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东察合台汗国衰亡原因:游牧与定居之争

东察合台汗国衰亡原因:游牧与定居之争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吕晶晶 访问量:1279 更新时间:2024/1/14 13:19:53

察合台汗国,即突厥历史学家和波斯历史学家所称的“蒙兀儿斯坦”,在帖木儿时代暂时失势之后,于15世纪出乎意料的复兴了。

事实上,该汗国的领域不但包含蒙兀儿斯坦本土的托克马克、克拉科尔的伊塞克湖地区、伊犁河流域以及特克斯河、空格斯河、哈拉塔尔等支流流域,还包含畏兀儿斯坦,即原回鹘汗国库车、喀拉沙尔、吐鲁番和喀什噶尔等区域。喀什噶尔是杜格拉特异密的世袭领地,受宗主国察合台汗国的保护。喀什噶尔人与察合台人同属蒙古种族,他们在该地区内也像察合台人一样强大。

15世纪的察合台系诸汗中,似乎有几位颇具个性的可汗,这从《拉失德史》的零星记载中可以推知。其中,在吐鲁番致力于兴建绿洲灌溉系统的歪思汗曾被多次提到。他是一位虔诚的穆斯林,对信奉异教的西蒙古人十分鄙视。他在位期间,曾多次与瓦剌人交战,但几乎都以失败告终。在一次攻打瓦剌人时,他被瓦剌部落首领脱欢汗的儿子额森台吉俘虏。瓦剌部落可汗们虽然也是纯正的蒙古人,但他们并非成吉思汗家族的后裔。

根据《拉失德史》的记载,额森台吉对歪思汗非常尊重,在俘虏了歪思汗后,很快又将他释放了。歪思汗与额森台吉的第二次交战是在伊犁地区,歪思汗再次战败。歪思汗在撤退时,他骑的战马受伤,其属臣、喀什君主赛义德•阿里将自己的战马让给他,他才得以逃走。歪思汗与瓦剌人的第三次交战是在吐鲁番地区,歪思汗再次被俘。

这一次,歪思汗以自己的妹妹嫁给额森台吉家族为条件才获得自由。在当时,许多小游牧部落的首领都希望通过与成吉思汗家族的公主联姻而使自己的后代成为贵族。

1429年,歪思汗去世,他的两个儿子羽奴思和也先不花二世为争夺察合台汗国的王位反目成仇,当时,长子羽奴思不到13岁。在宫廷大臣的支持下,弟弟也先不花二世登上了察合台汗国的王位,失败后的羽奴思逃到了撒马尔罕帖木儿王朝兀鲁伯汗处避难。整个蒙兀儿斯坦掌握在了尚未成年的也先不花手中,而帮助他夺取王位的杜格拉特部异密赛义德•阿里更是权倾朝野。

当时,杜格拉特家族受宗主国察合台汗阿克苏的保护,占有拜城和库车,但他们暂时失去了喀什城,河中和呼罗珊帖木儿王朝汗沙哈鲁及其儿子兀鲁伯从他们手中将该城夺走。赛义德•阿里在1433年至1434年间又从兀鲁伯的代理人手中将喀什城夺了回来。为争夺河中地区的统治权,也先不花二世与帖木儿王朝卜撒因之间长期战事不断。

1451年,也先不花二世对帖木儿王朝北边的赛拉木、突厥斯坦和塔什干等城发动了一次掠夺性的远征。在费尔干纳的安集延地区,当ト撒因再一次被也先不花击败之后,他决定对察合台家族的势力进行分化瓦解。他派人将流亡到泄剌只的羽奴思召来,然后借给他军队,以支持他与其弟也先不花争夺王位。在ト撒因的支持下,羽奴思占据了伊犁地区,并成为了蒙兀儿斯坦西部的君主,但东部的阿克苏、裕勒都斯河流域和畏兀儿斯坦仍控制在也先不花手中。

羽奴思企图吞并喀什,喀什君主、杜格拉特部异密赛义德•阿里向也先不花求助,也先不花立即率军从裕勒都斯赶来,在喀什东北的科纳•沙尔与赛义德•阿里的联军将羽奴思打败并将其逐出喀什。失败后的羽奴思跑到河中去向卜撒因求援,在卜撒因援助下,他又重新占领了伊犁和伊塞克湖地区。也先不花依然是阿克苏、裕勒都斯河地区和畏兀儿斯坦的实际统治者。

