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刘娥:辅佐宋仁宗,临朝听政11年掌握大权,为何不学武则天称帝?

刘娥:辅佐宋仁宗,临朝听政11年掌握大权,为何不学武则天称帝?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周怀武 访问量:3879 更新时间:2024/1/15 23:05:45

随着古装电视剧《清平乐》和《大宋宫词》的播出,北宋章献明肃皇后刘娥传奇的一生再次地浮现在世人眼前,并且成为津津乐道的热门人物。

刘娥成为北宋皇(太)后的十多年中,以其高超的权谋手腕辅佐儿子平稳度过主少国疑的阶段,又以稳重的执政风格消除宋真宗末年的种种弊政,为北宋此后的繁荣打下坚实的基础。

但就是这么一位对大宋社稷立下大功的皇太后,在去世后却被大臣们非议颇多。名相富弼就这样对宋仁宗这样说过:

“昔庄献(刘娥)临朝,陛下受制,事体太弱,而庄献不敢行武后故事者,葢赖一二忠臣救护之,使庄献不得纵其欲,陛下可以保其位,实忠臣之力也。”

言下之意就是说刘娥辅佐您,并不是真心为您着想,而是要学习武则天的事例。

武则天可是历史上独一无二的女皇帝, 既然用武则天来比喻刘娥,说明在当时大臣们普遍看来,刘娥是有着称帝的想法,想做历史上第二位女皇帝。这在文人当国的宋代,是万万不能容忍的,封建士大夫们信奉女子无才便是德,牝鸡司晨在当时看来绝对是恶政,因此刘娥纵然有天大的功劳,也让人非议颇多。

但刘娥到底有没有这个想法呢?先跟大家讲一则故事:

在刘娥垂帘听政时候,有一天她在席间问各位宰相:“依各位之见,对唐朝的武后怎么评价?”

在场的大臣们顿时有些懵,难不成您老人家真准备效仿武后,特地来试探我们的口风?

虽然刘娥在执政期间政绩卓越,堪称北宋优秀的女政治家。但在女人称帝这件事情上,在场的高官大臣不管真心还是假意,该有的态度必须有,于是大臣们异口同声地说:“武后啊,这个女人是大唐罪人!”

开什么玩笑,在封建男权社会,牝鸡司晨这种事情有一次就行了,难不成还想经历第二次?刘娥原本可能是试探,又或者是无意间说出口,但是见到大臣们如此众口一词,她沉默不语……

不久后这次谈话的内容就流传出去,有些想飞黄腾达的大臣们仿佛嗅到了机会,于是向刘娥进献《武后临朝图》,暗示刘娥仿效武则天称帝。

刘娥乘机再次问大臣们的看法,这时候刘娥提拔的大臣,参知政事(副宰相)鲁道宗站出来说:“太后这么做,将陛下(宋仁宗)置于何地?”直接挑明态度,武则天可是杀了自己的亲儿子的,您要学她吗?

刘娥看到在场的大臣态度坚决,尤其是鲁道宗可是自己提拔起来的大臣,如今在这件事情上也不支持。她在心中权衡利弊之后,还是放弃了效仿武则天的做法,并且将画撕碎大声说:“哀家不能做这种对不起大宋列祖列宗的事情啊!”此后刘娥再也没有提起这件事情。

但对于离权力之巅只有一步之遥的人来说,没有比可望而不可即更加痛苦的事情了,手中操纵生杀予夺的权力,却不能名正言顺地属于自己,此时刘娥心中一定是充满了懊恼和伤感!

刘娥为何不踏出这最后的一步,难道仅仅是因为有人反对吗?

