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秦始皇登基之后出巡过多少次?为何要这么做?

秦始皇登基之后出巡过多少次?为何要这么做?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做你的英雄 访问量:2845 更新时间:2023/12/23 3:06:38

秦始皇嬴政兼并了六国,结束了战国割据的局面,统一了中国。不知道没关系,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告诉你。

据《中国文化史》:“盖秦政称皇帝之年,实前此二千数百年之结局,亦为后此二千数百年之起点,不可谓非历史一大关键。惟秦虽有经营统一之功,而未能尽行其规划一统之策。凡秦之政,皆待汉行之。秦人其端,汉人竟其绪。”

11载间出巡五次

秦始皇作为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位封建皇帝,他的一生备受关注和议论。其中,他在建国后的频繁出巡便是一个饱受非议的话题。

自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六国之后,到公元前210年病逝。在短短11年之内,他曾五次出巡,而且每次的出行路线不一,最后更死在了巡游的路上。

秦始皇出巡如此频繁,意欲何为呢?难道真是喜欢游山玩水吗?答案是否定的,秦始皇出巡的目地绝非是为了游山玩水。秦始皇二十七年,是秦始皇称帝后的第一次出巡,也是所有出巡中唯一一次的西巡。

据《史记·秦始皇本纪》载:“二十七年,始皇巡陇西、北地,出鸡头山,过回中。”

第二次出巡是秦始皇二十八年,即公元前219年。路程是东巡峄山,北巡渤海,南巡琅邪,同时还派徐福入海求仙,西南渡淮水,最后由武关回到了咸阳。

第三次是秦始皇二十九年,即公元前218年,东巡阳武县浪沙的途中,因遭到韩国贵族张良阻击,又东行到了芝罘,后南至琅邪,最后经上党郡回到了咸阳。

第四次是秦始皇三十二年,即前215年,东巡碣石,北巡长城边塞,经过了右北平、渔阳、上谷、代、雁门、云中等地。

第五次的出巡在《史记·秦始皇本纪》中有详细的记载:“十一月,行至云梦,望祀舜于九疑山,浮江下,观籍柯,渡海渚,过丹阳,至钱唐。临浙江,水波恶,乃西百二十里从狭中渡。上会稽……还过吴,从江乘渡。

并海上,北至琅琊……自琅琊北至荣成山……至之罘……并海西……至平原津而病……七月丙寅,始皇崩於沙丘平台……行,遂从井陉抵九原……行从直道至咸阳,发丧。”

其根本目的还是在于巩固统治

其实,秦始皇的目的是宣德扬威,以使六国旧民在精神上对其臣服,从而达到安定天下,成就万世之业的根本目地。

在秦帝国的版图上,因四渎与五岳在东方,而秦帝国的根基在西方,为了加强四渎与五岳的统治,秦始皇只有以出巡来达到这个目地。

在秦始皇出巡途中,他的足迹所至都留下了刻石,同时又依古代帝王惯例,登山封禅来祭告天地,其目的便都在于此。

而在秦始皇的前三次出巡之中,他还将六国故地都巡游了一遍,齐地更是重点关注的对象,在四次东巡中,便有三次是以齐鲁海滨为最终目的地。

齐国作为六国中最后一个被灭的国家,其贵族势力强大。在初分天下之时,秦始皇只是将齐地分为了琅琊、齐郡两地,直到后来才加以细化,管制并不严格。加上而且齐地依山傍海的优势,经济繁荣,秦始皇才如此重视。

因而秦始皇在称帝后的五次巡游的目的是便是张扬声威,以安天下。秦二世胡亥也曾说过:“先帝巡行郡县,以示强,威服海内。”

因此,其出巡的政治意义便是为了张扬秦帝国的声威,使人民在精神上对其臣服,从而以安天下,并不单单是为了游山玩水。

亦是为了追求长生不老

同时,众所周知,秦代时期,还是一个迷信的时代。

秦始皇更是信奉五德之说,在巡游的途中还常常祭祀天地山川、各路神仙。此外,秦始皇对追求长生不老的执着也是十分有名的。在秦始皇的巡游中有大量的时间都是在海滨渡过的,濒海而游的时间可谓是占了总出游时间的一半。

而秦始皇出巡之所以总是到海边,便是因为海边有神仙出现的传说存在。秦始皇之所以常在成山、琅邪、之罘等地逗留,也是因为这些地方被认为是神仙常来登陆的地点。

另外,秦始皇每到一个地方都会派很多的方士去求仙找药,其中最著名的便是徐福,后秦始皇派徐福出海目的便是求仙药。

但是,长生不老终究只是一个传说,秦始皇终其一生也没有找到长生不老的方法,最后还死在了出巡的途中。

标签: 秦始皇秦朝

更多文章

  • 武松究竟有什么功劳?为何能在梁山上排名第十四位?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武松,梁山

