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上下五千年73:晏子使楚,舌战群儒,楚国重臣节节败退,悻悻而散

上下五千年73:晏子使楚,舌战群儒,楚国重臣节节败退,悻悻而散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小思思音节库 访问量:4389 更新时间:2024/1/3 4:09:46

上回说到晏子舌战群儒,楚国再次受辱,大臣丐心中不服,立马接过话茬反问晏子,大家都说你才思敏捷,勇敢忠义,但是齐国崔杼庆封祸乱齐国,那么多的仁人志士都为了讨伐他们而死,以死明志,而你作为齐国世家大族,既不能保护国君,反而贪恋高位,和那些仁人志士相比,你不觉得羞愧么?

晏子说到,志远大的人不拘小节,况且臣为社稷而死,为昏君而死,岂不是沽名钓誉,轻于毫?况且国家有难,总要有人另立新君,稳定国家,难道都抛家舍国,那国家还指望谁?再说哪个国家没有内乱?楚国就没有么?单单责怪我们齐国?

杨丐讨了个没趣,也败下阵来,这时楚国右尹紧追不舍,反问道,国家有难,你明哲保身,隔岸观火,不能为国家平定叛乱,反而在这里夸夸其谈,信口雌黄,趁口舌之利,欺名盗世,不觉得羞愧么?

晏子反问道,那些叛乱我都没有参与,并且尽到了保护国君的责任,并不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袖手旁观,我本无意再次提及,但是你们众相提问,难道我无礼的拒绝回答,你才能满意么?

楚国太宰紧追不舍,说到,你贵为相国,代表国家礼仪,难道不该穿得体面点,坐个好点的车子?你看你衣服破烂,车马简陋,听说身上这件狐裘已经穿了三十多年了,这不是太吝啬有失国体么?

晏子说到,这你就不懂了吧,我虽然深居简出,但是父母妻族都衣食无忧,而且我还救助了七十多个贫困的家庭,我扶危救困,帮助群众,不正是应该彰显的美德么?你怎么如此目光短浅?太宰叹服。

楚国车右立马上前反问,君将相,必须相貌绝伦,雄伟无比,才能立功当代,留名后世,而你身材矮小,手无缚鸡之力,而担任国家的外交大臣,到处出访,不觉得自惭形秽么?

晏子坦然地说,秤砣虽小,可挑千斤,纣王勇武,亡国丧命,你高大魁梧,还不是只能给楚王牵马?我虽然其貌不扬,但是可以独当一面,为国家效力!车右气得满脸通红,一言不发。

楚国大夫伍举看见楚国大臣一哄而上,都没能说的过晏子,赶紧上来打圆场,说晏子是齐国忠臣,和楚王正在等待召见,你们就不要在这里纠缠,浪费时间了。其他人一看,也就悻悻而去。

晏子马上就要面见楚王,他又会怎样刁难晏子?

请听下回分解。

标签: 晏子

更多文章

  • “二桃杀三士”是什么意思?晏子设局的背后有着怎样的思考

    历史人物编辑:周一影视自媒体标签:晏子

    想了解更多精彩内容,快来关注四季文史文/四季文史诸葛亮(据传)《梁甫吟》:步出齐城门,遥望荡阴里。里中有三坟,累累正相似。问是谁家墓,田疆古冶氏,力能排南山,文能绝地纪。一朝被谗言,二桃杀三士。谁能为此谋?相国齐晏子。这首汉乐府,咏的便是“二桃杀三士”的故事。#春秋战国的故事#“二桃杀三士”的典故出

  • 杀侄儿夺位,羞辱晏子反被怼,让满朝文武瘦身,最后自缢而死

    历史人物编辑:真相史料馆标签:晏子

    这个人在历史上也很有名,不过呢,不是啥好名,他谥号叫楚灵王,咱们古代谥号叫“灵“的,一般都不是啥好人,古代对灵的解释就是乱而不损曰灵。好了,说说咱们今天介绍的主人公吧,他原名叫熊虔,是楚共王的次子,杀了侄儿,当上国君,咱们姑且还叫他楚灵王吧。这货继位后的第三年,大会诸侯,就叫外交人员去请各个诸侯国的

