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不说林冲、卢俊义等人如何打得了打不了斑斓猛虎,就是让武二郎再来一次这般神操作,怕也会心内踟蹰。
武二打虎纯属无心之举。他并没有相信那些人的劝谏,才遭致有此一遇。如若不是喝了那些浊酒壮了行色,怕也早跑了。
书上说得明白:
武松读了印信榜文,方知端的有虎,欲待转身再回酒店里来。寻思道:我回去时,须吃他耻笑,不是好汉,难以转去。
这话就很明确了,武二发现真的有虎,还是打算回去的,就是因为心中忌惮。但有酒劲撑着,又是血气方刚,怕被人笑话,所以才强留下来。且还自言自语的安慰自己:
哪得什么大虫,人自怕了,不敢上山。
这说明武松也存在侥幸心理,不见得就一定会遇见那吊睛白额大虫。故而才稍觉宽心,躺在大青石上准备美美地睡上一觉。
这又是酒劲儿的作用。
看到这里,我们应该明白了,武松确实没有和大虫较量的准备,不过是自尊心过甚,又存有侥幸,以为那虎不能随时出没,所以才留下来。
这里,武二最应该感谢的,不是好手段和好胆量,而是那十八碗酒,若是没那酒,也早回转身形下山去了,更不会打得那虎。
古语说“酒壮英雄胆”,正是此意。
一来武二英雄,胆气飞拔;二来又恃天生神力;三来加上酒精助力,终于成就了这段千古佳话。
所以,武二郎并不是开始就奔着老虎去的,也不是笃定要在景阳冈上和那虎来一次以命相搏。只是机缘巧合,诸事都凑到一起了,才有了如此神奇再现。
但无论怎么说,武二有了一次经历,自然不会过于惧怯,再要遇见老虎,必然一杀到底,也会从容许多。
而卢俊义、林冲等人,若论及武艺,皆在武二之上,貌似没有彳亍犹疑的理由,但毕竟那虎是畜生,不通人语,不讲人情,如果不是真切的躲不掉,绝不会如此以命相争。
更何况这几个都是精细之人,不爱鲁莽行事,更不可能主动挑战老虎的神威,断然不会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
这也是武二和他们几个的差距。
但这几个若是真的碰上了,也会灵机应战,个个身手卓绝,必然能凯旋而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