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诸葛亮伐魏是会失败到底是哪些原因到底的?

诸葛亮伐魏是会失败到底是哪些原因到底的?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与世无争 访问量:2804 更新时间:2024/1/22 5:25:56

三国时期,蜀汉丞相诸葛亮为了匡扶汉室,统一中原,对曹魏发动的战争。感兴趣的读者和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作为千古名相,诸葛亮无疑是后汉三国时期最杰出的宰辅之一。就连跟诸葛亮有仇的陈寿,在写《三国志》的时候,也不得不表示由衷的敬佩:

“诸葛亮之为相国也,抚百姓,示仪轨,约官职,从权制,开诚心,布公道……可谓识治之良才,管、萧之亚匹矣。”

按照陈寿的说法,诸葛亮的人品和才能,是可以跟管仲萧何相提并论的,连年北伐又都无功而返,主要责任不在诸葛亮没能力,而是他生不逢时,遇到的对手实在是太强大了:面对三个劲敌,麾下缺少两个将帅,这才是诸葛亮伐魏失利的原因。

在陈寿看来,诸葛亮北伐,天时地利人和一样都不占:对手有英主、能臣、良将,诸葛亮单打独斗,不输才怪:“盖天命有归,不可以智力争也。”

读者诸君都知道,“蜀小国也,名将唯羽”。关羽败亡之后,张飞黄忠马超先后辞世,刘备麾下的四方将军,都死在了刘备前面——最后一个辞世的是骠骑将军马超,病故于章武二年,黄忠比张飞辞世更早(建安二十五年),既没有熬到刘备称帝,更没有参加伐吴之战。

等到诸葛亮掌握蜀汉大权的时候,真正能拿得出手的将领,也就剩下一个魏延魏文长了,但是魏延好像并不太听诸葛亮的话,整天跟相府秘书长杨仪掐架,诸葛亮左右为难:“亮深惜仪之才干,凭魏延之骁勇,常恨二人之不平,不忍有所偏废也。”

诸葛亮在世的时候,姜维表现并不出众,魏延骜不驯,赵云老迈年高,以至于“蜀中无大将廖化作先锋”,就连只会纸上谈兵的马谡马幼常,也被委以重任——诸葛亮之所以把刘备的叮嘱当作耳旁风,实际也是无奈之举:魏延根本就不屑在街亭采取守势,给他一万兵马,他就敢走子午谷去打长安。

所以陈寿很惋惜地说:“亮之器能政理,抑亦管、萧之亚匹也,而时之名将无城父、韩信,故使功业陵迟,大义不及邪?”

陈寿所说的诸葛亮麾下的城父、韩信,指的就是能够代替诸葛亮出征的将帅之才。韩信大家都知道,而城父在演义小说中出场次数不多,所以很多人不太了解。

城父,也叫成父、王子成父,是周桓王次子,也是齐国大司马。齐桓公之所以能称霸天下,靠的就是左膀右臂管仲与城父。管仲治理朝政,城父主抓军事,连管仲自己也承认军事才能不如城父并愿意与之分享权力:“平原广牧,车不结辙,士不旋踵,鼓之而三军之士视死如归,臣不如王子城父,请立为大司马。”

城父原本是周桓王之子,应该姓姬,他投奔齐国之后,被称为王子城父,其子被称为王孙城父,其后裔以王为姓,也就是后来出了九十二位宰相的名门望族琅琊王氏。

诸葛亮麾下缺少城父、韩信那样的帅才,而他的三个对手却极其强大和强悍:英主曹叡、能臣司马懿、良将张郃

曹叡的英明,不在曹操之下,曹丕之所以能顺利接班,也是曹操特别看好曹叡:“生数岁而有岐嶷之姿,武皇帝异之,曰:‘我基于尔三世矣。’每朝宴会同,与侍中近臣并列帷幄。”

曹叡如果不英年早逝,司马懿根本就不敢动三马食槽的念头。在曹叡领导下,曹真、司马懿和张郃都受到了重用。

司马懿是诸葛亮一生都没能战胜的对手,这一点读者诸君都知道,这一点无需赘述,就是那个张郃张儁乂,也不是诸葛亮一己之力能对付得了的。

在三国正史中,当然没有诸葛亮空城计吓退司马懿,因为司马懿当时正在荆州操练水军准备打孙权,诸葛亮带着魏延赵云马谡第一次伐魏,是被张郃一个人打回去的:“诸葛亮出祁山,加郃位特进(曹叡让他享受三公待遇),遣督诸军,拒亮将马谡于街亭。谡依阻南山,不下据城。郃绝其汲道,击,大破之。南安、天水、安定郡反应亮,郃皆破平之。”

张郃被曹操称为韩信,诸葛亮对张郃也很打怵:“郃识变数,善处营陈,料战势地形,无不如计,自诸葛亮皆惮之。”

曹魏有英主、能臣、良将,而诸葛亮这边就是老哥一个单打独斗,事必躬亲,打二十板子的事情都要诸葛亮亲自过问,就是铁打的汉子,也要被累垮。

诸葛亮有后主刘禅那样的庸主,遇到的又是曹叡司马懿张郃那样的对手,手下却没有城父韩信那样的将帅,不但是诸葛亮的悲哀,也是整个蜀汉政权的悲哀,但这种被动局面是谁造成的呢?

