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亲过于强势,子女必然懦弱,所以楚威后机关算尽了一辈子,可养出的一双儿女,却不如一介媵女所生的庶出子女。
而被她视为眼中钉肉中刺的”霸星“芈月,也的的确确令她最宠爱的女儿,从单纯天真,变得偏执狠毒,又因爱而不得,痛苦一生。
温室里长大的花朵,哪里能够敌得过风雨飘摇的野草,那般生机勃勃,顽强坚韧呢?
即便楚威后倾尽所有,来培养这个尊贵的楚国嫡公主,却改变不了她愚蠢的本性。
成长在母后的羽翼之下,又被坚实的象牙塔护佑了小半生,芈姝的纯良无辜,与不谙世事,都成了她脆弱的软肋。
年少之时,不愿相信母后对芈月的恶毒污蔑,出嫁后,又不愿相信芈月对自己的真心。
自以为的两情相悦,却不过利用一场,远离故土,长途跋涉的奔赴,终究成了最可悲的笑话。
君恩靠不住,亲情生疑心,善良时却容易遭受蛊惑,恶毒时又着实太过愚蠢,识人不清,用人不明,看不起局势,分不清好坏。
从单纯善良的嫡公主,到心狠手辣的大秦王后,芈姝最终失去了曾经的纯洁与善良,在波谲云诡的秦宫之中,活成了她曾经最厌恶的,母后的样子。
当所有的骄傲与倔强,最终都化为乌有,芈姝本该荣耀的一生,本该顺遂的生活,也皆因她的偏执和选择,被彻底的葬送了。
以致于后来,那个从不在意嫡庶,一心护佑妹妹,不喜后宫争斗,楚国王宫之中,最高贵的嫡出公主,终究是落了俗套,在秦国王宫里,耗尽了自己的大半生,最终一败涂地。
芈姝的人生,是两段截然相反的极端局面:
年少之时,纯良美好,风光无限,是楚国王宫里,最无忧无虑,快乐幸福的小公主。
和亲秦国之后,虽为大秦王后,却始终惊慌失措,整日战战兢兢,一再受挫后变得功于心计,心狠手辣,再也不复当年的模样。
欢乐无忧的年少时光,总是充满着善意。
无论如何改朝换代,后宫都是一个没有硝烟的战场,宠爱,子嗣,权力,地位,都是每一个身处其中的人,不得不面对和争夺的东西。
哪怕位高至王后,又有子嗣傍身,却依然为了争夺帝王的关注,而费尽心机,施尽手段,只求君恩如水流不断,地位稳固如往昔一般。
楚威后稳坐中宫,为楚威王生儿育女,奈何她为人狠辣多疑,骄傲蛮横,管理后宫又一向都使用雷霆手段,后宫嫔妃深受其害者无数。
她极其宠爱自己的一双儿女,厌恶宫中所有的庶出子女,既认为嫡出尊贵,无人能及,又时刻严防死守,生怕其他公主皇子,会越过自己的孩子。
楚威王信奉星象天命,得知后宫有孕者便为霸主,腹中之子即为霸星。
当时,整个楚国王宫之中,唯有莒国公主莒姬宫中的媵女向氏,怀有六个月的身孕。
楚威王为此龙颜大悦,格外看重向氏,还为其晋了位分,十分期待向氏腹中的孩子。
楚威后对此十分不满,便对向氏及其腹中的胎儿起了杀心,为此曾数次为难莒姬,还买通了专门照料向氏的女医挚。
莒姬自入楚国王宫,便一直在与楚威后对抗,当年,莒姬因美貌超群,舞技出众,得到了楚威王的宠爱,因此被楚威后视为劲敌。
楚威后不是第一次戕害嫔妃了,莒姬也曾深受其害,而向氏本就是她的媵女,她自然不能坐视不管。
但也自那时起,楚威后便将向氏腹中的孩子,视做眼中钉,肉中刺,欲除之而后快。
虽然,最终因向氏产下的,是一个公主,令楚威王失望,险些将小公主赐死。
可这个孩子的命大程度,依然令楚威后厌恶,更别提小公主还得到了楚威王亲自赐名的荣耀。
特别是楚威王明明已经冷落了向氏多年,却因小公主芈月胆大直率,果敢可爱,讨得了楚威王的欢心,不但得到自由进出大殿的特权,还令向氏得以复宠,再度有孕。
即便楚威后对芈月十分厌恶,却还是让自己的女儿芈姝,模仿芈月的样子,去父王身边,讨其欢心。