可怜的孤女

少年的刘娥是个苦命的孩子,自幼父母双亡家道中落,所幸母亲娘家收养了襁褓中的刘娥,让她免于饿病而亡。

但是娘家人也不富裕,所以她很小就出来做事谋生,以自己出色的歌喉成为一名歌姬。古代歌姬是属于下九流的人物,不到万不得已,好人家的女儿都不愿意以此谋生,这也为刘娥日后被士大夫们歧视的原因之一。

后来刘娥跟随丈夫银匠龚美来到汴梁谋生,京师生活昂贵,而且技艺超群者如过江之卿早已打出了名气。夫妻两人初来乍到,生活非常艰难。

龚美不愿意妻子跟着自己受苦,心一横和刘娥商议之后,将她卖给韩王赵恒(宋真宗)的宠臣张耆,随后张耆转手将刘娥献给了赵恒。

巴山蜀水秀丽无双,向来都是出美女的好地方。赵恒对蜀女仰慕已久,一见刘娥便是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

但是好事多磨,刘娥的卑微出身始终是两人之间的巨大障碍,堂堂一国皇子和再婚的歌女打得火热成何体统?不久后刘娥就被人揭发告到宋太宗赵光义那里。

赵二皇帝不能容忍自己的儿子,将来大宋帝国的接班人和歌女厮混,当即勒令赵恒送刘娥出府。

热恋中的男人从来都是不惧危险的,文弱的赵恒也是如此,他斗胆想出金屋藏娇的办法,将刘娥养在外宅(张耆家中)十几年。

直到赵恒登基为帝掌握大权后,才将刘娥接回宫中两人正大光明地呆在一起。此时宋真宗已经有了皇后。作为对爱人十五年苦苦等待的报酬,宋真宗在郭皇后病逝之后,想把刘娥推向皇后的宝座。

但是权力场也从来也是名利场,文臣们以刘娥“出身微贱,不可以为一国之母”为理由坚决反对。 最后刘娥想出一个办法,由刘娥收养宫女李氏刚刚生下的儿子,对外谎称是刘娥所生,这样就可以母凭子贵名正言顺地登上后位。

终于刘娥凭借“儿子”的加分项,在公元1012年被册封为皇后,圆了自己灰姑娘的梦!

据史料记载,宋真宗每次批改奏章到深夜,皇后刘娥总是陪伴一旁红袖添香,时不时还能向宋真宗提出一些中肯的建议,减轻了皇帝的不少负担。(真宗退朝,阅天下封奏,多至中夜,后皆预闻。)

宋真宗中年之后体弱多病,加上檀渊之盟后宋真宗热衷于封禅,对政事早已倦怠。他见刘娥聪慧明理处事周详,心中欣喜的同时,也慢慢地将奏折交由刘娥处理,让刘娥参与朝政处理减轻自己的压力。

多年的蛰伏和学习,早已让刘娥脱胎换骨,不再是只会沿街卖唱得懵懂歌女,而成为机智聪慧和洞察人心的女政治家。

在后来宋真宗病重不能理政期间,刘娥慢慢地由内宫转向外朝,逐步形成自己的势力和班底,到最后不论大小事务,宋真宗一概都交由刘娥处理。

此举遭到以宰相寇准为首的文臣强烈反对,并且说服宋真宗让太子监国,把大权从刘娥手中夺回来交由文臣辅政。但是此时刘娥羽翼已丰加上寇准谋划不密,刘娥先发制人,矫诏击败寇准,并且将其党羽陆续贬官稳固了自己的地位。

刘娥为何不敢称帝?

公元1022年,宋真宗病逝,临终前留下遗诏“军国大事权取皇太后处置”。正式确认了由刘娥辅佐年幼的太子赵祯(宋仁宗),开始了临朝称制的太后时代。

纵观刘娥的宫内生涯,和三百年前女皇武则天几乎如出一辙。多病且怠政的皇帝,面对精明强干熟悉政务的伴侣,一开始放心地移交部分最高权力,最后却发现有些不对劲后,可是对方羽翼已成而且无法动摇了,只能顺水推舟将错就错。

