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2年11月,日军对我新四军进行“扫荡“和“清乡”,其第17师团、13旅团在淮北苏皖边区根据地采取”三光“政策,企图用血腥残酷手段,逐步削减我根据地。新四军不与之硬拼,采用灵活的游击战术,化整为零,四处出击,打击日寇,进行反扫荡斗争。
11月15日,大股日军直扑我淮北苏皖边区,气势汹汹,企图寻找我主力进行决战。殊不知我新四军主力早已跳出日寇包围圈,留下26团在朱家岗地带与日周旋。
26团为迷惑日军,化成多股小部队,从各个方向袭击日寇,搅得日寇昏头转向。日军四处受打击,以为我军主力在朱家岗,一直在此地带迂回,想寻找我军所谓的“主力”。
一直激战到12月9日,26团的主力共500余人进驻朱家岗,哪知日军汉奸的“探子”也无所不在。当时就发现我军行动,并且立即上报到当地日军。日军获取情报后,如获至宝,当天晚上就从三个大队抽调兵力,组织一支1500多人的部队,在夜色掩护下,包围了朱家岗。
10日清早,日军突然发动进攻,被我哨兵发现,战斗正式开打。此时我军已经被日寇团团包围,情况万分危急。我军当即召开连长以上会议,有的同志提议紧急突围,但26团团长罗应怀认为,26团本身任务就是拖住日寇,掩护主力,拖得越久主力就越安全。罗团长最后拍板,死守!拖住日寇,哪怕拼光在所不惜,即便牺牲也是马革裹尸,生的伟大,死的光荣。
26团迅速分配任务,朱家岗北面的曹圩交通沟,由2连和5连1排驻守。日军首先集中兵力猛攻此阵地,集中百人队伍发动冲锋。我军冷静对敌,待日军靠近后再集中火力勇猛射击,所剩日军靠近防线20米后,战士们再集中投掷手榴弹,炸得鬼子鬼哭狼嚎,连续打退日军数次进攻。
东庄交通沟由罗应怀团长亲自指挥,由5连两个排和4连一个排防守。鬼子攻打此阵地首先用迫击炮进行轰炸,再由炮火掩护步兵冲锋。我军拼死抵抗,大量杀伤敌人,自身损失也很惨重。战到最激烈时,罗团长亲自率领战士们发动反冲锋,与日寇进行肉搏,将敌压下。血战中罗团长腿部负伤,流血不止,他简单包扎后不下火线,继续指挥战士们与日激战。战至下午,我军击退日军四次冲锋,日军留下一地尸体,我军四连副连长尹作壮烈牺牲,全军伤亡大半。
激战至黄昏,我军伤亡殆尽,罗应怀团长集合仅存力量退入朱家岗核心阵地,继续坚守待援。
正在我军不能坚持之际,新四军9旅旅长韦国清率骑兵团增援,从日军背后发动猛攻,日军突遭打击,队形顿时被冲散。我守军见援军赶至,集合剩余兵力发动反冲锋。日军背负受打击,又搞不清我军实力,害怕被全歼,只能边打边退,我军也伤亡惨重,无力再追,战斗终于落下帷幕。
此役,我军打死打伤日军300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