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宋江聚义厅排座次,一个细节令公孙胜毅然告辞,从此梁山再无真情

宋江聚义厅排座次,一个细节令公孙胜毅然告辞,从此梁山再无真情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黑马娱乐 访问量:4529 更新时间:2023/12/12 14:47:59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水浒传》中108位好汉相聚梁山,无疑也是一个风云搅动的大江湖。初读《水浒传》,看不清那些心思手段,只觉得入目皆是豪情仗义,看的人是热血沸腾,斗志昂扬,觉得人生本就该大块吃肉、大碗喝酒,无拘无束、肆意自在。后来随着阅历的增加,再读《水浒传》的时候,才发现其实作者背后还有深意,梁山上不仅有热血豪情,暗地里也有无数的心思和权谋。

▲宋江剧照

01

人本就是拥有七情六欲的动物,权力欲、私欲,人一旦沾染上权力,慢慢地就变了模样。权力是个好东西,尝过甜头的人都知道它的滋味,可它究竟是蜜浆还是砒霜?谁也说不清楚!毕竟有不少人在权力的漩涡中越陷越深,最后不能自已,反而沦为权力的奴隶。

细读《水浒传》,会发现宋江本来是无意上梁山的,多次被邀请上梁山,他都故意避开了。宋江此人行事谨小慎微,总想给自己留后路。他不想上梁山,一是觉得时机不成熟,二来也不想彻底斩断自己的后路。可他和梁山,似乎总是“纠缠不清”。

▲《水浒传》剧照

江为人仗义,出手大方,在江湖上广交好友。当时晁盖劫取生辰纲,官府派人追捕,宋江提前给晁盖一伙透露消息。江湖人士,最看重一个“义”字,事后,晁盖就给宋江送了百两黄金和感谢信。宋江没有全收,只留下了一根金条意思一下。不料此事被他的小妾阎婆惜得知,两人后来争吵的时候,阎婆惜以此事要挟,说要到官府告发他。宋江无奈气急之下,杀死了阎婆惜,如此上了官府的告示,被发配江州。

02

宋江在发配途中路经梁山,其实他当时也是有机会上梁山的,但他知道这个时候梁山上是晁盖一人当家,偏他本身也是一直以“大哥”的身份自居,不愿上山当个小喽啰。宋江知道,很多人是出于晁盖的面子跟他客气,对自己其实并不忠心,也不会发自内心的拥护自己,于是就再次脱身,用的还是经常挂在口边的那套“忠义理论”。

▲晁盖剧照

宋江彻底下决心上梁山,是因他醉酒写下反叛诗句之后被判了死刑。宋江眼看自己拖到了最后,再无转圜的余地,便在众人劫法场之时,随大家上了梁山。这时候的宋江多年经营,已经积累了不少的人脉,手下还有一名令人闻名丧胆的大将李逵。此时的他已非昔日可比,梁山上对他的呼声也很高,他就顺势上了梁山。

上了梁山的宋江,名声日盛,身披“孝义黑三郎”、“及时雨”等名头,拥护他的人越来越多。尤其是黑旋风李逵,本身体型彪悍、武艺高强,偏偏又性格暴躁、敢怒敢言。在这些人的强烈拥护之下,再加上宋江背后耍的一些小手段,最后终于达成了自己的目的,坐上了梁山的第一把交椅。

▲江西浔阳楼内的梁山泊好汉瓷像

03

聚义厅上排座次,表面上看云淡风轻,其实暗地里早已风起云涌。当时宋江的人气已经压过了晁盖,晁盖也以“救命恩人”为由,想要宋江坐首位。这时候宋江耍了个小心眼,他推脱说“晁盖比他年长10岁,理应坐首位”,拿出的是晁盖年长的理由,却丝毫没有提及晁盖的能力和功劳,心里的小算盘可见一斑。最后的座位排序是晁盖坐在首位,宋江坐在第二位,吴用坐在第三位,公孙胜坐在第四位。

当时晁盖准备按功排座,但是宋江却主动提议,将人分为“新派”和“旧派”:原先的头领坐到左边,后来新的头领坐到右边。这样就把支持晁盖和宋江的人分成了两派。结果当时的花荣吕方黄信金大坚等人纷纷站到了宋江的一派,而晁盖那边只剩下林冲、杜迁刘唐等9人。众人将这情形看在眼里,晁盖自己也看傻了眼,没人注意到上座的公孙胜,他此时已经在心底敲定了主意。

▲公孙胜剧照

公孙胜一向是仙风道骨的形象,他本身就是一个出家人,因为心怀天下,怜众生疾苦,才上了梁山。他本领高强,通晓奇门遁甲之术,也与梁山上众人的行为作风不同,不贪酒肉、不恋钱财。在彻底看清了宋江这个人之后,他就知道,以后梁山的前途堪忧,所以就以“探望母亲”请辞回家了,一去不复返。

结语

公孙胜确实是个聪明人,也知道宋江笼络人心的手段非同一般。一只团队,首领的作用非常重要,火车头若是跑偏了,整趟火车恐怕都要阴沟里翻船。其实那时的公孙胜,已经预料到了梁山后来的结局,无奈之下也只好灰心离去。事实证明了,他的选择没有错。

标签: 公孙胜

更多文章

  • 公孙胜离开宋江后,李逵提一建议,可让大家活命,却遭喝斥和嘲笑

    历史人物编辑:徐晓林标签:公孙胜

    一、公孙胜,入云逍遥去水浒好汉中,公孙胜和李逵,是反差极其强烈的两位好汉,公孙胜堪称是水浒中最高深莫测之人,而李逵则是最简单直接之辈。比如在宋江上了梁山后,公孙胜便借口探望母亲,而飘然离去,实则却是以此为借口,离开宋江,不再涉足水浒江湖,也许是看透了宋江为人,不想被宋江利用,乃至最后被害。也许是其他

