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乾隆为何会退位?是被逼迫的吗?

乾隆为何会退位?是被逼迫的吗?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长街听风 访问量:2311 更新时间:2023/12/17 5:51:41

乾隆,是清王朝定鼎中原后的第四位皇帝,在位六十年。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

乾隆皇帝四十三年的时候,乾隆皇帝曾在圣旨中说:“昔皇祖御极六十一年,予不敢相比,若邀穹苍眷佑,至乾隆六十年乙卯,予寿跻八十有五,即当传位皇子,归政退闲。第此意向未宣示,众亦不能深悉也。”

乾隆这个话,是主动说出来的。当时,他也于乾隆三十八年的时候,采用秘密建储的方式,确立了嘉庆为皇位继承人。由于并没有说明谁将是皇位继承人,但是,那些皇子们却都不敢有什么异动。为什么不敢有什么异动呢?

因为没有公布,那些皇子们可能会觉得,乾隆皇帝确立的是自己为继承人。那么,如果他们有什么异动的话,乾隆皇帝一定会很不高兴,说不定就把他们给撤换了,换成了别人。如果乾隆不是确立他们为继承人,那么,他们更不敢闹情绪。说不定后来乾隆又不满他确立的皇位继承人,而改换皇储,那样的话,他们可就有机会了。

这种情况,与提早把太子确立了是不一样的,与迟迟没有确立太子也是不一样的。康熙当年因为在很早的时候,就确立了胤礽为太子,而康熙又十分能活,因此,胤礽实在熬不住了,因此才有想提前夺取权力的举动。而这样的举动,也让康熙非常生气,废黜了胤礽的太子之位。

但如果迟迟不确立太子,那么,皇子和朝中大臣都会蠢蠢欲动,毕竟国家未来的走向不明确,因此大臣们和皇子们的竞争肯定非常激烈。这种情况,在康熙废黜了胤礽,而没有确立新太子的时候,表现得尤为明显。当时整个朝廷,发生了惨烈的“九子夺嫡”的大战,而大臣们也都依附自己的皇子,互相倾轧。

正是因为不希望这样的事情发生,所以,雍正才创建了“秘密建储制度”。这种制度,极好地避免了上面两方面的问题。

由此可见,当时并不存在皇子们蠢蠢欲动,影响到乾隆皇帝继续执政的问题。那么,当时究竟是什么原因,乾隆皇帝要说他最多干到执政60年退休呢?

我认为,主要是乾隆皇帝当时的统治,遇到了很大的问题。什么问题呢?

乾隆皇帝时期的统治,是中国封建顽固统治的最高峰。由于乾隆皇帝采用了一系列帝王术、平衡术、驭臣术,因此,在乾隆统治时刻,知识分子都不敢说话,大臣都不敢有异动,老百姓都谨小慎微。整个社会,进入了死气沉沉的局面。

当时西方正在进行翻天覆地的变革,思想大解放,工业革命悄然兴起。西方想要在这时候进入中国,打开中国的国门。可是,乾隆却把国门严密地关闭着,不让外国的思想及经济进入中国,这更加强了中国当时的禁锢和沉寂。

这种禁锢和沉寂,让社会的创造力急剧下降。整个“康乾盛世”,到乾隆中期就结束了。可以说,乾隆时期由于缺乏创造力,生生地把康熙和雍正积攒下来的老本,全部吃光了。

不仅如此,乾隆当时还存在另一个大问题。一方面,乾隆年间创造力严重下降,创造的物质财富严重不足。另一方面,乾隆又特别喜欢铺张浪费,特别讲排场。

历史上都在说,隋炀帝因为修大运河下江南,把国家搞得一穷二白。事实上,这是对隋炀帝一种错误的理解。隋炀帝确实把国家搞得一穷二白,但他是因为穷兵黩武地发动与高句丽的战争,才会那样。而乾隆的六下江南,却是货真价实的铺张浪费,真正是耗费国力的举动。

一边是国库空虚,国家贫弱,一边是整个官僚阶层腐败成风。而且,乾隆皇帝还默认官僚阶层的腐败。

有人可能不理解,每个皇帝都不希望官僚阶层腐败,为什么乾隆皇帝反而默认呢?道理很简单,乾隆自己非常清楚国库的情况,知道国内生产力的情况。但是,他又喜欢铺张浪费,如此一来,他只能默许手下贪污。因为只有靠贪污,才能搞到钱,支撑他花天酒地。

最切实的例子就是和珅。他知道和珅贪污吗?当然知道。但是很多别人办不到的事情,还只有和珅能办到。他要的那些享受,只有和珅能满足。所以,只能默认和珅的那些贪腐行为。连和珅都默认,天下还有什么不能默认的呢?