芈姝是楚威后一手栽培的公主,无论是诗书礼仪,还是琴棋书画,都是芈姝从小到大,从未停歇过的课业。
楚威后一心将芈姝培养成一位,温柔贤淑,端方有礼,高贵大方的嫡出公主,却也因倾其所有的宠爱,令芈姝对母亲过度依赖,并且极其胆小懦弱。
纵然面对自己的父王,芈姝也从来不敢像芈月那般,像寻常人家的孩子那样,对着父亲肆意撒娇。
楚威后一边瞧不起出身卑微的芈月,一边却要自己引以为傲的芈姝,学习芈月那样,得到楚威王的宠爱。
奈何在父王的面前,芈姝却始终一副唯唯诺诺的模样。
在那座大殿门外,也是芈月和芈姝这对姐妹,第一次相见。
芈姝自幼接受的是最好的教育,而芈月却是在宫中野蛮生长,所以,芈月的一切,对于芈姝来时候,都是新奇的。
芈月教芈姝模拟放屁的声音,芈姝要求芈月对自己这个嫡公主行礼跪拜,可芈月却告诉芈姝应该礼尚往来,相互跪拜。
虽然这一幕被楚威后见到,勃然大怒,可芈姝却自此对这个妹妹,印象格外的深刻。
向氏再次产子之时,楚威王出征在外,给了楚威后可趁之机。
莒姬虽然救下了向氏的孩子,可楚威后却以向氏身染恶疾的名义,将她送出了宫中。
芈月自此便失去了生母的踪迹,多年来,她始终没有放弃寻找母亲,却因力量太过弱小,而一无所获。
楚威后厌恶芈月,不是一天两天了,可芈姝却一次次的保护着芈月,为了她不惜顶撞自己的母后。
芈月得嫡姐护佑,一直心怀感激,只是在楚威王崩逝之后,她们姐妹还是分开了。
小公主成长为一代王后,欲望竟会改变人的本性。
向氏,莒姬,都牺牲了性命,换得芈月姐弟活下来,可楚威后却将他们,送去陵墓为先帝守灵。
多年来,芈姝一直惦记着芈月,直至一次祭拜大典之中,芈姝溜出去寻找芈月,姐妹二人才得以重逢。
芈姝劝说不了母后,将芈月带回宫中,幸亏芈月意外救下了南后郑袖,这才得到了回宫的机会。
楚威后想方设法除掉芈月,是芈姝一直将她护在身后,其他的公主欺辱陷害芈月,是芈姝为她据理力争。
在捧高踩低的后宫之中,芈姝始终相信芈月,再桀骜不驯,也始终是当年那个,陪伴自己玩耍,带给自己独一无二的欢愉的妹妹。
芈姝知道芈月与黄歇两情相悦,想要成全他们,却一再遭到,暗恋着黄歇的芈茵公主,最恶意的陷害。
当时正值楚国欲联合其他五国,共同对抗秦国,以及嫡出公主择婿。
秦王赢驷与王弟微服离宫,来到了楚国,打算以联姻的方式,与楚国结盟。
楚威后想要为女儿寻一个强国的国君作为夫婿,让她一生可以顺遂无忧。
谁知,芈姝没有选择楚威认可的赵国国君赵猴雍,反而爱上了刚刚丧妻一年的秦王嬴驷。
芈姝被楚威后保护的太好了,心思过于单纯,秦王在街上认出了芈姝的身份,故意制造了一起英雄救美,便赢得了美人心。
因此,芈姝一再忤逆母后,也要嫁给秦王,楚威后无奈,只能同意,并为芈姝准备了极其丰厚的嫁妆。
芈月与黄歇之间的感情十分坎坷,芈姝为成全二人,让芈月做自己的陪嫁媵女,以便带芈月离开楚国王宫。
楚威后担忧芈月的存在,会令芈姝受到伤害,不肯放人,芈姝十分生气,指责母后多年来苛待,针对芈月。
见女儿执拗,楚威后便将当年,芈月出世之前,被测出的”霸星“之命的事情,这也是除了芈月行事乖张之外,楚威后最忌惮芈月的原因。
芈姝不信这些无稽之谈,一心想要保护妹妹,最终还是带着芈月出嫁了。
楚威后设计令黄歇迎娶芈茵公主,黄歇逃婚不知所踪,甚至被传言已经意外死去。
而去往秦国之路,山高路远,芈姝心中也十分忐忑,所以芈月便决定,陪姐姐到秦国之后,再离开。
这一路并不太平,路不好走,时间又赶,有时候还要风餐露宿,芈姝曾一度病重,险些挺不过去,那都是芈姝从未受过的苦楚。
是芈月陪伴芈姝,走过了那段艰难的岁月,甚至,在义渠人来抢亲之时,也是芈月披着芈姝的斗篷,引开了义渠人,令芈姝得以化险为夷。
芈姝为芈月的安危,担忧不已,幸得芈月聪慧,从义渠人那里全身而退。
