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魏延反,马岱斩”诸葛亮成就蜀国,临终也带走蜀国仅存的希望

“魏延反,马岱斩”诸葛亮成就蜀国,临终也带走蜀国仅存的希望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炎黄录 访问量:4158 更新时间:2023/12/10 18:44:29

三国是一个英雄辈出的时代,在这个时期里面,无论是文臣还是武将,都在用自己的才华和能力搅动一番风云。有些人为诸葛亮六出祁山失败而惋惜,有些人为曹操赤壁之战不能统一天下而感慨,还有些人为东汉的花花世界化作三分而伤怀。

但是这些都是历史的大趋势,在大势面前,人力总是显得那么渺小,就连诸葛亮也说过,伐魏之事不可为,其为天意乎?但是在笔者看来,诸葛亮讨伐魏国失败的原因有很多,虽然在很多时候都是外部原因,但是他自身的因素也不少,比如在用人方面,诸葛亮就出过很多纰漏,他为什么一直不重用魏延,难道是有偏见吗?

魏延的反复无常使得诸葛亮从一开始就不信任

中国古代一直是礼法社会,在这种社会里面,最讲究的就是忠孝礼义了,因为皇帝统治的原因,大家为了对皇帝表忠心,一度把忠字放在了第一位,甚至说出了自古忠孝难二全的话,这句话虽然没有下一句,但是大家都已经默认了在忠面前,孝顺,礼仪什么的都要让步。

三国时期,诸葛亮和魏延的第一次见面就是这样,魏延一开始并不是刘备的部下,他当时是s川蜀之地为刘樟效力,但是这个刘璋可不是什么好人物,他只是空有一副皇家的皮囊,本事什么也没有,靠着祖上益州太守的身份得以在东汉末年占据四川称雄。

那个时期刘璋因为自己能力不行,经常发挥不出四川该有的战斗力,连西边地盘比他小的张鲁都打不过,便决定请自己的亲戚刘备入蜀帮助自己攻打张鲁,但是他没有想到的是自己这个亲戚可是一个枭雄,魏延就上当时作为刘璋派遣的人马和刘备一起攻打张鲁的,其实也是有监视刘备的作用,毕竟刘备几万大军,手底下又有那么一群文臣武将,都是顶级人物,换了谁都要害怕。

当时的魏延和刘备一起打完张鲁国之后不仅没有回归刘璋,反而投靠了刘备,建安十七年,公元前212年,刘备和刘璋决裂,本来作为刘璋监视刘备的魏延却转头就投靠了刘备,这让诸葛亮感觉这个人不是很可靠,毕竟自己的旧主人把这么大的任务交给你,你却什么都没做就把主人给卖了,要是刘备以后把重要任务交给你,你遇到更厉害的主人,你又背叛,那刘备该怎么办出于这种情况考虑,当时诸葛亮就请令要杀魏延。

但是刘备就不同意了,刘备心中和诸葛亮想的不一样,他认为自己势力还很弱小,既然有人来投靠,这样不分青红皂白就把人给杀了,以后谁还会过来投靠你,便否定了诸葛亮的提议,要知道,帝王的心思其实最为深沉,刘备也是一样,他当时要对一件事情做出判断,那是要进行多方面考虑的,不杀魏延是出于安抚人心,把样子做给刘璋的部下看,以减少抵抗,而诸葛亮和魏延的矛盾也在那个时候就开始产生了。

蜀汉后期军政大权的争夺使得诸葛亮不会重要魏延

有一句话叫做善良是用来对待朋友的,而不是对待敌人的。刘备死后的蜀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因为伐吴之战使得刘备军队损失惨重,从黄巾之乱起家的军队都打光了,这逼得诸葛亮不得不躲在益州这块地盘休养生息,而当时蜀汉实际统治者就是刘禅和诸葛亮二个人,其他人都是他们的臣子。

加上刘备托孤的关系,在一定程度上面,刘备是不相信自己的儿子能够独自收复中原的,他知道自己的儿子是什么货色,所以他在托孤问题上是把所有权力都交给了诸葛亮,甚至说出了希望诸葛亮取而代之的话,只是为了让诸葛亮能够尽心尽力的辅助刘禅,当时的蜀国百姓都把刘禅陛下,把诸葛亮叫做君侯,这是一种很高的地位。

而魏延这个人就不同了,他是一个野心很大的人,他一直谋划在如何取代诸葛亮,在蜀国国内没有机会,那就从国外制造机会,而当时诸葛亮一手组织的北伐曹魏就是很好的机会,他提出的子午谷奇谋就是出于这个目的,他在测试诸葛亮的底线,袭击曹魏是表面功夫,拥兵自立才是主谋,这次他成功了,下次他就可以用兵力不足的借口骗取更多军队,而军队一旦到手,等到诸葛亮死了,蜀汉还不是他说了算。

可是诸葛亮怎么看不透魏延的谋划了,所以一直没有给魏延兵力,也一直都不重用他,只是在若即若离的利用他,在病危的时候还专门安排了人杀他。

标签: 马岱

更多文章

  • 魏延刚大叫一声就被他斩于马下,马岱武艺平平,为什么能杀魏延?

    历史人物编辑:一零历史标签:马岱

    在《三国演义》里,诸葛亮料定自己一死,魏延必反,所以给杨仪留下一个锦囊妙计。果然诸葛亮刚死,魏延就谋反了,杨仪依计而行,对魏延说只要你大叫三遍谁敢杀我,我就献城投降。魏延不明就里,得意洋洋地大叫:“谁敢杀我!”没想到刚叫一声,马岱从后面拨马冲上来,厉声大喝:“我敢杀你!”一刀把他斩于马下。《三国演义

  • 假如蜀汉的刘封当皇帝,魏延没有被马岱斩了会如何?