这样一种糟糕的社会局面,乾隆自己是心知肚明的。他没有能力改变,也不想改变,但更不想的,是从皇位上下来。不想下来,国内的不满情绪却越来越高。因此,他设定了一个年限。想通过这个年限,缓解社会对他的压力。

可能乾隆也没想到他能活到85岁。他当时说那个话,可能也就是说说而已。

标签: 乾隆清朝

更多文章

  • 嘉靖皇帝的一生中有过几次皇后?分别都是谁?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嘉靖皇帝,明朝

    嘉靖皇帝朱厚熜,明朝第十一位皇帝,在位四十五年。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解读,接着往下看吧~明世宗的三位皇后都没有得到善终,各自命运多舛。陈后心胸狭窄,张后没有赢得欢心,方后死于非命。她们三位在历史上虽然没有被沦为政治牺牲品,可凄惨的结局总不免让人觉得些许惋惜。拨开历史迷雾,一起走进那个王朝。

  • 周群:蜀汉大臣、天文学家,预言大多得到应验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周群,蜀汉

    周群(生卒年不详),字仲直,巴西阆中人,三国时期蜀汉大臣、天文学家。接下来趣历史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周群年少时随父周舒学习占验天算之术。后来刘璋聘请周群为师友从事,其预言大多得以应验。刘备割据益州,任命周群为儒林校尉。曾劝说刘备攻汉中必定不利,事后得到应验,被举荐为茂才。

  • 吴景:东汉末年将领,依附袁术后东归孙策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吴景,东吴

    吴景(?—203年),本吴郡吴县人,后迁居吴郡钱塘,孙坚妻子吴夫人(武烈皇后)之弟 ,孙策和孙权的舅舅,东汉末年将领。接下来趣历史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吴景因追随孙坚征伐有功,被任命为骑都尉。袁术上表举荐吴景兼任丹杨太守,讨伐前任太守周昕,占据丹杨。后遭扬州刺史刘繇逼迫,再

  • 诸葛亮临死前一句话知道刘禅是在装傻 诸葛亮到底问了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诸葛亮,刘禅

    趣历史小编知道读者都很感兴趣诸葛亮临死前,阿斗问了一句话,诸葛亮方醒悟:原来你在装傻!今天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三国时期,随着刘备的去世,蜀汉的前程交给了刘备的儿子刘禅(shan)身上。从电视剧来看,后人常用“扶不起的阿斗”来形容他,说他是个庸碌无能的人,那么他本人是如何想的呢?在公

  • 甘罗的一生是什么样的?最后的结局如何?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甘罗,战国

    甘罗出场的时候,是秦王嬴政三年,当时的丞相是吕不韦,以上问题趣历史小编将在下文为大家一一揭晓。甘罗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奇迹。甘罗12岁当宰相(上卿)的故事,已经家喻户晓,成为年少有为最经典的典故。也成为很多家长用来教育自己孩子,激励自己孩子要努力学习,出名要趁早,少年有为的一个鲜活的教材。不过,可能很

  • 黄巢用六十万大军攻破长安 唐朝为何没有被推翻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黄巢,唐朝

    你真的了解黄巢拥兵六十万,攻破长安城,为何却无法推翻唐朝?趣历史小编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880年十二月初一,黄巢率领六十万大军攻破了潼关,兵锋直指唐朝的都城长安。唐僖宗闻讯后仓皇出逃,黄巢坐在金色的肩舆上,在众多将士的簇拥下,浩浩荡荡地进入了长安城。黄巢实现了“满城尽带黄金甲”的誓言,并在长安

  • 历史上王安石的才能怎么样?为何被称为奇才?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王安石,宋朝

    如果不以成败论英雄,王安石则是北宋167年历史中,那颗最耀眼的明星。趣历史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提起北宋诗人,你第一时间是不是想起了苏轼、欧阳修,或者是黄庭坚、司马光,如欧阳修的“新旧女婿”,苏轼的“拊掌唤鱼”,司马光砸缸等等,通过他们的一些诗和发生的一些趣事,更让我们对

  • 刘恒被拥立称帝后,是如何抓稳权力免于被权臣架空的?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刘恒,西汉

    汉文帝刘恒(前203年~前157年7月6日),西汉第五位皇帝,汉高帝刘邦第四子,汉惠帝刘盈异母弟,母为薄姬。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公元前180年,身为代王的刘恒,终于抵达了长安城外。望着眼前巍峨的长安城,刘恒不禁心生感慨。十五年前,他离开长安城的时候,仅仅只有八岁。当时还

  • 都说刘备皇叔的身份是假的 三国时期就没有人怀疑吗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刘备,身份

    今天趣历史小编给大家带来刘备的皇叔有没有可能是假的,难道没人怀疑吗?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趣历史小编一起看一看。在古典小说《三国演义》之中,刘备在面见汉献帝时说道:“在下刘备字玄德,中山靖王刘胜之后”。然后汉献帝命令手底下的人去查看族谱意外的发现论辈分刘备竟然还是自己的叔叔,从此“刘皇叔”这个

  • 后世是如何评价陆逊的?有哪些与他相关的轶事典故?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陆逊,东吴

    陆逊(183年-245年3月19日),本名陆议,字伯言,吴郡吴县人。三国时期吴国政治家、军事家。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出身吴郡陆氏。东汉建安八年(203年),入孙权幕府,历任海昌屯田都尉、定威校尉、帐下右部督。建安二十四年(219年),陆逊参与袭取荆州。黄初三年(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