1462年,也先不花去世,其17岁的儿子笃思忒•马黑麻继位。笃思忒•马黑麻不但毫无执政经验,且行为放荡,逐渐被伊斯兰教的贵族疏远。而他攻打、洗劫喀什城的行为,更是引起了实力强大的杜格拉特家族的强烈不满。所幸笃思忒•马黑麻在1469年过早去世,才避免了察合台汗国的一场内乱。笃思忒•马黑麻死后,其伯父羽奴思汗立即攻占了蒙兀儿斯坦的都城阿克苏。笃思忒•马黑麻的幼子怯别二世被属臣救出后带到吐鲁番,在该地,他被支持者拥戴为新的可汗。四年后,怯别二世被这些支持者暗杀,他们将他的首级献给了羽奴思。羽奴思成了整个蒙兀儿斯坦唯一的君主,但他十分忌惮这些暗杀行为,于是下令将这些暗杀怯别二世的人全部处死。

羽奴思在阿克苏取得统治地位之后,额森台吉的儿子阿马桑赤台吉成了他唯一的威胁。根据《拉失德史》的记载,阿马桑赤台吉率领瓦剌人在伊犁河击败过羽奴思并迫使羽奴思向突厥斯坦城撤退。但是,他们的进攻似乎只是游牧部落为掠夺财富而发动的突然袭击而已。

当他们一退出伊犁,羽奴思就从锡尔河回到伊犁,从半定居状态回到了游牧部落生活。羽奴思之所以这样做,是为了赢得蒙兀儿斯坦各个部落的信任和尊重,因为蒙兀儿斯坦各个部落的民众都希望他们的可汗是一位真正的成吉思汗后裔,可以像他们的祖先那样世世代代生活在帐篷中。与此同时,蒙兀儿斯坦辖下的喀什和叶尔羌两城先后控制在赛义德•阿里的两个儿子米儿咱•桑尼司和穆罕默德•海达尔一世的手中。

《拉失德史》上记载,桑尼司把喀什治理得井井有条,后人将他执政的时期称为喀什的黄金时期。海达尔是桑尼司的继承人,在他执政初期,由于宗主国羽奴思汗的保护,尚能维持喀什和叶尔羌城的和平,但这种和平很快就被桑尼司的儿子、海达尔的侄儿阿巴扎乞儿打破。阿巴扎乞儿将叶尔羌城从他叔父海达尔手中抢走之后,又从其他宗王手中夺取了于阗城。

此时的他俨然就是蒙兀儿斯坦的君王。海达尔向羽奴思求援,二人联手讨伐阿巴扎乞儿,但两度失败。获胜的阿巴扎乞儿又从其叔父海达尔手中将喀什城夺走。1480年,海达尔被迫撤到阿克苏,投到羽奴思汗门下。尽管羽奴思汗在喀什噶尔本土与杜格拉特异密们之间的争斗使他统一察合台汗国的宏愿一直未能实现,但他在中国和河中两地却取得了相当大的成就。

据《明史》记载,1473年,吐鲁番地区一位叫阿力的苏丹从明朝政府管辖下的契丹王朝手中夺走了戈壁滩上的绿洲哈密。阿力十分狡猾,他在明政府的军队征讨吐鲁番前便从哈密撤了出去,等到明军队退回北京,他又重新占领了哈密。1476年,阿力还派使者专程前往北京,向明朝天子上交贡赋。阿力苏丹称雄的时期,正是羽奴思汗统治蒙兀儿斯坦的时期。

羽奴思汗似乎抓住帖木儿王朝发生内乱的机会,以调解人的身份干涉河中事务。帖木儿王朝的王子、ト撒因的两个儿子撒马尔罕王阿黑麻与费尔干纳王乌马儿•沙黑之间展开了争夺塔什干统治权的战争。在内战中,双方的力量都消耗殆尽,最后,塔什干被乌马儿•沙黑占有。为寻求保护,乌马儿•沙黑向羽奴思称臣,费尔干纳国成为羽奴思的附属国,随后,羽奴思为庇护乌马儿•沙黑而多次出兵与阿黑麻交战。1484年,羽奴思以仲裁人的身份调解阿黑麻和乌马儿•沙黑兄弟俩的争斗,在征得两兄弟的同意后,塔什干城和赛拉木城交由羽奴思管理。后来,羽奴思一直以塔什干为栖身之地,并于1486年死于此地。

由于住在像塔什干这样的古城,即在人口稠密的河中地区的门槛边,羽奴思汗终于实现了他毕生的梦想。自从流亡时期以来,当他在泄剌失流亡时,就已经领略到波斯明的伟大,自此,这个有一定文化素养的成吉思汗后裔便一直怀念着波斯时代的文明生活。他的梦想就是过文明人的那种定居生活。

