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他打败了哲别,三败蒙古军队,大金帝国还是亡了

他打败了哲别,三败蒙古军队,大金帝国还是亡了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孙悦说历史 访问量:377 更新时间:2024/1/20 19:10:24

公元1206年,铁木真统一蒙古。斡难河畔,铁木真称号“成吉思汗”。公元1211年2月,成吉思汗举九足白牦纛,誓师伐金。当时金国的俘虏就对蒙古人说:“我国如海,汝国如一掬沙,岂能动摇”当月,蒙古大军越过大沙漠进军阴山,7月进军乌沙堡,八月,双方决战野狐岭。蒙古骑兵全部下马,木华黎亲率敢死队冲锋在前,中央突破金军统帅完颜承裕中军大营。金军兵力分散,联络调度不及。《蒙鞑备录·征伐》篇说:“是战也,罄金虏百年兵力,销折溃散殆尽,其国遂衰。”一战干掉了金朝积累百年的兵力。其后,蒙古大军势如破竹,纵横驰骋,攻略四出,所向披靡,此后二十余年,“一掬沙”动摇了“大海”,最终填平了“大海”。由此时起,大金陷入了前所未有的亡国危机。

甘肃庆阳,位于陕甘宁三省交汇,素有“陇东粮仓”之称。1229年冬十月,蒙古大军携百战精锐之师前来,攻略陕西,围困泾阳,准备截断庆阳粮道。蒙古前锋业已抵达大昌原(今甘肃省庆阳宁县东南太昌原)。“车帐如云,将士如雨。兵甲辉耀,彻地连天。”蒙古统帅赤老温意气风发,得意的挥斥方遒,指点江山。突然一群金军重装骑兵呼啸而至,“潮水般的狂攻,弯刀虎虎。灵蛇般的闪击,横刀飞旋。”金军一反常态,以少击众,率先发起攻击。蒙古军队猝不及防,阵脚大乱。蒙古军队当时还没有大量编入汉军,具有完整的蒙古风格。进攻的金军复古了金朝初起和攻北宋时大获成功的甲骑具装,一场传统的东方重骑兵和以机动射箭为主的轻骑兵对决。两股力量的骤然交锋,结果很快分晓,一如二战中德国坦克对波兰骑兵,没有悬念啊。是日金军以四百骑破八千之众,以少胜多,大败赤老温。迫使蒙军从庆阳撤退,暂时稳住了陕西战事。大昌原之战,是金蒙战争二十载以来,金军打的第一次大胜仗,乃抗战之平型关,淞沪之台儿庄!而金军指挥官完颜陈和尚也“一战名动天下”。布衣至卿相,皆以之许为岳飞类比!

在金朝日趋没落之时,陈和尚无疑是一颗耀眼璀璨的新星。他于大昌原之战,遏制蒙军兵锋,使金国得到喘息,得以稍微从容的组织军队,设置防守。此时金国已经放弃中都,迁都汴梁。黄河以北幽燕之地,蒙古军业已完全控制,并且在攻占东平(今山东泰安)后,分建行省,控制山东,进一步进逼金国。当时金国“尽弃河北,山东关隘,惟并力守河南,保潼关”《读史方舆纪要》。金国河北,山东,山西全部,陕西大部都已丢失,只剩下了河南,金朝在仅剩下的方圆两千里征募了二十万军队,打算死守河南,坚守潼关。而陈和尚统帅的忠孝军从此也成为了金朝的救火队员。完颜陈和尚也以此战论功第一,授定远大将军,平凉府判官,世袭谋克,升为忠孝军提控(总司令)。

完颜陈和尚,别名完颜彝,完颜良佐。1213年蒙古军队占领丰州,陈和尚被掳掠军中,因其智勇双全,骁勇强健,受蒙古大将喜爱。后设计逃脱,南渡黄河归金。在蒙古的经历使他熟悉了蒙古军队的生活方式和作战战术。虽为武将,但他曾接受儒家思想教育。“军中无事,则窗下作牛毛细字,如寒苦之士,其视世味漠然”金史记载陈和尚御军“坐作进退皆中程式,所过州邑常料所给外秋毫无犯,街曲间不复喧杂”。总之而言,这是一群能打仗,不扰民,领导颇有文化的精锐部队。

蒙古人先祖受金朝多年欺凌,此次南下,没别的念想,第一件要办的事就是秉承先人遗志,灭亡金国,一吐金朝当年疯狂减丁蒙古人的怨气!大昌原之战,在蒙军统帅部看来那是兵锋小挫,这只是蒙古军一时大意,无所谓伤筋动骨,况且当今时势相易,金国大势已去。蒙古人觉得,虽然金军打败的是当时蒙古名将。但是大势在我,金国又能何为?随即发兵围攻卫州(今河南新乡卫辉市),准备步步为营,进逼金朝黄河防线。金朝得闻卫州武仙部被围,立派完颜陈和尚领忠孝军及亲卫军3000人作先锋出击。

