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太后芈八子是秦始皇的高祖母,秦昭襄王的生母,惠文王的嫔妃。芈八子是个传奇女人,她以位份不高的“八子”,一跃成为秦帝国的太后(历史上第一位使用太后尊号的女人),并执掌王权长达36年之久。芈八子与秦惠文王生有三子,分别是秦昭襄王嬴稷、泾阳君嬴芾、高陵君嬴悝。最让人觉得不可思议的是,芈八子居然还与义渠王生了两个儿子,与秦始皇生母赵姬一起,成为历史上仅有的两名产子的太后。赵姬与嫪毐所生的儿子,史书有明确交代,被秦始皇扑杀。宣太后芈八子与义渠王的两个儿子是什么结局,史书却一字未提。那么,这俩孩子哪里去了?有人说被杀了,是这样吗?
大秦宣太后是何人?
话说她也算得上是历史上那个千古皇太后第一人,与秦始皇也有很深的渊源,她是秦始皇高祖母的存在。虽然她作为一介女流,但丝毫不妨碍她间接控制掌管朝政40余年,尽管甘为人妻,忍辱负重30年,但她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为了国家统一,牺牲自己亲骨肉的行为,也属实让人称颂。可能今天我们看起来未免太过残忍,但在当时却是极为明智正确的抉择。 看似是一段荡气回肠的唯美爱情,实则是一场牺牲青春为代价的滔天骗局,演技之深,以至于让她自己也成功融入自己安排好的剧情之中。
义渠王是何人?
也算是在秦惠文王执政时期作为当时少数民族部落义渠人的首领,他们作为匈奴人的一个分支,骁勇善战,让当时的执政者头痛不已,常年活动在陕西北部一带,在甘肃的东北部,还有宁夏地区都有分布。他们擅长于马上作战,骑射本领更是一流,对于秦国的袭击也不是一次两次,但最终还是被秦惠文王和宣太后抓住了机会。义渠人就因为一次内乱,让秦国人抓住可乘之机,秦惠文王立马派兵出征,趁乱攻击义渠人,使得内忧外患的他们根本无法招架,当时的义渠王只得同意秦国的要求,俯首称臣,才得以让秦国撤兵,最终双方也达成一致共识。
宣太后与义渠王是如何在一起的?
宣太后也就是大家所熟知的芈月,不过她的名字其实不是芈月,而是叫芈八子。芈八子是楚国丹阳人,据说是楚国的宗室女,后来成为秦惠文王的妃子。我们先来推测一下宣太后的生日,她的大儿子嬴稷出生于前325年,假设宣太后是在十五六岁生的他,那么宣太后则应该大约是前340年出生的,只会早不会晚。前307年,嬴稷的异母哥哥秦武王跑到周王畿去耀武扬威,与人比赛举周王室九鼎之一的龙文赤鼎,因大鼎脱手砸断了胫骨,最后竟然气绝身亡。
秦武王死后,秦惠文王的几个儿子开始做争夺王位。那时候嬴稷还在燕国做人质,燕赵两国为了谋取利益,便派兵护送嬴稷回国争夺王位。宣太后在异母弟魏冉的帮助下也在国内积极谋划,最终成功将嬴稷送上了王位。那时候宣太后的年纪,大约也就三十出头。因为嬴稷还没有行冠礼,所以秦国的军政大权是掌握在宣太后手中的,她在掌权后不久,就创立了太后这个称谓,她因此成为历史上第一位太后,太后这个叫法也被后世之人继承下来。
关于这两个儿子的结局有两种说法最靠谱:一是夭折说,二是甘泉被杀说:
夭折说法听起来比较靠谱,比较芈八子当太后,独掌朝权40余年,为了秦国的稳定发展,始终认为义渠是个眼中钉、肉中刺,但是面对自己亲生骨肉,却迟迟下不了手,假如这两个孩子真的夭折了,宣太后才算是真的没有后顾之忧,才可以放心大胆的除掉义渠王。
甘泉被杀说倒是显得疑点重重,宣太后生的这两个儿子毕竟是私生子,芈月贵为皇太后,为了秦国的尊严,也不可能让此二人入朝为官,而放他们回义渠更是放虎归山,因此,这两个儿子的存在是芈月制衡义渠王的把柄,估计是将这两个儿子私密地养在了甘泉宫中,最后随义渠王一起被杀死。
但是,这种说法疑点重重,因为,义渠王入秦宫时是公元前306年,被杀死时是公元前272年,估计芈八子与义渠王生的孩子大概在公元前300年左右,所以,在义渠王死的时候,这两个人已经40多岁了,早已成人,甚至娶妻生子,如果这个时候选择将其杀死,可不单单是两个人这么简单,应该是杀了一串人。但是历史上却并无任何记载,难道真的一点蛛丝马迹也找不到吗?所以这个说法不太靠谱。
总结:
宣太后为了秦国的霸业和利益私通义渠王,他们的高贵却成就了他们儿子的悲剧!生下来就是一个错误,必不会被世人接受,宣太后越是瞩目,两孩子就越会被世人诟病!
如果您想了解某些方面的历史知识,可以私信小编,小编会为您答疑解惑,更新文章!(更多资讯可关注:煮酒论古今中外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