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盘庚迁殷时的“王权政治”已完全成熟,迁都后实行不少新政

盘庚迁殷时的“王权政治”已完全成熟,迁都后实行不少新政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青瑶书上 访问量:1302 更新时间:2024/1/17 22:36:54

盘庚迁殷,大名鼎鼎。《史记·殷本纪·正义》引《竹书纪年》说:“自盘庚徙殷,至纣之灭,二百五十三年,更不徙都。”

盘庚迁新都,施新政。自他开始的“商晚期”,再次出现“中兴”转机,特别是到了武丁一代,更呈现出商王朝的新繁荣。

按说,盘庚在商朝是立了大功的。然而,后世商王似乎并不太喜欢这位先王。甲骨卜辞中,目前只发现7条卜辞与他有关,包括两条是“合祭”先王时有他。卜辞里,祭祀外姓“小臣”伊尹的卜辞,多达130多条,这真是天壤之别。他的哥哥阳甲也更被后世商王关注。

何以如此呢?

盘庚,《竹书纪年》称其名旬,商王祖丁次子、阳甲之弟。阳甲在位四年(或曰十七年)驾崩后,盘庚继位。

算下来,自商汤开始,盘庚为第十世、第十九位商王,在位二十八。

学界将商王仲丁作为“商中期”的开端。至盘庚,发生了“九世之乱”,以致“商王五迁”。

九世五迁示意图

前四迁是——仲丁迁隞、河亶甲迁相、祖乙迁邢、南庚迁奄。

第五迁由盘庚完成——将商都迁至殷。从此也开始了近三百年的“商晚期”。

“商中期”是个乱世。关于“九世五迁”的原因,众说纷纭——游牧说、水患说、利于战争说等等,不一而足。但从上个世纪末开始,学界的看法逐渐趋于一致,认为“九世五迁”的根本原因,在于商王朝内部残酷的王位之争。

盘庚继其兄阳甲之位,所面临的,仍然是王室内部各种势力缠斗的局面,朋党纠葛、满目沉疴。从个人讲,若想坐稳王位,就不如效仿前几世先王迁都;为王朝虑,如欲有所作为,也必须重打鼓另开张。

这大概是盘庚决定实现商都“第五迁”的根本动因。

此时的旧都,在商先王南庚所迁之“奄”。其地望,有山东曲阜说、鲁北说和现今新乡西南30余里处的古“鄘”地说。从卜辞看,“鄘”地的可能性最大。《史记·殷本纪》说:“帝盘庚之时,殷已都河北,盘庚渡河南,复居成汤之故居,乃五迁,无定所。殷民咨胥皆怨,不欲徙。盘庚乃告谕诸侯大臣曰:‘昔高后成汤与尔之先祖俱定天下,法则可修。舍而弗勉,何以成德。’乃遂涉河南,治亳,行汤之政,然后百姓由宁,殷道复兴,诸侯来朝。”

有人据此说,盘庚迁了两次,先迁殷,再迁亳。事实上,一王迁都两次的可能性几乎没有。学者们称,司马迁所说殷都原在“河北”,后迁至“河南”,是以汉代黄河走向的表述,替代了商代时的“河西”及“河东”;另其所云的“殷”和“亳”,也不是两处,亦为对后来连为一体的“洹北商城”和“小屯商都”的连称。

洹北商城示意图

盘庚所迁的“殷”都,应该为1999年发现的“洹北商城”。其位于河南安阳洹河北岸,与“殷墟”隔河相望,并有重叠。

“洹北商城”外城南北城墙长约2200米,东西长2150米,总面积约470万平方米,规模相当不小。外城内另建有宫城,面积约40万平方米,已探明30多座大型夯土建筑基址,当为宫殿基础。外城北部,建有紧凑的居民住宅,近约200万平方米。城内,还发现了王陵、其他墓葬区、灰坑、水井等等遗迹。

盘庚迁殷,一波三折,所遇阻力应是相当大。于是,围绕迁都,才流传下来的著名的《尚书·盘庚》。

《尚书·盘庚》包括三篇。关于何时成文,《殷本纪》包含了两种说法——盘庚即时成文和其弟小辛继位后成文。现在学界,更赞成即时成文说——盘庚讲话,史官记录,然后载入商王室“册典”。周公曾说:“惟殷先人有册有典”。周族灭商后见到了这些“册典”,随后又外传至民间,相互传抄,以致流传下来的《盘庚》,夹杂了不少周代才有语气和词汇。

另外,传承过程中,《盘庚》三篇的顺序也被打乱。直到清代,俞樾才提出以往《尚书》中《盘庚》三篇的排列顺序是颠倒的。后来的学者,多采用他的意见,将“原中篇”排在第一篇;“原下篇”排在第二篇;“原上篇”排为第三篇。