双方所不同地是,武则天代唐建周成为独一无二地女皇帝,刘娥却在皇太后的位置上始终止步不前。同样的情形,同样的过程,刘娥为何迟迟不踏出最后一步?原因大概有两点:

第一、子嗣和继承人问题

武则天入宫后和李治生育四子,无论长子李弘和次子李贤如何反对母亲擅权,武则天还可以选择软弱李显李旦先后到前台当傀儡,有充分的时间来有条不紊的培植自己的势力,同时为自己称帝造势。等一切水到渠成之后,武则天完成代唐建周称帝的过程。

同时,武则天娘家势力也不容忽视。她的父亲武士彟是唐朝国公,同父异母的兄弟两人,还有侄儿如武三思武承嗣等人,在武则天称帝过程中立下不少功劳,对她帮助很大。武则天一度还考虑是不是立侄儿为太子,彻底和李唐皇室割裂。

刘娥在这方面就远远不及武则天。

刘娥的父母早逝,娘家早已没有亲人可以依靠。同时刘娥和宋真宗赵恒之间实际上并无子嗣,唯一的“儿子”赵祯还是李宸妃所生。这也注定了刘娥别无选择,只能保住赵祯的皇位,不然自己临朝称制的正当性就要大打则扣,会招到大臣们的一直反对导致称帝还没有成功,北宋各地就乱成一团了。

还有一点,如果刘娥执意要自己称帝建立新朝,那么“儿子”赵祯是除掉好呢还是不除掉好?

除掉赵祯,谁来做自己这个女皇帝的接班人?武则天还有两个侄儿做最后的选择,自己的娘家可是没有一个可以帮衬的。

古人讲究“不孝有三无后为大”,都担心自己去世后没有亲人来祭祀自己,越是权贵之人越注重这样的传承。

当年武则天为立子和立侄为难的时候,狄仁杰就以此来劝诫武后说:“只听说过儿子立庙来祭祀母亲的,没听说过侄儿立庙祭祀姑母的!”一句话就让武则天决定还是立儿子为太子,还政于李唐。

武则天的故事熟读史书的刘娥自然知晓,这个难题对于她来说就是无解。

第二、朝臣支持力度问题

俗话说一个好汉三个帮。封建皇帝更是如此,要想称帝称王,手下必须要有一批有才能的文臣武将来辅佐自己,这些人还必须对自己忠心。

但是在封建社会,朝臣和文人们对女性专权普遍持反对态度。武则天之所以能够杀出重围,成为独一无二的女皇帝,并且有朝臣和人才支持,这是大唐特殊朝政格局所铸就的。

唐代早期,李渊父子选材思想是以自己的基本盘关陇集团为主,此外再吸收山东士族和江南士族中的代表人物入仕。这样一来就造成了许多寒门子弟升迁无望的局面(此时科举制度新创,寒门士人中举还需要权贵推荐)。

到了唐高宗和武则天时期,夫妻两人联手除掉长孙无忌等辅政大臣,导致最强大地关陇集团一蹶不振,武则天也侧面消除了影响自己专权的最大障碍。

于此同时,武则天还“大搜遗逸四方之士”,并且亲自临试。通过这种方式武则天笼络了大批升迁无望的寒门才子为自己服务,后来这些人成为大周朝堂的中坚力量。

到了宋代,整个官僚阶层开始向平民化发展,当官不再是贵族们的特权。宋太祖赵匡胤通过扩大科举取士,让大批的平民才子通过考试进入官僚阶层,形成了一个数量庞大的“士大夫集团”。