    《水浒传》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以农民起义为题材的章回体小说。作者为元末明初的施耐庵。它的原型是北宋末年山东人宋江领导的农民起义。那么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武松的详细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武松是施耐庵所作古典名著《水浒传》中的重要人物。在《金瓶梅》中也有登场,因其排行在二,又叫“武二郎”。血溅鸳鸯

  • 历史上戚夫人惨死,刘邦是真的没有给她留后路吗?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戚夫人,汉朝

    戚夫人又称戚姬,深得刘邦宠爱。不清楚的读者可以和趣历史小编一起看下去。《蒋孝廉西征述异记》称:“凡天下名花,百余种,各有一神司之。其历代后妃,以至民间淑媛,或生前容德兼美,菁英未散,或抱沉冤以没,精灵不泯者,皆为花神。前汉后妃为神者,仅九人……其纤腰绰约,顾眄生姿,手执桂花者,戚夫人也。千娇百媚是戚

  • 功勋卓著的白起,为何落得被赐死的悲惨下场?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白起,秦国

    白起,战国时期名将,杰出的军事家,“兵家”代表人物,他是中国历史上继孙武、吴起之后又一个杰出的军事家、统帅,与廉颇、李牧、王翦并称为战国四大名将。功勋卓著的他最后却落下被赐死的悲惨的下场,这究竟是怎么回事?接下来趣历史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白起,白起也可以

  • 历史上李光地是怎么死的?他与康熙之间有何故事?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李光地,清朝

    康熙,清朝第四位皇帝,清定都北京后第二位皇帝(。感兴趣的读者和趣历史小编一起来看看吧!中国象棋有着悠久的历史,距今已经有两千年的历史了。在《楚辞》就有相关的记载:“蓖蔽象棋,有六簿些;分营并进,道相迫些;成枭而牟,呼五白些。”刘向在《说苑·善说》写道:“足下千乘之君也……燕则斗象棋而舞郑女。”象棋不

  • “三千精骑灭突厥”说的是哪位名将?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古代,唐朝

    “三千精骑灭突厥”说的是哪位名将?趣历史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突厥部落兴起前,是柔然汗国的臣属。540年,突厥这个名词初次在中原的史书上出现。隋文帝刚刚建立隋朝时,对北方强大的突厥汗国也是以交好为主要原则。后来,隋文帝在采纳大臣长孙晟提出的“离强合弱,远交近攻”的计策下,

  • 嘉庆皇帝遇刺时身边有上百侍卫 最后出手的人为何只有六个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嘉庆,侍卫

    还不了解:嘉庆和侍卫的读者,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嘉庆帝有多悲哀?遇刺时旁边上百人无动于衷,只有6人护驾。清代曾经出过多位皇帝,在这里面比较有作为的君王,就要提起康熙,雍正与乾隆。而乾隆的儿子颙琰,也就是后来的嘉庆帝,也算兢兢业业。在1799年,嘉庆帝在乾隆驾崩以后正式开

  • 檀道济是谁?檀道济的主要成就有哪些?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檀道济,南北朝

    时间长河不停的流淌,历史在不停的发展,让趣历史小编带大家拨开历史的迷雾,回到那刀光剑影的年代,看看名将檀道济的故事。晋义熙十二年(416年),刘裕北伐后秦,檀道济为冠军将军,与王镇恶同为先锋,引军沿淮水、淝水向许昌、洛阳进发。檀军先抵项城,后秦守将姚掌不战而降,但在进攻新蔡(今属河南)时,遭到了后秦

  • 郭子仪功高震主却能善终 郭子仪是怎么做到的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唐朝,郭子仪

    还不了解:郭子仪的读者,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功高震主的郭子仪为何能够善终?仅靠完美人格?大唐名将郭子仪在历史上的评价非常高,《旧唐书·郭子仪传》称为:“权倾天下而朝不忌,功盖一代而主不疑,侈穷人欲而君子不之罪。富贵寿考,繁衍安泰,哀荣始终,人道之盛,此无缺焉。”这几乎是

  • 杨贵妃给安禄山洗澡 唐玄宗得知后为没有阻止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唐玄宗,杨贵妃

    对唐玄宗和杨贵妃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趣历史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唐玄宗得知杨贵妃给安禄山洗澡,为何不阻止呢?“沉鱼落雁,闭月羞花”,说的是中国古代四大美女,分别是西施、王昭君、貂蝉、杨玉环。其中,以杨玉环的故事,最为人所津津乐道。尤其是她和安禄山的绯闻,至今还是个谜。安禄山与杨贵妃安禄山出身

  • 曹霖的一生带来了哪些影响?陈寿是如何评价他的?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曹霖,曹魏

    曹霖,三国时期曹魏宗室大臣,魏武帝曹操之孙,魏文帝曹丕之子,高贵乡公曹髦生父,母为仇昭仪,接下来趣历史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黄初三年(222年),册立为河东王。六年(225年),降为馆陶县王。魏明帝即位后,格外受到宠爱。太和六年(232年),封为东海王。嘉平二年(251年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