如此排列,很好还原了盘庚迁都过程中的反对势力之强大,以及他软硬兼施、威逼利诱、强势恫吓之手段。

盘庚

《盘庚》第一篇(原中篇),是迁殷前他对贵戚近臣的讲话,命他们向民众传达:“盘庚作,惟涉河以民迁。乃话民之弗率,诞告用亶。其有众咸造,勿亵在王庭,盘庚乃登进厥民。曰:‘明听朕言,无荒失朕命!呜呼!古我前后,罔不惟民之承保。后胥戚鲜,以不浮于天时。殷降大虐,先王不怀厥攸作,视民利用迁。汝曷弗念我古后之闻?承汝俾汝惟喜康共,非汝有咎比于罚。予若吁怀兹新邑,亦惟汝故,以丕从厥志。今予将试以汝迁,安定厥邦。汝不忧朕心之攸困,乃咸大不宣乃心,钦念以忱动予一人。尔惟自鞠自苦,若乘舟,汝弗济,臭厥载。尔忱不属,惟胥以沈。不其或稽,自怒曷瘳?汝不谋长以思乃灾,汝诞劝忧。今其有今罔后,汝何生在上?今予命汝,一无起秽以自臭,恐人倚乃身,迂乃心。予迓续乃命于天,予岂汝威,用奉畜汝众。予念我先神后之劳尔先,予丕克羞尔,用怀尔,然。失于政,陈于兹,高后丕乃崇降罪疾,曰‘曷虐朕民?’汝万民乃不生生,暨予一人猷同心,先后丕降与汝罪疾,曰:“曷不暨朕幼孙有比?”故有爽德,自上其罚汝,汝罔能迪。古我先后既劳乃祖乃父,汝共作我畜民,汝有戕则在乃心!我先后绥乃祖乃父,乃祖乃父乃断弃汝,不救乃死。兹予有乱政同位,具乃贝玉。乃祖乃父丕乃告我高后曰:“作丕刑于朕孙!”迪高后丕乃崇降弗祥。呜呼!今予告汝:不易!永敬大恤,无胥绝远!汝分猷念以相从,各设中于乃心。乃有不吉不迪,颠越不恭,暂遇奸宄,我乃劓殄灭之,无遗育,无俾易种于兹新邑。往哉!生生!今予将试以汝迁,永建乃家。’”

盘庚说:我的迁移决定不改了。倘若不肯听奉上命,奸诈邪恶,我就要把他杀戮了,绝灭了,不让这种恶劣的孽种遗留一个在新邑之内。

这话讲得够狠!

盘庚即位第二年开始营建新都,耗时弥久,于第十三年迁殷。自此,“商”也才被称为“殷”。

迁都后,盘庚又做了第二次讲话,这次的听众,是所有在位的官员:“盘庚既迁,奠厥攸居,乃正厥位,绥爰有众。曰:‘无戏怠,懋建大命!今予其敷心腹肾肠,历告尔百姓于朕志。罔罪尔众,尔无共怒,协比谗言予一人。古我先王将多于前功,适于山。用降我凶,德嘉绩于朕邦。今我民用荡析离居,罔有定极,尔谓朕曷震动万民以迁?肆上帝将复我高祖之德,乱越我家。朕及笃敬,恭承民命,用永地于新邑。肆予冲人,非废厥谋,吊由灵各;非敢违卜,用宏兹贲。呜呼!邦伯师长百执事之人,尚皆隐哉!予其懋简相尔念敬我众。朕不肩好货,敢恭生生。鞠人谋人之保居,叙钦。今我既羞告尔于朕志若否,罔有弗钦!无总于货宝,生生自庸。式敷民德,永肩一心。’”

尽管从决定迁都到搬到新址已经过去了十数年,显然,商族上上下下,仍然对迁都怨声鼎沸。从《盘庚》第二篇可知,他坚持自己的强硬立场,一面加强对旧贵族的约束,一面对下民恩威并施。