这个问题太大了,笔者无法回答,只好留给睿智的读者诸君。

咱们可以设想的,是如果关羽张飞仍然在世,这两位三国公认的“万人敌”能否担当起城父和韩信的重任?笔者认为,这种可能性也不大:“羽刚而自矜,飞暴而无恩。”

关羽张飞可以当万人将,跟五子良将并驱争先。但是这二位跟统兵多多益善的韩信相比,还是有不小差距的。

蜀汉政权为什么人才匮乏,原因可能是多方面的,我们可以暂时不去讨论,本文最后是要请问读者诸君:在蜀汉后起之秀中,哪一位有可能成为城父和韩信?笔者认为,魏延不行,马谡不行,姜维姜伯约,可能也不行,如果陆逊生在蜀汉,倒是有一点可能……

标签: 诸葛亮三国

更多文章

  • 攻占荆州还要杀掉关羽,孙权为何做这么绝?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孙权,三国

    麦城之战是东汉末年的一场战役,在《三国演义》里被浓墨重彩地描写。趣历史小编整理了一下,现在给大家详细说明,快点来看看吧。建安二十四年(219年),孙权再攻合肥,曹魏诸州皆抽调兵力赴扬州屯驻。刘备任命的荆州守将关羽趁襄樊空虚之际,发动襄樊之战。公元219年十一月,孙权西征关羽,任命吕蒙为前部,率军隐蔽

  • 清朝时期发生的九子夺嫡幕后的真正推手是谁?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康熙,清朝

    九子夺嫡是历史四行最为激烈的帝王之争。今天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详细解读一下~康熙是中国历史上在位时长最长的皇帝,作为皇帝,康熙一生战功无数,成绩斐然,值得世人尊敬的。但是作为父亲却是失败的,他的儿子因为他互相残杀。今天我们就来了解一下到底发生了什么,他的背后是什么意图呢?九子夺嫡的背后黑手,其实是康熙

  • 秦始皇建立秦朝之后,剩下的六国国君都是什么结局?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秦始皇,秦朝

    自前230年至前221年,秦始皇先后灭六国,完成了统一中国大业,建立起一个中央集权秦朝 。接下来趣历史小编为您讲解秦始皇完成了中国的大一统,自此才有了后来的华夏文明历史。其实,秦始皇为中国的历史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曾经欧洲学者是这样评价秦始皇的,他说中国正是因为有秦始皇的丰功伟绩,才有今天的统一的

  • 将满朝盛世拉入深渊,唐玄宗到底做了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唐玄宗,唐朝

    安史之乱发生于唐朝时期,是唐朝由盛而衰的转折点,也是中国历史上武力由强而弱的转折点。 感兴趣的读者和趣历史小编一起来看看吧!唐玄宗李隆基,尊号开元圣文神武皇帝,谥号为至道大圣大明孝皇帝,清朝为避讳康熙帝之名玄烨,多称其为唐明皇。他是唐朝皇帝中在位最长的,有四十四年之长,还做了六年太上皇;他是继唐太宗

  • 三国时期公孙渊背叛曹魏自立为燕王,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公孙渊,三国

    公孙渊字文懿,三国时辽东地方割据军阀。以上问题趣历史小编将在下文为大家一一揭晓。三国(220年-280年)是汉朝与晋朝之间的一段历史时期,分为曹魏、蜀汉、东吴三个国家。220年,汉朝丞相曹丕篡汉称帝,定都洛阳,国号“魏”,史称曹魏,汉朝正式结束。221年刘备称帝,定都成都,史称蜀汉。229年孙权称帝

  • 诸葛亮第三次北伐是在什么时候?最终的结果怎么样?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诸葛亮,三国

    在中国历代割据巴蜀的政权中,三国时蜀汉北伐的决心最为强烈,其行动也最为果断。下面就一起来看看趣历史小编带来的文章。诸葛亮北伐,是三国时期蜀汉丞相诸葛亮为了匡扶汉室,一统天下,从公元228年春至公元234年冬先后兵出汉中,对曹魏发动的五次战争,历经7年。其中,就诸葛亮第一次北伐来说,陇右的南安、天水和

  • 东汉官员刘宠为何会被称为一钱太守?这个称呼是怎么来的?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刘宠,汉朝

    x汉末时期朝纲腐败,刘宠是一位被百姓歌颂传扬的清廉好官。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解答。东汉刘宠离任会稽太守,前往京师上任时,有五六位老叟拿一百钱给刘宠,为什么百姓会如此,是因为刘宠在会稽为官时为官清正、施政惠民,使得会稽得到了太平的局面,百姓由此对刘宠很爱戴,所以在他走的时候,有五六位老者送百

  • 北宋乔贵妃简介:成为宋徽宗贵妃,并生有七位皇子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北宋,乔贵妃

    北宋(960年—1127年),是中国历史上继五代十国之后的朝代,传九位皇帝,享国167年。与南宋合称宋朝,又称两宋,因皇室姓赵,也称赵宋。那么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人物档案姓名:乔氏别称:乔贵妃国家:中国民族:汉族所处朝代:北宋出生地:不详出生时间:不详去世时间:不详丈

  • 北宋周贵妃简介:宋仁宗妃子,活到了九十三岁才去世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北宋,周贵妃

    北宋(960年—1127年),是中国历史上继五代十国之后的朝代,传九位皇帝,享国167年。与南宋合称宋朝,又称两宋,因皇室姓赵,也称赵宋。那么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人物档案姓名:周氏别名:周贵妃谥号:昭淑贵妃国家:中国民族:汉族所处时代:北宋出生地:开封养母:温成皇后丈

  • 历史上朱棣帝的皇后是谁?她是何来历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徐皇后,明朝

    仁孝文皇后是开国功臣中山王徐达之长女,朱棣称帝后册封为皇后。不知道没关系,趣历史小编告诉你。在中国古代皇帝中,通过政变或兵变取得帝位者不少,但做上皇帝后政绩卓著、成功洗白,并成为一代雄主的,最有名气的,莫过于李世民和朱棣。李世民是通过玄武门政变取得了大唐的军政权利,朱棣则是发动靖难之役而取得帝位。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