忠孝军是从回纥、乃满、羌、浑以及中原人被俘掠避罪来归的人群里面精挑细选出来的,人人都是精熟骑射、骁勇善战的勇士们,战斗力很强,再加上完颜陈和尚作为领导以身作则,逢战必挽刀控马冲锋在前,率先陷阵,士气得到很大激励,再者忠孝军大部分是处于社会最底层备受欺压的大众,本性就鸷狠难制,怨气集聚。因此战意高涨,冲杀皆不避生死。

蒙军怎料到金军现如今已经是国势日蹙,朝不保夕,仍有如此战力之军队,交锋不久阵脚已乱。后续大部金军正在统帅完颜合达率领下兼程赶来,蒙古领军的是万户史天泽,他担心后路被切断,遂引军退走。击退了强敌,金军还没来得及喜悦欢庆,后方已经传来陕西战区的重镇凤翔被蒙军攻陷,同时金国陕西大部分地区包括长安等地也被蒙古军占领。金朝连忙调回陈和尚,收缩兵力,全力扼守潼关,兴建城戍。

蒙古人此时已经集结了主力,准备再次进攻陕西,兵众已发至潼关。陈和尚闻讯,亲率忠孝军往救,而蒙古领兵的大将乃是名将速不台,一个比赤老温只强不弱的角色,闪击战的祖宗,运动战的骨灰级玩家。此人一生征战40余年,征战范围几乎达到3000万平方公里。当年蒙古西征,他带兵穿越东北欧,击败众多对手,无往不胜,西方人称他是野战之王。蒙古军到达潼关使得金国上下坐立不安,如临末日!哀宗以急诏发往军中,命金国统帅部派出救火队长陈和尚迎战,在此强敌之下金军只能扬长避短与蒙古军队短兵相接,以金初女真骑兵重甲对战(著名的铁浮图)。陈和尚挽缰佩刀,率一千忠孝军迎击,金军使锐阵击敌,一阵退,复一阵来,每一阵攻击都比上一阵凌厉,蒙古军攻势稍强,金军受挫,却是退而复聚不散,整军在后,更进迭却,坚忍持久。速不台见金军优势明显,令军后退,欲于途中以拖刀计拖垮金军,不料金军都尉率一万士兵早早的绕道蒙军背后接应陈和尚,蒙古军前后受到夹击,军阵已乱。陈和尚率金军援军穷追蒙古人500里,一直追到了倒马口(今蓝田附近)。这下蒙古人被打惨了!大金国志记载蒙古军“选四万人刊石伐木,凿商淤之山,斡腹入蓝田之内,丧万余人及马数万匹”。一句话,蒙古人死尸遍地,存者十分之二三。

暴揍蒙古人

速不台败回蒙古,元史记载“从攻潼关,军失利,帝责之。睿宗(拖雷)时在藩邸,言兵家胜负不常,请令立功自效。”陈和尚又一次挽狂澜于即倒。

蒙古人不得不重新审视自己的战略,现在是“入关不能,渡河不得”,是否继续以潼关为突破口继续僵持?再这样干耗下去,来回拉锯,万一让金国恢复元气可不是闹着玩的!毕竟百足之虫,死而不僵。

1231年8月,窝阔台召集众将商议灭金战略,以成吉思汗临终遗训为蓝本制定“连宋灭金”的计划,“假道于宋,下兵唐邓,直捣大梁”,分兵三路合围汴京,消灭金朝。好在凤翔(凤翔在当时的地位类似于襄阳对南宋的地位)已在蒙古军队手中,满足拖雷军经凤翔进宋境,迂回攻金的条件。

1232年正月,拖雷率军进兵河南腹地,金军已到生死存亡之际,金哀宗急召各部金军主力发兵援救汴京,阻击蒙古军队,蒙古军队顺势设伏于金军必经之地钧州(今河南许昌禹州市)西南三峰山,以轻骑诱金主力入伏。蒙古轻骑以游击战术,化整为零,骚扰金军,金军难以与之战,亦不能得到休息和食物,且心系都城安危,兼程开赴汴京(今河南开封),已是极度疲劳。适逢天气突变,连下三日大雪。金军披甲胄僵立雪中,枪槊结冻,金军的忍耐已经到了破灭的临界点。蒙古军队见此良机,立即组织合围,围三缺一,虚留生路,暗中设伏,只留钧州方向。金军被围,上下军心大乱,主力急忙向钧州方向仓惶奔窜,哪知蒙古军伏兵四起,金军此时毫无战心,亦丧失战力,15万金军大溃四散。此时陈和尚已经是中军统领,领着剩下的几百忠孝军,保着主帅杀出重围,退入钧州。

