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四川发现商代国宝,铭文内容轰动考古界,专家:比干后人的逃亡史

四川发现商代国宝,铭文内容轰动考古界,专家:比干后人的逃亡史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刘纪亮 访问量:2393 更新时间:2024/1/17 10:13:01

四川发现商代国宝,铭文内容轰动考古界,专家:比干后人的逃亡史

古代由于争权夺利的现象很普遍,再加上朝代更迭,所以有些大臣可能这会受到重用,过会就遭到了各方势力的追杀,我们今天要说的这个商代的大臣就是为了躲避追杀此处逃亡,他的名字叫做比干,我们从四川发现的一个商代国宝,其上面的铭文内容轰动了考古界,专家们也是因为商父乙鼎这个国宝才知道了比干后人的逃亡史。

比干在商朝末期受人迫害,为了让子孙后代能够生存下来,只能选择逃亡,当时比干的子孙中的氏,逃到了四川这个地方,并落户在“郪”,由于这个地方是广汉郡辖县,所以这支王氏又被称为“郪县王氏”。

不过刚开始这些都只是猜测而已,并没有任何证据来证实,不过我们在清朝光绪的时候在郪县发现了一件青铜礼器,也就是“商父乙鼎”,它上面的铭文清楚地证实了专家们的猜测。

当时“郪县王氏”的祖先为了躲避商纣王的追杀,只好全家族都搬到这个地方,而这个“商父乙鼎”正是他们的传家宝。“商父乙鼎”的壁口刻有“作父乙□”5字铭文,代表着这个青铜器是为名叫“父乙”的父亲所制作的祭器。

说起商纣王,大家第一个想到的形容他的词汇应该是暴君,正是因为他的残暴和荒淫才让商朝灭亡,而比干和商纣王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比干作为商纣王的叔父,可以说商纣王能够坐上统治者的位置,其背后都是比干的功劳,可是谁能知道,比干这是在搬石头砸自己的脚。

当年商纣王的父亲临终前,将弟弟比干和信任的一些大臣召集到自己的床前,一起商量王位要给谁继承,当时比干从维护嫡出正统的角度出发,建议帝乙将王位传给帝辛,也就是商纣王。

其实让比干选择商纣王的原因不仅仅是因为他的血统问题,主要还是看重他的为人,还未坐上王位前的商纣王是一个脑袋瓜很灵活,力气很大的人,可以说是文武兼备,而比干也是看重了他的这些优点。

在商纣王刚坐上王位的时候,他也是一个励精图治的好领导,他本人还亲自率领军队出征,屡屡打胜仗,让很多部落对商朝非常佩服。

每次商纣王凯旋而归的时候,比干都会带着全部的文武大臣远远就开始迎接,那个时候的商朝是积极上进的,前景是光明的,至少人心非常齐,实干的人也很多。

所以说若是要评价商纣王的话,要一分为二,不能磨灭他前期的贡献,正是因为他的努力,才让中原的文化进行了大范围的传播,为后来的中国统一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可惜后面商纣王变了,这些不好的变化让忠贞的比干无法继续效劳,最后引发了矛盾后只能选择逃亡。所幸到了周武王时期,为旌表比干忠烈,周武王为其封墓,并寻觅比干后人,拜官食禄。当时比干所葬的地方被周武王赐给了他的后代,所以后面比干的后代才在这一代生活并发展下来。

这些比干后人由于自己出生王室,所以选择了用王作为自己的形式,他们也是王氏姓氏中最早的一支,估算一下,已经有超过3000年的历史了。

所以说现在姓王的这些人,可能就是比干的后代。但也有一部分比干后代将自己的姓氏改成了林,这从福建莆田以及山东的林姓中都可以找到相关的记载。

古代的臣子不好当,若是服侍一个好主子的话,自然比较省事,可若是服侍到一个残暴的主子,可能家族的人都要跟着自己遭罪。

标签: 比干

更多文章

  • 冬天进补多吃这个鱼,没法人工养殖,简单一炸,比干炸带鱼好吃

    历史人物编辑:小张情感说标签:比干

    冬天多吃这种鱼进补,不能人工养殖,就是炸的,比干炸鱿鱼还好吃零下几十度的温度,外面的天气太冷,身体消耗的热量和能量都很大,所以我们在穿衣保暖的同时,也要注意滋补和滋补。有一句白话叫“冬补春虎”。营养跟上了,一家人就好了。在我们北方,说到寄托和寄托,我想第一个想到的就是牛羊肉。确实好吃又有营养,就是价

  • 《封神榜》:姜子牙为何不救比干,是救不了还是不想救

    历史人物编辑:李梓轩标签:比干

    在《封神榜》中,商朝丞相比干的死,让很多观众无法接受。作为一个一心为民的贤臣,最终被挖心而死,真的是让人无法接受。我们知道姜子牙曾经给过比干一道符让他有难的时候一定要用,不过最终这道护心符还是没有护住比干王叔的命。不过从这里我们也看出来,姜子牙早就料到比干有挖心之劫,为何仅仅只是送他一道符保命而不是

  • 《封神演义》中比干面对纣王的昏庸依然忠心耿耿维护,是愚忠吗?