盘庚迁殷

在此情况下,大约不久,盘庚讲了第三次话:“盘庚迁于殷,民不适有居,率吁众戚,出矢言曰:‘我王来,即爰宅于兹,重我民,无尽刘。不能胥匡以生,卜稽,曰其如台?先王有服,恪谨天命,兹犹不常宁;不常厥邑,于今五邦。今不承于古,罔知天之断命,矧曰其克从先王之烈?若颠木之有由蘖,天其永我命于兹新邑,绍复先王之大业,厎绥四方。’盘庚学于民,由乃在位以常旧服,正法度。曰:‘无或敢伏小人之攸箴!’王命众,悉至于庭。王若曰:‘格,汝众!予告汝,训汝猷,黜乃心,无傲从康。古我先王,亦惟图任旧人共政。王播告之修,不匿厥指。王用丕钦;罔有逸言,民用丕变。今汝聒聒,起信险肤,予弗知乃所讼。非予自荒兹德,惟汝含德,不惕予一人。予若观火,予亦拙谋,作乃逸。若网在纲,有条而不紊;若农服田,力穑乃亦有秋。汝克黜乃心,施实德于民,至于婚友,丕乃敢大言汝有积德。乃不畏戎毒于远迩,惰农自安,不昏作劳,不服田亩,越其罔有黍稷。汝不和吉言于百姓,惟汝自生毒,乃败祸奸宄,以自灾于厥身。乃既先恶于民,乃奉其恫,汝悔身何及!相时憸民,犹胥顾于箴言,其发有逸口,矧予制乃短长之命!汝曷弗告朕,而胥动以浮言,恐沈于众?若火之燎于原,不可向迩,其犹可扑灭。则惟汝众自作弗靖,非予有咎。迟任有言曰:“人惟求旧,器非求旧,惟新。”古我先王暨乃祖乃父胥及逸勤,予敢动用非罚?世选尔劳,予不掩尔善。兹予大享于先王,尔祖其从与享之。作福作灾,予亦不敢动用非德。予告汝于难,若射之有志。汝无侮老成人,无弱孤有幼。各长于厥居。勉出乃力,听予一人之作猷。无有远迩,用罪伐厥死,用德彰厥善。邦之臧,惟汝众;邦之不臧,惟予一人有佚罚。凡尔众, 其惟致告:自今至于后日,各恭尔事,齐乃位,度乃口。 罚及尔身,弗可悔。’”

概括地说,从《盘庚》三篇可知——第一,“上帝”或“上天”,是商族的最高神,具有无限权威。商王通过占卜与“上帝”或“上天”沟通,将自己的主张以“上帝”或“上天”的旨意传达。第二,商王具有人间最高权力,可见当时的“王权政治”已完全成熟。商王可以秉承“上帝”“上天”或先王之命严厉惩罚臣民。第三,敬天孝祖,是商王朝占统治地位的“道德”观念。并由此派生出“事贵因循”的观念和传统,循旧俗、用旧人,这同时也是倚重文化传承的体现。

盘庚强调循旧俗、用旧人,但其实于迁殷后实行了不少新政,归结为对旧贵族和民众两大方面。

对旧贵族,政治上,盘庚限制其权力,要求必须敬天孝祖,谨慎遵从商王旨意,与己同心同德,要“克黜乃心”严于自律,要敬老爱幼施德于民。经济上,不准旧贵族无限制地聚敛财富,并提出自己会以身作则。

对民众,强调“惟民之承保”“安定厥邦”,给民众更好的生活。盘庚迁殷,大约是做过认真考察的,一是殷为战略要地,二是这里有更好的地理位置和生态环境。

然而,后世商王不很待见盘庚也是确实的。

盘庚

究其原因——第一个,盘庚继位,仍然是“兄终弟及”,且属于商汤旁系十世玄孙。凡非“父死子承”的嫡系商王,在后来的商王祭祀中,地位大多不很高。第二个,盘庚迁殷,商族上下迁之前不心甘情愿者颇多;迁之后,久久仍然怨声载道。虽有《盘庚》三篇,但或许这样的不满传了不少代,致使后世商王仍然因此事迁怒于他。

直到周灭商,商族才想起盘庚之好。《吕氏春秋·慎大》载,周公问殷之遗老“民之所欲”,对曰“欲复盘庚之政”。《殷本纪》说,武王封纣子武庚,“令修盘庚之政,殷民大悦”云云。

标签: 盘庚

更多文章

  • 商汤灭夏,盘庚迁殷,武丁征伐——商朝大事记

    历史人物编辑:123GO搞笑外国人标签:盘庚

    在商人早期的发展历史上,曾经发生了以下几个重大的事件。一是自契至汤,共迁徙八次。据《尚书序》记载:“自契至成汤八迁,汤始居毫,从先王居。”这八次迁徙是:契从毫迁蕃;昭明先迁砥石,后又迁商;相土迁至泰山下,后又迁商丘;上甲微迁于殷,又迁商丘;最后是汤迁毫。总之,不出今河南、河北和山东一带。二是相土乘马

  • 商代盘庚迁都考:令商王朝稳定273年的重大举措

    历史人物编辑:姜腾标签:盘庚

    汤伐桀,商代夏之后,定都于亳。但是我们今天无论是看小说《封神榜》,还是研究金石甲骨,提起商代,总是习惯性的称之为殷商,这是为何呢?这是因为,商部落有个特色,他们总是因为种种原因,不停地迁徙,在商朝建立之前,从部落首领“契”一直到“汤”,部落竟集体迁徙了8次之多。此后商朝建立,都城仍多次搬迁,这种情况