完颜陈和尚此时已经是万念俱灰,他知道三峰山一战,金军主力精锐尽丧,流血被道,加上国土进一步丢失,没有了盛产人和粮食的土地,金军已经再也没有能力组织并且供养军队抗击蒙古人,只能困守汴京,蔡州等城,已毫无战略战术可言,金国灭亡真的是进入了倒计时。现在被困城中,大军尽没三峰山,城内人心充满了必败的绝望,也不可能再组织起军队守城!是时,蒙古军以大胜之锐气,破钧州城,金军残部与之巷战良久才被平息,忠孝军大部亦战死。陈和尚自忖不得脱,欲以死殉国,使天下人知道他陈和尚不是逃兵,是死在了战场上。待蒙古兵杀戮稍歇,陈和尚只身进入蒙军中,“我忠孝军总领陈和尚,大昌原之胜者我也,卫州之胜亦我也,倒回谷之胜亦我也。我死乱军中,人将谓我负国家,今日明白死,天下必有知我者。”蒙古大将惜其骁勇,欲劝降。陈和尚誓死不降,受酷刑慷慨殉国。时年四十一,金帝诏赠镇南军节度使,勒石纪其忠烈。闻陈和尚没于王事,金哀宗甚为悲痛,默然无言。帝失良将,军失其首。盖蒙古军再至,无此擎天柱石,谁可再为将阻敌?扬我军威,挽狂澜于即倒!

”古人尝谓人若不朽,必有“三立”为其一。“三立”即立功、立言、立德。完颜陈和尚为一武人,立功者未有田单谢玄再造社稷之奇勋,立言者亦无孙武吴起著书立说之旷名。然陈和尚何以能彪炳千秋,青史垂名?无他,唯其倚忠义之德而可立万世,其肩堪比岳飞、于谦,踵接至苏武张巡,“千载以下犹有生气!“(《廿二史札记·二七》清·赵翼)

完颜陈和尚,与蒙古战,三战三捷,北兵为之夺气,金兵于屡败屡战中斗志再生,战意愈炽,给金国上下带来了很大的信心,一如岳飞于北宋。虽然频频击败蒙古兵,遏制了蒙古人的强大兵锋,无奈当时金国立国于蒙古与南宋之间,沿黄河守河南狭长一线,难以长久立国,大环境来说已经大势已去,仅仅凭借陈和尚个人的力量是无法挽救的,只是延缓了金朝灭亡的速度而已。但是陈和尚对国家的忠义以及战绩,在以后胜利者书写的历史中,已经成为了万世景仰的楷模,女真族当之无愧的民族脊梁,也成为了金国即将灭亡之际最后一抹无限好的夕阳!

标签: 哲别

更多文章

  • 蒙古四大战神都是谁,有没有郭靖的师傅哲别

    历史人物编辑:徐慧说历史标签:哲别

    历史上“为他人做嫁衣、螳螂扑蝉黄雀在后”的例子众多。公元13世纪的中国版图上,宋、金、西夏三国鼎足而立,上演了一曲曲恩怨情仇的悲歌。可谁能想到,上述三国中没有一个成为最后的胜利者,来自草原大漠的蒙古迅速崛起,以摧枯拉朽之势灭夏、亡金、破宋,造就了横跨欧亚大陆的庞大帝国。据史籍记载,公元1206年,成

  • 天选之女!管道升的《秋深帖》精妙绝伦!不输赵孟頫,幽新俊逸

    历史人物编辑:张旭爱动漫标签:管道升

    提到书坛“神仙眷侣”,非赵孟頫和管道升莫属,他们俩可以说是天造地设的一对,在书画上,都有着与众不同的表现,而且作为女子的管道升,绝对是才女一枚,诗书画三绝,水平上绝不输赵孟頫,作为一代才子的赵孟頫,也有男人的一面,想纳个妾,却被管道升的《我侬词》所征服,管道升这样写道“你侬我侬,忒煞情多,情多处,热

  • 赵孟与管道升的继承者们,承袭家学,个个都不是等闲之辈

    历史人物编辑:佴仙媛标签:管道升

    赵孟博学多才,能诗善文,懂经济,工书法,精绘艺,擅金石,通律吕,解鉴赏。尤其以书法和绘画成就最高。在绘画上,他开创元代新画风,被称为“元人冠冕”;赵孟亦善篆、隶、真、行、草书,尤以楷、行书著称于世。其书风遒媚、秀逸,结体严整、笔法圆熟,创“赵体”书,与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并称“楷书四大家”。赵雍(

