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能因为是名著,所以水浒中许多人和事都是人们津津乐道的话题。或说宋江之忠义,或论卢俊义之武艺,或谈武松之力,或言鲁智深之气,有时为林冲之平生愤愤,有时又叹燕青、公孙胜之淡泊等。
正因如此,所以各种问题也随之出现。不过,有的问题是好问题,有的问题则不成立,毫无意义。
比如:梁山死得最可惜的好汉,花荣是如何被吴用“忽悠”自尽的?
这个问题看到后莫名其妙,不过想想也就明白了。这又是黑吴用者的另一种阴谋论罢了,下面进行解答一下。
先说梁山谁的死最可惜
要说梁山好汉谁死得最惨,这个问题可以探究,答案也有多种。比如宋万、焦挺等人在乱军之中,马踏身亡;史进、石秀等人则是被万箭穿身;赤发鬼刘唐,则是连人带马被城门的千斤闸压死;井木犴郝思文,被活捉后,活剐而死,想想就痛苦;卢俊义则是被奸臣所骗,喝下水银,坠水而死。
但是要说谁最可惜,我以为答案只有一位,那就是宋江。
宋江素有忠义之心,尤其是招安后,他带着梁山好汉,打败辽国,灭了田虎、王庆和方腊,如此平定外患外乱之功劳,其实即便封公封王都不过分,但实际上,宋江最后连侯爵都没有,只是死后才追封忠烈义济灵应侯。
试想一下,如果宋江不死会怎么样?会造反吗?肯定不会。如果国家有需要他,他会挺身而出吗?肯定会。如果金人南下,打到开封,宋江会带着旧部杀敌报国吗?一定会!可惜宋江被奸臣不容,一杯毒酒喝罢,便殒身而去。
诚然,武松出家可惜,林冲病死可惜,秦明战死可惜,但他们不是最可惜,因为他们不乏替补之人,但若论统率能力,除了宋江之外,梁山再无第二人。也即是说,宋江一死,好汉们即使再想报国,恐怕也有力无心了。
所以,我认为宋江最可惜,他有忠心,有能力,有威望,除了报效朝廷别无他意,哪怕最后没有大的官爵,他也无悔。就这样的人却被害死了,不是最可惜吗?
再说花荣之死和吴用的关系
花荣之死和吴用并没有任何关系,因为花荣是甘心为宋江而死,花荣死之前,吴用还劝他不要死,但花荣没听。
宋江死后,托梦告诉了宿太尉、宋徽宗、吴用和花荣。吴用和花荣遂不约而同地到宋江埋身之地——楚州蓼儿洼——前往祭奠,两人其实已经抱着必死的决心。
吴用道:“我得异梦……吴某心中想念宋公明恩义难报,交情难舍,正欲就此处自缢一死,魂魄与仁兄同聚一处,以表忠义之心。”花荣道:“军师既有此心,小弟便当随之,亦与仁兄同尽忠义。”
从两人对话可知,两人都是来赴死的。不过,吴用不明白花荣为何要赴死。花荣则说,一方面是他难忘宋江的恩情,一方面又担心奸臣陷害,落个身戮名灭的下场,所以不如从容赴义,还能落个清名令誉,尸归坟墓。
而当吴用问花荣,家室怎么办时,花荣则说已经处理好。
吴用道:“贤弟,你听我说。我已单身,又无家眷,死却何妨。你今见有幼子娇妻,使其何依?”花荣道:“此事不妨,自有囊箧,足以糊口。妻室之家,亦自有人料理。”
花荣的意思是,自己留下了足够的钱财,家人可以糊口度日。而至于老婆孩子,也已经安排了人照顾他们。
所以,花荣之死,纯粹是因为他为报答宋江的恩情,更担心被奸臣迫害侮辱,和吴用没有半毛钱关系。
认为吴用忽悠花荣,导致花荣赴死,要么没仔细看原著,要么是有“心中认定吴用是坏人”的偏见,所以把什么事都往他身上扯,哪怕没有关系,也要强行抹黑。如果带着偏见和强烈的主观意识,最好还是别看名著,不然就是难以抹灭的偏见,不可能对书中人物做出客观公正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