但作为蒙古人后裔,他肩负着光复蒙古帝国的重任。因此,多年以来的他一直强迫自己住在天山南北的伊犁河流域和裕勒都斯河流域,过着游牧民族居无定所的生活。《拉失德史》一书通过纳昔儿•丁•乌拜达拉赫与穆罕默德•海达尔的谈话对羽奴思作了一番描述:“当我刚看见羽奴思汗时非常惊奇,我以为我要拜访的应该是一个蒙古人。但当羽奴思汗出现在我眼前时,我发现这是一个标准的波斯男子。他满脸胡须,言谈举止也完全波斯化,他比许多真正的波斯人更像波斯人。”因此,当年近八旬的羽奴思成为塔什干的统治者并决定在那儿过定居生活的时候,原本追随于他的游牧民们感到恐慌。于是,他们从他身边离开,重新回到了他们所喜爱的裕勒都斯河流域和畏兀儿斯坦草原上。

这些牧民走的时候,将羽奴思的次子阿黑麻一并带走了,而且阿黑麻也愿意跟他们走,因为他对那种自由自在的游牧生活怀有极大的兴趣。羽奴思汗并没有去追赶他们,在他看来,阿黑麻在这些人手中,可以保证他们对他的忠诚。

羽奴思汗死后,阿黑麻继续统治着察合台汗国的伊犁、裕勒都斯河流域和吐鲁番地区,他在草原上过得很快活,在政治方面也取得了相当大的成就。一方面,他成功地与瓦剌人作战,另一方面,他又与吉尔吉斯--哈萨克人作战。根据《拉失德史》的记载,瓦剌人称他为“阿剌札”,意即“杀人者”。大约在1499年,阿黑麻将喀什城和英吉沙尔城从杜格拉特部异密阿巴扎乞儿的手中夺了回来。这位精明强干的成吉思汗后裔通过一系列的强硬手段和措施,将那些怀有反叛之心的部落首领一一收服。

《明史》对阿黑麻在戈壁绿洲哈密的事迹有所记载,在汉语中,他是“吐鲁番速檀阿黑麻”。1482年,在明朝政府的支持下,契丹王朝后裔罕慎王子从察合台汗国的手中夺走了哈密。1488年,阿黑麻对罕慎发起突然袭击,罕慎战败被杀,哈密落到阿黑麻手中。次年,罕慎的部下将哈密从阿黑麻手中夺回。

1493年,阿黑麻将哈密的君王和明朝驻哈密的军官一起俘获,并把他们监禁起来。明朝廷随后对阿黑麻展开报复,他们封锁哈密的边境,禁止吐鲁番的商旅进入哈密地区,并将来自畏兀儿地区的商人从甘肃境内驱赶出去。这一报复引起了畏兀儿地区和察合台汗国对阿黑麻的极大不满。在强大的压力下,阿黑麻只好顺从地将哈密交还给契丹王朝。

标签: 察合台

更多文章

  • 术赤察合台二子相争,成吉思汗感叹幼时弑弟,晚年报应全来了

    历史人物编辑:王朝波标签:察合台

    前言成吉思汗铁木真相信不少人都听过这个名字,而且在历史上十分重要的人物,他这一生中做过很多次重大的决定,而且他认为自己每次做的决定大部分都是正确的。像当时带领着蒙古走出草原,称霸整个世界而获得蒙古人的认同,这都是他做的决定。▲孛儿只斤·铁木真一、不了解他的痛苦我们看到他在战场上勇猛的一面,却不知道在

  • 蒙古帝国四大汗国——察合台汗国八剌汗之急速扩张

    历史人物编辑:树叶天天要过河标签:察合台

    我是小树,点击上方“关注”,每天为您分享精品历史故事与真实历史事件揭秘干货。 孛儿只斤·八剌,生年不详卒于1271年,曾祖察合台、祖父木阿秃干、父亲也孙都哇(木阿秃干三子),至元三年/南宋咸淳二年1266年,察合台汗国大汗阿鲁忽突然病逝,倭耳干那王妃复立合剌旭烈兀(木阿秃干之子)的儿子谟八里克沙为察

  • 悲催的继承权:四个大汗出面干涉,彻底搅乱察合台汗国的安定

    历史人物编辑:极简世界史标签:察合台

    成吉思汗的儿子们的后代,最不团结的,大家可能首先想到的是窝阔台系,窝阔台系后人由于互相拆台不团结,最后把大汗之位给丢了。要知道,窝阔台戏的大汗之位是成吉思汗打了包票的,就算窝阔台后代是憨子,只要有人,都要传位给他们。但这个包票不起作用,最后给弄丢了。其实说起来,除了窝阔台系不团结以外,察合台系的后代

  • 成吉思汗铁木真4个义兄弟,诃额仑四养子,他们结局都怎么样了?

