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浒传》中关于晁盖之死有过这样的叙述,说晁盖在攻打曾头市时不慎被莫名的毒箭给射中,倒在战场上。幸亏被赶来林冲等人及时解救出来,之后虽然众人立即将其转至后方治疗,但毒性已经攻心无力回天。
弥留之际,“已自言语不得”的晁盖忽然回光返照,嘱咐宋江:“贤弟保重。若哪个捉得射死我的,便教他做梁山泊主!”这便是晁盖唯一的临终遗言。
由于当时在场的林冲亲看看到了晁盖所中的毒箭上刻有“史文恭”的字样,所以一般人都认为射杀晁盖非他所也。可事实上究竟是何人射杀的晁盖,书中并未详细披露,导致这一事件成了千百年来书迷们的不解谜团。
可细细分析其中细节便可得知,杀害晁盖凶手不但另有其人,而且还有一位重要的目击证人目睹了整个事件的经过。只不过他们都选择三缄其口,让林冲一辈子都蒙在了鼓里。
那么凶手究竟是谁?目击证人又是谁呢?为何没有人告知林冲真相呢?一切还需要细细道来。
兄弟宋江,别样心思
如果并非是官府执意追杀的话,那么那支刻有“史文恭”的毒箭很明显是有人故意混淆视听,想把晁盖的死嫁祸在敌人身上。而这么做的目的很简单,杀害他的人一定是自己人才会有嫁祸之意,那么凶手范围一下子就缩小了很多。
晁盖生前为人仗义但却固执,甚至有的时候冥顽不灵。那么在梁山上既能和他称兄道弟,有会与他政见不合唯一人选便是宋江。可有人说宋江与晁盖情同手足怎么会做出相残之事呢?
其实两人到后期已经貌合神离了,宋江念旧职想招安,可奈何晁盖还要下山与政府硬杠。况且晁盖把着梁山的实权就是并不愿意放手给宋江。或许冷眼里他也看到宋江有造反的意思,所以始终防着宋江一手。
再加上此行攻打曾头市是晁盖一意孤行的行为,很明显带领众部去对抗官府是以卵击石,草率行事。劝不动晁盖的宋江只好使出自己阴暗的一面,安排自己心腹花荣去助晁盖“一臂之力”,让他死的更快些。
花荣执行,戴宗掩护
确实能想到嫁祸计谋也唯有城府颇深的宋江能做得到。至于这位花荣,本是宋朝官二代,他可不是受到迫害而被逼上的梁山,事实上他是被宋江鼓吹洗脑后才成为他最忠实的追随者,花荣和宋江“狼狈为奸”的事迹也不是一二天了。
早些年宋江就曾安排花荣假扮秦明到处杀人放火,害死秦明一家老小,其后宋江又以扮好人的姿态去安慰秦明,并做媒把花荣妹妹许配给秦明,让秦明把这位杀人凶手当成恩人来看待。这次的宋江恐怕是怀揣着谋权篡位的想法,派花荣出马故伎重施。
不过两人在密谋此事时恐怕还有第三个人的见证,那便是戴宗。戴宗虽然未直接参与下手杀害晁盖,可显然他整件事的见证者,或者说他们的帮凶之一。
为何这么说呢?回顾晁盖之死的整个经过,晁盖总攻当日宋江回到梁山,而戴宗却受其密令下山打探消息。
傍晚时分,戴宗的确到达阵营还受到呼延灼将军的接待,不过戴宗自行前来不仅是来视察前方局势,还带着一个小兄弟,此人穿着毡笠遮着脸,再加上帐营昏暗,一会半会还分辨不出来人的具体的面貌。
但戴宗说这是宋江刚结识到的一位小弟,想将他安放在军营里历练一番,呼延灼也就暂且将他安置在营帐中并未有丝毫的怀疑。
到了晚上呼延灼跟随晁盖前去夜袭之际,已经找不到尚在军营戴宗身在何处。不过呼延灼行军要紧并未放在心上,结果走了没多久原先带路的僧人已经不见踪迹。