    历史人物编辑:汽车早知标签:马岱

    这是两个问题,首先刘封不可能当皇帝的,他只是刘备的义子而已,就算刘禅不幸了,刘备还有其他亲儿子,所以刘封继位不太可能。不过,既然问题提出来了,不妨尝试分析一波,因为大飞熊认为这个假设是一定的历史价值。所以,刘封继位了,会发生什么?再说魏延,假如魏延没有被马岱斩了会如何?魏延是在被杨仪诬陷造反,众叛亲

  • 《三国演义》马超、马岱双战公孙瓒和赵云,结果会是怎么样?

    历史人物编辑:春秋录标签:马岱

    我个人认为:马超一方应该能战胜赵云一方。原因如下:第一、从双方的武力值总和来看,马超一方要略微高出公孙瓒一方。马超和赵云两人的武力值相当。可以看作是马超=赵云。而马岱的武力值却明显>公孙瓒。大家都知道,公孙瓒曾经不十合被文丑杀败,而且败得十分狼狈。而马岱却能够抗衡张飞十几个回合,而且虽然失败,却不怎

  • 三国演义中,诸葛亮为何临终安排马岱斩杀魏延?

    历史人物编辑:小袁带爸妈旅游标签:马岱

    在《三国演义》中,诸葛亮死后,魏延不服杨仪号令,悍然领兵与杨仪对立,可就在阵前,却被诸葛亮安排的马岱一刀斩落马下,当时蜀汉将领还有不少,诸葛亮为何要选择马岱担此重任呢?主要原因有以下几个:第一、马岱武艺相对好强蜀汉后期,蜀汉之前像“五虎上将”的猛将先后离世,可以说蜀汉目前武艺最强的便是魏延,像其他的

  • 马岱打不过魏延,为何还能杀了他?不是偷袭

    历史人物编辑:张祥说历史标签:马岱

    话说诸葛亮死后,料到魏延必反,于是付锦囊妙计于杨仪,待到魏延和杨仪对阵之时,打开锦囊,必有除魏延之计。果不出神算子诸葛亮所料,诸葛亮一死,魏延反了(这是三国演义的说法,具体是不是魏延反了先不讨论)。魏延拉上了间谍马岱,一起杀向南郑,诸葛亮的徒弟姜维看到魏延、马岱耀武扬威的冲过来,忙着拉起来吊桥。姜维

  • 马岱奉诸葛亮之命斩杀魏延之后去了哪里

    历史人物编辑:马帅标签:马岱

    马岱是马超的从弟(相当于堂弟不同父亲)演义中,马超是刘备的“五虎上将”马超原为西凉霸主,后因不肯归降曹操,连累包括马边父亲在内的全家三百多口被曹操灭了门,马超想对抗曹操,无奈势单力薄,只能带领着自己的一干人等,暂时投靠了张鲁。张鲁得到马超自然欣喜若狂,于是想把自己的女儿嫁给他。谁知这时候张鲁大将杨柏

  • 马腾为保国家镇守边疆,家人却险遭全歼,只有马超与马岱二人逃生

    历史人物编辑:惊鸿似人间标签:马岱

    在三国时期的时候,天下可谓是乱成一团了,那个时候天下大乱,各地战争不断,为防止外族的侵略马腾被派去镇守边疆,阻止了外族的侵略。马腾在那个时候在西凉太守,他是马超的父亲,马腾带领的军队基本都是骑兵,而且他军队中的马都是精挑细选出来的,每一匹都可以达到日行千里可想而知他的资源多么丰富,也可想而知他的军队

  • 马岱十个回合败给魏延和张飞,难道张飞和魏延的武力值差不多

    历史人物编辑:老冯说史标签:马岱

    据《三国演义》记载,在马超带兵攻打葭萌关时,身为马超从弟的马岱,先后与蜀汉麾下的大将张飞、魏延交手,但最终都不到十回合便败了。马岱身为马超的从弟,曾与马超一同投奔张鲁。而作为西凉将领的马岱,实力自然也不会太低。但是其实力是显然不及马超的,否则也不会在魏延张飞手下,连十个回合都撑不到了。可是仅仅凭借一

  • 三国西北军阀马腾家族最后的继承人:低调平凡的西凉将领马岱

    历史人物编辑:断鹰攀崖标签:马岱

    三国小人物志0075:低调平凡的西凉将领——马岱本文作者为黄昏深处,主编为萨沙,如果转载请务必注明马岱,是三国时代蜀汉阵营的一名将军,也是大名鼎鼎的西凉猛将——马超的弟弟。在《三国演义》的剧情中,马岱的故事也算得上是相当传奇,从一开始马腾被曹操缉拿诛杀的时候,乔装逃出许都,给马超等人传信……到后来随

  • 马岱斩杀魏延后,为何就此消失不见了?你看看魏延背后站着谁

    历史人物编辑:超级七品小芝麻官标签:马岱

    作为马超的堂弟兼副将,马岱的能力还是很不错的,尤其是在五虎去世以后,马岱几乎可以算是蜀军中排得上号的猛将了,诸葛亮北伐时期,对马岱也非常器重。然而令人疑惑的是,自从马岱斩杀了魏延,他似乎就销声匿迹了,那么马岱究竟去哪里了呢?他的结局如何?马岱马岱和庞德一样,都是马超的副将,在和敌军作战期间,表现非常