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张邦昌被强立为皇帝后,过得有多小心谨慎?

张邦昌被强立为皇帝后,过得有多小心谨慎?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冷默言语 访问量:3159 更新时间:2023/12/7 0:23:34

张邦昌,北宋末年宰相,是主和派代表人物,力主议和。靖康之役后,被金国强立为大楚皇帝,建立“伪楚”政权。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往下看。

历史不会重演,但总是会惊人的相似,宋太祖“陈桥驿兵变”黄袍加身,靖康之耻后,大宋王朝又上演了这样一出臣子窃权的戏码。但是这位臣子显然没有太祖的野心和气魄,登上皇位也实属无奈之举,最后还政赵氏却惨遭屠戮,这便是帝王家的无情,古代农夫与蛇,东坡先生与狼的故事。这个故事就发生在宋高宗赵构和大臣张邦昌之间。

在经历了靖康之耻后,宋国孱弱的军事力量,显然是无法和金人抗衡的。而金人作为少数民族,因为自身思想文化的局限性,没有能力统治中原的百姓。而且金人的主要目的也不在于中原的统治权,而是宋人的财富。那么此时金人需要的就是一个帮助自己管理宋朝江山的代言人,虽然当时的赵氏软弱,但是积威甚重,原本就是国家的主人,并不适合作为金人的傀儡,于是主和派的大臣张邦昌便进入了金人的视野。

金人的军队兵临城下,东京汴梁危在旦夕。金人围而不攻的主要原因,就是要将自己的利益最大化。张邦昌在主张议和一派势力中颇具威望。在他的坚决拥护者宋齐愈,王时雍等人支持下,金人"劝进"张邦昌。希望他能登基成为宋朝的新的皇帝。这样的情景与当年的宋太祖陈桥驿兵变如出一辙,然而张邦昌并不是宋太祖,他对江山也没有野心。他只希望做大宋的一个臣子,但是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如果张邦昌不答应,金人势必不肯罢休,大宋灭亡就在顷刻之间。

在这样的两难境地下,张邦昌最终还是屈服了。这也是当前最好的办法,只有这样才能够保住大宋的根基。这不过是权宜之计,想必张邦昌在答应金人条件的时候,就已经料到了后来的结局。但还是义无反顾,这也是一个臣子能为国家做的最后的事情了。张邦昌虽然胆小怕事,但是却有一颗爱国之心,忠贞于大宋之心从未动摇过。登基也是被逼无奈之举,为了保住全城百姓的性命,他唯有接受金人册封这一条道路,别无他选。张邦昌在做皇帝期间非常的小心谨慎,主要表现有以下三点。

1、 不去紫宸殿和垂拱殿办公

张邦昌做皇帝期间非常低调,办公地点上张邦昌选择了一处僻静的偏殿来工作,而且办公桌的布置也规避了皇族的摆放规矩,面向西方放置(皇室的摆放规矩是面向南方放置)。

2、 拒绝大臣不行跪拜礼

期间,张邦昌坚决不让朝中大臣行跪拜礼,在和朝臣商议事情的时候,也没有以“朕”自居,而是自称“予”,书信往来和宣布大事之际也不称“圣旨”,而是“手书”。

3、 用实际行动阐述身份地位

张邦昌做皇帝期间,有些臣子会故意讨好他,甚至有些人也会劝他,所有的事情应该按照皇帝的规格来处理。但是张邦昌无论如何都不同意,因为他心中非常清楚,自己只是金人的一个傀儡,而现在这个皇帝的位子也只是一个形同虚设的架子。所以,他们用行动来证明,他是宋朝的臣子,是一个忠于宋朝的国民。

金人当时是没有足够的能力与野心完全控制中原的,在金人饱掠北归之后。张邦昌陷入了进退两难的尴尬境地,在传统的人臣思想影响下,还政于赵的想法成为了张邦昌的选择。就是在这样的情形下,张邦昌将国玺又还给了康王。也就是这样一个举动,使得张邦昌的人生轨迹彻底的被改变。

宋高宗即位之后,张邦昌虽然是还政的首席功臣,但在宋代重文轻武的大背景之下。身处朝野之中的张邦昌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孤立,在还政之后不久,张邦昌就面临了第一次人生危险。当时的宋高宗赵构在用主战派之后,张邦昌立马成为了主战派的攻击对象。但是,碍于张邦昌的还政功劳,宋高宗并没有取张邦昌的性命,但为平息主战派的怒火便将其贬为节度副使。

虽然高宗皇帝在表面不取张邦昌的性命,但是在宋高宗的心里始终都隐藏着一种杀心。张邦昌的这样一个举动则将他彻底的推入了万丈深渊之中。在当傀儡皇帝期间,金人将宋徽宗的嫔妃李春燕赐给了张邦昌,并被立为了伪楚政权的皇后。在还政之后李夫人的伪皇后名分自然也不复存在了,但是这个时候的张邦昌与李夫人之间却有着藕断丝连的情意。在一次酒后,张邦昌甚至还去主动招惹李夫人。这样的做法无疑是授人以柄的举动,对于高宗来说是天赐良机。

于是高宗悄无声息的抓住了李夫人,逼迫其指认张邦昌的罪责。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张邦昌背负上了莫须有的罪责。在史书上关于张邦昌的罪行也仅是“诏数邦昌罪”,于是这个既是人臣又当过傀儡皇帝的张邦昌最终被高宗赐死了。

