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木真有两次称汗的经历,一次是他和札木合分道扬镳,自立门户的时候,一次是他统一草原的时候。
铁木真首次称汗时,没有任何战功,手下除了从札木合阵营中投奔过来的一些将领外,还有草原上的蒙古亲王们,比如铁木真的四叔答里台,他的堂兄弟忽察儿,以及蒙古第三任可汗忽图剌的儿子阿勒坛等等。
这些人的年龄比铁木真大,威望也比他高,可是,在铁木真首次称汗的时候,他在没有任何战功的情况下,这些蒙古亲王们为何要拥护他,支持他呢?
我们在研究历史人物的时候,一定要看他是如何抓住机会的。铁木真就是一个善于抓住机会的人,他离开札木合后,摆在他面前的,有3个稍纵即逝的机会。幸运的是,铁木真抓住了。
第一个机会:有了一定的人气。
铁木真的少年时期十分凄苦,不仅缺衣少食,还常常被仇敌追杀,但他每次都利用自己的智慧,躲过劫难,这也导致他从小就有了一定的名气。
在草原上生存,有名气,并不一定能获得人气。铁木真通过一件事情,让自己俘获了人心,那就是他从蔑儿乞人手中,将被抢去的妻子抢了回来。
在数百年的草原争斗中,已经形成了冷漠、欺诈的草原文化,加上草原上本就有抢亲的习俗,因此,当自己的老婆被他人抢去后,没有任何一个男人会冒险再去抢回来。
铁木真打破了这个规矩,在克烈部王汗和自己的结拜兄弟札木合的帮助下,他不仅将自己的老婆抢了回来,还对她十分疼爱。
铁木真的仁义,俘获了很多人的人心,一些本在札木合帐下的英雄豪杰,纷纷前来投靠,比如后来成为“四獒”之一的忽必来、速不台,以及帮助铁木真成为成吉思汗的萨满巫师豁儿赤等人,都先后离开札木合,成为铁木真的手下大将。
第二个机会:要敢于承担责任。
铁木真的父亲也速该在世的时候,即使是乞颜部的首领,但由于受到蒙古各部亲王的阻止,未能称汗。也速该死后,蒙古各部再次处于分裂状态。
包括忽图剌可汗的儿子阿勒坛在内的所有蒙古亲王,其实都有称汗的资本,他们之所以不愿出头,一是对自己不自信,二是不敢承担责任,怕惹来麻烦。按照蒙古人的规矩,推选可汗得由蒙古亲王、贵族们举办忽里台大会推选,否则,就不是法定的可汗,就会受到攻击,因此,谁也不想去惹这个麻烦。
从当时的情况来看,札答阑部的首领札木合最有实力,但是,札木合的血统问题并不被贵族们认可,加上札木合过于强势和霸道,蒙古贵族们对他并不放心。
札木合也是一个有野心的人,加上札答阑部是蒙古诸部中实力最为强大的部落,他称汗是迟早的事情。
蒙古部落中不能有多个可汗,也就是说,谁先称汗,谁就是合法的,后面如果再有人称汗,那就是非法可汗了。铁木真正是看到了这个机会,才决定在大家都不敢称汗,或者犹豫的时候称汗,就是为了占据主导地位。
第三个机会:蒙古亲王们全部进入了自己的营地中。
这个机会,札木合获得过,可惜被他错过了。
和札木合分道扬镳后,铁木真有了一定人马,在他的四叔答里台的游说下,包括忽察儿、阿勒坛等蒙古亲王、贵族,也都来到了铁木真的营地中。
这是一个千载难逢的机会,只要得到了亲王、贵族们的认可,推选铁木真为可汗,他就有了合法地位。
为了迫使这些亲王、贵族们就范,铁木真做了一件非常大胆的事情,他以现有的草场太小为由,将牧场迁徙到了克鲁伦河上游一个叫“兰湖”的地方。
铁木真确实是一个战略家,他选择的这个地方,非常偏僻,不仅可以避免被外敌攻击,也让蒙古的亲王、贵族们无路可退。在铁木真的军师豁儿赤的提议下,大家不得不参加了由铁木真举办的“忽里台”大会,准备推选一位可汗出来。
迫于铁木真的压力,大家不得不推选他为新可汗。根据《蒙古秘史》记载,这些蒙古亲王们推选铁木真为成吉思汗,都认为铁木真有这个能力成为可汗。
铁木真假意推辞了一番后,坐上了可汗的宝座。
从整个过程来看,铁木真做得是滴水不漏,充分把握好了机会。铁木真称汗后,各路英雄豪杰纷纷前来投奔,让他的实力与日俱增。
铁木真在没有任何实力和军功的情况下,能称汗成功,除了充分利用机会外,还与他出色的驭人本领有极大关系。如果他没有驾驭蒙古亲王、贵族们的手段,那么,他要想成为可汗,还是有很多困难的。
铁木真的驭人方法,在《成吉思汗:要驭天下,必先驭人》中有详细讲解。对成吉思汗感兴趣的读者,一定要去看看。
该专栏20余万字,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讲解了成吉思汗征战的一生,值得收藏。点击下方卡片链接,即可订阅、购买。
注:图片为配图,来源于网络,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想了解更多精彩内容,快来关注客多文史智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