  • 梁山108将中,公孙胜为何能成梁山结局最好的人?他有何特殊之处

    历史人物编辑:侍雅丽标签:公孙胜

    梁山好汉的江湖,一度是无数少年的向往,然而事实上并没有几个梁山好汉,是真正出于自愿上的梁山,绝大多数都是被外力逼上梁山,无论是因为老婆被高衙内看上而家破人亡的林冲,还是因为救下金翠兰而不得不流亡江湖的鲁智深,乃至于搜集到证据却依然无法状告西门庆的武松。哪怕是宋江那样在江湖上鼎鼎大名的人物,晁盖多次邀

  • 没参与征方腊的6人,结局都很好吗?可能只有公孙胜才潇洒

    历史人物编辑:刘倩爱历史标签:公孙胜

    《浅说水浒》第246期(文/焦目)两好汉的命运,自从踏上征讨方腊的路之后,似乎就注定了没有好的结果。先是宋万、杜迁等人战死;而后徐宁、张清、董平等正将也逃过一劫,或是中毒死,或是被砍为两段;即便已经剿灭方腊,病魔也没放过时迁、林冲等人。总之,最后活下来的不过36人。必须要说明的是,其实有5人没参与征

  • 乔道清生擒武松鲁智深,法力超公孙胜,为什么却在梁山无一席之地

    历史人物编辑:宋赞标签:公孙胜

    《水浒传》是我国四大名著之一,讲述了梁山108将的传奇故事,他们骁勇善战、除暴安良,是名副其实的英雄豪杰,而作为大家从小到大的必读书目,《水浒传》中有不少故事是很有名的,比如《武松打虎》、《鲁智深倒拔垂杨柳》等等。这些英雄人物也深受人们喜爱,就比如呼保义宋江、智多星无用等等,这些英雄中有武将也有谋士

  • 晴天霹雳轰碎梁山排名石碣,是不是因为公孙胜鲁智深武松都走了?

    历史人物编辑:倔强的程序猿标签:公孙胜

    我们现在看到的《水浒传》是根据朱明王朝的意见修改的。施耐庵先生曾是张士诚的谋士,与朱元璋结仇。他写《水浒传》的真正目的是鼓动大家拿起刀枪与老朱抗衡。比如梁山好汉吃牛肉就是一个信号:从夏商周到唐宋明,宰杀农家牛是重罪,皇帝的餐桌上没有牛肉。我们可以查阅史料,看到明代皇帝的御膳菜谱,有猪羊鸡鸭鹅鱼,但绝

  • 水浒传中被人忽视的强大法师,仅次于公孙胜,曾将宋江都逼上绝路

    历史人物编辑:阅微文史堂标签:公孙胜

    “此人是晋王手下第一个了得的,会行妖术,最是利害。”在水浒全传中,“幻魔君”乔道清是这样被写道的。或许我们的第一印象很陌生,这个人是谁,没听说过。诚然,在书中,乔道清的描写并不多,但着实是个厉害人物。因为他曾活捉李逵,鲁智深及武松众梁山好汉。也曾差点将宋江逼得要自刎。那么,他为何有如此大的能耐呢?竟

  • 李逵被凌迟时,公孙胜也在旁边等死,究竟是谁生擒了这位高人?

    历史人物编辑:惊鸿似人间标签:公孙胜

    梁山一百零八好汉,各有各的神通,有的擅长打架,有的擅长领导,但是有一位最特殊,那就是公孙胜。很多人喜欢给梁山好汉的武力值排名,但是一直比较头疼的便是如何给公孙胜排名,因为这个人不是说刀枪使得如何好,而是他会法术,一般的习武之人根本不是对手。那么有了公孙胜得梁山好汉为什么还经常吃败仗,连劫个生辰纲都需

  • 水浒传中聚义厅中排座次,公孙胜看后主动离去,梁山从此再无兄弟

    历史人物编辑:刘正标签:公孙胜

    提到《水浒传》,每个人的脑海中都会出现“英雄好汉齐聚一堂,大碗喝酒大口吃肉”的热闹场景,这似乎也是这些重情重义的英雄好汉们最真实的一面。除了江湖上的快意恩仇,兄弟之间肝胆相照也是常见之事,梁山好汉们的义举数不胜数,兄弟有难拔刀相助也不足为奇。比如宋江即将问斩时,梁山好汉冒死劫法场,才让这位及时转危为

  • 宋江聚义厅排座次,一个细节令公孙胜毅然告辞,梁山再无真情

    历史人物编辑:姜腾标签:公孙胜

    导语:我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国家,中华上下五千年。中华民族之所以能够在历史的长河中屹立数千年而不灭,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中华民族创造了灿烂的中华文化。而在伟大的中华文化之中,文学造诣在其中占据了崇高的地位。而在我国璀璨的文化宝库中,以《红楼梦》、《西游记》、《三国演义》和《水浒传》这四大名著为首的古代

  • 宋江聚义厅排座次,一个细节让公孙胜毅然离去,梁山从此再无真情

    历史人物编辑:姜腾标签:公孙胜

    引言说到宋江,想必都能想到《水浒传》,这部“中国四大名著”之一的著作,在中国可谓是家喻户晓。文人也很爱分析它,胡适在《水浒传考证》中评价道:“水浒是一部奇书,在中国文学史占的地位比左传史记还要重大得多。”当然,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并不代表《水浒传》真的就压过了《史记》《左传》,只是也足见文人对《水浒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