张邦昌的故事仅仅是两宋政权更迭中的一个小插曲。张邦昌本可自己做皇帝,那样的话或许能够保全自己的性命,当他选择还政于赵的那一刻起,他的命运就已经完全注定了。

标签: 张邦昌北宋

更多文章

  • 张既是什么出身?他的一生为曹魏做出了哪些贡献?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张既,三国

    三国(220年-280年)是上承东汉下启西晋的一段历史时期,曹魏、蜀汉、孙吴这三方势力,鼎足而立,战火纷飞,英豪迭起,无数英雄叱咤风云。趣历史小编今天要给大家介绍的这一位在演义中很少出现,但是功绩一流。以下,就让我们一起聊一聊这位历史人物。张既字德容,冯翊高陵人。他出身于小地主家庭,家中富有,待人有

  • 李隆基还在位时,李亨哪里来的胆子登基?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李亨,唐朝

    安史之乱发生于唐朝时期,是唐朝由盛而衰的转折点。很多人都不了解,接下来跟着趣历史小编一起欣赏。封建王朝时期,由于是皇权的高度集中,所以在家族的管理情况下,出现了数次的王朝更迭,一个王朝的没落则需要另一个更加强大的王朝出现,带领人民走向更加富足的生活环境。唐朝的出现使得封建时期的经济发展达到了高潮,但

  • 历史上李信为何会伐楚失败?事后秦始皇是如何处置他的?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李信,战国

    李信,字有成,战国末期秦国名将。今天趣历史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文章,欢迎阅读哦~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秦灭,六国的运动,被看作是秦国如猛虎下山一般,各个撕咬东方大白兔,而大白兔们各个被吓得瑟瑟发抖,只能是望风而降。但这里面却有个很不寻常的表现,那就是秦国第一次攻灭楚国的时候,遭遇到了秦国这些年最大

  • 雍正继位之后立马杀死了康熙的信心腹赵昌,是为何?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雍正,清朝

    康熙六十一年十一月十三日,康熙帝在北郊畅春园病逝,胤禛继承皇位,次年改年号雍正。你们知道吗,接下来趣历史小编为您讲解清朝有很多任皇帝,而康熙皇帝在位可以说是非常久的,他当时执政了六十年零十个月。在这个漫长的岁月里,康熙早就看透了朝廷上的尔虞我诈,他没有对外表达过将要立谁为太子,甚至还曾废过太子,这就

  • 姒泄:夏朝第十任帝王,他在位期间的主要成就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泄,夏朝

    泄,姒姓,夏朝第十任帝王,姒槐之孙,姒芒之子,姒芒病逝后继承王位。今天趣历史小编为大家带来姒泄的相关内容,希望对你们能有所帮助。《史记·夏本纪》记载:泄在位期间,连续对外用兵,取得胜利。夏朝此时俨然一个强大的征服者,对不服从华夏统治的部族方国用兵。东夷、西羌等六夷派使者来朝谒见,接受姒泄所封的爵命。

  • 姒芒:夏朝第九任帝王,他有哪些成就?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姒芒,夏朝

    芒,姒姓,又名帝芒,夏朝第九任帝王。他是槐帝之子,槐去世后,芒继承王位,在位18年,死后死后葬于安邑附近。 其子泄即王位。今天趣历史小编为大家带来姒芒的相关内容,希望对你们能有所帮助。芒(前1897年-前1833年)在位期间,开始了延续数千年的沉祭(即将祭物沉入黄河企求河神的庇护)。槐在位约四十四年

  • 吕后死后,吕家的命运走向如何?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吕后,汉朝

    吕后死后,吕家的命运走向如何?感兴趣的读者和趣历史小编一起来看看吧!公元前180年,吕后死后,朝中文武大臣都开始忙碌起来,太后的丧事得隆重才行啊!因此,陈平和周勃等人一下子由闲人变成了大忙人。就在陈平和周勃等人忙碌的同时,吕氏家族的顶梁柱吕产和吕禄也在忙碌着,他们不是为太后的葬礼而忙,他们居安思危,

  • 彭越和韩信为什么是最早死的功臣?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韩信,汉朝

    彭越和韩信为什么是最早死的功臣?感兴趣的读者和趣历史小编一起来看看吧!公元前二百零三年(前203年),韩信率军平定了齐地,派人前往刘邦大营索要齐王之位。此时,刘邦率军在荥阳与项羽展开大战,落入了下风,正希望韩信率领的汉军精锐回师救援,却没想到韩信竟然公然索要王位,刘邦怒火中烧,在张良、陈平的劝解下,

  • 蜀汉一朝只有九人被明确封为县侯,他们是谁?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古代,蜀汉

    蜀汉一朝只有九人被明确封为县侯,他们是谁?感兴趣的读者和趣历史小编一起来看看吧!被封县侯者九人首先我们来看到底有哪九个人获得县侯的爵位。在刘备在位时期,有两个人身份为县侯,分别是阳泉侯刘豹和青衣侯向举;在诸葛亮执政时期,魏延被封为南郑侯,这是一个县侯;在诸葛亮去世后,有济阳侯吴懿、平襄侯姜维、安汉侯

  • 刘邦去世后,吕雉为何能独揽大权?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吕雉,西汉

    吕雉,汉高祖刘邦的皇后,是秦始皇建立皇帝制度之后第一位临朝称制的女性,与武则天并称“吕武”。刘邦去世后,他的江山可以说是全都落入了吕雉一人之手,但作为开国皇帝的刘邦,会不知道自己的这位皇后的心思对她有所防备吗?吕雉又是如何能独揽大权的呢?接下来趣历史小编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其实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