这个集团不再以血统和地域(当然还是有一定鄙视链的存在)做为连接,而是以科举成绩、同年和师生关系做为连接的纽带,所信仰地也是儒家忠君报国的那套思想。

面对如此庞大的士大夫,刘娥自然无法向武则天那样,利用大臣们的派系之争拉一派打一派各个击破,还能笼络大批急于为官的寒门才子为自己服务,形成自己的忠心班底。

另外还有一点就是,北宋士大夫信仰的是儒家学说,他们可以默认刘娥以太后的身份摄政,因为这意味着江山社稷还是赵家的天下。但是不能容忍刘娥公然称帝来改朝换代。

刘娥提拔的宰相鲁宗道就是如此,在刘娥多次试探地时候,他义正词严地坚决反对,言下之意您老人家要是这么做我就不跟您混了。连鲁宗道这样的亲信都如此,其他大臣们的态度也就可想而知了。

结语:

因此在刘娥执掌大宋权柄的11年中,她虽然始终无限接近于武则天,但是却始终未能踏出最后关键的一步。

在她当政时期,废除宋真宗晚年的种种弊政,结束党争提拔人才,同时还兴修水利与民休息,为宋仁宗时期的鼎盛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但是这些都因为她想“行武后故事”,而招到后来众多大臣们的责难。在这些大臣心中,牝鸡司晨根本就是不能容忍的,因此在她身后也遭受了诸多的非议,

这也是封建男权社会中优秀的女性政治家的悲哀,做的越多,错的也就越多。

公元1033年刘娥病重,临终前拉着宋仁宗的手,指着自己身上的皇帝衮服。宋仁宗在大臣们的提醒下,醒悟道母后是要穿皇后服饰下葬。

这位要强一生的女人,在临终之时也不能挣脱束缚,还是以赵家儿媳的身份葬入皇陵……

标签: 刘娥

更多文章

  • 《开封府》太后刘娥是大赢家?太妃才是博弈心机婊!

    历史人物编辑:马文成标签:刘娥

    近期,在央视八套和网络平台上热播的古装电视剧《开封府》一路领跑,成为与同档期古装电视剧《扶摇》比肩的一匹黑马,其收视率甚至大有碾压《扶摇》之势。就演员而言,电视剧《开封府》中演员阵容的确不敢恭维,除了展昭和皇帝看起来还符合观众的传统审美观外,包拯和王朝、马汉的人物形象的确让观众茶余饭后当众呕吐。该剧

  • 《清平乐》:愚蠢嚣张的郭皇后,她就是刘娥死活扶不起的阿斗

    历史人物编辑:高迪标签:刘娥

    郭皇后是刘娥强行逼迫赵祯娶得原配妻子,本来被强迫就让赵祯对这个皇后有些许排斥,但是碍于刘娥的面子,赵祯对郭皇后总归还能做到以礼相待。可惜郭皇后自己的品行却实在是配不上刘娥的抬举,她性子嚣张跋扈且无才无德,身为一国之母却总是和底下妃嫔争风吃醋,使得赵祯对她愈发的厌恶。郭皇后在剧中第一次出场,便当着赵祯

  • 《清平乐》:大娘娘刘娥在历史上是怎样的人?真这么无私吗?

    历史人物编辑:王小建标签:刘娥

    文 | 简姝 砍柴书院专栏作者编辑 | 谦钟素电视剧《清平乐》开播一周以来,人气爆棚,豆瓣评分一直在8分以上。众口一致的评价就是精致,服饰、场景等各方面都很好地还原了一个鲜活的宋朝。同时,在剧情设计,人物塑造上,《清平乐》也基本尊重历史,在各种古装剧泛滥演绎的当下,成为一股清流。今天要说的就是前期剧

  • 大宋宫词:皇上欲追封婉儿为太后,事关先帝声誉,刘娥出言反对

    历史人物编辑:魏士明标签:刘娥

    电视剧《大宋宫词》中,赵祯亲政后,刘娥便不再辅政,将朝政交还赵祯。因迎娶郭皇后一事,皇上与太后生了嫌隙,等他知道生母是婉儿之后,彻底和刘娥反目。皇上感念李婉儿的生育之恩,欲追封生母为皇太后,却遭到刘娥反对。 刘娥为进宫她受尽委屈,还牺牲了自己孩子的性命。赵吉被当作质子送到大辽,牺牲后却不能入皇陵,刘