    历史人物编辑:悠悠一君标签:比干

    在我国历史中,有一个非常残暴的君主,那就是纣王,纣王可以称得上是出了名的昏君,在他成为商朝得君王之后,一直对于民众进行压榨,导致下层民众苦不堪言,而就是这样一位君王的身边竟然有一位非常非常糊涂的大臣,名字叫比干。比干是纣王的叔叔,他只想着辅助纣王怎样建设好国家,而没有考虑过自己的安危,所以比干是历史

  • 赵公明、比干、范蠡、关公这几位究竟谁才是“正财神”

    历史人物编辑:安安哥在深圳标签:比干

    财神是传说中掌管人间财运的神仙,一直以来都备受人们的重视和喜爱,很多人的家里甚至公司里都会设置一个摆放财神像的地方,早晚供奉。但是,细心的朋友往往会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那就是人们供奉的财神并不一样。大致来说,在民间有赵公明、比干、范蠡、关公四位被人们当作财神来供奉,而且有些地方还有“文财神”财帛星君

  • 比干放火烧掉轩辕坟,不料烧死了妲己的族人,所以他注定要死

    历史人物编辑:墨落寻烟标签:比干

    当时姜子牙自己因为有些技巧,便开了一个算命的小店,再加上人与人之间的讨论,使得他的这个小店非常火。当时琵琶精在朝歌见了妲己,并且吃了一整夜的人,正要回去时,半路看见了姜子牙开的这个小店,人气如此火爆,使得琵琶精非常的不服。便换了自己的模样故意跑去店中找事。但姜子牙瞬间就看出了她是一名妖怪,便随手抓起

  • 为什么比干之死在《史记》中,出现了两种不同版本?

    历史人物编辑:娱乐小黄瓜标签:比干

    他是神话小说中的传说,开腹后被奉为神明。也是百姓家中非常受欢迎和尊敬的财神爷。千百年来,比干的形象没有随着时间的流逝而褪色。然而,当它被淡化时,它就成了家喻户晓的名字,妇孺皆知。当然,比干的形象能够如此深入人心,当然和他最基本的历史形象有关。关于比干之死,涉及到的最基本的史料主要来自于《史记》的♬和

  • 比干还有个遗腹子,留下一个姓氏,现在已成南方大姓

    历史人物编辑:朱明桂标签:比干

    相信大家都看过封神榜吧!还记得封神榜里,那个忠心耿耿的比干是怎么死的吗?是的,妲己蛊惑纣王把比干的心剖出来做药引,纣王美其名“借”。比干是商朝的太师,也是纣王的叔叔,他在位时期,国家安定太平,百姓安居乐业,并且主张减轻税赋,是商朝的一代忠臣,但是最终死于奸臣的手中。比干还有个遗腹子,留下一个姓氏,现

  • 比干“劝谏”纣王被处死,海瑞“痛骂”嘉靖帝却活得好好的

    历史人物编辑:五千年桑田标签:比干

    说古往今来,解世间百味。大家好!这里是“说易解道”历史上有许多名臣志士,但是往往下场很惨,能善终的几乎很少。也就那么几个,大多数直接被皇帝脑袋。我们学过的课文上有一个成功的“邹忌讽齐王纳谏”这是极少成功的案例,像商朝的比干结果就被纣王刨了心。明朝的海瑞也是一代名臣,做官期间曾上书嘉靖皇帝3000字的

  • 无心不偏私,所以比干被奉为财神,但他应该更愿意做文曲

    历史人物编辑:国栋说历史标签:比干

    与儒家和官方将比干誉为忠臣、智者、仁人、圣人不同,民间百姓则将比干视为神灵,他所担任的神灵角色有二:财神和文曲。中国的财神有多位,又有文武之分。民间百姓主要供奉的五大财神分别是殷代的高祖王亥、殷代的大臣比干、赵公明、春秋时期越国的范蠡、三国时期蜀汉的关云长。其中,王亥主中、比干主东、赵公明主北、范蠡

  • 从比干,到孔子,再到石悦-历史有多远

    历史人物编辑:快乐的小艺标签:比干

    比干5月13日,周六,自驾游,参观新乡卫辉市比干庙。门票40元。园区面积大,很开阔。古柏森森,殿宇苍旧。神塑庄严,香火鼎盛。炎阳高照,游人稀少。两边石兽牲,与宋陵不同!我们重点参观了比干墓。一个大圆型封土堆。据说比干死后,上天可怜他死的忠贞惨烈,刮大风形成土堆掩埋了他。山东人孔子,55岁周游列国,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