夜路漫漫部队一下子慌了神,呼延灼呼唤大部队朝旧路往回赶,结果一阵乱哄哄中大家竟然走散了。其后才让大家意识到此地有埋伏,前方全是敌军严阵以待。但好在终于可以看清彼此额位置了,呼延灼急着要去找晁盖的踪迹,却发现晁盖倒在地下脸上多出一支羽箭。
慌乱之中,呼延灼不顾一切冲过去拉起晁盖上马随后杀出险境,回程路上刚好遇见了前来接应的林冲。林冲替晁盖拔出毒箭,但深知这样的毒箭耽误不得。他派出自己几位手下先行快马加鞭护送晁盖回山寨疗伤,至于自己则留下断后。
林冲主事,晁盖归西
眼看这里不是一块可以硬啃的骨头,林冲原本想带着晁盖的残部撤退,日后再战。但呼延灼死活不同意,说是要等到梁山二把手林冲下令方可撤军。
结果这样执意不撤军的最后结果就是导致他们在天亮时分遭到敌军二次杀过来。无路可走的林冲只能边打边往梁山方向撤退,结果在半道上他们遇到了失踪许久的戴宗,而戴宗正是带着林冲军令来的,说是让众部队赶紧撤回梁山再做打算。
仔细想想这一点着实可疑。戴宗在晁盖遇刺之前就已经不见了,而所谓等待撤军命令明明是在晁盖遇刺之后才讨论到了。难道说戴宗早在他们突袭敌军之前就已经预料晁盖一定会输吗?不过林冲尚未意识到这一点,戴宗也未跟林冲解释过半分。
而那头尚有最后一口气晁盖匆匆送上梁山之后也略有怪异。话说等林冲回到山寨后,并不见有医生在为晁盖疗伤,只见到“宋江守定在床前啼哭,亲手敷贴药饵,灌下汤散。”这汤散到底是除毒,还是治毒向来细思极恐。总之服下汤散的当晚,晁盖就已经无力回天了,随后他便留下给宋江那句遗言。
所以这一切到底是被敌军所害,还是被自己人从中作梗应该可以一目了然了吧。
事发经过,还原真相
由此可见宋江是杀害晁盖的主谋应该是不假,至于花荣可能就是乔装打扮跟随戴宗去往军营那位小弟吧。晁盖夜袭之时,这两人恐怕已经预料到后事,所以一个奔赴梁山抢先要来撤军的命令,另一人恐怕就混在军营之中趁乱用敌军之箭射杀了晁盖。
那是刚好是兵荒马乱之际,再加上黑灯瞎火连晁盖自己都没看到是哪里来的箭,更别提旁人了。再加上众人不会无端端把怀疑目光放在自己队伍之中,所以晁盖之死也就只能归结于官府动的手。
此外,宋江、花荣以及晁盖几人的完美配合保住了梁山的部队,但他们最大的破绽就是一切都太过于刚刚好,让人怀疑这一切是不是都是在他们设定之中。
而戴宗作为整件事的参与者,虽然他并未亲手刺杀晁盖,但他亦是凶手的协助者,所以自然不会将这一切的真相都告知林冲。
小结:
也许有人会问神行太保戴宗为何要偏颇宋江帮他干这样杀人嫁祸之事呢?事实上两人初遇时确实只是普通同事关系。但戴宗逼上梁山之后对固执的晁盖也心生不满,晁盖说的好听叫义薄云天,说的难听可能一介莽夫的作风。戴宗宁愿看得上曾经和他有过患难交情的宋江,也不服晁盖的约束。
而且确实有了戴宗帮助,宋江在梁山上话语权越来重。可以说宋江能有这一天也少不了戴宗的帮衬,所以某种意义上来戴宗是宋江的人。
有了左膀右臂的协助,宋江对射杀晁盖便显得肆无忌惮了。可怜那林冲或许到最后都未曾能想到是宋江杀害了自己的领导。只能说“知人知面不知心”,林冲还是太过单纯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