  • 倚天中玄冥二老是怎么死的?一共两个版本,两种死法都是罪有应得

    历史人物编辑:韦贺升标签:玄冥二老

    要说在倚天世界中,玄冥二老这两个人在江湖上作恶多端,但他们的武功在武林中是一等一的。鹿仗客是个老色鬼,看见江湖上的漂亮美女就两眼放光,而鹤笔翁倒是不好色,但他好酒。这二人最牛逼的功夫就是玄冥神掌,但这两位江湖人士却不在江湖上混,而是被金钱和地位诱惑,选择在王府之中供人差使。玄冥神掌这项武功,十分阴毒

  • 倚天屠龙记中,杨逍范遥谁的武功更强?通过玄冥二老就能知道答案

    历史人物编辑:枕籍历史标签:玄冥二老

    《倚天屠龙记》中,明教的“逍遥二仙”是两位非常精彩的配角,他们俩人代表了明教的风格:狂放不羁,诡异无常。在《倚天屠龙记》的故事线中,杨逍在明,范遥在暗。阳顶天死后,杨逍留在光明顶支撑着四分五裂的明教。他一心延续明教,却受到了韦一笑和五散人的猜忌。对于摇摇欲坠的明教来说,杨逍“挽狂澜于既倒,扶大厦之将

  • 倚天屠龙记:玄冥二老和成昆,三人一起上,能不能打过张无忌?

    历史人物编辑:话车点睛标签:玄冥二老

    《倚天屠龙记》中张无忌的武功很高,几乎可以横扫天下,与武林的泰山北斗张三丰,并称为二张。猪脚嘛,自然会有对头,张无忌的对手是玄冥二老、混元霹雳手成昆、波斯风云月三使等人。那么玄冥二老加上成昆,三人一起上,能不能打过张无忌?小编做一个客观的分析。玄冥二老是武林中大有身份的人物,他们是百损道人的徒弟,凭

  • 一场比赛打哭两人!张镇麟双赢,赵继伟令人动容 玄冥二老老而弥坚

    历史人物编辑:我的世界小狗子标签:玄冥二老

    一场比赛打哭两人!辽篮对阵广厦队的系列赛大结局了,生战在两队都缺少一名核心球员的情况下,两队各打了两节好球,辽篮把握住了第一节和第三节,而顽强的广厦队在第二节和第四节的表现不错,多次将分差迫近到个位数。比赛总是要分出胜利的,当辽篮连扳两局淘汰广厦队之后,顶着巨大压力的辽篮主教练杨鸣终于释放了,他默默

  • 玄冥二老武功天下第二为何投降朝廷?不为钱不为色,真相很简单

    历史人物编辑:天川历史标签:玄冥二老

    文/叶七大家好,我是键盘侠叶七。行侠仗义靠洪七,键字如飞靠叶七。说到玄冥二老就想起了张无忌被打中玄冥神掌,差点早早离世,要不是太师父张三丰以及几个师伯师叔为其耗费功力续命早就死了。以至于后来张无忌一直都在玄冥二老的阴影下,对战他们之时总是发挥不出来。不过今天所要谈论的并非他们阴毒的武功,而是他们所做

  • 玄冥二老在倚天能排到第几?哪些门派出两人能赢他们?至少3对人

    历史人物编辑:韦贵祥标签:玄冥二老

    倚天时代的顶尖高手,毫无疑问是张三丰和张无忌,但到了这种境界已经天下无敌,所以也没什么好分析的。就连《倚天屠龙记》中,张无忌后期也几乎不跟人单打独斗了,要么是面对玄冥二老,要么是少林三渡,基本上都是一对多的格局。今天我们换个思路,聊一聊倚天时代的另一对武功高手玄冥二老。玄冥二老出场较早,早在张无忌幼

  • 辽篮重要决定,12年老臣有望继续留队,玄冥二老助杨鸣冲击总冠军

    历史人物编辑:兰国超标签:玄冥二老

    在最近两个赛季里,辽宁男篮都打入了最后的总决赛,不过却都在总决赛中不敌广东男篮,球队亚军纪录又多了两个。在今年夏天,不少媒体和球迷都认为辽宁男篮会对阵容进行调整,不过球队总经理李洪庆之前接受采访时曾经表示过,球队为以稳定为主。在赛季结束之后,网上有不少关于贺天举将会离队的消息,辽宁媒体也表示,同曦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