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为袁绍檄豫州》檄文是谁写的?都有哪些内容?

《为袁绍檄豫州》檄文是谁写的?都有哪些内容?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策马西风 访问量:913 更新时间:2024/1/8 14:58:12

陈琳字孔璋,是东汉末年时期著名的文学家,也是建安七子之一。 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整理了一下,现在给大家详细说明,快点来看看吧。

檄文,指古代用于晓谕、征召、声讨等的文书,特指声讨敌人或叛逆的文书。商汤灭夏、武王伐纣之前都向天下布告檄文。三国大才子陈琳,在官渡之战前,替袁绍写了一封讨伐曹操的檄文,其中历数了曹操的5大罪状。

第一罪:赘阉遗丑,宦官之后

文化人骂人是非常有条理的,陈琳点出曹操的第一罪状就是出身。曹操的祖父曹腾是是从前的中常侍,与左悺、徐璜同时兴风作浪,骄横放纵,损害风化,虐待百姓。曹操的父亲曹嵩,靠着贪污搜刮的赃款买官(太尉),兴风作浪,祸乱朝政。曹操是宦官阉人的后代,本来就没什么品德,狡猾任侠,喜欢制造动乱和灾祸。

第二罪:飞扬跋扈,残害忠贤

陈琳的这篇檄文,一面历数曹操的罪状,一面突出袁绍的英明神武、忠君护国。因此说完曹操的出身,开始说正事了。说袁绍看见董卓乱起,于是和曹操一起讨伐董卓,本来以为曹操是英雄之才,可以任用,谁知他愚昧短见,轻易发动进攻,打了大败仗,丧失了许多兵力。

袁绍于是又分给他兵力,休整队伍,上表让他担任东郡太守、兖州刺史,希望他将功赎罪。但是曹操却飞扬跋扈,剥削人民,残害贤良,前任九江太守边让,英才俊逸,天下出名,直言正色,从不阿谄奉承,却被曹操杀死把头颅悬挂起来示众,妻子二女都被杀害。从此官员怨愤痛恨,民怨更加厉害。

第三罪:专制朝政,败乱法纪

陈琳接着说,曹操迎奉天子其实是袁绍的安排。可谁知道曹操却趁机专制朝政,败乱法纪,他喜欢的人就让他五族都受到恩惠,他讨厌的人就夷灭人家的三族,在公众场合议论的都被公开杀害,私下发牢骚的就秘密杀害,人们在路上只敢用眼色打招呼,百官都不敢说话,尚书只是名义上主持朝会,公卿们只是名义上充当官职而已!

故太尉杨彪,历任司马、司徒、司空,位置极高,曹操因为小的怨恨,诬告他的罪名,棒打鞭抽,什么刑罚都用上,恣意虐待,不顾法律的约束。议郎赵彦,忠谏直言,他的建议都值得采纳,所以朝廷奖励他,给他加官晋爵,曹操打算篡权,杜绝言路,擅自逮捕并杀害了他,事先都不让皇帝知道。

第四罪:盗坟掘墓,摸金发丘

这一条就有意思了,说曹操经常盗坟掘墓。梁孝王是先帝的亲弟弟,他的陵墓很是尊贵,松柏桑梓,尤其庄严肃穆,而曹操率领将领士兵,亲自发掘他的陵墓,打破棺椁盗取金宝,还成立发邱中郎将,摸金校尉,极力掩饰自己的所作所为。

第五罪:陷害忠良,阴谋篡位

陈琳把袁绍描述成一个忠君护国的大臣,说曹操想陷害袁绍。袁绍正在外征讨叛乱,没来的及教诲曹操,以为对他宽容,或许他自己有所收敛,但是曹操豺狼野心,包藏祸心,竟然想谋害国家栋梁,孤立大汉皇帝,杀害忠正之人,自己成为枭雄。

历观古今书籍,所记载的贪残虐烈无道的大臣,曹操是最厉害的!曹操又派七百精兵,围守皇宫,对外说保卫皇上,其实是拘禁皇上,这些都是曹操为自己篡位做准备。

陈琳的这篇檄文,写得可谓是文采飞扬,酣畅淋漓,被历代推崇为檄文的典范。据记载曹操当时正苦于头风,病发在床,因卧读陈琳檄文,竟惊出一身冷汗,翕然而起,头风顿愈。

标签: 陈琳汉朝

更多文章

  • 狄仁杰作为唐朝一代名相 狄仁杰为何只是一个三品官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唐朝,狄仁杰

    今天趣历史小编给大家带来唐朝狄仁杰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趣历史小编一起看一看。一代名相狄仁杰,为何只是区区三品官?狄仁杰的三品已经是宰相了,和后世明清时代一品才是顶级高官不同,在唐朝宰相也只是享受三品待遇。一品二品则大多是崇高的虚衔。在唐朝,宰相一般要加同中书门下三品或者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的头衔