  • 商朝时期盘庚迁殷的故事

    历史人物编辑:精彩搞笑段子标签:盘庚

    盘庚迁殷的故事盘庚是商朝的第二十位君主,也是一位才能比较出众的政治家。他刚刚继位的时候,商朝的内部局势十分混乱,爆发了所谓的“九世之乱”,列王之间为了争夺商朝的王位你死我活。为了躲避天灾人祸,盘庚决定把都城迁到殷。但是原来的都城奄,商族人民已经居住了很长时间,因此无论是那里的贵族还是子民,都不愿意迁

  • 《商朝》-盘庚迁殷

    历史人物编辑:历史上的拐点标签:盘庚

    上回说到,在商王仲丁死后,王位更替频繁,兄弟之间互相猜忌,王朝内部矛盾激化,竟然达到了商王朝九世的混乱场面。盘庚继位后,国家已经是满目疮痍,百废待兴。他为了商朝后代的发展,决定将都城迁到殷。史书记载盘庚迁殷有三个原因:迁都以后,国家一切都得从头做起,王室、贵族的势力会受到限制,阶级矛盾得以缓和;殷地

  • 一岁半遭烟头烫腿,经历四次心脏骤停的小辛怡,如今怎么样了?

    历史人物编辑:王康宇标签:小辛

    文/木桥编辑/木桥被烟头烫大腿,刀片割身子,谁能想象这令人不寒而栗的事情,竟然发生在年仅一岁半的小女孩身上。小辛怡遭受邻居叔叔长时间的非人虐待,导致八年过去,她依然没有睁开双眼。四次心脏骤停,缺失一块脑骨,被强行掰断门牙,小辛怡究竟经历了什么?妈妈看着亲生女儿被虐待,竟无动于衷,任由施暴者为所欲为…

  • 刘诗诗首晒儿子全身照,贴心为高考加油,小辛巴穿礼服咬奶嘴超萌

    历史人物编辑:温室雏菊标签:小辛

    马上就要到一年一度的高考了,作为很多考生一生中新的的日子,每年的高考也都会受到很多人的祝福。而且很多娱乐圈的明星们,也都会在这天纷纷现身为考生们送上祝福。3月6日下午,生完孩子后久久没有动态的刘诗诗,突然在社交平台上面首次晒出了自己儿子的全身照,并且为广大的考生们贴心送上祝福。刘诗诗在配文中说道:高

  • 经历四次心脏骤停,一岁半遭烫头烫腿的小辛怡,现在咋样了?

    历史人物编辑:寒窗雪标签:小辛

    经历4次心脏骤停,年仅一岁半的小辛怡遭烟头烫腿,刀片割身子,现如今怎么样了?这个标题引人注目,却从小辛怡身上展示出人类的责任和儿童生命的脆弱。一个小小的烟头,就能够让小辛怡经历来自“鬼门关”的考验,让我们从这个故事中寻找出生命的真谛和我们应该如何对待它。小辛怡长时间的遭受邻居叔叔的非人虐待,从而导致

  • 一岁半遭烟头烫腿,医生下达4次病危通知,小辛怡到底经历了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浩浩与安安标签:小辛

    文|柯静编辑|柯静在阅读文章之前,各位观众姥爷可以动动自己发财的小手,给小编点个“关注”,这样既方便您给小编提出宝贵的意见,也增加您的参与感,感谢您对小编的支持2015年9月19日深夜,河南洛阳嵩县的一家人民医院,突然跑进来一个女人大喊道:“医生!医生!快来救救我的孩子!”小辛怡听到该女子的喊叫,医

  • 武松独闯瓦罐寺,能否杀败崔道成和邱小乙的强强联合?分两种情况

    历史人物编辑:沐雨说史标签:小乙

    《水浒传》中,鲁达以行侠仗义的形象深入人心,他的武力更是不容小觑,堪比马军五虎将,与杨志斗四五十合,不分胜负,与呼延灼斗四五十合,不分胜负,与宝光如来邓元觉斗四五十合,不分胜负。三场与顶尖高手的对决,虽然结果都以平局收场,但是无一例外都得到了对手的夸奖,而鲁达却没有对任何一个对手表示过钦佩,从中可以

  • 《庆余年》燕小乙刺杀范闲,司理理为其挡箭,还向范闲深情告白了

    历史人物编辑:叮当说车标签:小乙

    #庆余年#上周更新的剧情中,范闲已经将长公主赶出了京都。但是,长公主在离开之际称给范闲留了一份礼物,所谓礼物无非就是刺杀范闲的一些手段。虽然长公主被赶出京都,但她在京都还是有很多残余势力,九品箭手燕小乙就是长公主手中最大的一张牌。眼瞅着燕小乙就要把范闲等人控制住了,这时候,海棠朵朵在范闲的求救下现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