眼睁睁的看着自己的天下被夺走变成一个中华公民的身份也是活下来了。不过我们今天要说的却不是他,而是一个比溥仪还厉害的人物,慈禧。慈禧算我们中国近代历史上面一个争议较多的人物

  • 罗伯特·杜瓦诺的作品有哪些?他的作品有什么特点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罗伯特·杜瓦诺,法国

    在各种题材里,杜瓦诺所拍的儿童照片,其着重点和切入点都跟我们某些记者大异其趣,甚截然相反,比如,表现学生们在室外的活动,从不去拍摄那一起升旗或做操等整齐划一的镜头,而是专门用心去抓拍那些校园里孩子们顽皮、喧闹、活泼的场面。又如,表现课堂上的孩子,一般的照片喜欢表现他们的陪聪明和伶俐,杜瓦诺则有意识地

  • 清朝著名文人方苞生平简介,轶事趣闻一览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清朝

    方苞(1668年5月25日—1749年9月29日),字灵皋,亦字凤九,晚年号望溪,亦号南山牧叟。汉族,江南桐城(今安徽省桐城市凤仪里)人,生于江宁府(今江苏南京六合留稼村)。桐城“桂林方氏”(亦称“县里方”或“大方”)十六世,与明末大思想家方以智同属“桂林方氏”大家族。是清代散文家,桐城派散文创始人

  • 一个证据说明刘备临死前对关羽张飞二人的恨意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刘备,张飞,关羽

    有一件事情,很可能出乎大家的意料,就是刘备直到临死都对关羽、张飞心怀怨恨责怪。一个证据可以证明一切。刘备生前只给法正一个人追封了谥号,关羽、张飞都没有获得追封谥号。关羽擅自作战,丢掉刘备半边江山大家都知道刘备创业不易,早年被人打的东奔西跑,颠沛流离,还多次寄人篱下。赤壁之战后,刘备人生突然转折,先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