来到秦国王宫之后,才是芈姝真正的挑战,亲王嫔妃无数,芈姝年轻,没有经验,若不是芈月,她单靠身边的玳瑁姑姑,不被欺负死,也得被陷害死。
可姐妹二人相互扶持的情分,终究因为都爱上了秦王,而生了嫌隙,渐渐疏远了。
明明君恩是最靠不住的东西,芈姝好不容易接受了这个事实,却又看着秦王对芈月那般不同,心中嫉妒不已。
曾经她有多厌恶母后的狠辣,如今便有多理解,身处宫中,居于后位,却不得所爱的苦楚。
秦王迎娶芈姝,只是利用一场,可芈月却得到了秦王真正的怜惜。
尤其是得知芈月有孕之时,芈姝更是一点都高兴不起来,在芈月产子那日,因为玳瑁的恶意阻拦,险些令芈月母子俱损。
秦王得知后勃然大怒,要将玳瑁处死,芈姝身为嫡出,正宫,只能去恳求自己庶出的妹妹,可她放下了骄傲,却救不回作恶太多的玳瑁姑姑。
那是母亲留给她的人,是她的亲人,却因险些害了自己的妹妹,要被处死了,偏偏她还无能为力。
玳瑁姑姑的死,是芈姝真正怨恨芈月的开端,后来,楚威后薨逝,芈姝抱着牌位哭泣不止,可芈月却连祭拜都不愿意。
芈姝无法理解芈月,对杀母仇人的憎恨,只觉得她离自己越来越远。
后来,芈月的儿子,比自己的儿子优秀,更得秦王的欢心,芈姝向来善良,却还是对那无辜的孩子,动了杀机。
她的儿子出生后,被赐名嬴荡,有荡平列国之意,可芈月的儿子出生后,却被赐名嬴稷,有江山社稷之意,谁更被寄予期望,高下立见。
她所有的善良,都为了自己的儿子,和心中的怨念,而消失的无影无踪了。
只是她太过溺爱,早已管不住自己的孩子,导致自食恶果,对芈月之子生出恶念的后果,都报应在了自己儿子身上。
芈月最终发现了芈姝的阴谋,但没有告发她,那是她对这位姐姐,最后的容忍。
两姐妹正式交恶,只是芈月从未想过,让自己的儿子,与嫡子争夺王位。
可芈姝心中的忌惮,却令她疯狂,就如当年,楚威后对芈月姐弟,欲除之而后快的狠辣心思。
曾经那位单纯至极的楚国公主,早已不在了,取而代之的,是满腹算计,手段狠辣的秦国王后。
她因嫉妒而扭曲,因偏执而疯狂,自以为是,却养废了自己的儿子,自以为聪明,却险些令秦国因内乱而覆灭。
芈姝与芈月之间,从姐妹情深,到分崩离析,年少的美好终究化为泡影,十多年的争斗,也终是以败北收场。
若芈姝愿意相信芈月,若她没有因爱生恨,扭曲心灵,或许结局便会不一样。
既有尊贵的出身,又得母亲庇佑铺路,可芈姝还是将一手好牌,打得稀巴烂。
儿子继位后,行事荒唐,仅仅在位四年,便将秦国弄得乌烟瘴气,最终竟因耍勇斗狠,被巨鼎砸死。
芈月不愿放手秦国政权,不愿向芈月服输,可最终还是败在了芈月的手中。
她曾亲手烧掉了册封芈月之子的遗诏,却因另外一封遗诏,而用尽手段,作恶无数,可最后,依然阻挡不了,芈月重回秦国的脚步。
即便失败,也不愿放下骄傲,这是芈姝与芈月争斗多年,唯一剩下的尊严,可直至最后,她都不愿意相信,芈月依然愿意当她是自己的姐姐。
本该荣耀一生,却毁于心中的偏执,芈姝的愚蠢,是她悲惨结局的催化剂。
《芈月传》中最可悲的人物,便是芈姝,年少的无忧无虑,与黑化后的疯狂扭曲,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曾经,她拥有着芈月所没有的一切,也是芈月最羡慕的姐姐,可到了秦国之后,一切却都颠倒了过来。
曾经高高在上,对芈月施以援手的芈姝,接受不了自己比不上芈月的现实,尤其是无法见到自己的儿子,也要受芈月之子的压制。
善恶不过一念之间,昔日最善良的小公主,终究选择了为恶的那一边,也令自己的人生,走向了毁灭。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