  • 上下五千年74:晏子使楚,面对楚国故意责难,有礼有节从容应对

    历史人物编辑:撸猫的娜娜标签:晏子

    上回说到晏子使楚,舌战群儒,楚国大臣节节败退,悻悻而去,晏子终于见到了楚灵王。楚灵王看到晏子果然是五短身材,并且穿的衣服也陈旧不堪,就说,堂堂的齐国,就再没人了么?就派你这样的人来访问?晏子知道楚灵王的心思,就说,齐国人丁兴旺,都城临淄街头摩肩接踵,大家展开衣袖,可谓遮天蔽日,即使抹一把汗,就像下雨

  • 晏子,一句话帮两个人,这句话有什么玄机呢

    历史人物编辑:孟玲标签:晏子

    春秋战国时期,齐国有一个皇帝非常的喜欢喝酒。有一次,他宴请群臣竟然足足的喝了七天七夜。这时候,大夫弦章是真的看不下去了,他非常担心齐景公的身体,也非常担心国家的命运。他觉得要是再这样下去的话,齐国早晚会被别人的国家打败,齐国也将成为其他国家的奴隶。所以看不下去的大夫弦章就向景公进言了,只见他直言说:

  • 对话·秦岭俄裔油画家晏子:朱鹮故事描绘生态之变

    历史人物编辑:爱屋标签:晏子

    2022年11月,“鹮美天下 和谐家园”晏子油画展在上海世博会博物馆举办,引起了海内外的广泛关注,唤起了各国人民守护自然美好家园的共鸣。晏子生在中国,长在俄罗斯,在偶然的机缘之下与朱鹮结下了不解之缘。俄罗斯艺术的熏陶和感染,启迪了她对油画艺术创作的兴趣和灵感;中国文化的内涵与哲思,造就了她艺术作品的

  • 晏子:身体上的矮人,言语上的巨人

    历史人物编辑:丁汉军标签:晏子

    司马迁曾说过这样一句话:假如晏子在,给他做一个拿鞭子的仆人,我都心甘情愿。那这位备受司马迁推崇的晏子到底是何许人也?他又有什么值得推崇的事迹呢?晏子原名晏婴,是管仲之后,齐国的另一个比较知名的丞相。他身高不高,推断下来,应该也就一米四左右。但小小的身体里却住着一个有趣的灵魂,晏子特别擅长用言语来化解

  • 齐景公本来打算重用孔子,为何晏子一通话,让他不再相信孔子?

    历史人物编辑:茹喜标签:晏子

    中国历史上的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百花齐放,是中华文明史上少有的一次思想大解放。当时所产生的很多思想,到现在都时刻影响着我们,甚至是整个世界。孔子是百家之中儒家的创始人。西汉武帝时期的董仲舒,一句“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让原本在诸子百家中,并不占优的儒家,有了忽如一夜春风来般的待遇,瞬间超过了法家

  • 晏子治东阿,孔子佩服!司马迁要为之执鞭!

    历史人物编辑:宠物小星球标签:晏子

    晏婴(约前580-前500),字仲,谥号平,后人尊称为晏子,春秋莱之夷维(今山东高密)人。为齐国桓子弱之子,以邑为姓。晏子不仅德行出众,而且智慧过人,但从不追名逐利,也不攀求贵族强权。在辅佐齐景公时期,有一次,景公派遣晏子管理东阿这个地方,晏子于是受命前往。不曾想,晏子到东阿治理三年后,竟名声败坏,

  • 晏子喧宾夺主,齐景公一生都被严重低估

    历史人物编辑:麦兜爱吃瓜标签:晏子

    晏子使楚,二桃杀三士的故事家喻户晓。记载晏子思想与言行的古代典籍《晏子春秋》8篇215章,212章是谏辩,谏君情节将近一半。书中齐景公以贪图享乐但却虚心纳谏的绿叶形象贯穿始终,把晏子这朵苦口婆心的小鲜花儿衬托的光彩透亮。晏子曾说过,圣贤的君主,都有益友,却没有酒肉朋友。景公做不到这一点,所以两种人都

  • 齐景公为晏子建豪宅反被晏子拆掉重建旧屋打脸

    历史人物编辑:带着青春去旅行标签:晏子

    强拆这种极端做法,不管是出于善意还是恶意,都很遭人厌恶,由此也就产生了与之对应的钉子户,任你有千条妙计,我自有一定之规。可是强拆一方属于强势,总能找到钉子户软肋,最终结果是,强势一方取得胜利。两千五百多年以前,发生一起强拆事件,双方互不相让,最终钉子户战胜强拆队。春秋时期的齐国,有个辅佐过三任君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