  • 历史上弘昼为何会荒唐到给自己办丧事?真相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弘昼,清朝

    弘昼是清世宗雍正皇帝第五子,也是清高宗乾隆皇帝异母弟,说起这个的话,各位一定都有所耳闻吧。乾隆的弟弟弘昼活着的时候,多次给自己办葬礼。很多人认为,这是弘昼韬光养晦,避免引起乾隆皇帝的猜疑,通过自污而自保的一种方式。人们之所以有这样的想法,是因为在历史上,萧何就曾经采用过这种办法。刘邦在前线打仗的时候

  • 三国时期荀彧跟随曹操后,都举荐过哪些人才?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荀彧,三国

    对于曹操而言,荀彧是个不可多得的人才。接下来趣历史小编带你详细了解历史真相,一起看看吧!“操每征伐在外,其军国之事,皆与彧筹焉,彧又进操计谋之士从子攸,及钟繇、郭嘉、陈群、杜袭、司马懿、戏志才等,皆称其举!”——《后汉书·列传·郑孔荀列传》有历史学家曾提出,曹操阵营中有两大集团,汝颍谋士集团和谯沛武

  • 同治帝皇后阿鲁特氏,她的一生到底有多悲惨?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阿鲁特氏,清朝

    都说红颜薄命,下面趣历史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相对于清朝皇位的上位史,从开国的皇太极多尔衮之争,以及九龙夺嫡的四爷篡位,同治皇帝继位可谓顺理成章,无人有异议。因为咸丰皇帝只生下了两个儿子就早死了,而这两个儿子,同治是他的长子,幼子刚出生就夭折了。所以作为咸丰皇帝的唯一子嗣,同治皇帝继位,是因

  • 康熙如果没有传位给雍正的话 雍正最后会起兵造反吗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康熙,雍正

    还不知道:康熙和雍正的读者,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康熙驾崩时,若不传位给雍正,他会起兵造反吗?我认为,康熙如果不传位给雍正,雍正也肯定不会造反。原因有三。一.雍正最是爱重骨肉亲情,不论谁当皇帝,他都会是个贤臣。首先,对废太子之情。胤礽被两废两立,最支持他的一直是胤禛。哪怕

  • 韦处厚:唐朝宰相、文学家、藏书家,耿直无私,颇受爱重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韦处厚,唐朝

    韦处厚(773年-828年),本名韦淳,字德载。唐朝宰相、文学家、藏书家,监察御史韦万之子。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韦处厚出身京兆韦氏逍遥公房。自少博涉经史,勤于著述。元和初年,举进士第,又擢才识兼茂科,授集贤校书郎,出为开州刺史。后举贤良方正科异等,为宰相裴垍引直史馆,补

  • 有哪些与韦处厚相关的意识典故?他留下了哪些作品?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韦处厚,唐朝

    韦处厚(773年-828年),本名韦淳,字德载。唐朝宰相、文学家、藏书家,监察御史韦万之子。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韦处厚出身京兆韦氏逍遥公房。自少博涉经史,勤于著述。元和初年,举进士第,又擢才识兼茂科,授集贤校书郎,出为开州刺史。后举贤良方正科异等,为宰相裴垍引直史馆,补

  • 有哪些与张浚相关的轶事典故?后世对他的评价如何?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张浚,唐朝

    张濬(?~904年),字禹川,河间(今河北省河间市)人,唐朝末年宰相。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张濬早年曾隐居于金凤山,后被权宦杨复恭荐为太常博士,由此进入仕途,曾参与讨平黄巢之乱,在僖宗、昭宗两朝官至宰相。他是昭宗初年朝廷发起从地方军阀手中重夺权力的讨伐战的主倡者,但在指挥

  • 赵隐:唐朝时期宰相,他是如何入仕为官的?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赵隐,唐朝

    赵隐,字大隐,京兆奉天(今陕西乾县)人。唐朝大臣,岭南东道节度观察使赵植之孙。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出身新安赵氏。唐大中三年(849),始应进士登第,历任刺史、尚书郎、给事中、河南尹,迁中书侍郎、兼礼部尚书、同平章事,赐天水郡开国伯,食邑七百户,累官至吏部尚书,拜尚书左仆

  • 永宁公主:南唐元宗李璟之女,她有哪些事迹呢?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南唐,永宁公主

    永宁公主(一作永嘉公主)李氏,南唐中主李璟的女儿,南唐后主李煜的妹妹。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宋太宗赵光义在高粱河(今北京市西直门外)兵败,被辽圣宗耶律隆绪俘纳入宫中,封她为芳仪(芳仪,古代妃嫔封号。后妃六仪之一。六仪分别为:淑仪、德仪、贤仪、顺仪、婉仪、芳仪)芳仪并不是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