    历史人物编辑:壹周历史标签:诃额仑

    在古代,蒙古草原有个习俗,凡是捡到的孩子都要视为亲人。大蒙古帝国的建立者成吉思汗铁木真一生南征北战,经历大小战役数十场,战场上共捡到四个孤儿,成吉思汗铁木真把他们带回来交给了母亲诃额仑抚养,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四养子”,相当于铁木真的义兄弟。“四养子”分别为阔阔出、失吉·忽图忽、曲出、博尔忽。今天笔

  • 成吉思汗对一个后妃的喜爱程度,甚至超过了孛儿帖,此后妃是谁

    历史人物编辑:袁军标签:孛儿帖

    成吉思汗的老婆中,孛儿帖皇后无疑是最重要的一个人,也是最受成吉思汗尊重的一个。不过,要说到成吉思汗最喜爱的皇后,可能还不是孛儿帖皇后,而是忽兰皇后。要知道,忽兰皇后是成吉思汗的敌人蔑儿乞惕人,是一个女奴,那么,为什么成吉思汗那么喜爱忽兰皇后呢?蒙古大汗的皇后有很多个,这在汉人看来,是不好理解的。汉人

  • 铁木真正妻孛儿帖被俘几个月,生下长子术赤,坦然接受,真英雄

    历史人物编辑:元小二说历史标签:孛儿帖

    统一蒙古各个部落,建立大蒙古国,号称成吉思汗的铁木真,在蒙古那就是一个神一样的存在。可这都是他在建立功勋以后,其实在他的青少年时期,铁木真的生存环境非常恶劣,部落壮大也是非常坎坷的。而他的结发妻子孛尔帖,和他同甘共苦,并肩战斗,婚后,铁木真拿着妻子的陪嫁物品作为敲门砖,使他结识了让铁木真发展壮大的蒙

  • 铁木真一生最重要的四个女人,对一人宠爱至极,孛儿帖也不及她!

    历史人物编辑:冰城秀玲标签:孛儿帖

    铁木真,蒙古族的大英雄,尊号成吉思汗。他一生征服亚洲,其谋略不仅仅弯弓射雕,如此人物,一生中虽妻妾无数,唯独有四个女人在他生命中留下了印记,跟小编一起来看看吧。第一位:孛儿帖皇后孛儿帖,弘吉剌部落十分有名的美女,她不仅是铁木真的初恋情人,也是他的原配妻子。铁木真对孛儿帖皇后极为敬重,在他最困难的创业

  • “蒙古四养子”之仇人的儿子——失吉忽秃忽!

    历史人物编辑:常国俊标签:失吉忽秃忽

    蒙古人有个习俗,就是在战场上捡到无家可归的孤儿,就要将他们收养,并像自己家人一样对待。在成吉思汗铁木真一生的征战中,他捡到了很多这样的孩子,他将这些孩子交给了他的母亲——诃额仑收养。诃额仑收养的这些孩子被称为蒙古养子,其中四个非常出名,他们长大以后,成了蒙古草原上的勇士,他们被称为“蒙古四养子”,分

  • 3万蒙古骑兵阵亡,成吉思汗并未责怪他:失吉忽秃忽

    历史人物编辑:古今妙谈标签:失吉忽秃忽

    1221年,地点西域,3万蒙古骑兵阵亡沙场,主帅失吉忽秃忽狼狈而逃。有意思的是,成吉思汗并没有责怪,反而继续重用,让他掌管蒙古汗国的政务。1260年,失吉忽秃忽病逝,享年82岁。刘邦建立汉朝,离不开萧何的支持;刘备奔波劳累一生,无所成就,有了诸葛亮的协助才能三足鼎立,建立蜀汉;李世民能在玄武门博弈中

  • 身为盟友却替敌军做宣传送情报,太阳汗懵逼表示这是什么神操作?

    历史人物编辑:小摸说历史标签:太阳汗

    成吉思汗铁木真消灭了王罕之后,占据了克烈部的牧地色楞格盆地,不可避免的和强大的乃蛮部接壤。做为和克烈部一样同属突厥语系的乃蛮人自然不甘心属于同系统的产业被蒙古人占领,因此,乃蛮部逐步将其防线向东推进,占据色楞格盆地的西部以及南部,蒙古与乃蛮之战也正式拉开序幕。在乃蛮人与蒙古人的察乞儿马兀特峡谷之战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