  • 宋代的武则天刘娥最传奇的一生简直就是当代灰姑娘传奇

    历史人物编辑:尚元凡标签:刘娥

    提起明肃皇后刘娥也许大家有些陌生,但提起狸猫换太子,遇皇后,打龙袍。大家都耳熟能详。大家同情含冤瞎眼的李太后, 愤恨残忍的刘妃,感谢断案如神的包公,而实际上这一切都是小说家的虚构。刘妃却有其人,但和小说家的描写的阴谋家恰恰相反,却是第一个北宋临朝听政的太后,是一代女政治家。一个典型的而真实的灰姑娘嫁

  • “狸猫换太子”刘娥真罪大恶极吗?李少红携《大宋宫词》还原历史

    历史人物编辑:奶油小拥抱标签:刘娥

    细数历史上的奸妃形象,刘娥绝对算得上一个。尤其是在经典影视剧《包青天》中的桥段“狸猫换太子”刻画后,更是将刘娥作为一个狭隘妒忌、残害忠良的一代奸妃形象诠释得淋漓尽致。但是历史上真正的刘娥是这样的吗?由著名导演李少红打造的,刘涛领衔主演的古装历史剧《大宋宫词》就塑造了一个截然不同的刘娥形象。李少红导演

  • 《大宋宫词》刘娥:二婚村妇44岁上位,敢穿龙袍却为何不称帝?

    历史人物编辑:武家新标签:刘娥

    21年前,导演李少红将《大明宫词》搬上了荧幕,以武则天和太平公主的权力斗争和情感变化为主线,为我们描绘了一个瑰丽而又黯淡的大唐;21年后,李少红导演再次操刀,带来了《大明宫词》的姊妹篇--《大宋宫词》,相较前者而言,这一部显然反响平平,沉重的历史剧在这个与它水火不容的时代注定掀不起波浪,对历史人物的

  • 大宋最强皇后刘娥:掌权即杀掉宰相,执掌天下11年却拒绝称帝

    历史人物编辑:张红燕标签:刘娥

    中国历史上的摄政太后为数不少,战国时期的大秦宣太后,西汉时期刘邦的妻子吕雉,唐朝时期的武则天以及清朝时期的慈禧太后,而依照这些太后摄政的方式大概可以分为两种,其一是临朝称制,例如吕后称制,二是垂帘听政,唐高宗李治便与其妻子武则天一同上朝理政,唐高宗李治驾崩后,武则天废除中宗,执掌朝政。而北宋章献明肃

  • 《清平乐》:刘娥对郭皇后和禾儿说的这番话,堪称金玉良言

    历史人物编辑:动漫小设计标签:刘娥

    《清平乐》中刘娥的扮演者吴越,其实我个人觉得她蛮符合历史上刘娥的气质的。以前看《我的前半生》时,觉得吴越扮演的凌玲很讨厌,但是在《清平乐》中却被她扮演的刘娥圈粉了。在剧中,刘娥对郭皇后和禾儿说的一番话,不仅堪称金玉良言,同时还能让人看出她的通透和睿智。郭皇后然而郭皇后自己太作,蛮横无脑,身为皇后之尊

  • 刘娥从卖艺孤女到一朝皇后,有野心却不够狠,一心培养宋仁宗

    历史人物编辑:康康侃历史标签:刘娥

    历史上虽然只有一位女皇帝武则天,但实际上临朝执政的女人却不少,刘娥就是其中一位。刘娥是宋真宗赵恒的皇后,也是宋朝第一位摄政的太后,她临朝期间功绩不小,是位传奇女性。其实刘娥的人生很精彩,她本是银匠之妻,后改嫁宋真宗赵恒,不仅“生”下儿子,更顺利登上后位,更是在赵恒死后开始摄政。刘娥的祖父曾经官拜右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